普通高等學校廣東大學聯考語文試題

來源:文萃谷 1.66W

大學聯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現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自學考試成人大學聯考三種形式。大學聯考是考生選擇大學和進入大學的資格標準,也是國家教育考試之一。普通高等學校廣東大學聯考語文試題,我們來看看下文。

普通高等學校廣東大學聯考語文試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崇高/作祟殷虹/贋品調適/調和B.傍晚/滂沱賑災/諍言湖泊/停泊

C.韜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製/炮火連天D.瞥見/蹩腳悚然/聳立方興未艾/自怨自艾

2.下列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在許多人眼裏,美術館一直是陽春白雪的代名詞,是少數有藝術造詣的人出入的地方,裏面陳列的通常是看不懂的作品。但如果你是台灣的美術館去轉轉,你一定不會失望。台灣的美術館數量眾多,有大有小,風格迥異。期中規模最大的兩處是新北市的朱銘美術館和台中市的“台灣美術館”。置身其中,你會發現那裏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邊懂你的知心朋友。

A.陽春白雪B.通常C.迥異D.高高在上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是違法行為,我國多部法律對懲治這類行為已有明確規定。

B.為滿足與日俱增的客流運輸需求,緩解地鐵線路載客,近日,廣州地鐵三號線再增加一列新車上線運營。

C.神木縣屬陝北黃土丘陵區向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境內煤礦資源主要分佈在北部的風沙草灘區,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壞,短期內難以一時恢復.

D.最近紐約市頒佈了一項禁令關於禁止超市、流動販賣車、電影院、熟食店等銷售大劑量含糖飲料,以控制日益嚴重的肥胖現象。

4.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生產能力的增強,加上與生俱來的動物性,使人類對生物形成了過分的優越感.產

生了過度的慾望,。,更使一些人誤以為可以無視生物的生存權.

但對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產能力和科學技術,,。

可以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使人類能夠在儘可能少地影響自然的情況下

生存,並且能不斷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還可更有效地保護物種和自然環境。

發達和科學技術的進絲”

生產力的發達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是人類的觀念

科學技術的發達

看不到人類對生物的作用

以致對生物的破壞和干預遠遠超出了維持生存的需要

是人類怎樣運用它們的問題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張詠,字復之,濮州甄城人。太平興國五年,郡舉進士,議以詠首薦。有鳳儒張覃者

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將.薦覃為首,眾許其能讓。會李沆、宋湜、寇準連薦其才,以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奏罷歸、峽二州水遞夫,就轉太常博士。太宗聞其強幹,召還,張永德為並代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詔案其罪。詠封還詔書,且言:"陛下方委永德邊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帥,臣恐下有輕上之心。"太宗不從。未幾,果有營兵脅訴軍校者,詠引前事為言,太宗改容勞之。

出知益州,時李順構亂,王繼恩、上官正總兵攻討,緩師不進。詠以言激正,勉其親行,仍盛為供帳餞之。酒酣,舉爵屬軍校曰:"汝曹蒙國厚恩,無以塞責,此行當直抵寇壘,平蕩醜類。若老師曠日,即此地還為爾死所矣。"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繼恩帳下卒縋城夜遁,吏執以告。詠不欲與繼恩失歡,即命縶投眢井,人無知者。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裏。

初,蜀士知向學,而不樂仕宦。詠察郡人張及、李畋、張逵者皆有學行,為鄉里所稱;遂敦勉就舉,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勸。鹹平二年,夏.味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屬歲歉,民多私鹽以自給。捕獲犯者數百人,詠悉寬其罰而遣之。官屬請曰:“不痛繩之,恐無以禁。”詠曰:“錢塘十萬家,飢者八九,苟不以鹽自活,一旦蜂聚為盜,則為患深矣。矣秋成,當仍舊法。”五年,真宗矣詠前蜀治行優異,覆命知益州。會遣謝濤巡撫西蜀,上因令傳諭詠曰:“得卿在蜀,朕無西顧之憂矣。”

詠與青州傅霖少同學。霖陳不仕。味既顯,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閽吏

白傅霖詩見,詠責之曰:“傅先生天下賢士,吾尚不得為友,汝何人,敢名之!”

(選自《宋史·張詠傳》有刪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夙儒張覃者未第第:科舉考中B.推辱主帥推:追究C.不痛繩之繩:捆綁D.覆命知益州知:掌管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議以詠首薦詠引前事為言B若以一部校故為鄉里所稱

C遂敦勉就舉,而三人者悉登科飢者八九D詠悉寬其罰而遣之求霖者三十年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裏

B.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裏

c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裏

D.正由是決行深入/大致克捷/時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裏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張永德被懲辦後不久,太宗就意識到張詠的意見是對的。

B.當李順叛亂的時候,張詠敦促上官正出兵討伐,併為之隆重餞行。

C.以歉收時,張詠主張對販私鹽的人從輕處分,並建議從此後都減輕刑罰。

D.真宗對張詠在四川的表現很滿意,通過謝濤傳達了對張詠的讚賞。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名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苟不以鹽自活,一旦蜂聚為盜,則為患深矣。(4分)

②傅先生天下賢才,吾尚不得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張詠“惜才”的兩個事例

10、閲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鷓鴣天

[宋]張炎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螟雲低。勞勞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賣餳③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④也皺眉。

【注】①勞勞:遙遠。②修禊:古俗春季於水濱設祭。③賣餳:清明前後賣清明前後賣糖粥。④蘇堤:作者家鄉杭州的名勝,以柳聞名。

作者在詞的上片是怎樣借景抒情的?(4分)

作者為什麼説“不是蘇堤也皺眉”?請結合詞的下片分析.(3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氣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小題。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邏輯方法,體驗方法與玄思方法。讀書要能應用思想方法,才不會做書本的奴隸。以下討論怎樣用思想方法來讀書。

邏輯與數學相依為命,邏輯方法即是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思想的概念,來理解自然與人生的事實。遼樣方法的目的在能給我們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識。換言之.邏輯方法與數學方法一樣.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問效用如何、結果好壞、滿足個人慾望與否等實用問題。譬如.有一個三角形於此.教學不悶此三角形有何用處.不問此三角形是誰畫的.更不問畫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教學只求證明三角之和必等於兩直角.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質.是一條有普遙性、必然性的棄理。所以一個人是否用邏輯方法思想.魷餚他是否能掃除那供然性的事實.擺脱實用的目的.而去探討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質。應用邏輯方法來讀書,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討論的題材的本質,如是就可以判斷書的學術價值的高下。同事,我們讀一書時,亦要設法把握一書的本質或精義,用種種離職的活動以求瞭解此書的內容。

體驗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體察外物,去反省自己。體驗法最忌有主觀的成見,要虛心忘我,深入實物的內在本質或命脈,以領會其意義與價值,而不從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寫或概括。此種方法,用來體察人生,欣賞藝術,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創造,特別適用。朱子所説的“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沉潛玩索”,都是體驗的方法。應用體驗的方法用來讀書,使自己沉潛侵潤於書籍中,設身處地,用一番心情,費一番心思,以審美、欣賞藝術的態度去讀書,從中感覺書之可樂可好、智慧之可愛。把讀同代人的書當成與作者交流思想。溝通學術文化的途徑,把讀古書當作與古人暗對的精神生活,神遊冥想於古籍的寶藏裏,與聖賢的精神相交接往來,含英咀華,體會古人真意,發揮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則其所建立的學説,所發出的議論,自有一種深厚淳樸、中正和平之氣,而不至於粗疏淺薄。所謂玄思的方法,最簡易地講來,可以稱為"由全體觀部分,由部分觀全體"之法。

只知全體,不知部分,則陷於空間。只知部分,不知全體,則陷於支離瑣碎。必由全體以觀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爭執矛盾。必由部分以觀全體,才可以見得部分的根本所寄、歸宿所在,而不致執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達到豁然貫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極之理、宇宙之全,而觀一事一物之理,而發現本末精粗,條理井然,"枝枝相對,葉葉相當"。用此方法讀書,即是由約而博、由博返約。譬如:讀一篇文學,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觀全體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釋一字一句應用的含義,便是由全體觀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個時代的文化以觀察個人的著作,由個人的著作以例證整個時代的文化,

也可以説是應用由全觀分、由分觀全、多中見一、一中見多的方法來讀書。此種玄思的方法,認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幾天,有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擊尾則首應。故讀書,瞭解思想,把握世界,須用以全體觀部分、以部分觀全體的方法。

總之,要從讀書裏求得真實學問,須有嚴格的方法,以逐漸養成研讀偉大著作的勇氣與能力。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説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識具有科學知識堅實可靠、顛撲不滅的特點。

B.體驗法要虛心忘我,觀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義與價值。

C.審美。欣賞藝術要放棄主觀成見,站在作者的立場,贊同作者的觀點。

D.合理運用思想的方法讀書,人自有一種深厚純樸、中正和平之氣。

E.朱子既觀察事物的部分,也觀察事物的征途i,避免了學問上的空洞與瑣碎。

13.關於應用思想方法來讀書,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讀書不會應用思想的方法,就會讓自己成為書本的奴隸.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應用邏輯的方法來讀書.要充分運用理智,把握書的精髓.確定其學術價位的高低。

C.應用體驗的方法來讀書.要求靜心誠意,把書的作者當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應用玄思的方法來讀書.必須先把握全書要旨.然後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節。

14.數學方法與邏輯方法有仕麼相同之處?請結合文意概括。(4分)

15.國學大師陳寅恪通過唐代歷史解讀白居易的詩,同時,他又通過白居易的詩《賣炭翁》考察唐代“宮市”弊政。陳寅恪的研究體現了文中的什麼思想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閲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閲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塗與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錯塗、多塗的、答題無效。

文學類文本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題。

過嶺師陀

我不曾騎過馬.對於“馬性”是不大瞭解的。現在巧得很,一匹馬立在暮色蒼茫的道上,只等我騎上去。它不停地擺耳蹬蹄,想是已經餓得發慌。然而要騎上去,便覺得欠一點勇氣,——就是説“欠一點”吧。雖然不曉得“馬上威風”,但關於馬的傳説是知道一點的。我生長的地方有一句話,道是:“一馬三分龍。”馬似乎又有幾分神性了,但只説有“三分”,可見並不是龍。我既不憎馬也不敬馬。

據説馬的脾氣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頗有幾分神祕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揹着陽光,顯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頂約有五六里路的樣子。山路頗險,倘一個不留神,豈但“翻身落馬”,且要“落山”,將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殘照裏”的詩句並不難,難的倒是騎上去,又如何來那麼一鞭,何況從沒有騎過馬的呢?這時憑空想起不如騎馬閲兵了,啦定然有一名“馬童”將馬帶牢,絕不聽其發脾氣:這氣派倒是在畫報三看見過。

來接的朋友同隨從都已到齊,在馬上揚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耷身跨上鞍橋。還好,它並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兇刁,在人將騎與未騎穩之際猛往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

馬的主人。

“這馬幾時也清高起來了?”我説。

馬擺了擺頭,很斯文,又像對我抗議。

人馬一直升上去,是一種既危險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轉而上,兼之剛下過雨,腳下那些被磨得禿光禿光的石塊,異常清溜。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為防備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還得跳着“狐步舞”。蹄聲吟吟響着,其雄壯是隻有“馬賽進行曲”可以比擬的吧。晚霞發出彩絹般的光,一縷一縷的橫斜在頭頂。人同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進行曲漸漸接近彩霞,似乎馬一躍身,就可以鑽進去。回望上下,溪谷間騰起茫茫濃霧,此身飄飄然,就如在雲端裏,覺得當真要萬念俱空似的。騎馬登山竟是這樣充滿詩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這詩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當將要一腳踏進雲端時,馬卻停下來了。它知道雲端不能馳騁,竟又是這樣不通人意。鳴呼!

在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馬與驢不同。倘是驢(不僅刁賴,而且愚蠢),要決意怠工下來,就一個乾脆,將人摔下脊背,算是給責打者的一點懲罰。而馬不然,比驢聰明,它懂得責打是為着要它前進,並非逼它投崖自盡,所以任怎樣處罰,它只會給一個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還觀賞山景,大“可以充吾師”的。不得已我只好請它上去。來到山頂,已是慕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順星像水銀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閃耀。四山絕了飛烏。最遠處,一座嵩欒後面,尚殘留着稀衞的白光,照耀這積雪的山巔。谷上瀰漫着霧,有黑影在搖動。隱約中樹叢下面送來吠聲。經年的枯

草瑟瑟作響,山景益見荒涼。風吹得馬的鬃翻轉來,尾巴順風飄擺,

一縷一縷似要飛去。馬四蹄打顫,迷茫地望着遠處,悲抑地搖搖頭,又繼續齧食枯草。問了同行者,説是還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現在回想,題目應作“荒山乘馬圖”,自己便做做“圖”中的主角,充充“風塵三俠”中的人物,在時下定會受歡迎的吧!

(選自《師陀散文選集》,百花文藝出版社,有刪改)

16.文中説“它知道雲端不能馳騁,竟又是這樣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分)

17.結合文意,分析“我”騎馬後所認識到的“馬性”。(5分)

18.“我”在過嶺的三個階段都有着豐富的心理感受,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1小題。

山水畫中的地質學趙野木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專門的描繪自然山川之美的風景畫,我們習慣叫“山水畫”,山水畫濫觴六朝,獨立於隋朝,發展於唐代,至五代進入高峯階段,經兩宋至元朝,成為居統治地位的畫種。

中國山水畫一開始就重視寫生,以自然為師。盛唐畫家張早璪説:“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師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學習,研究表現自然的技法。由於各位畫家所居地域不山石結構不同,因而創造出不同的山石畫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國古代著名的繪畫技法書《芥子

③相傳唐朝的李思訓創立了小斧劈鼓。宋代李唐“擴思訓之皴而盡筆力以馳之,又變小斧劈為大斧劈”。范寬常用解索鼓,他畫的`是太湖邊上的石頭。他的畫橫皴如迭迭糕,和太湖邊石頭上的層理相符。清代大畫家石濤提倡“搜盡奇峯打草稿”。創造出拖泥帶水皴,山水畫又出現一番新的天地。

④這種種的山石效法從自然科學角度來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質律呢?我們的地質學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畫和《芥子園畫傳》中的圖,能大致指出畫的是哪種巖石:折帶艘畫的是水平層理的沉積巖和變質巖中的板巖;大斧劈皴畫的山石可能是堅硬的花崗巖;解索皴畫的是玄武巖山體;雲頭皴畫的是風化的片巖;鬼皮皴畫的是剝蝕特別厲害的砂巖。

⑤畫家根據不同對象運用不同的畫法。對象有變動,畫法也會不同。火山的爆發、地震的發生拄往會使地殼發生巨大的變動。一般地説,比較徹性的巖石如薄頁巖或泥質巖石在受力不大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地質學上稱為“褶皺”。比較脆性的巖石或厚層塊狀巖石如花崗巖、石灰巖受力較大時容易斷裂變形,傾斜甚至直立,再經風化剝蝕作用,就會出現雜亂無章的奇形怪狀。面對這樣的山石再用表現垂直節理的披麻皴和表現水平層理的折帶皴就不行了,而運用亂柴皴和亂麻皴等畫法就比較合適。那些風化後的砂巖、碩巖、石灰巖等情況就更復雜些。⑥這些皴法只是表現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巖,千番模樣,萬種風姿,光用這二十來種皴法是不能表現完全的,必須不斷地豐富、創新。山水畫的成熟過程就是畫家用筆從簡單到複雜豐富過程。因此可以説,山水畫的歷史就是皴法不斷髮展的技法史。歷史上凡有成就的畫家,必定是不落前人?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現新的山水的人。現代畫家傅豔石畫華山偏不用前前人的荷葉皴,而創了一種大氣磅礴的抱石皴,把華山的“雄偉”表現得更為理想。另一位畫家石魯在陝北黃土高原上也創出了一種表現黃土高原的新的皴法。⑦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的法國畫家塞尚曾説過:“為了畫好一張風景畫,應先明瞭地質學上的地層。”中國古代畫家並不一定懂得地質學,但他們憑着自己精確的觀察,發現了善事結構、地址構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畫法去表現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畫家能夠多學一寫地質知識,對繪畫一定大有裨益。(選自《中國現代科學下品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第②段説“用這些皴法創作的山水畫不是自然的簡單摹擬,而是山水風貌的再觀,是

經過藝術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分)

20.簡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這裏礙事,沒有你,我會做得好!”

磨心無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開。

磨盤心想,現在終於可以隨心所欲了。它鉚足勁地轉,但轉不了幾圈,就一骨碌滾到地上去了。

這時候,磨心平靜地對磨盤説:“”

六、本大題Ⅰ小題.60分。

24.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概,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着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愈,但認為這走一種施捨,拒絕了。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②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

③不少於800字。

得套作,不得抄襲。

普通高等學校廣東大學聯考語文試題答案

1.【參考答案】B【解析】(A、chóng/suì;yān/yàn;tiáo.B、bàng/pāng;zhan/zhang;pō/bó.

C、tāozhēn/chēn;páo/pào.D、piē/biě;sǒngài/yì.)

2.【參考答案】D【解析】(D高高在上:多形容領導者不深入實際,脱離羣眾。不能用於形容物品。A、陽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易懂的文學藝術。與後文中“少數有藝術造詣的人”相對應,此處使用正確。B通常:一般,平常。此處使用正確。C、迥異:差得遠。此處使用正確。)3.【參考答案】B【解析】(A成分殘缺。“緩解”缺少賓語,應為“緩解地鐵線路載客困難的局面”C、語義重複。“一時”即“短時間”,與前面的“短期內”語義重複,“一時”與“短期內”二者只能保留其一。D語序混亂。句子主幹應為“最近紐約市頒佈了一項關於??的禁令”。)

4.【參考答案】D【解析】解答關鍵要注意橫線前後的語義銜接,同時要關注橫線後的標點符號提示的總分關係。根據第一空前的“慾望”一詞,與⑤中的“超出生存需求”相照應,可知第一空應接⑤。排除A、B;接着,可從“生產能力”“科學技術”“生產力的發達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三個關鍵詞入手,可知第二空應填③,最後一空應填①,排除C。

5.【參考答案】C【解析】根據前文中“捕獲犯者數百人”,可知此處的“繩”應為“繩之於法”之意,即“用法律制裁”。6.【參考答案】C【解析】A、把/因為;B、作為/“為??所”表被動;C、表順承,可譯為“然後”;D、??的人/錶停頓,無意義

7.【參考答案】A【解析】“詠”需做“移文諭”的主語,故排除C、D;“時”與“之際”為固定搭配,意為“(當)??的時候”,故選A。

8.【參考答案】C【解析】由“俟秋成,當仍舊法”可知張詠建議應為“按之前的法律判處”,而非“減輕刑罰”。9.(1)①【參考答案】(饑民)如果不用販賣私鹽的方法讓自己活下去的話,一旦他們像蜜蜂一樣聚集成為盜賊,那麼製造的隱患就深了。

【評分標準】(“苟??則”表假設關係,如果??那麼??,1分;“自活”1分,“蜂聚”1分,大意1分)

②【參考答案】傅先生是天下德才兼備的人,我尚且不能夠和他成為朋友,你是什麼人,敢叫他的名字!

【評分標準】(判斷句,1分;“名之”,1分;大意1分)

(2)【參考答案一】①太平興國五年,郡舉進士,議以詠首薦。有夙儒張覃者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將,薦覃為首。②初,蜀士知向學,而不樂仕宦。詠察郡人張及、李畋、張逵者皆有學行,為鄉里所稱;遂敦勉就舉,而三人者悉登科。【參考答案二】①張詠考中進士後,羣臣商議把他作為第一人才推薦給朝廷,可是張詠和寇準卻給各位羣臣寫信,推薦另一位沒有中第的飽學之士張覃作為第一人才。②當初,蜀地的讀書人只知學習,而不願意為官。張詠細心觀察到張及、李畋、張逵都很有學問和品行,被鄉人稱道,於是勉勵他們參加科舉考試,最後三個人都登科了。

10.(1)【參考答案一】詩人藉助憂傷的玉笛聲,遼闊的山水,低垂的暝雲,覓食安家的燕子,雨打梨花等景物,描繪了一幅暮春圖,營造了悽清、冷寂的氛圍,抒發了詩人漂泊異鄉的孤獨愁苦,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濃濃的思念之情。

【參考答案二】上片,樓上的玉笛聲引起了詩人的故鄉之思,奠定了惆悵的感情基調;詩人不禁向故鄉方向眺望,然而卻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雲,更渲染了悽清的氛圍;燕子正忙着覓食、築巢安家,而自己卻流落他鄉,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更突顯詩人漂泊的孤獨;最後再以“雨”來加深詩人思鄉的愁緒。

(2)【參考答案】清明時節臨近,故鄉只有在詩人的夢裏才能出現。詩人晚上因思鄉而無法入睡,漫步江邊以排遣愁緒,折下柳條原想寄託故鄉之思,可“柳”畢竟象徵着離別,異鄉折柳,也只能徒增煩惱憂愁罷了。因而即使不是家鄉蘇堤的柳條,也足以讓詩人更緊鎖雙眉。

12.【參考答案】AE【解析】A、由第二段中“邏輯方法要給我們堅實可靠、顛撲不滅的知識。必定要這種知識才夠得上稱為科學知識。”可知正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