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

來源:文萃谷 1.99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2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説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脱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閲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台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説,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説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説,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3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時候,這本書就恰巧進入了眼簾。這本書是以龍應台和安德烈的書信往來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的。是12—15年前的書信。但討論的議題和思考並不過時,起碼對於現在的我來説,是引發我思考與共鳴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強大的共情能力讓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有強烈地解決了我現有困惑的通透感覺,還是因為目前的我既不處於龍應台母親的位置,也達不到安德烈閲歷的廣度,又或者説我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與他們之間的問題截然不同,導致我讀完書以後的思考並不在於親子的相處,更多的是對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寫到這裏,我忽然又想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我在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書中關於討論這些問題時的精華。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問題再重新讀這本書時,可能或許也能發現我現在讀書沒有get的點,或者新的認知。並不能預知未來的我,還是先説説現在的感受吧。

我覺得我也是矛盾噠,龍應台與安德烈兩個文化,年代差異的母子所擁有的思想進行對話時,自己感覺有時候能從龍應台的文字裏找到歸屬,一會兒又覺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樣。所以,有時候自己也是困惑與矛盾的,他們的書信中所傳達出的思想來回博弈中感覺自己變的沒有那麼困惑了。或者對一些問題想的更通透了。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而母子之間的討論讓每個人都各抒己見又相互理解與尊重以後,或許就會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糾結的東西。

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沒有衝突,就找不到認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沒有比較,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理所應當。我覺得有認同感是幸福的,但衝突在我們看來好像就是困難。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德語有個説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這讓我想起王小波説的“青年的動人之處,在於勇氣和他們的遠大前程”。感覺自己處於一種馬上看破雞湯的狀態,卻非常懷念自己被雞湯迷倒的過去。但因為後一句是“老了卻不保守,就是個沒腦的人”,又覺得處於一種看破而不説破雞湯的狀態也是很棒噠,兩種狀態瞬間轉換才是一種能力。

這篇讀後感前面那個關於龍應台對孩子讀書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認看到那句話已經讓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話的出處“給河馬刷牙”,會讓我們對這句話的思考更加飽滿。這或許就是片段化閲讀沒辦法帶給我們的完整感。

還有一些討論,也是讓最近的自己茅塞頓開,因為讀的很有趣,大概在從深圳飛回北京的路上不覺得坐在機翼旁邊轟隆隆的發動機太吵,不覺得三個半小時的路程太久。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4

陸陸續續的最後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唯美的網名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5

這本書還是我國中的時候讀的,當時是我爺爺買給我的,因為我爺爺是個老教師,最喜歡讓我看書,小時候覺得爺爺好煩啊,老是要我背古詩什麼的,現在很感謝爺爺了,給我買了那麼多書,很多書我其實沒有怎麼認真看,因為提不起興趣,講實話,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我全部都認真看完了,完全是自己要看的那種,她,很吸引我。

《親愛的安德烈》首先很奇特,至少當時書讀的不多的我是這樣認為的,是龍應台與安德烈的書信往來,所以很真實很自然。當時的安德烈十八歲。我覺得她屬實是一位很成功的母親以及教育者。“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十八歲,十八歲的安德烈是個成年人了,他的生活充滿樂趣,他喝酒、聊天、開派對、旅行……身為母親的龍應台,很想走進兒子的內心,去重新認識這樣一個成年人。

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人生價值,談愛情觀,也會談抽煙問題……有爭論,有認同,有時會吵起來,我覺得有趣極了,我當時羨慕極了這樣的母子關係。但是現在我不羨慕,因為現在我十八歲,我成年了我長大了,我回頭去看我的成長曆程,我的母親也是一位極棒的母親,從小到大給了我很大的尊重,給了我絕對的自由,並且在一些不能放任的方面對我絕對嚴格。越長大越覺得母親真不容易。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一段話,我深深地喜歡着。人生如果是鋪滿荊棘的曲折小道,充滿了泥濘和坎坷,那麼父母就像是系在我們身上的安全繩,不論我們去往何處,都守在我們身邊。看了這本書,當時年少,更多的是對安德烈的羨慕,如今回首,更多的是理解和感恩。我十分感恩我的母親,她很偉大,温柔似水,教會我太多温暖的東西。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6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台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台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户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裏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裏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7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去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親愛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錢衝昏了頭,迷失了自己,將自己交付於貪婪。他們只有着虛浮的心,追求着物質,恐懼着百年之後必然的結果,卻未曾想過,化成風沙,愛依舊可以存在,桃花依舊,西風依舊,流水依舊,而物質,卻不復存在。

只是,他倆,他和她,卻沉下心來,將自己心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寄給對方。熟悉的字跡,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辭,飛過海峽兩岸,飛過萬水千山,釀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衝,不橫,只有平淡,卻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經意間,已然攜了時間的顏色,淡墨濃暈,鋪開在畫卷之上,將兩代人之間十幾年的代溝一筆勾銷,只留有心靈與心靈之間平等的交流。像是十幾年前親手埋下的時間膠囊,十幾年後又親手打開,泛黃的紙張,模糊的字跡,而彼此的心靈卻依然清晰。

他是她當年埋下的時間膠囊,她是他未來的模子,一點一劃,刻下了他們之間相似的靈魂。

他們彷彿已經習慣了,一個星期的某個時候,一定會坐下來,在不同的燈光下,用不同的信紙,書寫着相通的內容——自己所經歷的事與感悟。寫好後,投進不同的郵筒,然後,心底留了一個日期,那是對方信紙抵達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終會在心底留下一個小小的角落,塞下一個小小的日期。

他們稱之為約定。

他們是朋友,是可以談論一切的朋友。他們也是親人,身體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們之問的關係,我們稱之為——母子。

世界上最親密的兩種關係之一。

母親一生傳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興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兒子,他跳躍的思維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兇為首先,她是一個母親,其次,她才是一個社會教育家,學者。

他們之間的家書,是平等的母與子的交流。他們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們筆下的內容。他們交換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換對方的所有。

他們的背後,是愛。母子情,支撐着他們一路走過。

忽然憶起,書的名字很温潤,不復母親文章的犀利與辛辣,叫做《親愛的安德烈》。

母與子,龍應台與安德烈。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8

《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此書,發覺其少了一分《傳雷家書》的嚴肅,多了一分眷戀,多了一抹親情。這樣的書,令人愛不釋手。年齡、國藉、環境、文化背景,這一道道難越的障礙下,卻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卻是36封書信散文,卻是理性與感性的碰撞,卻是東西文化的差異的體現。

他們在自由散漫的氣氛裏討論着城鄉差距,討論着歐洲與中國的人人思維與集體思維,討論着種族認同及歸屬,討論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煙,可以在她對面述説戀愛與學校的苦惱,可以忘記這令人厭煩的輩份關係,進行一次次的心與心的交流。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能擁有一位可以傾聽你的心聲的母親,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運,有一個努力進入他世界的母親,能在二十幾歲的年紀體會親情與人生的大愛。

這是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有的,他們不知連結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電話裏進行那寥寥無幾的問候,只能用那與生俱來的本能去愛對方,去愛一個你並不認識,只是在一個屋檐下相處了十多年的一個陌路人。這樣的愛,是我們期待的嗎?

作為輕狂桀驁的零零後,我們用最新的手機,穿最潮的衣服,聽最燃的音樂,自以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點,自以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飄飄然的我們想飛上天與太陽肩並肩,卻忘了是誰一直在拼盡全力將我們頂到如今的高度,獲得當下的一切。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與父母永遠都有連結,自呱呱落地時,臍帶便是那有形的絲線,將弱小的我們與父母相連;如今,我們長大成人,卻對父母的落後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溝也可以消除!龍應台與安德列相隔那麼遠都能重新相擁,只是相隔幾十年的我們很快便能連結。去打一通兩分鐘的電話,去發一條“我愛你”的短信,去錄一個有着我們笑臉的視頻,去那凍結在長年累月的沉默裏的隱忍內斂的愛。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衝擊中探索到令人懷念的親情,能重新握住那寬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懷裏,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時候那樣,拉着她不斷地叫着:“媽咪,我愛你!”

在這36封書信裏,龍應台認識了人生第一個十八歲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在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來時的鞭辟入裏的精妙絕倫,有思考,有感動,有震撼,有探討。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有你在我身旁,聽我講着那雞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9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説她在説,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説,龍應台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台來説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説,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説清了。

比如説,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説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0

讀了龍應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台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台所説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台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牀……無限循環。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説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1

當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時,我總有種想再讀一遍的想法。《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一人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兒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時間,總讓我感慨。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而一開始,安德烈,這個完全不想與母親交談的人,完全是為了賺稿費,才寫信的。因此,他們倆就抱着不同的心態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寫信,但龍應台卻想走進兒子的內心,想讓安德烈與自己的關係得到緩解,想認真研究自己的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言語,也讓安德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德烈到最後,通信的目地僅僅是為了與母親交談。當然,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

龍應台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面對着自己兒子的不耐煩、不想説,她並沒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幾行文字只能換來兒子的三言兩語,但她仍舊字字引導,希望安德烈能多説一點。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浹背,操心不已,但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們舒心,我們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説一句話,等等。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誰能時刻想到這些,並經常去做。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卻會把它當做嘮叨,當做耳旁風,不去理會,有時還嫌煩,與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顧着與朋友玩,只顧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遺忘了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擔心的父母,他們正在漸漸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像兒時一樣,常陪陪他們,多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聊聊天。

想到這兒,我不禁為自己有時因心情不舒暢,而惹父母生氣,讓他們傷心的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往,我將時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體諒父母的難處,理解父母的用心,並多多地去幫他們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爭取不讓父母擔心。

《親愛的安德烈》中,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呈現。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個不論你身在何處,卻長伴與你的家。父母,多偉大。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2

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個東西文化。——龍應台

龍應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異,雖然談不上天差地別,但差別也不小。這是因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觀點自然也就不一樣。

安德烈覺得香港沒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節奏太快了,快到什麼程度?人們都甚至無法停下來,回顧一下之前的生活,進行總結與反思。連這些都被剝奪,更別説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遊時,站在香港繁忙的街頭,車水馬龍,匆匆的行人隨處可見,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隨着人流腳步越來越快,進入快節奏模式。感覺稍微慢下來,就耽誤了什麼,心中不踏實。於是原本好好的旅遊計劃變了,並且是從性質上改變,變成了需要按時完成的任務。然後,大家都抓緊時間,抓緊時間購物,抓緊時間逛多幾個景點,抓緊時間多吃幾樣小吃。為何不慢一些,為何那麼匆忙,為何一次性幹那麼多事情?我們是來旅遊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閒的氣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幾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沒有遺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麼意義呢。可以給自己留一點驚喜啊!

由此看來,龍應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適。港人不逗留,觀光客也無法逗留,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每個人都儘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務。環境造就了循環如此之快的社會,這種社會適合鳶飛戾天者,努力拼搏開發能力得到功名和財富。但不適合學術研究,更不適合潛心創作,即使有這麼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別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財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為一個浮躁的社會。

香港人的生活是這樣子的——週末要加班,工作禮拜天回來就是一頓睡把睡眠補回來,然後又是星期一。留學生的生活——上課,談文化,喝咖啡、啤酒,讀書,旅遊,休息,上課,聊天,談文化……無憂無慮。

這兩類人的生活差異一眼便知,也許歐洲學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無憂無慮的吧。香港人其實並不是沒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歐洲學生如此閒適。文化的差異是由不同地區的氛圍造成的,香港沒有歷史根基,歐洲各種名勝古蹟,香港想達到那樣的氛圍——難。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3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4

因為工作的原因,平時也會關注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遺憾的是大部分都很雷同,要麼是怎樣説教子女,要麼是怎樣提高孩子的成績,漸漸地也就對類似的書籍有點厭倦。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龍應台先生的書,剛開始是因為撇到封面的帥小子,進而看到題目,自以為是關於愛情的,於是開始讀下去,竟然發現內容是母親和孩子長達三年的書信,這樣的親子溝通書籍,在我的閲讀經驗中是不曾體會過的,我也是一個母親,好像找到了一點親子教育的新思路,怎麼去愛孩子,怎麼溝通這份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我也特別願意以書中的某個片段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想所感。

有個段落叫“一切都是小小的”。某個夏天,母子在新加坡會合,母親抱怨兒子讀書不夠認真,玩得太多,在假期結束之後,母親寫信告知了兒子自己的想法,安德烈的回信很及時,並對母親的疑問作了回答,他覺得其實是個生活態度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快樂地去做一件事情呢?我們不僅可以邊聽音樂邊做作業,邊和朋友聊MSN,還可以一邊寫信給媽媽。因為這樣就不單純是做作業了,這就成了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還説媽媽那個年代經歷的在現在來説都是大事件,看電視里老師討論或總結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過了,大的都做過了,到了他們這一代,應該退到小小的自我,承認一切都是小小的,把自己的世界放大。

安德烈很幸福,有個通情達理的母親,難道我們的家長就很專制獨裁嗎?我想也不是,在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下都是對孩子的愛。這本書中關於孩子和母親的交流實在太多,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翻開看個究竟。孩子的童年時代就那麼幾年,怎麼玩,怎麼做作業,怎麼處理一切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從點點滴滴去引導去幫助,不是命令,也不是抱怨環境就夠得,童年是無法彌補的,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最原始的根基。在我看來,只有我們不迴避去思考怎樣給孩子愛,怎樣跟他們溝通,無論對孩子還是我們自己都是件好事。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5

當母親將這本書冠以“好書,名著”等標籤推給我時,我百般不願,心中的浮躁一層又一層,但當我翻開書頁,看了幾頁時,我對它頓時改觀。

超乎預料的有趣呢。而且,書中母子兩人書信內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龍應台女士與安德烈,他們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個太陽的光芒下生存,但他們接觸不到被此,熟惡而又陌生。在這三十六封書信中,他們對簧富差異、美學、人文、各國文化差異等等提出了探討與研究。這三十六封跨海書信,使這對母子有了連結,重新認識到了對方,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看着書中風趣幽默的語句,我看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可悲的貧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樹”:我知道了“間題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本書,這本書也沒有讓我失望記憶猶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為逗留”。

咖啡館幾乎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建築,我也常常習慣在空暇的時間去這類環境幽靜,氣氛高雅的地方,點杯咖啡,寫寫作業或是看看書我喜歡這樣的氣氛,這可以讓我放鬆,且愉悦。

然,在香港這個地方,羊目細尋,你竟是尋不着咖啡館的龍應台女士在書店買了書,想要尋一家咖啡館,鈷進一個寧靜的角溶,在咖?香氣的繞裏,把整袋新書翻完,可香港是沒有咖啡館的她在信中如此寫道:“那天很熱,我揹着很重的書,一條街一條街找,以為和台北一樣,轉個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沒有,真的沒有。去餐廳吧,可是那是一個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帶着對時國企業斷的不滿,他們對本土產業的滅不情願在那裏消費而即使坐下來,身邊也總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盤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館裏瀰漫着一種時間壓迫感。

這就是香港,這個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們工作時間之長,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種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哪一種都不可以。

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靈感的,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沉澱、累積、醖釀、培養。

精選優選《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16篇16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