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的語文課堂最需要什麼

來源:文萃谷 5.9K

語文教學向來爭議最大,遭到的非議也最多。在各種口水戰中、在層出不窮的新理論下,語文學科艱難前行着。長期以來語文被附加了太多道德化因素,甚至等同於道德説教;而如今的語文又放得太開,如同開茶話會,熱鬧而空虛。時代在催促,語文確實需要一種先進科學理論的指導了,而生態教學理念的出現無疑給語文教學打開了新局面、指明瞭新的發展空間。

生態的語文課堂最需要什麼

那麼,生態的語文課堂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呢?

 一、需要尊重語文的學科特性

“生態”在生物學中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生存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關係,它的本質在於自然;應用到課堂中,相應表現為課堂的動態平衡、課堂的自然和諧。也就是説自然的才是生態的,尊重語文的學科特性才是自然的,尊重語文的自然性才是生態的。

尊重學科特性的一大表現就是課堂上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試想沒有讀書聲的語文課堂還是語文課堂嗎?沒有讀書聲的語文課堂是可怕的,沒有活力的。特別是在散文和詩歌教學中,這一點尤為突出。如教學《聲聲慢》開頭十四疊字時,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內容分析和藝術手法。這樣的課給人的感覺很深入,知識性強,好像很有水平;但懂語文的人都知道,這樣的課是很不足的,學生儘管從理論上理解,但並不能領會其美感,有違詩歌的本質。詩歌是通過音韻體現語言美、抒發感情的文體,唯有朗讀才能表現出這種文體的特色。試想,學生能用低沉的齒音把七個均等的疊音詞讀出來時,那種淒冷之情自在其中了。這才是詩歌,才是生態的語文教學。

尊重學科特性的另一表現是要突出文體的特徵。文言文就是文言文,着重字詞翻譯;小説就是小説,突出人物形象;散文就是散文,體現語言表達。如講授《荷塘月色》就不要大講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而應引導學生多品味其作品的語言美。上作文課,不要總講模式步驟,而是要讓學生跟隨生活和自己的心走,做到“文由心生”。

生態就需要尊重自然,生態教學就需要尊重學科自然特性,所以語文課還是需要正宗的語文味。

 二、生態的語文課堂需要互動性

生態教學把課堂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教師、學生、教學都是構成這一系統的重要因素,他們的'交互作用構成了課堂生態系統。所以互動是生態課堂的重要特徵。互動的教學能帶來許多收穫,互動能改變一言堂的現象,能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能體現學生生命本質,給課堂帶來生機生氣,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東西。那麼語文課堂如何實現這種互動呢?我想提問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互動式提問的形式應有兩種,教師提問或學生提問,兩種提問形成一種流動機制。教師提問引導無疑是一種高效的閲讀方式,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運用。學生提問大多數時候顯得散漫沒有邊際,往往不太受歡迎。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的課堂提問往往是單向運動方式,是不健康的,不利於學生個體的成長髮展。從長遠來説,必將給學生終生髮展帶來負面影響。

韓愈説: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功能是雙向的,既要設疑,也要解疑。學生的學習也是雙向的,既是學習者,也是質疑者,所以必須重視學生的提問。學生位置的調整,不僅是形式的變化,更是觀念的轉變,也是本質的變化。在課堂次序的不斷流動變化中,每個生命個體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才是生態教學理念的體現。如教學《漁父》時,可以由教師提問引導屈原和漁父的形象,這樣一下子就能抓住中心,提高閲讀效率,學生的概括理解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訓練。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讓學生提出疑問,談學習體會。筆者也嘗試過這樣的模式,有的學生會問:漁父為什麼沒有再勸勸屈原就離開了呢?有的學生會説屈原沒有司馬遷勇敢。在這樣的討論質疑中,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開闊,智力得到了很好的開發。生態的課堂的目標不就是如此嗎?不再把成績放在第一位,而是更注重學生智力的發展。

周國平説: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杜威説: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生態的語文課堂是讓每個學生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知識灌進一個容器。互動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互動是生態教學的關鍵環節。這也與新課改一直追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相一致,相信充分認識實踐這一點也必將推進新課改的進程。

 三、生態的語文課堂需要和諧性

當然不是説具備了以上要素的課堂就是生態課堂,就是一節好課。成功不是粗暴切割,也不是簡單疊加,它必然是和諧的。

那麼如何達到各個要素間的和諧呢,我想這離不開先進的教育思想的指導。轉變教育模式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課堂改革從本質上説是思維的轉化。構建主義認為改變了思想就是改變了人的行為,阻礙教師教學行為改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的思想。所以打造生態的語文課堂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這樣才不至於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

首先,情境法就是一種很好的理論指導,它實踐性強,又充分尊重了語文的學科特性。我們都知道語文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也是感情審美的教育,所以創設情境、薰陶感染,是最自然的和諧的教學方式。如講授《雷雨》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有條件的還可以簡單排演一下,這比單純的人物分析更容易把學生帶入故事中。

其次,文章的理解可以多元化,對學生的回答不能一味否定。蘇格拉底問答法顯然非常適合語文課堂,既能保證學生的獨立思維,又能啟發學生新的思想。有個性的表現,有生命的成長,而所有一切都是有序進行的,是自然規則的體現,這才是健康和諧的語文課堂。

現在有的學校為了表現學生的主體性規定教師講課不能超過30分鐘,每節課必須有15分鐘練習時間。有的學校硬性規定教師上課必須用多媒體。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不和諧現象。生搬硬套,走形式主義道路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曹文軒説自然是語文教學的最高美學原則。老子説道法自然,綠色生態課堂正是道的最高體現。

生態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是課堂教育的更高追求,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思想,用理論指導實踐,才能真正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水平,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