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心理學》有感

來源:文萃谷 2.2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教育心理學》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教育心理學》有感

讀《教育心理學》有感1

最近我讀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學》第八章如何運用獎勵和懲罰?讀完後,受益匪淺,感悟頗多。以下是我的讀書體會:獎勵和懲罰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獎勵會帶給孩子自信,帶來滿足,激發追求更高目標,但也會帶來自滿,帶來盲目自信,從而阻礙孩子的進步。懲罰可以引起孩子內疚和悔恨,讓孩子明白這種思想和行為是不對的,從而吸取教訓,下決心克服和糾正。因此要正確應用獎勵與懲罰。

一、獎勵、懲罰學生要適當

獎勵:成績很好的學生,取得學習成績進步的學生,學習態度轉變的學生,做了好人好事的學生。懲罰:一是覺得這個學生能夠做好的事但是沒有做好。老師會懷着一種失望的心態懲罰學生。二是對待那些問題學生,因為他們屢犯錯誤,屢教不改,老師會懷着一種無奈的心態對他們嚴厲懲罰。

事實上差生不僅很少有受獎勵的機會,反而是受懲罰的主要對象。為了試着給每一位學生提供或尋找受獎勵的機會,為了讓更多層面的學生得到獎勵,每學期評選一次 “校園之星”活動,諸如“學習之星”“文學之星”“文明之星”“勵志之星”“才藝之星”“進步之星”“體育之星”等等。

二、獎勵和懲罰要能觸動學生

現階段,提倡賞識教育的多、懲罰教育的人少。原因之一是“懲罰”一旦運用不好就容易留下體罰學生的嫌疑。在誇獎聲中長大的孩子有的會越來越自信,有的可能會越來越經受不起挫折、越來越不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在想,賞識教育沒有錯,關鍵在於我們不能走極端,表揚和獎勵、批評和懲罰都是教育學生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兩者不可偏廢。我們應該儘可能多地表揚學生,賞識學生,也應該大膽且慎重的懲罰學生。

在某些方面受表揚的學生會得到肯定與激勵,讓他更有信心地在這方面做出努力。如果在班級等集體場合表揚一個學生,還能對整個集體的學生起到導向的作用。當眾批評一個學生,也會起到警示全班的作用,但也可能會讓這個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讓他不在乎。

因此獎懲要注意時效,不等於凡事都要在第一時間內處理,需要捕捉恰當的時機,選擇恰當的時機,有時甚至需要等待時機,尤其是對學生實施懲罰。比如,某老師講課時發現某同學正看課外書,教師立即停下課來呵斥,或者沒收書籍,甚至當眾把書撕掉,勢必會傷害該學生自尊,甚至激怒學生而引發激烈的衝突,當然,也會影響其他同學的情緒,不利於教學順利進行。因此,此時教師不宜“趁熱打鐵”,可暗示學生停止看課外書,冷靜下來,課後找恰當的時機耐心幫助學生。

三、獎懲措施要合理

有的教師認為獎勵的量越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越強烈,積極性就越高;有的教師認為懲罰的力度越大,學生的不良習慣就改得越徹底。但事實上,過量的獎勵,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後果,如驕傲、輕視他人等;過量的懲罰會引起學生的過度焦慮,易使學生產生對教育教學的反感,甚至逃避教育,厭棄學習。因此,獎罰要適度。

獎勵要適度。要注意獎勵面適度,面過小會使人覺得可望不可及,失去主動性、積極性;面過大,會讓人感到來得容易,成功感不強,從而不珍惜,表現出對獎勵的無所謂的態度。還要注意獎勵不求全,不能等到一個人各方面都優秀才去獎勵,只要取得了某項成就就應予以某方面的獎勵,縱然被獎勵的學生還存在其它缺點也無妨。

懲罰要適度。教師應該明白運用懲罰的目的是要轉變學生的態度,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又持久的轉變。尤其對學習上的中差生使用懲罰要特別注意防止過度。如果過度,學生的行為會變得消極,反過來又會增大他們產生學習過失的`可能性,這時教師往往會感到有進一步使用懲罰的必要,這樣就會形成經常對中差生使用懲罰的傾向。

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的鑽研,合理運用獎勵與懲罰使我們的教育能起到實效性。

讀《教育心理學》有感2

最近讀了羅伯特.斯萊文所着,姚梅林等翻譯的第七版《教育心理學》,收穫很大。本書內容體系完整,事例科學、實用,可讀性強,最有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通過大量的真實例證將各種理論與實踐緊密而明確地聯繫在一起,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不少啟示。

課堂上,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有序地舉手發言,而不是一知道答案就喊出來導致課堂一片混亂。對此,本書在行為學習理論這章中分享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二年級的國小教師,試圖教給學生如何表現出適宜的課堂行為。她説:“我們班存在一個問題,當我提出一個問題時,你們當中的許多人不是先舉手等待教師點名,而是直接回答,誰能告訴我,當我向全班提問時,你們該怎麼做?”其中有個學生的手舉到空中,説到:“我知道!舉手並安靜等待!”教師歎了口氣,試圖忽視她,但班上只有她一個人舉手並越叫越起勁,最後只得叫她。

其實,這裏面教師的做法就是錯誤的了,她實際上教給學生的恰恰與其願望相悖,不僅提高了那位學生不舉手就直接説出答案的可能性,而且也使該行為被其他同學效仿。

看了這個例子,我感觸頗深,之前的教育實踐中,我所採取的許多教學方法多是沿襲傳統的。而這本書在對這些傳統的方法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指出那些我們原以為“理所當然”的錯誤。譬如,上例中就涉及心理學的一種行為理論——陽性強化法。它的原理是適應性行為出現時給予強化,如讚揚、獎勵等,以建立或維持某行為;適應不良行為出現時,則不予強化或有意忽略,以消除它。

所以,在我們試圖建立一種行為習慣時,要分清哪些行為該強化,哪些行為需要忽視。在開始忽視某種行為時,可能會增加此行為發生的頻率,這是一種典型的消退爆發,持續地忽視不適宜的行為才是最適當的課堂管理策略。可惜的是,我們最終會放棄忽視,像例子中的教師那樣,在不經意中就給學生傳遞着這樣的信息:只有大聲地回答問題並且堅持喊叫才有可能獲得強化。

將心理學與教學相結合,就能科學地分析教學過程,認識教學過程中心理活動的實質、規律和作用,從而藉助心理學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智能的發展狀況,以利於教學。

五年級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我正講着課,一個男生突然“啪啦啪啦”的把鍵盤敲得一陣響,使得全體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朝他看去。

這時我該怎麼辦?訓斥他?忽視他?讓他去辦公室?向全班同學解釋他的行為干擾了正常教學,破壞了開學初全班同學制定的課堂規則?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應對不良行為的措施,而且每種措施相對應的心理學上的解釋是不同的。依照書中所談,我沉住氣,認真地分析場景:當他搗亂時,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轉移到他那,而他呢,正得意洋洋地享受這種目光聚焦的感覺,這表明他在尋求同學們的關注。這時我如果訓斥他,可能會增加同學們對他的注視,進而會獎勵他的搗亂行為,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忽視該行為。出乎意料的是那個學生看到我沒理他,照常上課,其他同學也沒看他,竟也停止了敲擊。

看來有效的教學既不是一些雕蟲小技,也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則;相反,它是把理解透徹的原理明智地應用於實踐,滿足實踐需要。理論聯繫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本文作者所説,不管教師的哲學觀是什麼,他們必須精通多種教育教學方法,並加以有意識地使用,而不能盲目跟風或非此即彼的簡單套用。教師應該立足於對教育對象的瞭解,開闊視野,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行為學習理論,本書作者在發展理論、學習的信息加工理論和認知理論、學生多元化理論、有效教學理論等方面也都進行了相應的闡釋。書中的每一個例子都是那麼鮮活,淺顯易懂,不勝枚舉。除此之外,本書配有卡通圖畫,增強了該書的可讀性及趣味性。同時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及其他教學輔助資源,為讀者提供有效的導航。也使一線教師能夠短時間內積累經驗,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