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

來源:文萃谷 1.12W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提倡適度消費

一、教學目標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

1.知識和能力要求:瞭解消費與收入、消費與儲蓄之間的關係;知道影響生活質量的要素;理解適度消費的重要性;明確提倡艱苦樸素的必要性。

2.過程和方法要求: 通過閲讀與討論,能夠列舉學生和家長中間常見的違反適度消費的現象。懂得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3.情感、態度和 價值觀要求:體驗適度消費的積極意義,培養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要求學生正確理解適度消費的適度影響生活質量的幾個因素。

2.教學難點:對生產與消費關係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案 例分析

四、學生分析

高一學生對於消費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但還存在不合理消費的現象,對於如何提高生活質量也不能全面看待,因此,教學的難度不大,實用性較強。

五、課堂準備

教師:備課、製作課件

學生:調查、蒐集身邊的人不符合適度消費的例子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討論都市新貴族的現象

(二)、講授新課

師:是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以隨意支配的呢?

1、可以用於消費的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板書)

問:如何計算個人可支配收入呢?

下圖表為李某月工資單的一部分(單位:元)

(1)計算公式: 個人總收入(税收+社會保障金)=個人可支配收入

(2)使用方向: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儲蓄

(3)決定或影響家庭消費和儲蓄的比例的因素

A、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擁有財產的數量。

B、消費者的年齡和對未來 收入的預期。預期未來收入提高時,在當期增加消費,減少儲蓄;在預期未來收入減少時,則在當期減少消費,增加儲蓄。

C、除此之外,社會消費風尚,利率和物價水平等諸多因素,也會對人們決定消費和儲蓄的比例發生影響。

進一步解釋借貸消費

思考討論:兩位老太太的對話

2、適度消費與生活質量 (板書)

資料導入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生產發展,GDP逐年增長,人們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有了明顯變化。如,服裝衣着、食品營養、住房環境、交通工具、旅遊健身等方面的具體事例。組織學生舉例,如市政府每年增加勞動就業崗位、改 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收入等,從中引導學生髮現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A、生產決定消費,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歸根結底是由生產發展的水平決定的。

B、消費具有動力功能,對經濟發展具有拉動作用

案例導入:去年3月,一名記者在採訪上海華東政法學院部分學生時發現,有的學生揹包裏放着一部新款手機、數碼照相機、MP3、PDA、筆記本電腦等時尚高檔用品。學生告訴記者,開學前父母給了1萬 元,他用來買了一些用品,又給同學過生日買了一些禮品,請同學吃了一餐飯,現在只剩下 300元,以後自己吃飯的錢不知怎麼辦了。

問:消費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不是就提倡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掉呢?

問:這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適度消費的含義

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指與國情及實際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

對個人和家庭來説,是指與收入水平及社會風尚相適應的消費

(3)適度消費的意義

①促進濟發展和增加就業。消費具有動力功能,對經濟發展具有拉動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需求量的增長,必然會推動生產量的增長;而生產的增長,自然會增加就業,減輕社會的就業壓力。因此,適度消費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增加就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 用。

②促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適度消費體現了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 活的生產目的。適度消費推動社會生產和社會財富的創造,又必將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閲讀與思考:遊客與漁夫的故事

(4)、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

A、消費水平是提高生活質量物質基礎。依靠發展經濟提高消費水平,是提高生活質量根本保證。

B、生活質量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注重精神生活有助於改善生活的質量。

C、閒暇時間的多少也會影響生活質量。工作之餘進行文化、娛樂、交往有助於身心健康。

D、良好的生活環境將給人們帶來更高的生活質量。

想一想: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還需要提倡艱苦樸素?結合學生中的追求名牌現象

3、生活水平提高了還要提倡艱苦樸素(板書)

提倡艱苦樸素不是反對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是提倡禁慾主義。而是反對脱離生產和個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消費 。艱苦樸素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優良品質。提倡艱苦樸素:

(1)有利於實現我們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 2)有 利於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有助於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提倡艱苦樸素,在生活中要注意克服不良的消費傾向。例如:攀比消費和炫耀消費等。我們要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從日常的生活消費做 起,努力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貨幣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貨幣的職能;闡釋價格、商品流通、紙幣、通貨膨脹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世界現行貨幣的調查、瞭解並結合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貨幣的不同看法,從貨幣的起源和本質説明應正確認識貨幣的作用,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和辨證的思維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我國紙幣的愛護及正確對待貨幣的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一、關於貨幣的本質,教師可以結合對貨幣產生過程的分析來説明其本質。教師在解釋本質時應着重抓住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1、貨幣的含義。從含義中我們可以看出貨幣首先是一種商品,其次要看到貨幣還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夠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這種屬性。

2、貨幣和其他一般等價物又有着不同。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有很多商品,但這些都不能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只有當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時候才產生了貨幣。

3、從貨幣的作用來看,貨幣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換,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二、關於貨幣的產生教師主要講清以下幾點:

1、貨幣產生的原因: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使得交換越來越頻繁和複雜化,這就需要一個交換的中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貨幣逐漸產生。

2、貨幣產生的過程: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的出現、貨幣的產生。

對於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以具體的事例並結合書中的圖片來進行説明。

三、書中共講到了貨幣的五種職能,其中前兩種是最基本的職能,即從貨幣產生時就具有的職能。因此,教師在講課時主要抓住前兩種職能。

1、價值尺度職能。這一職能指的是用貨幣來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這一問題主要講清楚:

第一,貨幣為什麼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這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有價值。所以貨幣的這一職能實際上是用貨幣的價值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第二,商品的價格。在這裏應該弄清楚價格是用貨幣表現的商品的價值,也就是説價格是價值的外在表現。因此,價格的變化要以價值為基礎,用一定量的貨幣單位來表現。

第三,價值尺度職能中,人們無須拿現實的貨幣來衡量商品價值的大小,只需要從觀念上進行比較即可。因此,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職能。

第一,這是指用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買賣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換是簡單的物物交換,貨幣出現後,商品交換開始以貨幣為媒介。這時候,在商品買賣過程中,買和賣往往相分離,這就給買賣雙方造成一定的困難。貨幣在此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換媒介的作用。由於貨幣的出現,買賣不再是直接的從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換,而是從商品到貨幣再到商品。這個交換過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區別: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強調的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的整個過程。

第三,貨幣的這種職能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人們不可能用觀念上的貨幣來購買商品。

3、貯藏手段職能。由於貨幣本身具有價值,所以可以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在這裏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貯藏手段並不是指儲蓄。

4、支付手段職能。這一職能是隨着賒帳買賣的出現而產生的。教師只要講清楚這一過程中貨幣的支付和買或賣並非現場交易,而是相分離即可。

5、世界貨幣的職能。這是隨着世界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興職能,它是指貨幣在世界市場上起作用。

四、關於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幾點:

1、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公式是什麼?它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2、什麼是通貨膨脹?它是怎麼引起的?通貨是指流通中的貨幣,膨脹是指紙幣太多了超過了實際需要的數量。當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實際需要的數量時,就表明用更多的紙幣代表一定量的商品價值量,也就是説單位紙幣所代表的商品價值量減小,所能購買的商品數量減少;反過來意味着商品的價格上漲即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必然影響人們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