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樓閣原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2.19W

【原文】

我的空中樓閣原文及賞析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小屋點綴了山,什麼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

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和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

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着。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別緻出色*,乃是由於滿山皆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

小屋後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

換個角度,近看改為遠觀,小屋卻又變換位置,出現在另一些樹的上面,這個角度是遠遠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一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勢上,卻象鳥一樣,蝶一樣,憩於枝頭,輕靈而自一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論“領土”,只有限的一點。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和“領土”相對的是“領空”,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適於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説的遊目騁懷。這個無限的“領空”,是我開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圍牆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聖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牆,也圍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雲或霞。空氣在山上特別清新,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光線以明亮為好,小屋的光線是明亮的,因為屋雖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一蕊中一般,慢慢地花一蕊綻開了一些,好像羣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一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小屋的光線既高於科學的時間性*,也高於浪漫的文學性*。

山上的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間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

出入的環境要道,是一條類似蘇花公路的山路,一邊傍山,一邊面臨稻浪起伏的綠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於行車,然而便於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站。往返於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後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朧的。每個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小屋迷於霧失樓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這座空中樓閣佔了地利,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的裝飾。

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

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賞析】

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上,一幢平平常常的小屋。誰沒見過這樣的景物,有什麼文章可做呢?請讀一讀李樂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吧!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到了他的藝術彩筆下,卻幻化出幽深的意境,透露着無窮的情韻。從這一山一屋中竟然發掘出如此迷人的詩情畫,意豐實令人驚異。這篇出色*的寫景散文,氣韻生動,情采飛揚,,是一幅用文字描繪的淡雅國畫,是一首感物詠懷的無韻詩。全文可分為五個部分。一、二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交代小屋的位置。一開始,作者用了“山如眉黛”這個現成的比喻,似乎看不出什麼奇特之處。可他由此生髮下去,便帶出一個新鮮的比喻來:“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獨出心裁,熨貼自然,使“山”、 “屋”的形象呈現出新穎動人之態。前一比喻是不可或缺的鋪墊。後一比喻的光彩又使前一比喻脱一去凡俗,頓然生輝了。這只不過是輕描淡寫的一筆,那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便已經有些韻致了。且看第二筆:“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柔和的角長”把“眉梢”的美具體化了;小屋“玲瓏”地立着,與山的契合是那樣清新,那樣自然。這個倒裝句簡潔而灑脱,浸泣着濃郁的感情*色*彩,把作者的感受完美地表現出來。第二部分,從“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到“輕靈而自一由”。通過小屋點綴山,樹點綴小屋的精巧佈局,顯現出小屋“凌空”的姿態。寫小屋點綴山的效果,作者用“點破”山的寂寞,“增加”景色*的風采來説明。接着,又連用四個比喻表現“山上有了小屋”而給人的美感:“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以“飄”、“掠”的動一態寫靜止的美,出奇制勝,氣韻生動,這是作者發揮想象的能動作用而產生的形象的變戊。後一對隱喻,則直接點出它給人的色*彩印象和氣氛感覺。語言簡潔秀逸,呈現出錘鍊文字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那種瀟灑風姿,把山和小屋寫得如此令人神往,令人陶醉。這是作家善於體察,善於聯想,善於精微地表現內心獨特感受的結果。寫樹“點綴小屋”,很有層次。先用“一片純綠色*”抹那一脈青山。山上的樹是“無花樹”,本來無花,作者卻偏要拿花來作比較,從而突出了“樹的美”。其次,又用“許多樹”點綴小屋,用對比的方法陪襯出“小屋的靜”、“小巧”、 “別緻出色*”。再其次,用“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點綴小屋,着意突現綠的以調,綠的廕庇,使小屋另添一種風韻,“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最後,採用仰視的的巧妙角度,一個遠鏡頭便把小屋推向空中:在樹的遮掩、簇擁下,小屋“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輕靈而自一由”。聯想奇瑰、浪漫,字裏行間已暗暗藴含一着題目的“空中”二字了。第三部分,從“小屋之小”到“以及一天一個美夢。”轉入直接對小屋環境的描繪。先扣住小屋的“小”字做文章。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把這塊土地戲稱為“領土”,除了詼諧風趣之外,還含有這是“獨立”的地盤的意思。寫“領土”,小中還有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領土”是“有限的”,和“領土”相對的“領空”卻是“無限的”。寫“領空”,作者換用了對偶句: “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寫出小屋在地上雖受到“限制”,空間卻是“無限的”、自一由的。這裏突出了作者對 “空中”的偏愛,對能盡情“遊目騁懷”的嚮往。接下去,扣住“領土”寫“有形的圍牆圍住一些花”:紫藤、月季、喇叭花……;扣住“領空”寫“無形的圍牆也圍住一些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雲或霞。”寫得五彩繽紛,奇光耀眼,渲染了小屋環境的美好。寫罷視覺的官感,再寫呼吸時受到的誘一惑。空氣清新得出奇,竟使人產生了聞以襲人香氣的錯覺與興奮。小屋窗多,光線好,但也有“例外”的時候。作者用優美瀟灑的抒情筆調,用新奇瑰麗的比喻,描摹了破曉或入暮時,他對光線變化的細微觀察和獨特感受。早晨來到,山中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安謐”,隨着晨曦的擴散,視野的擴大,“好像層山後退了一些”。作家捕捉到這個異常新鮮的感覺,用“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一蕊中一般,慢慢地花一蕊開發一些”,便將光線微茫時的那種情韻,表現得非常充分。夜晚降臨,他又喻之為“花一瓣微微收攏”。這是作者精微觀察、悉心體味之所得。末尾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光線隨時間變化,自有其科學道理,並非杜撰的神話中的奇光異彩;光線有了這種變化,更逗人情思,產生浪漫的遐想。 “山上的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這是對第三部分的小結。接着,作者用抒情的讚美的語調暗暗扣題:“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間清福,享受着充足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以“人們”影射“空中”,表明小屋雖是“空中”樓閣,“我” 卻不是沒有凡人慾唸的神仙。第四部分,從“出入的交通要道”到“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直接點題,寫空中樓閣。先鋪墊,把山坡和山路比做樓閣的“階梯”和 “走廊”。作者以小屋為中心,抒寫沿山路出外與歸來時的心情,實質上是含蓄地寫山高,作好點題的準備。山高路遠,安步當車,“往返於快樂與幸福之間”,其樂無窮。“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竄中走廊。”引出“空中走廊”,便已切近題目了。走廊既在“空中”,樓在何處,讀者已可想見。 “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作者一下就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到本文的主體形象上了。這小屋,白天“是清晰的”,前面已描述得很充分;“夜晚它是朦朧的”,何以見得?請看:“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燈多,太亮,反而不美;山上燈少,疏疏落落,“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一派迷一離恍惚,依稀朦朧,山也顯得虛無,樹也覺得縹緲。得文至此,作者已把樓閣置於如煙如霧的夜色*籠罩之下,“空中” 的氣氛烘托夠了,便把筆端直接指向小屋-------- 小屋迷於霧伯樓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點題點得多妙,真是水到渠成!我們不得不驚歎作者精湛的藝術技巧和純一熟的語言表達能力,竟使這普通的山和平常的小屋,幻化出令人如此心曠神怡的美妙境界!最後三句話為第五部分,寫小屋室內之好得益於自然的美,抒寫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一句,概括全文,點明文章思想真諦-----揭示自然的美。大自然,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空氣的污染,沒有塵世的傾軋,是台灣土地上的淨土。作者對處在自然懷抱中的小屋的由衷讚美,委婉含蓄地表露了對台灣社會現實的不滿,竟力渲染 “樓閣”遺世而獨立的“空中”感,也流露出他匿跡遁世的消極情緒。“空中樓閣”這個成語,本意就是指海市蜃樓,以“我的空中樓閣”命題,説明小屋原本是虛幻的,在台灣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這種“獨立”、“安靜”的環境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想解脱而不可得的深沉痛苦。這篇文章給我們以這樣的啟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往往藴藏着豐厚的內涵。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蟲一鳥,一人一事,乃至一點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瀾,皆可隨意擷取,點化成文。關鍵在於作者能否用閃光的思想將這些事物照亮,於平凡中發現不尋常的東西,從而獲得獨特的感受;作者是否善於從一個新穎的表現角度,用別具風采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從而做到“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倘能如此,我們也會筆下生花,寫出意境雋永,耐人尋味的散文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