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通用25篇)

來源:文萃谷 1.0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通用2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通用25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

一開始對經濟類的書並不是特別感興趣。總覺得自己還在上學,太早涉及投資是不現實的。當然,你完全可以説我是在逃避現實,事實是我比你更清楚我的怯懦與迷茫。

我一直都説我們是在被時代趕着走的一代人。上完大學面臨的是一大部分待業的本科生,等上完碩士也許也就會發現也不過如此。

必須清晰的一點是,我曾以為文憑越高,可供的選擇就越多,實際上恰恰相反,文憑越高,選擇越窄,專業性越強。

我也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太多人的思想都被侷限了,屬於那種一直想逃離“老鼠遊戲”卻逃不掉的。不能説這本書是偏激的,因為它表述的比較客觀。裏面很多方法和投資項目可能不大適用於這個社會了,可是思想依舊經典。

思想領先並勇於付出行動,別像一個莽夫一樣空有勇氣,也別浪費自己的想法。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機遇。你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失敗的描述。人總是瞻前顧後,有時候想太多反而失去越多。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失敗的心理。

是一本值得二刷的書。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

最近剛剛讀完羅伯特·清漪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感觸頗深,如果自己早5年或者更早讀了這本書,在自己更加年輕的時候樹立一些理財的思想,是不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呢。

書中將財富的衡量標準用不工作可以支撐自己生活的時間長短來定義,也提到富人總是買入資產,窮人買入負債,而中產階級買入的是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作者希望我們更多的學會讓錢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在為錢工作。我們的工資不是我們的資產,資產是能帶來被動收入的東西,我們不需要實時在現場,就可以帶來收入。當我們僅僅依靠工資帶來的收入消費,就會迫使我們不得不為錢工作,而掉入到老鼠陷阱中。我們的工作不是我們的事業,我們工作的越努力,越是替老闆在實現他的事業,讓他越快實現財務自由。很多人收入提高,消費也越來越高,最終還是沒有逃脱被錢驅使的命運。所以我們需要構建自己的資產項,我們收入提高後,自然而然想要增加一些奢侈品,這時候消費使用的應該是資產項所產生的收入,而不是工資帶來的收入,所以富人最後才買奢侈品。當我們的財務自由度到達100%時,就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這是一個逐漸的過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從少積累的,而不是一開始就能有明顯的效果。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3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在中國也有10多年的歷史,這些年作者寫了20多本富爸爸系列書籍,設計成財商課程在中國推廣多年,而在這十多年中,我基本沒有翻閲其中任意一本書籍。我不缺錢嗎?事實是我十年前買房供房住,然後賣了換大房子再供房住,一直沒有“奢望”地感覺不錯地過着。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程,寫的非常好,生動有趣,從富爸爸怎麼教九歲作者賺錢逐步深入,讓讀者跟作者一起對比富爸爸窮爸爸金錢觀念,逐步瞭解富爸爸的致富之道,例如,

富爸爸堅持讓我這樣説:“我怎麼樣才能付得起?”

富爸爸鼓勵我學習成為富人,瞭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錢為我工作。“我不為錢工作,”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我要讓錢為我工作。”

其中最經典的章節也是最重要的一課,講述人們因為無知而對金錢的恐懼貪婪,怎麼能永享自由和安寧。就是教兩個九歲的孩子抵住誘惑接受不給錢繼續給富爸爸工作的過程。以我目前的財商沒有讀懂,也許還要再讀二十遍。

我記憶深刻的還有麥當勞老闆在酒吧問答大家“誰能告訴我我是做什麼的?”我也非常驚訝這個問題,原來麥當勞老闆真正生意是房地產。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4

21世紀世界經濟三大板塊:美國股市,日本證券,中國房地產。在中國,房地產無疑是近幾年投資利潤最大、風險最小的項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步入炒房的行列,但是任何風光旖旎的事都不會長久。房子其實並不是你的資產,房子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資,那麼你就有很大的麻煩。實際上,房子越大,維持房子的開支就越大,錢從你的口袋裏流失的就越多。如果要投資房產,就必須把它當成投資品對待,這樣才能保持理性的頭腦。房地產指的是對房產投資,而並不是你買了很多自住房。人到了25歲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投資,不怕失敗,不做金錢的奴隸,學會利用金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一味的為了錢奔波操勞。

21世紀不缺富人,更不缺中產階級,選擇在自己的手裏,用眼睛去發現富人的行動,用耳朵去聽取富人的意見,用雙手去付諸行動,用頭腦去思考問題。年輕人敢於不怕破產與失敗,破產是暫時的,貧窮是永久的。趁着年輕,學會錢生錢,獲得財富自由。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5

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接觸關於財商的書籍,給我多年以來固有的認知特別大的衝擊,自己的無知也令自己慚愧萬分。

那麼接下來就談一下我的切身感受:財商和智商還有情商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口口相傳的事情。在我的受教育程度裏,不管是學校還是家裏從小就知道讓我好好學習考試要考第一名。但是,從來也沒有人告訴過我考第一名能做什麼。那些好的學生會受到老師同學乃至親友鄰里的誇獎羨豔讚美,給了父母極大的滿足感。這便是我當時的想法,自然而然我也並不是一名所謂的好學生或差學生。虛度的時光追悔莫及,幼時空虛寂寞時尋找的答案現如今找到了。

智商情商財商其實更像是自行車的三腳架,缺了其中一部分就沒有了穩定性。就像人缺失了其中一種也不能算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完整的人,教育的缺失給人類帶來的遺憾是毀滅性的。

智商情商和財商這三種思維應該是教育的一個整體,應該是像上學時期考試要考第一名那樣的普及和不容置疑。假如到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才算基本完善,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教育出來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利己優民乃至報國。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6

一直都覺得,靠上班掙的每個月那麼點死工資肯定滿足不了我的慾望,其實是有意的去搜的這本書,讀完倒不是説現在能有什麼讓錢為我工作的實際行動,但是卻給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作為一個會計,對於這個職業談不上喜歡自然做的一般,確延誤了一個很好的提高自己財商的機會~然而一直覺得術業有專攻,不可能把自己變成所有領域的專家,有規劃有想法,更要學會識別好的合作者~

不知道是啥時候的書了,正如書中所説,被大家提出來的致富之路,其實已然過時,房地產股票類似的大餅已經太多人在啃,但是作者也表達,自律給人自由,勇敢的邁出去,有想法還是要去做,路在腳下,太多人會各種假設失敗的後果,其實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哪怕邁出去後失敗的一塌糊塗好像也並不比現在差多少,做了至少擁有了一大筆失敗所帶來的經驗財富~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作者這麼幸運有兩個爸爸給予不同角度的指導,但是所幸的是可以通過大量的閲讀來充實自己,最好也能儘自己所能多和優秀的人交流,加大對自己的投資力度,才是當下最好的投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7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日裔美國

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我們的父輩正如書中所述,好好讀書,將來找個好工作,可以賺好多錢,直到今天我們還是這樣以為,有穩定工作,優越的收入,就能過好日子,我也一直在想,十年前,幾百元每月,到現在幾千每月,仍舊沒錢,於是總聽人説打工的永遠發不了財。有時,我會説,如果不是為了那點工資,我是不做的,很可笑,那時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大多數人只希望在畢業後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妥的掙錢。他們很少有掙錢的勇氣,然而卻一直處於沒錢的恐懼之中。財富就是支持一個人生活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説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一旦走入社會,你就會發現,單憑大學文憑和良好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而更重要的“魄力”、“勇氣”、“毅力”、“大膽”、“氣勢”、“精明”、“勇敢”。“堅強”、“才華橫溢”等往往大學裏沒有這些課程。學校的課程是教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名好員工,而未來是否有更好更大的發展,往往取決於後者。

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金錢應該是幫助你去做更多更能創造財富的事,例如更多更大量的

學習、“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儲學習潛能開發,告訴自己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巨大的財富、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發散性思維、簡單的學習財務知識等。

其實作者的兩個爸爸都是那種生性剛強、富有魅力、對他人有着非凡影響力的人。窮爸爸富爸爸講了作者為了財富自由而跟着好友邁克的爸爸學習的辛苦歷程。為了更好的讀懂這一本書,我覺得首先應該瞭解作者的成長經歷與當時的社會背景。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註定我們不可能安安穩穩的過,跟在生活的後面跑的人一生都會為生活擺佈,領先計劃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創造出理想人生。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學會投資和創造財富,轉變傳統觀念,學好投資理財,讓自己的人人生更加精彩豐富。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8

大學畢業後忙於工作,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已經沒有閲讀的習慣了,常常在讀完一本網絡小説後感到人生乏味與空虛,於是又急於尋找下一個故事,一個虛幻的,能夠引起自己內心共鳴的故事,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了一年,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對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未來,想着現在的生活,感覺就像温水煮青蛙,用現在的安逸葬送了未來的苦難。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過所謂的窮爸爸,富爸爸,讓我很好奇,上網找了半天發現原來是一本書而已。由於好奇心驅使我下了一本電子書翻了翻,然後我就不淡定了。

你會發現他的觀念是如此的與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與眾不同。他教育我們要掌握自己的財務,他説儲蓄是最笨的一項投資,在富爸爸理念裏,最重要的兩個觀念是:財務自由和持續收入。或許你沒有聽過這兩個觀念,或許你聽過但是你認為他與你就想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叉的一天,那麼我要告訴你,你錯了。一直以來我都有個想法,就是這樣一直打工,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有時候會覺得如果工資高點或許就可以了。

從來沒有更深一步的認知,富爸爸告訴我們,上班族永遠無法跳出老鼠賽跑,唯有創業才能解決你的財務自由,解決你一輩子有關錢的問題,所謂財務自由,就是説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賺錢的狀態,富爸爸説不要為錢工作,但是想想我們周圍的人80%都是為錢工作,為老闆工作,不管是普通的上班族,還是高新族,還是説專業人士,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等,你都會發現,我們努力的賺錢,想讓自己的未來生活過得舒服寬裕點,但是往往會發現,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解決一個月的財務問題,甚至我們有時候還會透支下個月的工資,日本人有個形象的説法,就是“窮忙族”,就是説你每天很忙很忙,忙得沒有時間休息,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一個月,一年下來你的收入減去各項開支,所剩無幾。有人會説只要我努力工作,就會有機會漲工資,那我想問的是,這樣的機會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你永遠只能在無望中等待,還有人性總是這樣,當你的收入增加時,你會發現你的支出也在增加,因為慾望讓你想要更多,如果哪天趕上公司的政治鬥爭,不知道你會不會成為那個被犧牲的可憐蟲。百度百科裏面定義財務自由是這樣的:財務自由,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因為你有其他投資。當工作不是你養家餬口的唯一手段時,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獲得了快樂的基礎,也達到了財務自由。

所以關鍵問題在於説,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你工作的價值是什麼?然而答案往往是絕大多數的人工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或者説獲得解決自己的財務支出,所以一旦沒有工作,他們就會急於去尋找下一份工作,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9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一本十分暢銷也十分“另類”的書,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可以説作者在此書中一語道破了“富人的祕密”。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

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面對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和商業才幹,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富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現實的確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面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祕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説明了富人的祕密,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這一點上窮人和中產階級與富人有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為只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儘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羅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祕密的確讓人大吃一驚,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面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其實,作者所説的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只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更多的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看了《富爸爸,窮爸爸》的人不禁要問自己:一個人可以花幾十年的功夫用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不能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學學理財呢﹖還有很多人把財務的困惑或缺錢歸納為知識的不足,總是想辦法去多學知識,取個什麼學位或什麼證書之類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區,作者在他自如的敍述中輕鬆地打破了這種“財商的面紗”。正因為用親身經歷為證據,作者打破了許多關於理財的錯誤觀念,伴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讀者面對金錢時的軟弱內心被摧毀可以説在全球形成了近十年來人們理財觀念的最大沖擊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產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勢。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我們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的員工,那麼晉升和加薪能夠滿足他們實現心中夢想的願望嗎?

一般不會。如果在企業滿足不了晉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許有人會作出跳槽的舉動,但跳槽後情況會依然如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抱有此類心態的人員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彼此之間產生什麼本質的區別,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貪婪,區分職業和事業(為自己工作還是為別人工作),明辨資產和負債(能夠源源不斷帶來收入的叫資產,導致帳單發生的叫負債),果斷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夠實現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的目標。因此,職場的人員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各類投資,如證券、房地產、知識和技能)。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0

一直以來,抗拒着去讀一些與商學有關的專業書籍,總以為以自己現在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還未能把握書中所欲闡述的精神。理性的思考着剛上大一的我們還應再等等,等羽翼豐滿些了再去一勞永逸。這一理智的安排乍一看是多麼的準確啊,我為自己能如此理性的認識自身而自豪着,卻忽視瞭如果一本書中只包含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只具備某一種價值的話,那麼他充其量是一本極好的課本而不會成為萬人追捧的暢銷書。

那麼逆反過來,從一本暢銷的有關專業的書籍中,必不僅有一點專業的收穫。這可能關乎學習、關乎思想、關乎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事不趕巧的是,從《富爸爸窮爸爸》中,我也對一些老問題有了新思索。最初看到名字的時候,真的不知道它是一本有關會計的專業書籍,不過幸運的是,正因為如此,我才會翻開它,研究它。

一、教東西一定要説或講嗎

“教東西一定要説或講嗎”富爸爸教育道。我們每個經歷過大學聯考的人都知道如今的教育制度是不合理的,是抹殺孩子天性的。故而上大學前我們或多或少的暗自發過誓,要轉換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要培養髮散思維和創造能力。然等我們到了大學以後還是遵循着上課>接受>複習>考試的模式。不同的是,我們比中學更加輕鬆,我們考試有重點或範圍,有開卷或交篇論文了事。如此一來,我們更渴望老師在課堂上多説些多講些,別讓我們自己學,這樣我們就有跡可循,有方向可猜。學習和複習的時候就只看老師講的,老師強調的部分,直接後果便是掉回到之前的被動接受的惡圈,忘掉了曾經的豪情宣誓。

然而大學與之前不同,發給你一本書,老師可能只講不到1/3,那麼那2/3要怎麼辦呢?“扔掉不看因為老師沒講所以不重要!”可是學東西一定要是老師教嗎?我們已經是大學生了,已經多多少少具備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了,再不濟,應該有意識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了。我們到大學,一個新的城市,什麼都等着教是不行的。更何況老師只能教授我們知識,卻教授不了生活、思想。生活是最大的一本教科書,我們應該學會慢慢去讀它,讀好它。

真正的學習需要精力、激情和熱切的願望。學校提供給我們多途徑的學習條件,圖書館、自習室、微機房……我們正直青年,精力旺盛;我們初入大學,激情洋溢;我們未來未定,熱切的渴望去繪製它。

具備了這些硬件,我們才有宣揚自主學習的資本。大學老師教課重在引導而不是傳授,引到了就完成教學任務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兒了。這時候那些學習條件就派上用途了,我們可以去圖書館查閲相關典籍資料,去自習室消化鞏固內容,去微機房擴寬視野……這樣一來,就把一個孤立的問題串成線,鋪成面了,也就達到了自主學習的效果了。

二、錢的雙重定義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玩過大富翁,從最開始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把錢都用來買逃脱炸彈的道具,防止扣錢;變為後來開始擴大再生產,建酒店建工廠來收取費用。縱使有時會踩上炸彈掉錢,也阻擋不了獲利的速度與效益。這便是守財與生財的差距。守財者對錢總處於恐懼,害怕錢沒了,而生財者對錢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

而我們現實中的玩家在沒成為大富翁之前,還是一直重複着守財的過程。工作、賺錢、儲蓄、再工作。這還是理想的狀態,沒有負債,沒有税收壓力,否則他所承擔的工作量將是上述的2——3倍,成為為錢而工作的人,而不是讓錢為我工作。

那麼如何才能讓錢為我工作呢?關鍵是轉變思想——窮人説:“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富人説:“努力學習能發現並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窮人説:“我不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富人説:“我必須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不要把錢看做是努力的動力,而要把錢看作為實現努力的工具,不要把壓力看作是阻礙,而要視之為必須改變的動力。同樣是對錢,兩種觀念下,錢就會有兩種性質,而聰明的人,總會明白哪一種是最佳選擇。

我們讀商學院的,似乎應該比任何人都多一絲對金錢的敏感性,如何理財、如何安排以後的人生,正需要我們轉變思想。我們中的一些人,打着“自力更生”“體驗社會”的好想法出去打工,每天為那微薄的工資忙的昏天黑地,一個月如果能有個百十塊收入就美的不得了,好像自己發家致富一般……在這裏我不是否定打工有什麼不好,而是説打工應該不僅着眼於那微薄的工資上,而是應該在工作中思考,不然我們與沒上過學的農民工有什麼區別。工資多少沒關係,別太在意而成為為錢工作的人,關鍵是在工作的全過程中體會,瞭解自己該做的是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做的是什麼、想要的又是什麼。

三、情緒妙用

人人都知道,激情和熱切對生活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那麼又有誰瞭解,憤怒和恐懼有時也能起到催化的作用?比如説錢,大多數人希望穩穩妥妥地掙到,但他們很少有掙錢的激情,於是,只好有沒錢的恐懼。因為恐懼沒錢花他們才會不斷拼命的去工作,渴望賺取更多的錢;賺錢時出於對收入差距的憤怒,又促使他們擺脱穩妥,追求更高的目標。我們學經濟的學生以後步入工作面臨的選擇更多,恰如其分的利用恐懼和憤怒能更好的獲得激情和熱切。

感情也是個奇妙的東西,人需要有感情,它使我們更加真實,感情這個詞表達着行動的動力。真實地看待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而不是與自己作對。只有對某一項東西產生了感情才會有得到的慾望,而慾望又催生了付出的動力,這樣付出得到的回報遠比刻意壓抑自己的感情乾巴巴的空想要實在的.多。縱使付出得不到回報,起碼我們有熱情去嘗試。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願望,他們只想進學校,學點專業技能,輕鬆工作並且掙大錢。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總容易犯春晚上一則小品名兒的錯誤“這事兒他不賴我”。工作就抱怨“老闆壓榨勞動力”、“老闆對新人不夠寬容”、“同事之間不好相處”;學習就抱怨“學校課程安排不合理”、“老師不近人情”、“宿舍人不好相處”……大多數人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應該改變。讓我告訴你吧,“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為什麼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都有被賞識的下屬;為什麼無論在什麼學校,都有被信仰熱愛的同學。你自己不是那樣的人,那不賴別人,就賴你自己。可能是你工作技能不夠、工作熱情不高、不懂得察言觀色;可能是你適應能力欠缺、師生溝通貧乏、不懂得忍讓付出。總之一句話,你、不夠優秀。想要變得更優秀那就將抱怨情緒轉為動力,改變自己別老想着去改變別人。真正有説服力、號召力的智者,永遠不以改造別人為己任。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對我們學習生活這部教科書有很大的借鑑作用,書中的富爸爸頭腦的先見性、理解的角度都令人咋舌,但又具有神奇的魔力,讓人對未來的自己充滿了渴求,恨不得早點兒長大去幹一番事業。不然也不會使小主人公如此的崇拜,以9歲稚齡,敢於違背自己親生父親(也就是窮爸爸)的教育模式,聽從一個“外人”的教導。畢竟那時的富爸爸還沒有成功,而窮爸爸則是有固定飯碗,在教學領域處於泰斗地位的權威人士。收入較高而穩定,又有獎金和福利,最誘人的是,還有提升的空間。可小主人公還是選擇了接受富爸爸的教育,不是窮爸爸的生存模式他不喜歡或瞧不上,而是富爸爸為他所描繪的未來藍圖太過誘人,那是比金錢還要誘人的信仰,他也相信憑着這股信仰他總有一天能超越自己的父親,所以他做了。

小主人公何其有幸,從小就接受了當時最先進的思想教育。我們雖然沒有小主人公的幸運,有個願意傾囊相授,解答成長疑惑的富爸爸,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借助當今網絡信息發展日益便利快捷的今天,找到無數名人做老師,從他們的傳記或書籍中與他們進行思想的碰撞與心靈的對話,再聯繫上古人所謂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們也算有了自己的富爸爸了,而且還不止一個。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1

大學時曾有位將“省一塊錢就等於賺一塊錢”當口頭禪的老師推薦我們去讀《富爸爸窮爸爸》,當時不屑一顧:那時這書正在熱銷,不想跟風。

出來工作近一年,拿着微薄的工資,雖非月光一族,但境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考慮到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以及自己極有可能成為骨灰級剩女的現實,於是不得不硬着頭皮進行理財規劃,作為長遠之計。然後習慣性地百度搜索資料,然後搜到了《富爸爸窮爸爸》,再然後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最後得出了以下心得:

1、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坦白地説,讀了這一系列的書,我最大的收穫不是理財的知識,而是幾下警棍,其中最狠的一棍就是“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一直很忙,生活上的就不説了,工作以來,全辦公室我是最忙的一個。因為忙,我以一個入職半個月的新人的身份接手公認物控組最繁瑣的包裝物料而忽略了為什麼接手的人是我而非別人;因為忙,在入職4個月後接下了飛利浦組幾個最難跟的型號而忽視了自己拿一個人工資做三個人工作的事實;因為忙,在全部門其他人都悠哉閒哉的時候天天加班,陷入了智豬博弈的困境不可自拔……

終於靜下心來,發現其實問題早已存在,而我也不是完全沒意識到,只是不願意面對事實,也懶得改變,於是以前以忙為藉口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事實。

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這一棍,很猛,很痛,也很有效……

2、窮人為錢工作,錢為富人工作。

其實這一點一直都很清楚,只是不肯正視。窮人為錢而工作,錢為富人工作,所以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因稀少而成為傳奇。

3、用“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代替“我可付不起”。

這兩句話,一個是陳述句,另一個是疑問句,一個讓你放棄,而另一個則促使你去想辦法。説“我付不起”這種話會阻止你去開動腦筋想辦法;而問“怎樣才能付得起”則開動了你的大腦。實際上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棒的“計算機”。“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輕易就説“我負擔不起”這類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

我很大程度上是悲觀主義者,所以更多時候我會説“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正如上面所説,我是個懶人,不僅僅是金錢上,對待其他事情我也總是輕易地用“我做不到”、“我不會成功”和“結局一定不好”一類的話來搪塞。相應的也就不戰而敗反正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不是嗎?再然後真的……

從現在開始,禁止自己輕易説這類話。

4、分散風險也意味着分散收穫。

來自貧窮的家庭,我所受到一直是“窮爸爸”式的教育,包括“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掙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和“你以為我會印錢”。而我對錢有一種難以擺脱的狂熱,卻又看多了賭徒投機失敗的教訓,所以投資的時候總是想着分散風險,雖然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卻從不曾越線。可以説今後依然會會考慮分散風險但也會平靜地接受收穫減低的事實。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2

在一位朋友的力薦下嘗試着讀了這本書,瞭解到作者獨特高效的投資理念,即所謂財商,受益良多。

作為普通人來講,平常很少會接觸投資理財一類的知識,而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選擇,去學習關於金錢的運行規律以期實現個人的財務自由。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自己選擇怎樣的生活,這是由我們的思想決定的,我們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好好學習,考大學,找工作,然後在高房價下舉步維艱,也可以如作者一般,通過不斷學習財務知識,尋找投資機會,使我們擁有的資產升值來積累財富。

我們都夢想着發財致富,然而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計劃中而不付諸行動,正如馬雲先生所講,很多創業者的狀態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沒有付諸行動的計劃只是空想,對我們的現狀不會有任何改變,只有勇於實踐,才能有所收穫。

在投資活動中,我們會發現一些難得的機會,然而總是伴隨着風險,這種風險使我們顧忌太多,不能當機立斷。但是,風險是無處不在的,高收益伴隨着高風險,我們要學會的是駕馭風險,將可能造成的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而不是為了規避風險而放棄機會。當然我們可能會面對投資失利的情形,但如果從中能得到經驗,這一次的失敗對於下一次的投資是大有裨益的。

最後,分享作者的一句話,不光是對於投資,對於我們的人生也有教育意義。“輕鬆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鬆。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3

第一次理解財商這個詞,書中很多思想是自己生活環境中無法觸及到的,因此帶給了自己更多新鮮的血液,瞭解到了更多關於現金流,資產項和負債等相關的概念。

作為還未邁出大學校門的學生,想得到自己的經濟獨立着實很難,但也是一個深切的願望和目標,為自己的投資提供了很好的動力。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沒有工作,自己的現金流的收入,得自於父母和自己的一些兼職,在沒有過分支出的情況下,尚沒有很多留存。因此,現階段原始資本的積累,仍然需要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支出和通過勞動的所得,但矛盾也隱藏在其中。

希望通過一些行動和學習提高自己的財商,以儘快的獲取一部分自己的經濟獨立。肯定需要原始資金的積累。但本就不多的資金,在面對學習生活的衝擊,本就搖搖欲墜。

而且,面對外面精彩的世界,自己也想趁着大好時光,多行幾步路,多讀幾本書,培養一些自己的愛好,增加多一點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旅行和讀書雖不是很燒錢的愛好,但仍是減少自己資金積累的一部分支出項。矛盾就在於,錯過了現在的時間,雖積累了資金,但也從此錯過了這時體驗人生的時間。滿足了自己的愛好,但資金積累便會更加緩慢,自己的願望也會更加遙遙無期。這裏的取捨,如何決斷?

當然,我明白金錢花掉,還能在賺回來,把錢牢牢的攥在手裏,便成了金錢的奴隸,落入了金錢的陷阱。而如今錯過的時間,卻是終究的一去不復返。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4

當我打開軟件,在眾多聽書裏面,我選了這本《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在我小時候就出現在我家裏,可我從來沒有仔細閲讀過這本書,所以藉着這個聽書,我開始了這本書的閲讀之旅。

聽着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理財的重要,有句話説:“錢不是省出來的,是掙出來的。”到了大學,家長不像以前你需要錢的時候就給你花,更多的是一個月給你固定的生活費,在這個月你只能花這麼多,所以你必須有着理財的觀念,對自己的生活費做出一定的規劃。不能像以前大手大腳,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最後你會發現無節制的享受,給你帶來的後果就是你將會面臨錢不夠花,雖然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你可以通過花唄來借款,可是這會導致你下個月生活費的透支,這就像滾雪球,你欠的錢將越來越多,最後發展成惡性循環。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僅僅要對未來有一定的規劃,對於自己的生活費也要有計劃。

現代經濟有着一個趨勢,富人越來越富有,而窮人卻越來越貧窮。這是因為富人學會創造,他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有一定的底氣去投資那些項目,這些項目雖有很大的風險,可是富人有一定經濟基礎,敢於挑戰,這將導致他們越來越富裕。而那些窮人,他們每天想着如何解決自己的温飽問題,想着如何賺到更多的錢,這隻能讓他們自己的生活變得枯燥無味,日復一日的工作,平淡的生活,他們沒有一定的勇氣去拼,也不敢拿出身上的全部錢去投資。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雖然不用賺錢,沒有經濟的壓力,但是當我們步入社會,這些將是困擾我們的問題,如何在社會下好好生存,如何讓大企業的人聘用自己,最後只有一種方法提升自己,大學我們可以接觸很多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能,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多學習技能,多考證,多參加比賽,提升自己技術,一般人都是有自己的交際圈,只有自己優秀,交際圈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廣,認識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多。有了很多技術,這些技術也可以化為金錢,賺錢的渠道有很多,不僅僅是在辦公室裏工作,也可以靠自己的技術吸引別人來購買。

現在的我們應該學會理財,學好技能,為創造更優秀的自己而努力拼搏。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5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讀了N年的書,這次終於讀完了。“窮爸爸”是作者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最後卻破產了;“富爸爸”是作者好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最後成為當地最富有的人。

很多人只關注“富爸爸”的投資理財,而忽視“窮爸爸”的建議。有部分人看到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退學創業成功了,就宣稱讀書無用論、退學創業,相信彎道超車,更多的事實和數據表明彎道超車的人大多衝出了賽道。車道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其實是自我麻痺,自我放棄,放棄努力去解決問題。比爾蓋茨們是從世界上最頂級的學府退學的,試想我們能考入他們的學校嗎?他們是在找到掙錢的方法後才退學的,不是退學後才找到掙錢的途徑。“窮爸爸”的建議“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找到一份工資高、福利好的工作”對我們普通人是非常正確和有用的。

如何才能做好本職工作,掙到更多的錢?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貧窮、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應得的薪水,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配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KFC不能做出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到最好的銷售和配送工作。

文中對財富的定義:從長期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留住了多久。掙了100萬,花了100萬,這是流水;掙了100萬,一場大病花了100萬,這些錢是醫院寄存在你這裏的;存了100萬,幾十年後購買力只剩30萬,通貨膨脹在侵蝕你的財富。只懂得掙錢,而不進行資產管理,是對自己勞動成果不負責任。資產管理最終目的是解脱自己,讓錢來替我們工作,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

資產: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負債: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圖中的箭頭表明了現金的流向,窮人只有支出,中產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富人夠買資產。《富爸爸窮爸爸》絕不是引導我們放棄本職工作,而是讓我們學會資產管理,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6

《富爸爸,窮爸爸》是美籍日裔作家羅伯特·T·清崎的代表作。本書雖然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是其中的故事卻更令人難忘。

這本書説的是家境貧窮的羅伯特和邁克期望家中有錢而成為當時還沒富的富爸爸的學生,經過考驗(其中富爸爸富起來了),兩人均掌握了所有知識。富爸爸死後將自我的所有家產傳給了邁克,而羅伯特最終也成為了美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富翁。

這本書的故事極有好處。當我看到羅伯特和邁克因貧窮而被人瞧不起時,我為他們感到難過;當他們被富爸爸“虐待”時,我十分憤怒;當富爸爸身體力行,未達成承諾而努力時,我十分地感動,當富爸爸為了讓羅伯特和邁克儘早學成而簡化了課程時,我更加感動了;而當他們最終最後“修成正果”時,我開心極了。

當我得知羅伯特有時用富爸爸的話來解釋對錢的概念時,我開始敬佩起了富爸爸;而當我得知羅伯特對窮人、中產階級、富人三個階級所繪的圖是富爸爸當年所教時,我對富爸爸更是敬仰。我覺得羅伯特的成功與主人公富爸爸密不可分。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雖然是一本關於發財致富的書,但是其中的一些做人道理卻不可忽視,我覺得這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極有好處,而這本書中的理財知識和做人道理在不遠的將來將對我們不無裨益。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7

我們從小就聽着爸爸媽媽説:“好好讀書好好上課找一份好的工作。”那好好上學真的能夠找到好的工作嗎?找到好的工作就能確定會富有嗎?這些都是不確定的因素,你好好的讀書了,你的成績名列前茅了,那又能代表什麼嗎?不,如果你不懂,那麼你就不會富有。

在學校裏或許你真的在學習,但是你真的能夠將它運用到生活中嗎?在生活中你能夠不為金錢工作嗎?你能讓金錢為你工作嗎?這些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誰能夠一向坐在教室裏聽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教學資料,那些資料讓我們只會運用於考試中,在生活中往往被我們給忽略了,我們如何才能讓我們的生活不再為了金錢而生活,我們為什麼不能讓金錢為我們工作呢?因此要學會管理風險,學會投資,不要讓我們的生活只會留下債務單,不要為了生活而生活在忙碌中,盲目中。那樣的生活沒有意思,會讓你往後的生活只會教育你的後代:“好好上學,好好讀書,找好工作。”這樣的生活在現代已經不實用了,沒有誰會認為只有讀書才會有出路。

富人能夠不為錢工作,而窮人為什麼只能夠為錢而工作呢?那是因為窮人會為了更高的工資而選取辭職,然後去找另外一份工作,期望能夠得到更好地機會,更高的報酬,認為一份新的工作,或更高的報酬會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在大多數狀況下是不可能的。有些人會這麼做,僅僅因為他們和他們的家庭需要錢而理解這份工資,但他們所做的只是等待,等待着能有機會讓他們掙更多的錢使問題解決。於是大多數人理解了,有些人做兩份工,並且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仍只能得到很少報酬。因此,我們只能為了金錢而工作,這就是人們為什麼會窮的原因。

你是否會為你的工資思考過,如果你不為很少的工資生氣,而是很高興的理解它,那麼你就僅會是一個十足的窮人,真正的學習需要精力,激情和熱切的願望。憤怒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分,因為激情正是憤怒和熱愛的結合物。説到錢,大多數人期望穩穩妥妥的掙到,他們很少有掙錢的激情,於是只好有沒錢的恐懼。

在我們工作時説工資少,被剝削了,倒不如説是自我剝削自我。那是因為我們工作就是為了錢,只為了錢,我們怕失去工作,怕付不起賬單,怕沒有足夠的錢,怕捱餓。

此刻的我們是否也是為了學習尋求穩定,才去選取學習某種專業,或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這樣的我們僅會變成錢的奴隸,然後在老闆的背後大罵老闆是:“吸血鬼。”

我們有誰會説:“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工作只是因為我熱愛這個職業。”或許你真的會説,但是你心中真是這樣想的嗎?恐怕不是吧。也許你就是那個為了錢而掙錢的人吧?

因此,我們務必學會財務知識,學會支配錢,而不是害怕它,我們不要去擔心,不要膽小,這樣的我們就不會為錢工作了。

富爸爸和窮爸爸用不一樣的方法詮釋着財務與生活。人們都是在生活,可走的路卻各有不一樣,有的沿着窮爸爸的足跡走着,有的按照富爸的方法活着。結果卻大不相同。富爸爸談到的在大富翁遊戲中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東西,他也一向在這樣做着。窮人買入認為資產的負債而富人則不一樣。窮人一向為了生活辛勤的工作着,而富人則坐在桌子的另一面讓公司為自我創造財富。窮人理財方面認知程度相對較低所以越來越窮,而富人則用着自我的方法讓錢為自我工作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就如把連着的財座綠房子變成一座大的紅房子一樣。天下沒有笨人,只是理解的教育不一樣,學校會教育出桌子的一面那是好的職員,而富人則用着其他不搞不懂的方法領悟着財富之路他們坐在桌子的另一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應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就應明白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選取不一樣,命運也是不一樣的。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讓錢來生錢讓錢來努力為你工作,而不是你努力工作賺錢。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8

本書作者羅伯特被譽為“百萬富翁教父”和“金錢教練”,在全世界範圍內教授生意和投資課程,開發的教育玩具——《富爸爸現金流》遊戲深受大家喜歡。

《富爸爸窮爸爸》是任何一個想掌握自己財務未來的人的起點。——《今日美國》

是的!這是我近兩年來讀的第一本非文學小説類的財商書,奠定了我的思想基礎,裏面許多思想是我長大以來未從家庭教育中所獲得的。教授了我不一樣的金錢觀財富觀,讓我開始對投資理財充滿興趣。

本書講述窮爸爸富爸爸的不同觀念和我如何去選擇又是如何去實踐的一系列故事,當然都會欣賞富爸爸的富人觀念,富爸爸由淺入深的教育,讓“我”不斷去思考和實踐。

截然不同的觀念會導致不同的選擇,進而決定了不同的命運,在現代學會提升價值觀念尤為重要。

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財務啟蒙書,適合理財初學者讀,《小狗錢錢》也很多好評,故事性較強,更適合兒童去讀。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9

這幾日在噹噹網上隨便翻翻,發現一本《富爸爸窮爸爸》很不錯,於是買了電子版閲讀。大致讀了一遍後,發現這本書很不錯,所以向大家推薦一下。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是一名投資人、企業家。《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結合作者本人的人生經歷和個人感悟,通過對窮爸爸和富爸爸不同的理財觀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述説,詮釋了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的道理,也為我們展示了一條如何取得經濟上獨立、如何獲得鉅額財富的路徑圖。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裏,提出了“金錢是一種思想”的觀點,認為有關金錢的教育和智慧是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坦率地説,這對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是一個衝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經濟體制、經濟規律、市場規則都表現出日趨複雜多變的特徵,貨幣形態也從銷幣、紙幣發展到電子貨幣,因此,我們對於金錢的本質及其內涵的理解就不能仍囿於傳統的範疇。窮爸爸一心只想着努力存錢攢錢,富爸爸卻鍾情於投資;窮爸爸對未來不敢提多奢望,認為只要維持現狀就好,富爸爸則會想盡一切辦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還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説:要懂得如何“讓錢來替你工作”,而不是你“為了錢而工作”。細細想來,這其實就是談到理財的問題。富爸爸認為,把錢存起來不是最明智的選擇,要找合適的項目投資,當然,關於投資,富爸爸強調,不要輕易地將你的錢投出去,儘可能的不要將你的錢投在你以前從未接觸的事物上。我認為這對當下的很多年輕人都有啟示意義,投資永遠都不會早,任何年齡的人都能夠自我賺錢,努力實現經濟獨立與財務自由,避免做“啃老族”。看着身邊同事朋友家中的小孩越來越多的“啃老”,通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閲讀與思考,我想,可能我們在今後孩子的教育中,需要增加一個內容,那就是關於理財知識的學習和投資正確意識的培養。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0

這幾天讀了《富爸爸窮爸爸》。

之前覺得這是一本故事書,在學了小白營之後,再重讀這本書,也就更加能明白,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將會帶給同一個人完全不同版本的人生。

我們大多數人都從小受着窮人思維式的教育。就我個人而言,從小就一直在聽爸媽不斷的講: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嫁個好婆家。後來參加工作了,又會聽到爸媽説:你的工資要省着點花,多存點錢到銀行(嗯,這點倒不是完全沒道理,沒準,可以養只小鵝,但又會被通貨膨脹啃掉了一條鵝腿)。再後來參加工作了,有一天我提起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要辭職,又聽到爸媽説:辭什麼職呀,去找別的工作就能肯定比這工資高嗎?於是,我日復一日的糾結着,又日復一日的走着老路線。

可是當有一天,我們即使有份體面且收入不錯的工作,生活還捉襟見肘時,才會意識到僅僅一份工資是不能夠很好的支撐生活的。從而陷入無休止的抱怨,焦慮當中。然後會以為是自己讀書還不夠多,工作還不夠努力,所以會繼續教育下一代:要好好學習呀。這就是文中所提到的“老鼠賽跑”,終其一生,為錢工作。

富人思維則會有着清晰的目標,然後去量化它,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排除萬難去完成目標,時刻提醒自己:要讓錢為我工作。

思維方式的不同,逐漸拉開了兩種本是相似人生的距離,最終過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同事summer,91後小姑娘,其實也不小了。做着一份體面的工作,每天風不着,雨淋不着的小日子,週末約上好友聚個餐,逛個街,練個瑜伽,假期再約個旅遊,朋友圈裏總是,美女,美食,美景,好不愜意。但實際上這種消費靠她的工資是完全撐不起來的。作為一名知心老大姐,我找她聊了起來,問起她是不是有額外收入,她苦笑了一下,説:姐,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咱們公司的工作模式,我有機會有第二收入嗎?都是挖東牆補西牆,信用卡,花唄齊上陣,才能勉強支撐我這花銷呀。聽得我後背發涼。但不得不否認,這就是現在很多小年輕的生活方式。

但是也有那麼一小撮,年紀小小,卻過着讓我這大嬸羨慕嫉妒恨的生活。月月是我在學習班裏認識的小夥伴,93年的小姑娘,本職工作是外企職員,一個月8000塊錢的工資,就這樣看似普通的小姑娘,她竟然是一間咖啡館的老闆,分享時她刻意説,咖啡館是我自己的投資,沒有花父母一分錢,請人打理,只因為自己喜歡咖啡,鑽研咖啡,就將它發展成為自己的事業。小夥伴兒紛紛請教小小年紀怎麼如此富有,她説,讀大學時,也是她第一次離開家去另一個城市,所以父母給的生活費零花錢很寬裕,那時候她就每個月定投了一個指數基金,一月一筆一月一筆,幾年後這筆錢就有了一笑非常可觀的收益,再加上她大學期間做的各種兼職,在她畢業後,參加工作的第二年,就開起了這間咖啡館。故事到這兒,還沒結束,她説,除了本職工作,咖啡館營利,她現在還有小50萬的投資款,由於經過系統的學習,這筆錢的收益率可以達到15%以上。她説,她也喜歡吃甜點,旅遊,學習,但是這些花銷根本不用她的工資。你説氣人不?

這就是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的作用。窮人只有工資收入,開銷卻是無窮盡,買包包,買豪車,可這些都是負債呀,只會讓我們越來越窮。富人呢?他們也需要消費,但是他們不會該買資產的錢去買些負債回來,而只會用資產賺來的錢去購買。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努力養鵝,讓鵝生蛋,通過投資和複利,讓被運收入大於支出,妥妥的走向財富自由。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1

最近讀了《富爸爸窮爸爸》,看完了這本書我思考了很多,使我感觸很深。

這本書主要闡述了作者羅伯特的窮爸爸和羅伯特的朋友富爸爸不同的理財觀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從而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故事。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以下的幾點:

一、真正的富人是靠自己的智慧讓金錢創造金錢,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固定的工資、升職加薪以及各種社會的福利金上面。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富爸爸認為,富人買入資產,而真正的資產是能給你的財產帶來增值的東西,窮人是不斷的支出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僅能維持他們生命的人。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

二、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不止在於掙錢的多少,主要是想法和思維方式不同。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對於窮爸爸來説,工作的穩定就是一切,而對於富爸爸來説,不斷學習才是一切,富爸爸教會了作者羅伯特很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學校教會我們許多理論知識,但是我們卻很少實踐,把所學的知識真正運用於實踐中。

三、別過多的要求工作上的晉升或者加薪,也別想着能跳槽到一個更好的企業就能解決你的財務問題。你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而讓你的財務問題產生本質的區別,你要有自己的投資方式來讓你的資產增值,要用思考代替安逸,正確區分工作和事業,工作是自己為別人掙錢,事業是別人為自己掙錢。明辨資產與負債,能讓你錢生錢的是資產,讓你單向支出現金流的卻是負債。

四、生活是一門課程,它不會用語言來教你,它只是推着你轉。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會牢牢地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學到很多東西,而有些人會憤怒,埋怨生活的不公,有些人則會任聽生活的擺佈,不與生活抗爭。我們要抓住機會,與生活抗爭,跳出舒適區,敢於承擔風險。

這本書不僅教會我理財的觀念,更教會了我許多人生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只有在平時多讀書,充實自己,當機遇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為社會創造出真正的財富。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2

《富爸爸窮爸爸》中,主要作者羅伯特·清崎透過從小在富爸爸(作者最好的朋友的爸爸)的教育下一步一步學會投資,學會使自我的資產增值,富爸爸告訴他生活中大多數陷入了“老鼠賽跑”,努力工作卻最終仍未能免於負資產的結局,即使是受過多良好的教育。這一點作者在自我的窮爸爸(親爸爸)身上看得很清楚,作為一位大學教授,仍然日子拮据。在這兩位理財觀念截然相反的爸爸的教育下,作者成長為了成功人士。

富爸爸教會作者如何透過合理途徑免除税收,鼓勵作者進行投資,應學會“首先支付自我”。窮爸爸卻要求作者認真學習,找份穩定的工作。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在創業的初期,我們不能只看重工作報酬,而應思考到工作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寶貴的經驗,這些才是無價的。去當一名業務員,可能一年的推銷你拉不到多少單子,但你見識過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總結出他們的心思,為你以後再次與之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需要關注自我的事業,但要區分好職業與事業,職業是為他人創造財富,事業才能為我們積累產生收入的地產。把增加的收入用於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是,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務安全。

不僅僅要把錢花在投資上,還要花在讓我們學會投資的課程上,教會我們如何透過買進賣出實現純收入。

之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為了財富奮鬥終身而無所得,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學到各種專業知識,但卻從未真正學習到關於金錢的知識,結果就是他們只明白為了錢而拼命工作,而從不思索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因為懶得動用頭腦發掘商機,最終也沒能過上悠閒自在的日子,只能為了償還貸款終其一生。大多數窮人或中產階級財務保守的基本原因在於不能承擔風險,這意味着他們的財務知識匱乏,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就應意識到財務知識對我們的重要性,學會理財,掌握相應的理財知識。

然而,掌握財務知識的人很多時候仍然不能擁有充裕的資產項目,這原因包括對可能損失金錢的畏懼心理。恐懼本身並不成問題,問題在於如何處理恐懼心理,如何處理損失問題。我們會對自我產生懷疑,當我們有所計劃的時候這種可怕的感覺在心中滋生,如此強烈,以至於我們無法將此付諸行動,我們無法向前邁進,因為我們想守着那些安全的東西,而機會卻從身邊溜掉了。眼睜睜地看着時光流逝,心中的結使我們無所作為。憤世嫉俗者抱怨現實,成功者分析現實,進行分析使他們看到那些憤世嫉俗者無法看到的東西,也能發現被其他人都忽視了的機會,這正是取得成功的機會。

人們總是批評而不是去分析,總是看到細節上的麻煩而看不到解決麻煩之後總體上的巨大收益。這就是使人們生活貧窮的思維方式。

透過問自我“怎樣才能支付這個”來創造一種更強有力的思想和更有活力的精神,而不是簡單的一句“我不能支付這個”,目標並不重要,只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有所收穫,打開了我們充滿了可能性的快樂和夢想之門。

《富爸爸窮爸爸》開啟了我們學習財務知識的大門,生活在與錢打交道的社會中,我們需要這本書幫忙我們取得對自我未來的財務生活控制力。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3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之所以為了財富奮鬥終身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於雖然他們都曾在各種學校中學習多年,卻從未真正學習到關於金錢的知識,其結果就是他們只明白為了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去思索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羅伯特。T。清崎看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後,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當今社會一個很普遍的模式的抨擊——“去上學,爭取拿好成績,然後找到安全、穩定的工作,它會供養你一輩子”這是許多家長對孩子們的諄諄告誡。但是,羅伯特。T。清崎卻認為,“在這天的世界,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不一樣的教育,他們需要明白真實生活中的遊戲規則,各種不一樣的規則。富人有他的那套教育規則,而富人的規則對於絕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來説還是個祕密。其他占人口95%的人則有他們的規則,而這些人是從學校學到這些規則的。這就是這天為什麼簡單地對孩子説“‘努力學習,找好工作’是危險的。”“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

這也解釋了為何眾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們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一輩子還要為財務問題傷神;國家岌岌可危的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應歸因於那些作出財務政策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他們中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理解過財務方面的必要培訓。”

説不上是完全贊同作者羅伯特。T。清崎的觀點,但也着實對他的觀點有着十分強烈的好感。這天我們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的變革,它如同人類從前以前面臨過的一樣巨大,甚至更大。沒人有能夠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超越我們當前生活的變化就在面前。

誰明白未來什麼樣?但無論發生什麼,我們至少有兩個基本選取:玩得安全,或透過周密準備獲得教育並且喚醒你和你孩子們的經濟潛能而玩的高明。

也許沒有理財的尷尬,沒有財富的頤指氣使,沒有金錢的花花綠綠,沒有財商的理性與力量,沒有經濟的泡沫與實在,沒有金錢的脾氣,沒有理財的規則與打破,亦沒有什麼選取與行動……書中提及了一個簡單地運用財務智慧、使用金錢、創造金錢以及保全金錢的例子:“原先價值10萬美元的房屋此刻只值7。5萬。但我沒有去找本地房地產公司買進這些房地產,而是去找破產事務律師辦公室,或者透過法院開始洽談業務。在這些地方,一幢7。5萬美元的房屋有時能夠按2萬美元或更低的價格買下。首先,我以現金支票的形式支付給律師2000元定金,這是我向朋友借的,為期90天。利息20O元。當購買程序剛一啟動,我就在報紙上刊登售房廣告,以6萬美元、首期付款為零的條件,賣出這幢價值7。5萬美元的房屋。我的電話鈴很快就響個不停,我對有期望成交的買主—一進行了調查篩選。然後,當房屋在法律上歸我所有後,所有有望成交的買主都被允許去實地察看這幢房屋。交易十分火爆,房子在幾分鐘之內就售出了。我要求得到2500美元的手續費,買主很高興地支付了。這筆錢我用於支付帶給了中介服務的公司、償還我的朋友2000美元和額外的200美元利息。在這筆交易中,我的朋友高興、房屋的買主高興、律師高興,而我,當然更高興。我支付2萬美元的成本買入一幢房子,又以6萬美元的價格賣出去,淨賺的4萬美元以買主開出的承兑匯票的形式流入我的資產項目。

所有的工作時光累計起來只有5個小時。”為什麼大多數人沒能想到這些技能呢?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甘願做金錢的奴隸呢?因為我們的文化把對金錢的需要視為萬惡之源,並把這種觀念灌輸給了我們,這種觀念促使我們學習某種技能,併為金錢而工作,卻沒能教給我們如何讓金錢來為我們而工作。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4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寫到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清崎遵從“窮爸爸”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走過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清崎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從此登上了致富快車。清崎以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一樣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我工作!讀完本書後我的感受是富人與窮人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方式與行為價值投資的不一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都在建立管道,而窮人則被教育去找一份好的工作。窮人的收入來源通常只有工資,而他們卻要承擔嚴重的税負,税是窮人最大的支出。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家庭。學校的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人出於恐懼心理而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僱,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為了尋求保障,他們會學習某種專業,或是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然後就把怒氣發泄在他們老闆身上。大多數人都期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錢能買到的好東西。

作為一個自我有房子的僱員,努力工作的結果如下:

1、為別人工作。就像為工資而工作的大多數人一樣,他的工作只會使僱主或股東更加富有,他的努力和成功將使僱主更加成功並得以提早退休。

2、為政府工作。政府在你還未看到自我的工資時就已經拿走了一部分,你努力工作,其結果是使政府的税收增加。實際上大多數人每年從1月到5月都是在為政府白白工作。

3、為銀行工作。繳了税後,你的最大支出就應是抵押貸款和信用卡賬單了。

僱員就應在工作的剩餘時光建立起自我的事業,假如你決定集中精力建立自我的事業,又該怎樣確立目標呢?對大多數而言,他們的目標是保住他們的工作並靠工資取得他們想要的資產。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5

作者很幸運的有兩個爸爸,都教會他很多道理,他受到兩個爸爸的影響。書寫於1997年,那時中國的經濟剛開始起飛,我也才6歲,還沒上國小。若是早日讀到,可能早已實現財務自由。所以,財商教育多麼重要!不僅僅是小孩,大人也是。當你發現你已經錯過了好多機會,錯過了一個時代的時候,難道只能感慨了嗎?

不是的,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的機會,多學習,抓住機會。可能現在機會不像以前那麼多,但是隻要努力總是有的,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傷春悲秋的人是會被時代拋棄的。

讀完這本書就覺得自己應該早一點讀,應該在畢業找工作之前讀,特別是在你感到迷茫不知所錯的時候。這是一本關於財商教育培養的書。財商從小就應該培養,但是即使現在學習也來得及。

讀到這本書,可以正視自己內心,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當我們想要購入什麼東西時,我們要去想我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它,而不是我可買不起。讓慾望成為提升自己財富的動力。資產是把錢放入你口袋的東西,負債是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主要是要形成資產觀念,當你想買東西時,儘量買資產,然後讓資產產生的收益,去覆蓋你的支出,這樣你才能夠不斷積累自己的財產,而不是疲於應付各種賬單。書中提到“當我想要換一所大一點的房子時,我會先買入一些資產,讓它們創造能夠支付這所房子的現金流。”

大家都喜歡錢,但有的人卻不承認。要正視自己的內心,自己的情感,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作者説,“正是因為有感情,我們才成為人。感情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忠實於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它們控制你。”

但是,作者同樣説到,“如果你們不先控制恐懼和慾望,即使你們獲得高薪,也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

一個人是不可能不犯錯的,犯錯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總結錯誤和失敗中的經驗,我們才可能走向成功。不要害怕錯誤,克服對錯誤的恐懼。有時候,我們恐懼錯誤恐懼失敗,可能是因為試錯成本太高,自己承擔不起,所以,我們總是走父輩們規劃好的人生路線,以為在這樣的人生框架下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其實時代變了。如果想要過得成功實現財務自由,靠着穩定的工作是不可能了。必須要突破。“錯誤是最佳的學習機會:學校不允許我們犯錯,並懲罰犯錯的學生。在現實世界中,如果承認錯誤,並總結經驗教訓,那麼犯錯是無價的。適當恐懼是好事,但我們不應該生活中在對犯錯的嚴重恐懼中。犯錯是好事,前提是我們能在每一次失敗中吸取教訓。”

我們要克服困難、克服恐懼,鼓起勇氣去突破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克服困難:積累資產其實非常容易,不需要數學學的多好,但卻需要膽量、耐心和對待失敗的良好態度。”

“克服恐懼:通常,我們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以阻止杞人憂天懷疑加劇我們的疑慮和恐懼。”

不論是對感情、財富、工作、生活,人際關係,我們要學會付出,多付出才會有回報。我們想要彙報,卻不付出,這怎麼可能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