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期末複習大綱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14W

一、詞語解釋

八年級語文期末複習大綱知識點

1、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擅長相(xiàng)馬。

2、祗辱於奴隸人之手:只是辱沒在馬伕的手裏。祗:只是。之:的。奴隸人:僕役。

3、駢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槽櫪:喂牲口用的槽。

4、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著稱,即人們不認識這是千里馬。以,憑藉,因為。稱,著稱。

5、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6、一食(shí):吃一頓。或:有時。盡粟一石:吃盡一石(dàn)食料。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粟:古代餵馬的口糧石,十鬥為石。

7、食:通“飼”,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語後置,不譯。)

9、是:這樣,指示代詞。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面。見,通“現”,表露。

12、且:猶,尚且。欲:想要。等:一樣。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3、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14、策:本意指鞭子,這裏名詞作動詞用,譯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辦法。道:正確的方法。

15、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16、鳴:馬叫,之:補充音節,不譯。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17、執策:拿着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面對。臨之:面對千里馬。

18、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19、其:難道,表反問語氣。

20、其:可譯為“大概”.表推測語氣。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馬者:“食”通“飼”,喂.(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現.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三、古今異義

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麼.例:安能求其千里也?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今義:或者

四、一詞多義

雖有千里之能:的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不譯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詞,不譯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

執策而臨之:連詞,連接狀語和謂語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餵養,動詞

故雖有名馬:即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其真無馬邪:難道【反問,加強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可譯為“恐怕”【表示判斷、猜測】

五、實詞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本文指人才伯樂——擅長相馬之人,本文指識別人才的人

辱——辱沒駢——一兩馬並駕

稱——著稱一食——吃一頓

食馬者——通“飼”,喂.本文指埋沒人才的人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質

見——表現在外面,“見”通“現”等——等同,一樣

常——普通的是——這種,作代詞

策之——用鞭子打馬執策——馬鞭子

道——方法盡——竭盡

材——通“才”,才能鳴——鳴叫

通——通曉執——拿着

臨——面對知——識別,瞭解

六、虛詞

而——錶轉折,但是故——因此

於——在之——結構助詞,的

以——憑藉雖——即使

或——有時其——代“千里馬”

安——怎麼(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

以——按照(鳴)之——助詞,無意義

七、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

辱:辱沒。例句: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

策:名詞,馬鞭子。這裏用作動詞,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驅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量詞用作動詞: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八、特殊句式

1.其真無馬邪?反問句

2.馬之千里者。定語後置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省略句

4.策之不以其道省略句 今天有關八年級語文期末複習大綱知識點整理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