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向新課標,讓國小語文課“有滋有味”

來源:文萃谷 3.13W

國小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不能把語文課上成自然科學類、思想品德或別的什麼課,而要把語文課上得象語文課,就是要還語文的本體特徵。其次,國小語文又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那麼,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範疇下,怎樣才能把國小語文課教得“有滋有味”呢?在這裏,我想用如下的三個“味”來考慮怎樣把語文課上得“有滋有味”。

如何走向新課標,讓國小語文課“有滋有味”

一、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藴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領悟語文的美,首先必須從語言入手,從品味語言達到超越語言,着眼於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見解,使之轉化為智慧,最終積澱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那麼,如何讓教師上出語文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閲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謂“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興味長”(宋-陸九淵)。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閲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如聽了《帶雨的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師開始範讀的情景導入到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文段品讀語言後,再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説出有關故事的結尾。最後結束時讓學生模仿詩歌進行改創。這樣的課學生學的能沒有滋味嗎?

二、兒童味

國小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兒童就是兒童,他們既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備。兒童是一個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獨立的人,兒童又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國小語文教學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台。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閲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為此,我們必須瞭解兒童、研究兒童、懂得兒童的文化。

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

如教學《王冕學畫》,在學習大雨過後,湖裏的荷花開得更鮮豔,荷葉是碧綠的,花瓣是粉紅的之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荷葉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滾來滾去,我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結果不少學生做閉眼沉思狀,努力去想那幅美麗的'荷花圖。一位學生衝出一句:“老師,我什麼也沒看到!”這是真實的。此時,我並沒有訓斥那位學生,而是調整了一下教學,跟學生説:“那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再去聽聽吧。”然後播放有配樂的語文朗讀,讓學生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再次感受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還是那位學生,他説:“老師,現在我看到了,雨後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陽光照耀下,碧綠的荷葉上水珠不但滾來滾去,還閃閃發亮!”。是啊,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三、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説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着學生。無個人味的語文課,猶如作家筆下塑造的缺乏個性的人物形象,對讀者來説總是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説,這樣的語文課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説:上課如作文。可見“課如其人”的説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裏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不研究學生怎麼能教好他們呢?教學是為育人服務的,身為語文教師,要想上出不乏個人味的語文課,就要努力體現“書要滾瓜爛熟,上課不看教材,都在肚子裏”。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麼在教學中,就上出情來,教出意來,讓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善於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麼,在教學中就應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總之,為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和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善畫的要運用插畫的優勢;善讀的要運用範讀的優勢;善唱的要運用吟唱的優勢如此等等,讓教語文課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讓學生兩節課下來説“呀,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樣的語文課哪能沒有個人味?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裏,“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今天,學生的語文學習樂園及練習冊已經發下來。在有限的三十五分鐘,我給學生來了一個效率大比拼。我先對同學們説:“下面,給大家五分鐘,把練習冊的第一課完成。時間對每個人來説都很公平,關鍵看你有沒有把握住。”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做了,有的快的同學已經完成第一題了,可我們班有“拖拉機”之稱的“慢神”——李傑,才剛剛找到筆。我本來很生氣,可一想,還不能夠打消她的積極性,畢竟新學期才剛開始。我於是説:“李傑已經快做完第一題了。”同學們都投過來驚訝的目光。李傑也不好意思的加快了速度。還沒到五分鐘,就已經有十多名同學舉手完成了。到五分鐘的時候,也只有三名同學沒有完成。我説:“沒完成的放學前完成。”

接着又用七分鐘把第二課的練習冊做完了。隨後用十分鐘把這兩課的題目講完,並由小組長批改。在小組長批改的時候,又佈置把學習樂園的第一課做完。這要在以前,學生做一課的學習樂園,要佈置一個下午的家庭作業,可沒到八鍾,有的同學已經完成了。如果學生都能夠有這一課的效率的話。以後就不用愁學生的學習不好了。

最後還是對學生説:“這一節課,同學們表現的太好了。每一名同學都能夠擠出時間來把任務完成,其實,只要大家能夠擠出時間來學習,我們每一名同學都能夠學習好的。希望同學們能夠繼續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以閲讀開啟想象,以閲讀滋養心性”,這是我做某語文教學雜誌編輯時採訪社科院研究員趙園先生所用的訪談稿標題,也是趙園先生的原話。對趙園先生來説,早年閲讀的意義,主要在於開啟了她的想象空間,她説她推敲文字的習慣得益於語文課,更得益於課外讀物——範圍廣泛的中外名著。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義務教育階段閲讀量不少於400萬字,高中階段閲讀量不少於150萬字。而實際教學的情形卻是,學生普遍沒有時間讀書,沒有養成閲讀的興趣和習慣。

在當下的許多語文課堂上,教師講授佔了絕大部分時間。講什麼呢?教師備課前,參考最多的是教參和名師教案,視野不能説寬廣;教法上,在細枝末節上過於用力,絞盡腦汁設計問題,而非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問。

呂思勉在寫於1921年的《答程鷺於書》一文中指出:“學生之學國文,令其自己讀書為第一義。”中國小階段是閲讀的啟蒙期,也是閲讀的黃金期。早期閲讀的品種宜雜、範圍宜廣。不必逼着學生一上來就讀經典名著。按照呂思勉先生的意思,學生自己最好之書,即自己最宜讀之書。因為“蓋必好之,然後能多讀,然後能有悟入處”。只要學生感興趣的就可以讀,讀得越多越好。讀來讀去,學生便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同時也培養起了鑑別力。怕就怕在只讀壞書,不讀好書。那些説經典難讀的人,多半是人云亦云,並沒有真正收起一顆浮躁驛動的心,在晨起或者夜幕降臨的空閒時光打開一本經典讀一讀。如果讀了《詩經》、《紅樓夢》、《野草》,再去讀二三流小説家寫的小説,再去讀那些強説愁的詩句,自然能看出高下,閲讀自然會越來越有品位。

中國小階段的閲讀,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閲讀習慣。胡適認為,讀書習慣的培養重於方法。他説讀書無捷徑,也無簡便省力的方法可言,讀書習慣在於三點: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謙。勤苦耐勞,謹慎小心,好讀書,甚至也要養成好買書的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