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觀摩課記錄及短評

來源:文萃谷 2.1W

目的:1、什麼是議論 2、短評與讀後感

語文觀摩課記錄及短評

重點:短評與讀後感的區別

難點:如何有深度,有創新

教法:討論與例證相結合

課時:一課時

講授內容:

一、什麼是議論

舉例:“聽課的人真多,我不喜歡老師聽課,耽誤我們。”

分析:這句話就是一個判斷,是對聽課的一種認識和看法,這就是議論。換句話説,議論就是一個人對事物的判斷,反映一個人的看法、認識與見解。

二、討論本次作文

1、短評:就是對人和事物進行簡短的評論。

我們常寫的是文藝短評。那麼,文藝短評怎樣寫呢?

第一部分 先對所評作品作必要的概括介紹。

介紹什麼,怎樣介紹,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需要簡短介紹作者。.寫作時間,背景,再介紹主要內容,讓讀者對所評作品有個大致的瞭解。

第二部分 發表評論。

一篇文章可評的地方很多,諸如思想內容,表現形式,語言特色等都可以作為評論對象。由於平時作文時受時間和字數限制,因此要注意評論重點。既可評論思想內容,也可評論表現手法,還可以評論某個人物,某個情節或某點獨特之處。

問題越集中,越能評深評透。舉例某個學生的作文。

當然,也有例外。如。對短詩的評論,有時需要一字一句的分析。比如,短評《一首極盡寂寞的千古絕唱》。

總之,這一部分,要有觀點,有論據。所謂觀點,就是議論性的句子,就是對作品的某種認識、看法,而論據就是從作品中摘出的能支持觀點的那些材料。

第三部分 一般是指出不足或概括點出作品的價值和意義。

例如,《大膽想象 一脈相承》等。

三、寫短評還要注意以下幾點才能寫深寫好:

1、要認真讀懂作品,把握作品的主旨和突出特點,這是前提。

2、要力求新穎---發別人未發或者比別人更深刻。

3、要實事求是,不能無原則的隨意拔高或吹捧,也不可隨意貶低和謾罵。要辨證的看問題

例1,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罵林紓是“選學妖孽,桐城謬種”(實際上,林紓的一百多部林譯小説讓更多的`中國人瞭解外面的世界,最早的《茶花女》就是他引進的)。

例2:有人評價《康熙大帝》填補了歷史小説的空白----拔高了。有人評價某一篇文章的發表是文藝白花園的一朵奇葩,--充其量是一朵小花而已。

4、語言上要簡潔準確,在引證時注意避免大段的照抄原文。如,三類文的對《常回家看看》的分析(這一點,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需要經常的訓練語言。

四、讀後感(感想類議論文)就是讀作品後的啟示或感想。

1、讀後感的結構

讀---讀作品,屬於記敍或説明

議---提煉觀點,屬於分析議論

聯---聯繫現實、自我(多是材料之外),常是敍議結合

結---結論,明確觀點,深化補充觀點

2、寫好寫深需注意:

運用恰當的論證方法是關鍵,也就是擺事實講道理。

最常用的論證方法是例證法和對比法

沒有例證,論點缺少説服力(常説事實勝於雄辯);

沒有對比,論證很難深刻全面。

五、二者的關係

本次作文有混淆的情況:讀後感和短評混為一潭。

1、相同

都是以讀為前提,形式上都是概述、引用等,都是談讀後的看法。

2、不同

讀後感需要聯繫現實,論據多在作品(或材料)之外,主要談作品對自己的啟示。(“聯”的內容多)

而短評主要談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看法,也就是説文藝短評的內容僅限於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而證明論點的根據多引自作品本身。

總之,感想類議論文“感”在於主觀,評論類議論文“評”在於客觀。例如,《閲讀》上的小説與雜文的評析。

另外,題目擬定也不同。命題最好是觀點。

舉例(略)

六、練習:

1、對老師聽課這一行為擬一個感想類議論文題目和評論類議論文題目。

2、查看本次作文,那是讀後感,哪是短評?有無張冠李戴的作文。

七、.總結(略)。

八、作業佈置:

1、整理本節所講內容;

2、本次作文差的重寫一篇。

九、板書設計:

  短評:

1、結構

概括介紹

發表評論

價值意義

2、寫好注意

a--讀懂作品:主旨、特點

b--新穎

c--實事求是

d--簡介(避免大段摘抄)

同:讀(敍)與看法(議)

異:短評——對作品的看法,論據是作品本身

(客觀)僅限思想性、藝術性

擬題:評(析)----

讀後感關鍵“聯”現實,論據在作品之外

擬題:讀----有感(由***想到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