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後感15篇

來源:文萃谷 2.99W

一天終於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妮日記讀後感15篇

安妮日記讀後感1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他們在密室裏整整生活了2年。2年這可是什麼概念哪,他們居然那麼有毅力地生存了下來,我感到十分地感動。詳細地描寫一下,為了躲避德國法西斯的攻擊,他們不得不把密室蓋得嚴嚴實實,窗户全部釘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簾,擋住光亮。白天,為了不讓下面的人發現,只能輕手輕腳的,如果是現在的話,我們應該是很難辦到的!

可世界還是存有一些極少的好心人,他們的食品就是從靠公司幾位員工。這些人無私為他們奉獻,給予他們食物,書籍,學習!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過的,在裏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陽光,不能觸摸自然,是極其枯燥,煩悶的和無聊的!這裏沒有要好的朋友,沒有良好的老師,沒有無限的快樂,沒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戰爭形勢,不停地轟炸使他們煩躁!

安妮日記讀後感2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的第一本日記,安妮是一個很有自己的獨特思想、也很有自己主見的女孩。這本書所廛的,是安妮在世界大戰中寫出了自己在藏身之地發生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主要説的是安妮在祕密小屋發生的一些事。比如説有人生病了,要知道生病就會難受,一難受附近的荷蘭居民就會告密,對於安妮他們來説,生病可是件麻煩事。我最喜歡安妮所説他們是怎麼樣過節,在過節時,安妮他們總會互相交換禮物,或者一起去樓下聽廣播。每次聽廣播,安妮心中都抱着希望,因為廣播是他們知道外面事情的唯一工具。

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你受了委屈還是遇到困難,都要樂觀勇敢微笑地面對生活,就像桑蘭、張海迪一樣,雖然她們的身體不健康了,但是她們的心靈是健康的!要相信,美好就在不遠處!

安妮日記讀後感3

上週我讀了《安妮日記》,知道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戰爆發。由於納粹德國實行反猶太人政策。在1940年5月荷蘭被德國攻佔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特也將排猶法律在荷蘭境內執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安妮日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她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安妮日記》中主要寫八個人在密室裏生活了兩年,他們只能依靠朋友提供的有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維持生活,以及獲知外界的一切。他們在密室裏生活很寂寞、痛苦、恐懼、貧窮,但安妮卻在密室中樂觀、快樂的生活,我要向安妮學習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精神。

雖然安妮只有十幾歲,但她表現出超越她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和震撼。

安妮日記讀後感4

我有許多課外書,每一本都十分吸引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安妮日記》了。

《安妮日記》這本書記述了安妮一家和皮特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了密室裏。在密室裏的生活必定是艱苦而難熬的。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不能開燈,天天説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仍然一絲不苟地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仔細地寫日記。

安妮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她為了這個理想不謝懈地努力着。雖然生活在密室中,但她從不放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着。就在光明要到來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密室,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自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雖然安妮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但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我相信《安妮日記》回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述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5

戰爭陰雲籠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給人一種沉悶的壓抑感。為了生存躲在衣櫥後面的猶太姑娘安妮,以樂觀的心態和無以倫比的勇氣折服了千千萬萬的人。

第一次比較詳細的瞭解安妮是在電影《幸運裏的錯》中,身患絕症的女主參觀了安妮之家後被安妮的勇氣所鼓舞。之後去看了《安妮日記》。這個姑娘在生死邊緣仍然寫道:儘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沒錯,戰爭永遠是被人們所厭惡的,但仍有人執意挑起戰爭,貪婪和慾望也許是罪魁禍首。安妮在日記中留給我們的,是對人性本善的信念,對人性醜陋的寬容。留給我們半個世紀的深思。

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打贏了戰役,穿過金黃的麥田,衣襟飄過夏秋,步伐輕快的走遠了。心靈永遠是最強大的武器。

安妮日記讀後感6

我讀了安妮日記以後有很大的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妮·弗蘭克是德籍猶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她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營着一家公司,家中有母親和姐姐一家四口過着安寧的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13歲生日。這一天,他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她開始寫日記,並給日記本起了一個叫吉蒂的名字。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日記是安妮在遇難前兩年藏身於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記載。

它的特點是內容非常的簡練樸實。看完本書,希望安妮在天堂幸福快樂,一路走好。

安妮日記讀後感7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着戰爭,聲討着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爭就是二戰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佔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場,又將數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麼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存在,而這一切都源於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裏因該銜着橄欖枝,而不是品着血紅的淚!

安妮日記讀後感8

當我們面對學習的時候,總是皺着眉頭嫌上學苦,作業多,壓力大,而安妮呢,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她仍能一邊自學,一邊保住自己的性命,還生活得那麼快樂!她的內心,可能比我們還要愉悦,因為她有一種信念,一種樂觀的信念。

而我們只要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哪怕只是摔了一跤,就已經在等着大人來安慰了,根本不會去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愛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看的。”我們擁有許多愛,長輩對我們的愛,老師對我們的愛,同學朋友之間互相的愛等等等等,我們卻不曾發現這些愛。

安妮日記讀後感150字十則5

安妮日記讀後感9

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克的生活實錄。

安妮.弗蘭克於192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商人家庭,希特勒擔任總統後德國法西斯開始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移居到荷蘭,可是好景不長,德國又佔領了荷蘭,弗蘭克一家只能躲進密室裏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生日,她得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還給它起名叫“吉蒂”,從此以後安妮每天都給“吉蒂”寫信,他寫的都是關於信仰和宗教的信,這使我非常感興趣,安妮雖然呆在密室裏,但她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十分渴望去外面的世界,十分熱愛生活。安妮在密室裏呆了二十五個月之餘,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因壞人告密被捕,抓去集中營,後來染上傷寒失去了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很多,安妮雖然年齡不大,但卻很成熟。她十分堅強,有勇氣,從容的面對一切。她的這種熱愛生活的精神,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她着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麼小的年紀,就被殘酷的戰爭逼着躲進了黑暗的小屋,整天提心吊膽的'過着生活,每天她處處都受到拘束,卻一直沒放棄,可惜就在戰爭快結束時,她卻離開了人世。

比起安妮的生活,我們現在過得生活簡直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安妮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都能表現得如此樂觀,還能一邊學習一邊快樂地生活着,而我們,一羣在天堂裏的孩子,卻還不知足於現在的生活,整天向父母要這要那的,父母也都順着我們的意思做;在家裏,簡直就是一個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人們忙得團團轉,而我們自己卻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由於種族的歧視,安妮他們的逃亡生活並不好過:明天都吃爛了,變質了的食物;沒有什麼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內遠動;不能看見陽光與光明;不能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學習;不能發出響聲……在這些惡劣的居住環境下,他們還要時刻擔心會來小偷;因為害怕被人發現而整天提心吊膽的;被突如其來的子彈和大炮嚇到;有心事無人訴説,只能在被窩中偷偷抹眼淚……

在如此艱苦的生活下,安妮還是十分樂觀,懷揣着希望:她相信英國很快就會打敗德國;她相信這種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見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活潑可愛、眉目清秀的猶太少女,由於法西斯對猶太人的殘害,她們全家人和四個猶太人鄰居,帶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裏一個很隱蔽的房間裏,他們把那裏叫做“密室”。

密室裏的生活既艱苦又難熬。走路要輕;要在公司的人來上班之前先洗漱完畢;還要在公司的員工下班以後才能下樓用熱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條例,就可能被人發現,並被帶到集中營去。飛機投下來的炸彈雖然能炸燬房屋,但卻炸不毀安妮堅強的意志。在她感覺無聊時,就用學習和從閣樓上的窗户眺望大自然來消磨時間。安妮就是這樣堅強不屈地生活着。

後來安妮和彼得。威爾彼此相愛,每當他們互相親吻的時候,她就感覺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戰爭和種族迫害,而且讓我看到了身處逆境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安妮日記》的作家安妮弗蘭克從1942年6月12日1944年8月1日寫日記。後來她在倫敦電台廣播中聽到荷蘭流亡政府教育部長説到,在戰爭結束後應收集和發表有關荷蘭人民在德國佔領下的苦難生活的一切。安妮弗蘭克因受這個講話的影響,才決定根據自己的日記出版一本書。

她最後一則日記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8月4日,安妮被德國黨衞隊逮捕,並於1945年3月死於德軍集中營。當時她僅僅有16歲!安妮希望她的日記能夠傳遞下去,這也完成了她的一句話: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下去!

當我讀到猶太人必須佩戴一顆黃色六角星;猶太人必須交出自己的自行車;猶太人不許坐電車……猶太人只能上猶太學校時,我領悟到了大家的感受。他們的生活大受限制,這也不行,那也不準,他們的日子就這樣過下去。

讀完這本書後,我頓時領悟了:戰爭能毀掉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善良、自由的心!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活潑可愛、眉目清秀的猶太少女,由於法斯對猶太人的殘害,她們全家人和四個猶太人鄰居,帶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裏一個很隱蔽的房間裏,他們把那裏叫做“密室”。

密室裏的生活既艱苦又難熬。走路要輕;要在公司的人來上班之前先洗漱完畢;還要在公司的員工下班以後才能下樓用熱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條例,就可能被人發現,並被帶到集中營去。飛機投下來的炸彈雖然能炸燬房屋,但卻炸不毀安妮堅強的意志。在她感覺無聊時,就用學習和從閣樓上的窗户眺望大自然來消磨時間。安妮就是這樣堅強不屈地生活着。

後來安妮和彼得·威爾彼此相愛,每當他們互相親吻的時候,她就感覺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戰爭和種族迫害,而且讓我看到了身處逆境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安妮日記》是猶太民族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經濟大戰中遺留問題下來的一本中國私人銀行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進行躲避納粹主義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工作生活。

1942年6月12日,安妮13歲生日,她收到一本日記,開始寫。直到1944年8月,他們的祕密房間被德國警衞突襲。不久,16歲以下的女孩被傷寒殺死了。這本日記已成為人們深刻反思這場殘酷戰爭的寶貴材料。

安妮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應該過着簡單快樂的生活,但只是因為她是猶太人,納粹德國的種族迫害,她失去了她的自由,她不知道有多少困難忍着,父母不知道爭論如何多少次,多少次傷心,她是一個十幾歲呀!

雖然對於安妮自己只有一個十幾歲,但她的表現進行超出她的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的感動和震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