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44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

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1

一塊古老的土地,歷史曾鐫刻了無數輝煌;一座年輕的城市,時代正編織着美麗的夢想。

西安,一個充滿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進它,你會為歷史遺存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又會為現代建設的勃勃生機所感歎!西安,這座永恆的城市,就像一部活史書,一張張,一頁頁,記錄着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為了感受一下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藴,去年暑假,我和家人搭上了開往“古絲綢之路”的火車。

説到西安,就不的不提一下它的“難兄難弟”——洛陽。它們是一起繁榮,一起富強的兩大古都。所以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洛陽。

在洛陽,最令我向往的是它的石窟文化。龍門石窟、敦煌石窟、雲岡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它依山開鑿,大小佛像數萬尊,可真算得上我國石雕藝術的老祖宗了。

我們下了車,來到龍門石窟,遠遠望去,古樹參天,飛禽鳥獸的身姿時隱時現。古樸典雅的建築,活靈活現的佛像,鬱鬱葱葱的'樹木……這一切都吸引着我,使我不由的加快了腳步。

來到石窟的核心位置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座高達十幾米的大佛在我面前正襟危坐。他目光祥和,雙目微閉,體態豐盈,給人一種親切感。看着他那端正、典雅的神態,我不禁肅然起敬。

夕陽西下,我們才走完這座充滿中國藴味的龍門石窟,雖然我還沉浸在那表情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的各色佛像中,但我們還是依依不捨地奔向下一個景點。

第二天清晨,我們終於來到了本次旅遊的終點站——古城西安!

一下車,呼吸着西安空氣中古色古香的氣息,我們直奔驪山,來到統一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前。我早早就聽説過秦始皇兵馬俑的雄偉壯觀,但不親臨其境還是難以體會到這種歎為觀止的壯麗。我剛剛邁進埋着兵馬俑的一號坑,一絲刀光劍影的寒氣撲面而來,成千上萬個兵馬俑整整齊齊的站立在坑下。兵馬俑不愧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雖然一眼望去似乎大同小異,可仔細一看,兵馬俑們的表情卻沒有絲毫的一致!真神了!我不禁對雕刻者肅然起敬起來,也不禁為當時秦始皇規模龐大的軍事力量所折服。

遊覽完人山人海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我們還參觀了半坡博物館、世博會、大雁塔,登上了鐘鼓樓,欣賞了華清池的唐朝舞蹈……

西安――這座藴藏着五千年的古文明文化城市,凝聚了多少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呀!願這些象徵着我們泱泱古國的文化結晶,萬年不朽!

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2

今天20xx年,8月12日,《長安十二時辰》迎來了大結局,很多人説,最後的結尾爛尾了,網友們都在為那些死去的`人打抱不平,死去的暗樁小乙,死去的老三,死去的季姜他爹。死去的很多人......

故事的每一個時辰都在忽快忽慢的節奏裏走着,結果到最後,最大的主謀是徐斌,對的,就是那個看起來是個老實人,可是一點也不老實的老實人。

如果放到現在來看,就是懷才不遇的一個人老實人,通過非常手段,讓大家認識了他,從以前大家對他門縫裏看人,到現在也還會為了如此巨大的事件背後,居然是他操盤的,而大跌眼鏡。

《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各大羣裏很多人都覺得,徐斌的謀略就應該是宰相,張小敬就應該是一呼百應的大唐將軍。可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要走,這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你應該是一個好女孩啊,你應該聽媽媽的話啊,你應該找一個有錢的男人啊。你應該。你就應該是這樣或者那樣的存在。

張小敬有他要走的路,他從不在乎別人告訴他的,你不應該只是一個兵啊,他有他要堅定的信仰,他有他要走的人生之路。

早在很多年前,有很多人抨擊中國的應試教育,以大學聯考低分作文,0分試卷去搏體制,去搏社會。最後到頭來,能收穫什麼呢?

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抵制,而改變他的章程和法度。你的那些抵制,只是時代更迭裏的一朵小浪花。

再來説到徐斌,是個人才,也是一個可悲的人兒。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千里馬都能遇到伯樂,也不是所有閃着金光的金子,埋在底層,都會閃閃發光而被人發現。

一粒種子,尚且需要長年累月的汲取能量,更何況,他想要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我一直以為,徐斌這樣的人,現實裏很多很多,如果都像徐斌一樣,因為得不到重用,因為被瞧不起,所以要通過大事件來成就自己?不,那是自殺,那是對自我的否定,因為內心渴望被認可,內心裏的自卑露了芽,才會需要這種極端做法去襯托自己。

在我看來,想要證明自己的最好的方式是——掌握規則,然後順應規則,在適當的時候,當你順應了規則,你依然可以堅持自己初心的東西,你的才華,你的篤定,你的信仰。

改變這個世界很難,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也很難,唯獨改變自己,才會更快樂些。

今天就這些吧,不是雞湯也無關設計知識,只是一個人的碎碎念!晚安!

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3

今天來説説暴熱的國劇《長安十二時辰》。隨大流不對、蹭熱度不好、做舔狗羞恥等等大道理我自然都懂,但是你別説,有的時候當個舔狗還真的舒暢。諸位看官,且看下文。

聲光影的世界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孰長孰短、孰繁孰簡、孰貴孰賤都不能成為判斷與聲光影有關表現形式的好壞。我從未覺得電影一定比劇集強,也沒有把“有電影質感”作為誇一部劇集的言辭。在我看來,因為時間與精力的關係是我基本從不看劇的唯一緣由。

歷史驚人的巧合,上一次我認真看待一部劇集也是反恐題材,並且依稀已是十多年前的事,記得當時那部叫做《24小時》的劇,每集一個小時時常剛好對應劇中一小時,全劇24集也對應了一天24小時的劇名。同樣的,我相信《長安十二時辰》的初衷也應該是總24小時的時長對應長安的十二時辰,導演曹盾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展現好一千多年前長安的一天也是導演最想、最先、最有必要做到的事情。

和陳凱歌《妖貓傳》裏金碧輝煌的長安不同,《長安十二時辰》重點放在了以普通市井的角度講述故事,宰相也好、青樓女子也罷導演把他們放在了同一個高度的視角下,以表現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很渺小,但是每個人的選擇又決定着未來。每一個出場的人物,台詞或多或少都在推動劇情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很難讓人快進着看的片兒,上一次讓我這麼害怕錯過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的大概還是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原著馬伯庸劇本里的歷史忠實而又演繹,人物自然不必説亦真亦假,就連局裏有很多簡單的台詞都暗藏玄機,何孚一句:十年內大唐必亂的話,按時間推算大概也就是安史之亂的時代。李必之於李泌、高力士之於郭利士、林九郎之於李林甫、何執正之於賀知章,而元載名字並未演繹,他最後也確實當了大唐的宰相……

第二大亮點在於“細”。本片服飾道具自然都是很有考究的,就連李必頭頂上的髮簪,別人的橫着,他卻前後,看着彆扭仔細一查,的確符合史實。就算我這樣一個對歷史並無多少研究得人,看着士兵的盔甲都有一種令人信服的嚴謹。都説想看過去的大唐就得看看現在的日本,這也印證了,片尾字幕中主創人員中有日本名字的出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