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1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傲慢與偏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描寫了幾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小説沒有重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而是以幽默細膩的筆觸展現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生活的畫面,表明了作者對於愛情的態度。像夏洛蒂和柯林斯那樣互不瞭解、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而聰明、美麗、自尊的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感情則是建立在相互瞭解與尊重的`基礎上,他們才是幸福的。

初讀小説中譯本是大約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只是醉心於伊麗莎白與達西這對淑女紳士之間曲折但終成正果的愛情,加之喜歡小説流暢俏皮的文筆,所以一連讀了好幾遍。

與小説同名的電影同樣令我着迷,它在對小説的整體把握與剪裁、演員的表演、配樂等方面均可圈可點。電影限於篇幅刪去了一些次要人物和情節,但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彬格萊、夏洛蒂與柯林斯以及莉迪雅與韋翰這四對年輕人的戀愛婚姻仍然脈絡清楚、不枝不蔓。演員的表演可稱上佳,達西由最初的傲慢到情不自禁到放下架子傾心相愛,伊麗莎白優雅聰明、自信自尊,班納特太太缺乏修養、忽喜忽嗔,柯林斯諂上倨下、滑稽可笑,還有凱瑟琳夫人傲慢無禮、出言荒唐,無不纖毫畢現,特別是後三位配角略帶誇張的表演,實在令人忍俊不禁。電影的配樂也非常符合影片詼諧幽默的氣氛,凡柯林斯出場必配以輕快富於跳躍感的音樂,凡凱瑟琳夫人出場則配以沉重莊嚴的背景音,給影片增色不少。

但若吹毛求疵的話,影片還是有幾處不足。其一是莉迪雅與韋翰私奔後達西才特地前往伊麗莎白家,向她説出韋翰過去的卑劣行徑,而小説則安排達西求婚遭拒之後即給伊麗莎白寫信,解釋韋翰之事。達西之所以要解釋,是因為伊麗莎白誤會了他,令他自尊心受挫,而待到私奔之事發生後,韋翰的品格已經暴露,解釋已無太大必要。因此立即解釋似乎比等到人家家中大亂再去解釋更為合理。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2

這本小説通過描寫四起婚姻,從中透露出了許多內容。小説不僅反映出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反映出了作者的婚姻觀,還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障礙。小説完全與現實社會相接壤,小説人物完全融入現實社會,小説中所刻畫的人物都具有其鮮明的性格特徵,文章中諷刺意味也比較強,奧斯丁的諷刺藝術,不僅表現在了人物性格上,也不僅表現在各種喜劇性處理的故事情節,而且還融匯貫穿在整個故事的反諷構思中,總的來説,雖然我不是閲讀、文學類的專家,但是我也看出了小説的筆法手法都處理的非常到位,至少我讀起來津津有味捨不得放下。

故事的情節引發了我很多思緒,作者的婚姻觀是:為了財產、利益、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不考慮這些因素的結婚是愚蠢的,既強調反對金錢婚姻,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也認識到,自己的幸福,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心裏想得到,行動上卻什麼都沒有,那隻能是毫無收穫;另外,看待一件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俗話説,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許自己瞭解的、知道的,都是對方裝出來的呢?其次,我們人類難免有些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要打破這個觀念,只有自己細心去挖掘、去發現、去咀嚼,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諦。

傲慢與偏見,其實每個人的性格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缺點,當今社會上,存在不少有錢人看不起窮人,認為窮人甚至鄉下人粗俗、低賤,這就是所謂的傲慢;比較貧窮的人因為自己的自尊心,從而免不了對富人存在偏見,這也是一種被扭曲的傲慢。再説説理智和感情,人生在世,誰沒有點人情世故,但有時候偏偏就是因為感情給自己惹了一身又一身麻煩,甚至可能葬送自己美好的年華,誰都會犯錯,但就是怕想改錯的時候已經沒了機會;

而理智呢?太理智,我們的生活就沒有了生氣,沒有了趣味,甚至可以説沒有了人情味,太理智地我們往往不被理解、往往遭人嫌棄,死板、苛刻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代名詞,而這樣的人生,又會有什麼意思?理智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就是生活,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示。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3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説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説不僅在當時吸引着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奧斯汀在這部小説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讀完奧斯汀的這部著作,沒有我買書時的那種期待,在讀書時就知道她的這部作品很是有名,現在才一賭它的風采,看完了卻沒有期待時的那種感覺,這或許就是所説的希望與希望往往是成反比的吧!

在《傲慢與偏見》中寫了四樁婚姻,女主人翁簡和伊麗莎白正如現在的電視劇劇情一樣,先苦後甜,她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和出身,但是卻能博得有錢紳士的寵愛。簡的大方得體,寬容忍讓使她擁有了和賓利這一份美滿的婚姻。而她的妹妹伊麗莎白卻用自己的冷靜、聰明與理智贏得了達西的真愛。她們有一個共同的愛情觀就是:做什麼都可以,沒有愛情千萬不要結婚。正如書中一開場就説到的那樣:一個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必定需要一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賓利和達西這兩個家財萬貫的男人再次把這一真理詮釋的淋漓盡致。

在這四樁婚姻中還有一樁很不被大家稱讚的婚姻,這也和那兩姐妹的愛情觀完全不同的盧卡斯,她既不看中男人,也不看中夫妻生活,結婚只是她人生的.目標。同樣她也會被我們這些人看作她也擁有一段幸福婚姻。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現象,正如盧卡斯和他的愛人一樣,相互間沒有感情,只有夫妻間的彬彬有禮,儘管如此他們的生活也正如別人所看到的那樣,和諧、幸福、美滿,但這其中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真正的滋味。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盧卡斯這樣的婚姻不在少數,儘管現在人們的個性意識很強,可是往往在現實面前他們還是選擇瞭如盧卡斯一樣的生活,我自己也想過去過那樣的生活,至少自己不會為家人朋友的不悦而擔心,可自己選擇外出打工,就是想擺脱被束縛的生活,我不想再做一個在別人看來很聽話的人,我想做回真正的自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我的選擇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不如意,可我相信自己的選擇,也無悔自己的選擇。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4

簡。奧古斯丁的力作《傲慢與偏見》在將近200年的歷史中,折服過眾多的善男信女,通過解除傲慢與偏見給正常溝通造成的障礙,最終演繹出有情人終成眷屬,在世上傳為佳話。

起初讀《傲慢與偏見》是為了消除人們對我的偏見,尤其是剩女們對我的偏見。

昔日的堂堂清華博士後怎麼做起剩女的文章?淪落到這地步?鄙視之意溢於言表。

曾經我從事水資源項目的時候也有不少人疑惑,為什麼不為諾貝爾努力,做沒有技術含量的水?我當時回答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能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多大的效益?我就算獲得諾貝爾獎能夠創造這麼大的效益?

知識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給社會帶來多大的益處,而不在於榮譽、科技水平等,雖然也有這種因素,但畢竟不是核心的價值。那麼給國家帶來1—2萬億直接經濟價值的水問題的解決應該遠遠超過獲得諾貝爾獎的價值了!如果考慮間接價值恐怕怎麼也有5—6萬億吧。所以,我當時就能夠義無反顧的執着地追求。

對剩女的問題而言,雖然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也許婦女的婚戀早已經不是唯一的生活目的。但是在任何社會,尤其在現在的我國,婚戀仍然是大多數女人的生活最主要的部分,甚至是全部。最少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果在很多方面很出色的女孩因為各種原因一時嫁不出去甚至終身嫁不出去,那麼可以肯定的説耽誤她的終身。如果我能夠幫助找到意中人,過着美滿的婚戀生活,那麼在某種程度上説挽救了她的一生。因為婚戀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使她享受天倫之樂,也可以幫助她在事業上更有信心。如果我解決一羣人甚至一個羣體的問題,那麼這一事情的社會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剩女是最後不會選擇嫁不出去甚至終身嫁不出去的!那麼在大多數剩女認識到婚戀在她人生中的價值的一天,客觀的'經濟效益也是可以預期的。這樣通過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的同時不僅可以挽救我,也許還能夠挽救我的事業。

在《傲慢與偏見》文中,我沒有想到自己也受到很好的教育,原來我自己的傲慢也是溝通的主要障礙之一。雖然我也是時常告誡自己儘量避免無謂的錯誤,消除不該有的誤解和損失,但是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最要命的是我自己有足夠的理由並且確信我的觀點的時候就是很難做到給人不“傲慢”的印象。我只好更努力學會傾聽的藝術消減不良後果了。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

第一起婚姻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夏洛克與伊麗莎白表哥柯林斯先生的。

第一起婚姻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夏洛克與伊麗莎白表哥柯林斯先生的。柯林斯先生本意是想迎娶貝內特府上的一位小姐從而彌補她們不能繼承父親遺產的遺憾,卻遭遇兩次拒絕,最初喜歡大小姐簡聽説已經名花有主便立即

把目光放在了伊麗莎白身上,伊麗莎白的母親也十分樂意,不想伊麗莎白卻不想把自己的幸福交給柯林斯,從而就有了夏洛克出面幫忙分分柯林斯的注意力,而柯林斯從伊麗莎白母親口中得知她既任性又傻就又放棄了伊麗莎

白把目標放在了夏洛克身上,在即將離開貝內特家之前向夏洛特求了婚,夏洛克看中了柯林斯的財產,於是便有了第一起婚姻。這起婚姻完全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而夏洛克卻並不在意,想當然,這起婚姻並不幸福。

第二期婚姻是伊麗莎白最小的`妹妹與一位兵官威科姆先生的。兵官威科姆是柯林斯在貝內特家期間開始上任並且被貝內特小姐們遇見的,他給大夥的印象是一名温文爾雅、知書達理的人,深受各位小姐們的追捧,起初威

科姆與伊麗莎白比較談得來並且也經常談話,他告訴了伊麗莎白他的身世以及“慘痛遭遇”,並且一致認為男主人公達西先生的人品及性格很惡劣,在交談中漸漸使伊麗莎白對他有所好感,然而在向後發展中,威科姆對伊麗

莎白明顯的好感已經消失,他愛上了一位有着可以讓他意外獲得一萬鎊財產的金小姐,後來,在伊麗莎白與舅舅舅媽同遊德比郡時卻聽聞噩耗:莉迪亞與威科姆私奔了!後經達西搭救,二人苟合成親,這是一場完全建立在美

貌和情慾之上,這樣的愛情及婚姻,在兩人的激情用完後,後果自然可想而知,婚後不久便情淡愛馳,威科姆常去城裏尋歡作樂,莉迪亞躲到姐姐家尋求慰籍,顯然也並不幸福。

柯林斯先生本意是想迎娶貝內特府上的一位小姐從而彌補她們不能繼承父親遺產的遺憾,卻遭遇兩次拒絕,最初喜歡大小姐簡聽説已經名花有主便立即把目光放在了伊麗莎白身上,伊麗莎白的母親也十分樂意,不想伊麗

莎白卻不想把自己的幸福交給柯林斯,從而就有了夏洛克出面幫忙分分柯林斯的注意力,而柯林斯從伊麗莎白母親口中得知她既任性又傻就又放棄了伊麗莎白把目標放在了夏洛克身上,在即將離開貝內特家之前向夏洛特求了

婚,夏洛克看中了柯林斯的財產,於是便有了第一起婚姻。這起婚姻完全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而夏洛克卻並不在意,想當然,這起婚姻並不幸福。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6

人們總認為,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對某個人的第一印象並不能代表這個人的真實形象。

這是我讀了《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後的感悟。

《傲慢與偏見》主要以四樁迥然不同的婚姻為主線,以貴族公子達西的傲慢和伊麗莎白因此而產生的對達西的偏見為線索,描寫了一樁迂迴曲折波瀾起伏的理想婚姻,一樁花好月圓的美好婚姻,以及兩樁無奈之中的不幸婚姻。

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有主見,且聰明過人。但她因第一次遇上達西時,達西所表現的傲慢和對她的怠慢給她留下了不好的初次印象,從而斷定達西是個性格孤傲、目中無人、愛發脾氣、討人厭煩的人。

第一眼看到威克姆時,伊麗莎白見他儀表不凡,談吐有力,被他偽君子的表面現象所迷住,留下了良好的初次印象,因此認為他是個好男人,對他一見傾心,相信了他的謊言,對達西的誤會再次加深。

後來,經事實的驗證,伊麗莎白才知道了達西的美好品德和威克姆的醜惡嘴臉。隨即與達西誤會冰釋並揭開了威克姆的偽裝。

的確,人們常憑第一印象來妄加判斷,以此來了解人,判斷人。但往往是隻看某個人的第一印象是根本無法識其本質的。

記得我看過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好鬥狗的年輕人。因他的狗驍勇善戰,全城的狗都不是它的對手。沒過多久,就沒有一個人再願和他鬥狗了。他的`虛榮心得不到滿足,便到處帶狗尋找對手。走到一間老屋前,看到一個老人和一條脱了毛的老狗在屋前曬太陽。他認定這條老狗根本不是他的狗的對手,但再勝一次又何嘗不是好事?於是上前和老人要求鬥狗。老人説:“它已經老了,就不要再鬥了。”他認為是老人膽怯,心中一陣竊喜,執意要比個高低。老人無奈,只得放狗去鬥。不一會兒,年輕人的狗就敗下陣來,且被咬得遍體鱗傷。年輕人驚呆了,忙問:“好厲害的狗!什麼品種?”老人緩緩地説:“我也不知道它現在叫什麼,只知道沒脱毛之前,人們叫它‘獅子’。”

一個人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固然很重要,但這並不能代表他的真實才學!所以,親愛的朋友們,請不要以第一印象來判斷下結論!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7

最近經常聽我同學説傲慢與偏見很好看,受她的影響,我找來了傲慢與偏見!

開始看的時候除了達西以外對其他人的印象都不太好,感覺這是個很隨便放縱的社會,這些中產階級出身的女士活着的目的就是想嫁個好丈夫,而無所謂生活……但越看到後面心情越加激盪:伊麗莎白聰慧機敏,可愛俏皮,剛出場的西達顯得極其傲慢,偏偏遇上具有強烈自尊心的伊麗莎白,於是傲慢與偏見便相應產生了…其實傲慢是處於階層的習慣,偏見只是自尊的誤會,當隨着相互的瞭解增多,誤會的解除,這一切便不再存在了,存有的只是深深的愛…

在傲慢與偏見裏,很欣賞伊麗莎白,她的聰慧機敏,她的可愛俏皮,她的善於思考,愛憎分明……她幾乎齊全了所有女性的優點。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下,人人都希望嫁個有聲望和地位的丈夫,但她不,她勇敢的不畏世俗,勇敢的去追求着屬於自己的愛情:勇敢的拒絕自己當時還並不喜歡甚至厭惡但儘管富有的西達的求愛,勇敢的突破世俗拒絕母親強烈推薦的克斯林的求婚,勇敢的認清對西達的誤會並對他和對他的感情重新定位,勇敢的面對西達舅媽凱瑟林夫人的羞辱,勇敢的和西達一起努力説服自己的父母而去實現自己的幸福…她,真的很勇敢,(1。dhgcn。CoM)很與眾不同…

在傲慢與偏見裏,西達是從一開始到最後都很讓我欣賞的男人。儘管剛出場的他很傲慢,卻是種讓我極其欣賞的傲慢,男人就該這樣,只接受自己喜歡的。隨着情節的`發展,我產生種很強的感覺,不知道是痛苦還是別的什麼,尤其是他一心愛着的伊麗莎白一直誤會着他,我都深感着委屈,終於明白大話西遊裏的一句話:世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生離死別,也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尤其是當他向伊麗莎白求婚的那段到後來伊麗莎白的舅媽加德納夫人就西達幫助伊麗莎白妹妹和維克漢姆結婚一事寫信給伊麗莎白時,看到這裏,我竟也忍不住流下眼淚————原來我也這麼感性!但故事發展至此,終於“守的雲開見月明”了,伊麗莎白開始深深的認清自己曾經偏見的誤會。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8

《傲慢與偏見》可謂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文章用細膩的筆觸描述了當時社會幾種不同形態的婚姻,涉及廣闊的社會背景,情節簡單卻耐人尋味,很難想象在簡奧斯丁短暫的一生和狹窄的生活圈子中,孕育了她怎樣的情感,才可以使人物如此生動和活潑,《傲慢與偏見》無疑是當時社會女性意識開始覺醒的象徵。文章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是一個鄉紳的女兒,有着一位慈愛且有風度的父親,一個缺乏大腦的母親,在姐妹之中,雖沒有大女兒簡那樣的美貌,卻有着獨立的思想性格和獨特的見解,是一位講求獨立人格和尊嚴的`新新女性。面對平庸的表哥的求婚敢於拒絕,鼓勵姐姐簡追求自己的愛情,對自己的婚姻總是有着自己的標準,認為婚姻應該平等,當達西第一次以傲慢的態度向她求婚時,她斷然拒絕,而且憤怒地指出他的種種不是,給達西內心以深刻的震撼。

但她的這種思想也不時會使她陷入誤區,對人對事造成一些錯誤的判斷,由於一開始的偏見而沒有對達西有公正的評價。但正是由於她的這種執着而深深地迷住了達西,促使達西第二次求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男主人公達西可謂是現代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丈夫的典範,他英俊瀟灑,儀表堂堂,而且擁有貴族身份,豐厚的財產。雖然在文中一開始有些傲慢無禮,不近人情,但在我看來,達西擁有傲慢的資本,這並不能算是他的缺點,反而為他的個人魅力更添一份色彩。他對朋友坦誠以待,在對待賓利與簡的婚事上,當機立斷,看到簡對賓利的態度,使他不想讓朋友為愛情而苦,毅然帶賓利離開以斬斷情絲。在對待伊麗莎白的態度上,他雖然因家世懸殊猶豫過,但情感最終戰勝理智,讓他決定向伊麗莎白求婚。遭到拒絕後他認真反思自身不足,並加以改正,對待莉迪亞的醜事更是盡力遮掩,這一切都看在伊麗莎白的嚴重,使她逐漸轉變態度,內心的天平也終於傾向達西,促使了二人的美滿婚姻。 作品以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婚姻為主線,穿插着其他幾段婚姻,但緊扣主線,文章條理分明,在眾多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突出文章的主題,即:婚姻以財產作為基礎,婚姻中的雙方應以愛情和平地為基礎。伊麗莎白和達西,簡與賓利的愛情正是如此,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真正的幸福。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9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代表作。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説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描寫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裏面主要講述四對男女的婚姻故事,分別是簡和賓利,伊麗莎白與達西,莉迪亞與威克,夏洛蒂與柯林斯四種不同的婚姻現象。無疑,前兩種婚姻是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的理想婚姻,後二種則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現實婚姻。作者奧斯汀於無形之中把四種不同的婚姻現象展現於讀者面前,使讀者在閲讀中自行加以比較,從而達到批判與諷刺的目的效果。

通過閲讀全書可以看過,書中的多數人物都夢想着靠嫁娶來換取衣食無憂的生活。愛情不是必需品,不如説婚姻更是一種機遇。人們的等級世俗觀念極為根深蒂固,婚姻自然也要講求所謂的門當户對。多數人為了所謂的優裕生活不得不委屈求全得以將就,這也以小見大地揭示了當時的社會不良風氣與現象。本書以伊利莎白為主角,刻畫了一個勇敢獨立,追求自由,敢於反抗世俗的獨立婦女形象。

簡的婚姻無疑是最理想的,善良美麗的簡與性情温和的賓利情意相投,一見鍾情,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即使如此一段美好的姻緣也差點因為世俗觀念而夭折。被人視為傲慢無禮的達西先生,雖對伊麗莎白傾心已久,卻一直猶猶豫豫。有關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心裏印象轉變更是刻畫的百轉千回。她開始時討厭他的傲慢無禮,後來卻漸漸瞭解到了達西先生的為人正派,以至於最後無法自拔地愛上他。達西先生的'傲慢實則也是這個社會的不良產物,也正因為他的傲慢無禮,才使伊麗莎白一直對他存在於偏見。可以説,她們的婚姻一直處於努力地反抗鬥爭中。威克為人虛情假意,雖表面上是一個謙謙君子,實則卻道貌岸然,與達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夏洛蒂的婚姻主要是為了利益,這也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寫照,於這些人而言愛情與婚姻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奧斯汀深惡地批判了那些為了物質而委屈求全的不幸婚姻與門弟觀念,揭示當時的社會風氣。主張追求個性解放,獨立理想婚煙的鬥爭精神。

婚姻不能僅僅為了利益而就得以將就,而應是兩個人的心心相印。你來這人間走一趟,至少要去看看太陽,與心愛的人一起走在街上。而你,所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便是與你心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0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不知什麼原因,在20xx年的二年級上冊這個學期的11月,我又開始看書了,看經典“愛情小説”——《傲慢與偏見》,我有變得好的一面,想變得好一點,想明白了“讀書,增長智慧”,因為讀書我不再執着於每天的寂寞;我也有變得不好的一面,忍不住想去表露情意,給人添麻煩了。

説回作者簡·奧斯丁的這本書,男主達西先生,女主伊麗莎白本內特小姐,一個傲慢,出身高貴的富家紳士,一個有偏見,身居鄉野的活潑淑女。他們性情是互補的,他們是不斷成長轉變的,他們是從互有感覺,到有感情,再到夫妻的。

達西先生髮覺伊麗莎白較別的女子“大異其趣”,放下傲慢示愛受挫,抓住了機緣巧合的事件,憑藉財力與努力幫助伊麗莎白,較好地改正了自身的傲慢;伊麗莎白外出旅遊,陰差陽錯地拜訪了達西先生的莊園,受到大方熱情款待,在那裏她的認識發生了轉變,以及後續的達西先生的信、他的.行為轉變、他在女主妹妹事件上的恩情,漸漸使得她消除了偏見。

他們是一對互補的歡喜冤家,他們的姻緣事在人為,也是命運安排。我再絮叨一點,當伊麗莎白成為莊園的女主時,不知是否會回想起她第一次來時,那是她剛剛拒絕他,並且説“認識你還不到一個月,我就覺得,哪怕世界上就剩下你這一個男人,也別想説服我嫁給你”,那時她看見如此風景美麗,內飾高雅富麗的莊園,心中不免惋惜與迷茫。我相信這一點上,女子與男子是有區別的,且聽我再做闡釋,如果解釋的不在情理中,那我就是產生了大錯特錯的偏見。我堅信,人類社會對男子有更多的要求,男子要有擔當,男子要有身份,男子要有尊嚴,男子應當是供給者,男子應當是獨立者,男子應當是努力者。因此,性別一換,如果是男主來到女主的莊園,即便風景再美麗,裝潢再富麗,他要是產生惋惜與迷茫,他或許就是“軟飯王”。因此,我想表達的是:男兒不自卑,或者説“男兒當自強”。

最後,這本書的確是經典名著,它的對話妙趣橫生,它的人物生動鮮明,它的愛情令人嚮往。哦,對了,最近很愛聽張信哲的《有一點動心》,也很相信“盡人事,聽天命”。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1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又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説,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説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説中,種種關於門當户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慮卻充斥在文字中。

伊麗莎白為自己家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萬分懊惱,達西也因此勸賓利先生離開簡,後來自己也是在理智與情感較量之後萬分矛盾的向伊麗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説什麼是愛情?那種純粹的感情,愛的不顧一切,單純的潔白如雪的愛情是不是真如鏡中花水中月,是不是隻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罷了,而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尋找二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在伊麗莎白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前對其充滿好感,她的姨媽卻説這樣的青年託付終身不會幸福,因為他沒有財產沒有穩定收入,伊麗莎白接受這樣的看法,並且主動剋制了自己的感情,這樣並沒有給伊麗莎白抹黑,只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理智的伊麗莎白,聰明理智的姑娘。

達西繼承祖業,生活無憂無慮,在上流社會裏也是受人尊敬,在那樣的地位,一切的美德都不為過,慷慨大方,助人為善,這些東西無助與對他形象的豐富,對他倒是沒什麼評價。

從這個發生在英國的愛情故事,男主角和女主角,兩人經歷了很多的悲歡離合,終於排除了以前的誤解,走到一起,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什麼呢?--人性,尊嚴,愛情…

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為金錢、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決定,要堅持尋找真愛。如果對方的某些缺點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無法改變的話,就應該果斷選擇放棄;當然也應該要珍視彼此,不要由於別人的一些話就改變自己的決定,幸福要自己去經營。

不要在失去後才知道珍惜,為了幸福而勇往直前。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2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説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

我從來沒有這麼喜歡一部名著過,它是我看的所有名著中最喜歡的一部。可能我的性格與伊麗莎白有些相似,所以我一開始就喜歡上了他。然而達西對我的印象已開始並不怎麼好,因為我很討厭他目中無人,高高在上的姿態,好像什麼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當我看到達西喜歡伊麗莎白時還覺得很好笑。不過後來知道緣由時我就開始喜歡上了他。

達西變得彬彬有禮,温和,善良真誠。但是由於教育的緣故在某些事上變得有些偏激。但在伊麗莎白的數落後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了它他的性格的突變是愛的結果,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由於他對伊麗沙白的愛,愛的挫折使他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從而實現了質的飛躍。他對愛情的觀念由柯斯林變成了彬格萊。在生活中,有許多男子他們不也是有着許多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嗎,可是他們總是固執己見,即使有了失敗的愛情也不去分析自己的性格弱點,讓愛情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過,這是多麼的令人惋惜啊!

作品裏的女主人公是我最佩服的人,她無論何時都那麼理智,雖然做出的判斷不一定都是對的。但是她的活潑開朗,落落大方,不嬌柔矯作,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單從對話中就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社會裏麪人們的`心態,一個個趨炎附勢,攀登節貴。然而女主人公卻不是這樣,她可以和那些貴族平視着説話,對於他們的無理都可以頂撞回去。當凱瑟琳夫人的阻攔與干涉,她表現出一咱簡所不具有的剛毅。她主動爭取着自己的幸福,比起那些嬌柔造做、有愛卻不愛的人,她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啊。

在這部小説裏我最討厭的人是麗迪雅、威克漢姆和貝內特夫人。不僅僅是因為麗迪雅的粗俗放蕩,賣弄風騷。維克漢姆的不知廉恥。還是貝內特夫人的神經質歇斯底里。這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全文達西的傲慢與伊麗莎白的偏見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崎嶇坎坷,幸好在最後他們認定了彼此,最終有了個完美的結局,這不得不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完美的結局也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不過這並不妨礙什麼。

為了愛情,我們也會不顧一切地走在一起。也許,這就是愛情的魅力吧。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3

英國的歷史雖説沒有中國上下五千年之久,但是,英國的歷史卻別有一番風味,歷史給英國的文化帶來了一種高貴典雅的氣息。而閲讀《傲慢與偏見》你就能真正感受到這一種“別有一番風味”的享受。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女小説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説。簡·奧斯汀自稱這本書是她“最寵愛的孩子”。小説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麗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奧斯汀之前,18世紀後期的英國小説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滿傷心流淚的感傷情調和為憂鬱而憂鬱的嗜好。《傲慢與偏見》克服了這種傾向而接近於現代生活。她在小説中運用喜劇的手法表達對生活的.嚴肅批評,探索女主人公的心理過程。這本書拋開了很多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女性作者固有的思維,和當時的小説風格趨向,這是很可貴的。

這本書對於男同學來説可能並不感興趣,也許是因為這是一本和愛情有關的長篇小説。站在我的角度,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愛情,作者簡·奧斯汀有更多她要表達、要傳遞的東西,所以,我一直很贊同這個觀點:一本書的真正含義並不如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受是這本書真的好適合用來做公主夢,可是為何能讓我有這種感受呢?我想,也許就是簡·奧斯汀動人心絃的文筆和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最真實的情感吧。對於一個作者來説,怎樣能將自己的情感、人物的特點展現出來這件事是一直都在研究的,這也是影響一本書的重要因素。本書中有很多的細節令人回味無窮,很生活化,文章構思和描寫值得學習,有許多可以仿寫或摘抄的片段,作者很會從各方面突出人物性格,手法特殊,這本書反映出英國的社會現實,而映射出的含義也遠遠不止於“幸福婚姻”,更多的是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女權主義。看到這裏,也許大家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説我很贊同那個觀點吧。

要想真正理解到簡·奧斯汀、瞭解英國19實際的社會、感受英國文學的繁華、領略女作家獨特的魅力,不如就去讀一讀《傲慢與偏見》吧!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4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奧斯丁,喜歡上了他的諷刺藝術,喜歡上了他的現實主義。他那不矯揉造作的語言風格讓我酣暢淋漓,對現世的感慨,對人物的抨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為之傾倒。不得不説,他真的是以為很偉大的作家。

接觸《傲慢與偏見》是八年級時,某天在家閒來無聊時,偶然發現了這本書,這本讓我到如今都不能忘懷的書。從開始的不以為然到現在的神魂顛倒,它讓我領悟到了很多很多。我曾孜孜不倦的奮讀它到深夜,也曾為了它和老媽打了幾個月的“游擊戰”,她藏我找,不亦樂乎。如今再次翻開這本書,一些回憶又湧上心頭。

我喜歡伊麗莎白的直率,她的'才情、她的人生態度、她的生活理念都令我折服,儘管在當時那個社會,這一切都是不被允許的,都是違反社會常理的,但這些品格卻讓讀者們深深領悟到了人生。

我也喜歡簡的温柔大體,通達清理。在和賓利的愛情中,她毅然決定相信這份愛情,決定守住這份情意。結果,當然是她成功了,她獲得了愛情與一生的伴侶。我羨慕他們的愛情,更羨慕他們對愛情的矢志不渝,永不離棄。

在小説中,貝內特太太應是個十足的老古板,她智力貧乏、孤陋寡聞、喜怒無常,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個黃金單身漢。沒遇到一個有錢的單身漢,她便要將其視為自己某位女兒的“合法財產”。恰恰是這種反面人物的描寫,讓這篇跟充滿了趣味。

奧斯丁的小説對話是最有趣味的,在《傲慢與偏見》中,這一點展露無疑。在小説中,達西乘賓利小姐彈起一支蘇格蘭小曲的當兒,邀請伊麗莎白跳舞:“貝內特小姐是不是很想抓住這個機會跳一曲裏而舞。”達西這話雖説的有些傲慢,但是他主觀上還是在討好伊麗莎白,也可以看出,從這時起,達西就已經喜歡上了伊麗莎白。

《傲慢與偏見》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本書。他沒有《老人與海》中轟轟烈烈的鬥爭情節,也沒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奧斯丁在記敍情感故事表達了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喜歡奧斯丁,喜歡《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5

前幾天偶然又讀了遍《傲慢與偏見》。

一説起《傲慢與偏見》裏的夏洛特,總有人不免惋惜於她成了柯林斯太太,比如伊麗莎白的父親貝內特先生。他一向把她當作難得的聰慧姑娘,得知她選了柯林斯做丈夫後説她簡直比貝內特夫人還要愚蠢,因為柯林斯“天生一副蠢相,既不通情達理,又不討人喜愛”。

然而,也許正是夏洛特的聰明讓她選擇了柯林斯。夏洛特的丈夫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她大約是早看透了柯林斯這個人,所以順順當當地用一些小計謀叫柯林斯被伊麗莎白拒絕還不滿三天就向她又求了婚。他們同別的情侶一樣口口聲聲地説着愛,雖然這“愛”或許只有柯林斯一個人相信。但依着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論,他們之間的確可以被稱作“愛”,儘管這愛是空洞之愛。“空洞”二字本就帶着幾分悲哀,用作愛的修飾,這悲哀意味便不免更甚。

夏洛特在婚後的寫給伊麗莎白的信裏喜氣洋洋地讚美住宅、傢俱、鄰居甚至馬路,卻絕口不提她的丈夫——我總覺着夏洛特她嫁的是生活,至於那個男人是柯林斯還是科恩斯都並不重要,只要他是一位紳士且擁有足夠維持紳士階層生活的家產。夏洛特的婚姻太具有煙火氣,伊麗莎白驚訝於“她居然會摒棄美好的情感,而去追求世俗的利益”,甚至斷定她的婚姻不會給她帶來多大幸福。幸福一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在那個時代裏,婚姻是受過良好教育又無太多財產的青年女性唯一的體面出路,而夏洛特確乎是沒有除柯林斯之外更好的選擇——且不論物質和身份上的好處,至少柯林斯沒有聰明到可以違背夏洛特的意願。

夏洛特不是伊麗莎白,她已經27歲了,而伊麗莎白還不到21歲;貝內特姐妹的美貌之名連賓利小姐都有所耳聞,伊麗莎白又僅次於公認的大美人簡,夏洛特得到的評價卻是“誰也不會對她感興趣”;更何況,雖然伊麗莎白因着限定繼承的緣故只有一千磅的嫁粧,可夏洛特的父親盧卡斯先生有的`卻單單一個無法世襲的爵士爵位。夏洛特的聰穎秉性是不遜於伊麗莎白的,奈何她到底不是伊利莎白·貝內特。那年頭的聰慧姑娘太少見,達西一樣的男人更鳳毛麟角。而難得出現的一個達西,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伊麗莎白。

老姑娘夏洛特不是個浪漫主義者,她自認不大看重男人和婚姻生活,所求不過一個歸宿。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她一樣所婚非愛,太多的時候,愛情和麪包難以兩全,她不過是嫁給了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