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51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飛天》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飛天》觀後感

《飛天》觀後感1

夢想是遠處的燈塔,指示前進的方向;夢想是雪後那抹陽光,温暖一顆心;夢想是五彩的氣泡,美麗又易逝。

4月28日晚上,老師利用兩節晚自習讓我們看了《飛天》這部電影。電影主要講的是:張天聰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刻苦訓練,他專業訓練過硬,但仍然在神州七號宇航員選拔中失利。面對昔日戰友的轉崗離去和自身年齡偏大等種種壓力,張天聰沒有放棄飛天夢想,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成為謝朝陽、王立三、周曉蘇等新一代航天員的訓練官。懷揣着“飛天夢”的張天聰與航天員一起經歷着種種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訓練。在長達數年的訓練中,張天聰的執着和頑強感動了身邊的所有人。由於探望剛剛執行抗洪搶險任務的女兒,張天聰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錯失“飛天”機會。但張天聰並沒有陷在失敗中,而是和王立三、周曉蘇組成新團隊,在中國太空站的機會投票會議上,謝朝陽組因為年輕的優勢獲得了問天一號的航飛資格,張天聰組成為後補組。問天一號上天后,一切運轉正常,突然遠處飛來太空垃圾,它擊中了太陽能電池板,使飛船陷入危機中,千鈞一髮之際,問天二號點火升空,張天聰憑藉出色的技術很快修復了破損的電池板,問天一號恢復正常,張天聰堅持20多年的飛天夢終於實現了。

作為21世紀青少年的我們,可能什麼都不缺,我們缺的是張天聰的執着、堅持、默默奉獻的精神。我們在人生的風雨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在追夢的道路上,總有曲折和磨難,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孜孜追求而又默默無聞,但是我們要擺正心態,腳踏實地地學習。我們只要堅韌不拔,堅信只要朝着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夢想的實現。

夢想不是現成的糧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們去播種的種子:夢想不是繪就的畫卷,而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去描繪;夢想不是葱蘢的綠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們去開墾!

《飛天》觀後感2

一開始火箭上天是垂直往上衝的,火箭尾部的火不是那麼雄壯,而是看上去像瓜子的形狀,嫦娥二號的觀後感。過了一會兒,火箭突然橫過來滑行,火箭尾部後面的火滅了。然後火箭尾部後面的那一節脱節了,火箭第二次噴出火來。

看到嫦娥二號飛上天,我想到科學家花了幾年的心血,只用了三十秒時間就把衞星發射出去了,科學家們真是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

看到嫦娥二號飛上天,我想到我們中國很偉大,中國的科學很發達,中國的科學家很了不起。

看到嫦娥二號飛上天,我想到嫦娥二號衞星會給我們帶來月亮和嫦娥的資料,上面有神奇的山、樹和奇怪的花。我相信那邊肯定會有揚州沒有的東西。她會給我帶來嫦娥的模型,帶來嫦娥的衣服,帶來嫦娥的好消息和小玉兔可愛的照片。

看到嫦娥二號飛上天,我想做一名航天飛機探索員。我還想做一名科學家制造各種各樣比衞星還要先進的機器和儀器。我想發明一個機器人,它一般不存在我們的家裏,但我一喊它就能出現在我的眼前。它能做各種各樣的事情,開車送我上學;它還能開飛機,我想到哪就到哪兒;天天幫我們做家務。我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每天積累科學知識,吸取別人的長處,爭取長大做一名科學家。

盼望着!盼望着!終於盼到了“嫦娥二號”發射的時刻。 我早已坐在電視機前久久等待,六點零五分,火箭終於 發射了。發射那一刻,我的心快要跳出來了,看着火箭從 發射架上衝天而起,奔向茫茫的太空,我感到無比自豪。 火箭脱離的那一刻,我激動的叫了起來,“啊”!因為這 代表着火箭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最難忘的那一刻過去了;“嫦娥 二號”已經進入太空軌道,向探月計劃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國家 在20xx年前還要完成繞月探測,對月球表面進行考察,從月球 表面採集樣各種品送回地球,供人們研究。我在等待着“嫦娥二號” 從月球發回令人興奮的消息! 我真心祝願“嫦娥二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

《飛天》觀後感3

金子總會發光,花朵終究開放,天生我才必有用,莫等被人發掘時,已化為塵土,隨風而去。

——題記

在《飛天》中,航天員張天聰幾次落選,丟失了飛向太空的機會。他堅持着,十年、二十年地等,而人已是中年。因為自己的“飛天”夢,長時間看不到親人,妻子反對他繼續參與航天事業,母親也因腦瘤離去,自己也要承受魔鬼般的的訓練……結果又是一次又一次錯失“飛天”的機會,與實現夢想擦肩而過。

“問天一號”的事故,給了張天聰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大展身手,並完成他堅持了20多年的航天夢。但是如果沒有堅持下去,張天聰也許永遠也不會穿上宇航服,登上航天飛船,漫遊於太空之中了。

我聽過一個故事,説荒地上一朵百合還未開花,長得和草一樣,但它卻努力地生長,堅持最早迎接陽光,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盛開。旁邊的草笑道:“一株草而已,還想開朵花,笑話!”

百合聽了,也當沒聽見似的,它深知自己是朵花,經過鍥而不捨,飽經風雨之後,百合開花了。看到百合開花,幾株草也學着,數日後,這裏開滿了花。很快,荒地變得芬芳,成了景點,花朵都是明星。

其實,它們早就應該開花了,因為它們本不是草,但它們的心中已經迷失在暫時無花的自卑中。有開花的潛力,卻沒有堅持的恆心、毅力,對花的感覺漸漸淡化,所以認為自己是草,而麻痺自卑。如果心中盛開,堅持自己,也許就在濃綠而纖細的莖上,開出燦爛的花朵。所以,荒地一直是荒地,“草”也一直是草。但是一朵花開了,一簇花開了,一片花開了,荒地變成了花壇,人們看到的,必定是萬紫千紅。

無需自卑無花,只要心中有花,堅持着行動開花,讓人們看到的必將是一片絢麗多彩,讓人感受到的,必將是油然而生的佩服、尊敬和讚歎。

《飛天》觀後感4

我們往往只看到航天員銀幕上風光的形象,卻不知其背後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上週六,語文老師帶領了我們觀看了電影《飛天》。電影裏主人公張天聰對航天夢的執着與追求,深深的震撼了我們。 因為懷揣着夢想,所以他堅持;因為堅持,所以他成就了夢想,追逐夢想,不輕言放棄,只要你再努力一點點,成功將觸手可及。

電影開頭有一句主角心裏默唸的話:到大西北那片神奇的戈壁大漠深處,去等待出征的命令,去實現飛天的夢想。這也許是當代航天員心裏暗藏的決定吧。

電影《飛天》主要講的是張天聰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刻苦訓練、專業技術過硬,做了十年的航天夢,堅持了十年,但仍然在神舟七號宇航員選拔中失利,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面對昔日戰友的轉崗、離去和自身年齡偏大的困境,以及妻子、家庭施加的壓力,張天聰依然沒有放棄飛天的夢想,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成為新一代航天員訓練教練。沒有哪一個夢想的實現離得開堅持。

為了體驗長期失重對人體生理造成的影響,在一張牀上,航天員需要頭衝下腳朝天連續仰卧七天七夜,在一張小牀上吃喝拉撒睡;為了適應太空狹小空間和孤獨生活,從而避免出現煩躁症,在一間黑屋子裏,我們的航天員就像電影裏被懲罰的犯人一樣,一連五天獨自一人不見天日。普通人在真空環境如果沒有航天服的保護,幾分鐘就會死亡,而我們航天員卻要在低壓艙裏堅持檢測四個小時,一旦失壓就會失去生命。

看到這些,我突然有些悲傷,因為我們往往只看到了航天員們風光銀幕中的形象,卻不知道他們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背後付出了多少我們無法想象的努力。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的時候,在學習過程中,一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就退縮,但現在想想,我們的困難是多麼的渺小。

請不要輕易地説放棄,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以前認為堅持所承受不了的痛,會讓你在往後的舞台上完成一個又一個華麗的轉身。

《飛天》觀後感5

“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

這些工作在發射載人航天飛船時緊張有序的進行着。有幸觀看了《飛天》電影,我的感觸頗深。

主人公航天員張天聰是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但他卻屢次和亮相太空的機會擦肩而過。隨着年齡的增大,已過不惑之年的張天聰面臨着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但他憑着對夢想的堅持,最終選擇作為一名教練員留守航天局。經過數年的堅持,他最終乘坐天宮二號載人飛船飛向那期盼已久的宇宙。

夢想可望而又不可及,一路上佈滿着曲折和荊棘,有歡笑和淚水,但真正的成長離不開夢想的支持。毛毛蟲因為有夢想,才可能成為美麗的蝴蝶;小鷹因為有夢想,才可能成為展翅翱翔的雄鷹;醜小鴨因為有夢想,才可能成為潔白高貴的天鵝。

任何一個夢想就像一架小小的飛機,只要有動力,就能飛起來。而夢想本身就是通向未來的動力。

記得年幼時,奶奶把我摟在懷裏,輕柔地問:“寶貝兒長大有什麼夢想嗎?”我堅定的回答我要當一名軍人,我要保衞祖國,那樣就可以讓她不再受到傷害。奶奶樂呵呵的笑着。

如今,我已是十五歲的大姑娘了。奶奶依舊問我:“姑娘長大有什麼夢想嗎?”我想了想説:“我要當一名神醫。”“為什麼?你不是要當一名軍人嗎?”我回答:“如果我是一名神醫,就可以治好奶奶的病。您就可以永遠陪在我身邊了。”奶奶又樂呵呵地笑了。奶奶那美麗的笑容又一次展現了,那笑容已好久未曾出現過——受疾病纏繞的奶奶一直依靠藥物緩解病痛。

時光不等人,夢想也從不等待。今後無論生活多麼無奈,我都要為實現夢想,勇敢的走下去。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努力,卻永遠學不會放棄。

為夢想插上翅膀,可以到達腳所不能到達的地方;為夢想插上翅膀,可以讓有夢者飛越千山萬水。就像黑夜中的曙光,夢想讓我們的旅途不再孤單,讓我們的青春不再迷茫。

《飛天》觀後感6

我觀看了電影《飛天》,它讓我受益匪淺。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位中國航天員張天聰追求夢想的故事。他刻苦訓練、專業技術過硬,但是命運總是跟他開玩笑。一次次的選拔飛天宇航員,他都沒有被選上。過了20年,他以一種特殊的身份——太空救援者,終於飛上了天。

這部影片沒有大片的華麗場景和那些所謂的噱頭,只是實實在在地展現了一名航天員的真實生活。在長達數年的訓練中,張天聰的執著和頑強感動了身邊所有人。尤其是他的女兒張思羽,為了與父親一樣,成為一名航天員,放棄了保送北京大學的機會,考入飛行學院,

他的故事讓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闡述了“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係:“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須“有志”;若無“志”則“事”不成。

古往今來,這樣的示例不勝枚舉。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偷光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韓信甘受胯下之辱,李白鐵杵磨成針,也是為了事竟成。還有范仲淹,他家境貧窮,苦讀詩書,經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結凍後,用刀切成兩半,分兩餐吃,就着鹹菜吃。最後終於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可能什麼都不缺,卻缺少了張天聰的那種執着、堅持的精神。我們在人生這條漫長的路上常常會遇到許多荊棘,在追夢的道上,總有一些風風雨雨。我們只要擺正心態,腳踏實地地學習,堅忍不拔,堅信只要朝着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終有一天,我們就能打開勝利之門!

張天聰曾經説過一句話:“戰士的每次衝鋒都會有人倒下,可戰士的使命就是衝鋒”。天聰之所以能實現他飛天的夢想,是因為他面臨一次次的落選,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把挫折當作成功的墊腳石,勇敢衝鋒,用微笑迎接一切。

夢想是我們美好的嚮往。在面對一切打擊時,我們都要用最好的面貌去迎接,不要氣餒,更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因為只有這樣,夢想才能離我們更近!

《飛天》觀後感7

看了豆瓣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普遍較低,飛天觀後感。但在我來看,這部電影還是有他的可看之處的。

首先,他的立意是很好的。他是想用電影的方式來再現航天員的生活,讓我們普通百姓能夠更深入的瞭解這一類人。影片中的張天聰可能就是航天員的典型代表。航天員的生活艱辛,孤獨,而且像楊利偉那樣成功的人畢竟也是少數,而這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普通人。當然,最後的結局過於戲劇化,怕是加了導演的很多感情因素吧!

那麼,這樣一部很好的電影,為什麼會有很多負面的評價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它是主旋律電影吧。因為看過太多主旋律電影了,所以觀眾總是以一種批判的眼光來看這部片子。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建黨偉業》《建國大業》一般。因為這類電影大多有通病,就是模式化,時刻意識形態提醒,總是時不時的強調我是主旋律電影,而忽略了觀眾的需要。

電影中的人物對白太脱離生活。例如,“媽,我不去北大了,我要當飛行員”你就算是宇航員的女兒,你就那麼容易考北大嗎?這純屬編劇的YY,觀後感《飛天觀後感》。兩人一説話,就永遠語重心長,永遠大道理一大堆,誰平時生活這麼講話的?在俄羅斯集訓時,醜化美國人,俄羅斯又對中國人多麼多麼欽佩,這裏面太多編劇的主觀因素了。

另外,這部電影的價值取向,我想大多數人是不認同的。張天聰的一生,一直想飛天一直被落選,一次次失望,帶着老媽老婆孩子跟着情緒低落,連自己老媽臨死前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這就是為了所謂的夢想嗎?這樣得來的理想未免太過自私了吧!一個人不能只為自己的理想而活吧,那家人怎麼辦?朋友怎麼辦?

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整體感受,他有一個很好的立意,但是沒有很好的表達。現在觀眾越來越挑剔了,好的'題材如果沒有恰當的表達,真的很難打動觀眾。不過,還是可以當做航天知識的科普電影來看的。

《飛天》觀後感8

電影《飛天》播完後,讓我刻骨銘心的不是張天聰忠孝兩難全的感動,而是因祖國強大而自豪。

電影中的主人公張天聰是中國首批航天員,身為航天員的他參與神五、神六、神七的選拔,可無奈都與之擦肩而過。他的兩個同伴都放棄了夢想轉了行,只有它堅持夢想留在了航天部,成為新一代航天員的教官。在每天艱苦的訓練下,張天聰沒有放棄。但他卻要面臨年齡、家庭壓力的考驗。終於在不懈的努力下得到了妻子與兒女的理解。他堅持了20年,但在問一的選拔中依舊落選了。問一發射到太空中,遭到了太空垃圾的撞擊,無法進行維修。所以發射了以張天聰為首的問二到太空進行維修,也是這次的特殊任務圓了張天聰的太空夢。

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科技技術先進的中國,中國科技技術的進步,離不開像張天聰這樣無私奉獻的人,中國科技技術的先進,相信建成永久性太空空間站指日可待。

整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看到航天員對國家傾盡全力、無怨無悔的付出,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自己:年少的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夢想時常掛在嘴邊,為了實現夢想我也曾努力過、付出過、行動過,但是面對困境我迷茫了、困惑了、恐懼了、逃避了。我常常底氣不足的安慰自己:“沒有關係,畢竟成功者只是少數。”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前的理想變得很飄渺,信心缺失,行動更加遲緩。看了這部電影,再一次激發了我面對現實的勇氣,讓我明白了凡事先竭盡全力再盡力而為的真正含義。是的,人就是在挫折中長大的。人可以沒有錢、沒有權、沒有經驗,這些都不可怕,怕的是真正失去了去追求夢想的那顆堅定不移的心。

中國航天員的精神激勵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中國因為擁有這些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強大。我願堅守這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堅持到底。

《飛天》觀後感9

在上週星期二的晚上,我們全校師生有幸觀看了反映我國偉大的航天事業的一部電影《飛天》,看後使我感觸頗深。

飛天,是我們實現經濟強國、科技強國、實力強國的必經之路,只有我們科技發達了,我們的國家也就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飛天》這部電影中,我最佩服的人有兩位,一位是張天聰,另一位是他的妻子。

張天聰,在經歷了十年的苦艱後,只為能踏上飛船為國做貢獻,但十年的艱苦努力卻未讓他踏上飛船,別的兩位隊員在落選後,決定放棄,但他卻不想,他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快樂。他堅毅地留下,默默地為航天事業作貢獻,在又一個十年後,他希望自己能還有機會上天,可是上天好像沒有心情來管這些事,又一個十年,他又落選了,當天宮一號上天后,他的任務完成了,可沒想到他卻以另一種方式,讓他完成了二十多年的夢想,他笑了。

張天聰的妻子——曲丹,在丈夫投身航天事業後,無畏的付出,照顧着整個家,為整個家付出了自己華麗的青春,在丈夫十年航天工作結束後,她以為自己能夠和丈夫安享下輩子,可沒想到丈夫仍然追求自己實現機率渺小的夢想,她不想自己的丈夫那樣艱苦下去,但看到丈夫辛苦的過程後,她不忍心了,她決定再次支持自己的丈夫。

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祖國未來的花朵,棟樑,是否具有飛天員的精神呢?他們在無法承受的困難下,他們堅持終不放棄,而我們呢?我們又是怎樣的呢?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上,飛天員不放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努力地追求着,而我們呢,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國的飛天員付出自己青春雨季,默默無聞的奉獻看他們只做不説,而我們呢?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追求自己的理想要堅持、勇敢、努力,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勇往直前,要先做在説或做了不説。

《飛天》觀後感10

靜謐!歎服!沉思!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紀錄片——《飛天》。當最後一個字消失在熒幕中,我的心情卻已像波濤洶湧的大海似的,久久無法平靜。

《飛天》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宇航員在神七上天,選宇航員時落選了。在聽了妻子和隊友的勸慰下,他一直艱苦努力,在天宮二號救援時成功上天。

我在回宿舍的時候還在冥思苦想:為什麼那位宇航員能一直堅持艱苦訓練,在失敗後能很快地恢復過來呢?後來,媽媽向我解釋:“其實這種堅持已成習慣,不用一直堅持,已經形成自然了。”

我不禁想起了在奧運會奪冠的劉翔。他在訓練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新人加入了劉翔所在的隊伍,可他剛訓練不到一天,就抱怨連天。教練見此狀,只是在旁冷笑了兩下,並對劉翔説:“如果不懂堅持的意義,就連奧運會的賽場都看不見。在你堅持了那麼久後,你還會覺得累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堅持是成功的基石,往往成功就在於堅持到最後的幾秒鐘!由此,我又想到我學習上的事情。

一個下午,我捧着一張灰色的卷子,回到了家中。那張灰色的卷子悄然掉落,上面用鮮紅的字體寫着一個猙獰的數字——87。要知道,在三年級,這樣的分數已經可以排到三四十名了。也是在那個下午,我開始堅持刻苦學習,不會的,問老師、家長,聽不懂的,讓老師再講一遍……可是,在下一次單元測試中,我卻依然沒有名列前茅。我失望地回到家,這時,我看見自己在牆上寫的幾個醒目大字:要想取得成功,單憑努力是不夠的,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我一看,眼裏重新燃起鬥志。在期末考試中,我果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要想成功,天賦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汗水,是每次成功的必備條件。讓我們記住六個字:堅持就是勝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