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8.84K

曹禺在落筆《北京人》時,周圍的人們在關注革命,而他卻在關注人們心中的一種困境,一種終將到來的心靈革命,所以註定時時知音不多,然而多年以後,人們發現,他是預言家。

曹禺讀後感

在《北京人》當中,你可以看到一種衣冠楚楚的絕望,也正因為是解決了温飽之後的衣冠 楚楚,這絕望才來的更加讓人警覺。在《北京人》當中,你也都能看得到人羣中的一種孤單,一個人時還好,然而在人羣中,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人才真正地孤單起來,而這孤單也才來得更加讓人防範。所以,看話劇《北京人》,你沒有任何因歲月而產生的隔膜,反而覺得,這就是寫給當下這個時代寫給我們的。話劇中每個人的心靈困境,台下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內心的影子,這很恐怖也很解渴。所以走出劇院,你會想:為什麼劇中人與我們,看起來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可卻不知道該去恨誰?而誰又是受害者呢?

新排的這部《北京人》,對於人藝來説應該很重要,在人藝的傳統中,似乎更強於清明上河圖般地為時代記錄心理,用濃濃的京味透過典型人物為社會畫像,然而與此相比,人藝的劇目中,直指人心的痛楚與人性困境的大戲還不算多,《北京人》算是一個,這也為人藝未來的傳統添加了一個有益的種類。

導演李六乙在《北京人》之前,沒少在小劇場裏探索,甚至有的探索並未得到人羣中有益的迴響,然而這一次,小劇場的探索在大劇場的《北京人》當中,悄悄地補充着營養,尤其可喜的是這種反哺並不是在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內容之中,也就是對人羣中心靈困境的一種巨大的好奇與描述,我相信,過去的幾年之中,李六乙本人也一定在自己的內心中,經歷過很純淨很藝術的一種很尖鋭的心靈衝突,否則,《北京人》的這一口氣不會如此連貫。

遺憾與可喜的是,曹禺並沒有在《北京人》的結尾為 我們安排一個過於亮色的結尾,他用劇中人的口説:一切還需要等待,或許有的時候,當你可以準確地表達困境與絕望的時候,就是希望的開始,就如同我在真正痛苦的時候,並不是聽輕鬆的音樂而是聽馬勒的交響曲,在痛苦的碰撞中,痛苦才有所解脱。

但是,在我的眼裏,就算他和文清相愛,剛開始是文采上的契合和相互吸引,那麼至少後來他們的心已經隔得很遠了。愫芳的心永遠透着光,平靜的眼神深處透着希望的暖光。而文清已只剩下生命的空殼,抽鴉片煙成了心裏嚮往愛情卻無能為力的慰藉(當然不只是愛情,還有許許多多的`羈絆)。他們不可能在一起,因為他們不只在現實我生活中有着有形的隔閡,心與心之間也有着不可預約的鴻溝,個人認為他配不上她。

他只求安寧,即使心裏也有千百萬個不願意,但是他沒有保護自己愛的人的能力,他永遠不吭聲,害了自己,同時也苦了別人。他終究有忍無可忍的時候,他終於因為怨恨逃離這個家,但畢竟是折掉羽翼的鳥兒,已經無法飛翔了。他終究還是回來了,他的思想已經被那封建的思想所侵蝕,他已經成了生活的奴隸。,個人認為,他在某些方面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即便他現實生活的不容易,讓他一切都變得懶墮。比如當她的妻子專橫,潑辣,冷嘲熱諷時,他是可以拿出一點夫君的威嚴的。既然他的思想受封建思想的束縛,為什麼就不拿出“三從四德”的教條老管制一下他的妻子呢?如果他不敢抵抗,那麼他的父親以一個做父親的身份,屈下那年邁的膝蓋時,他不就應該以“百善孝為先”的信條來戒煙嗎?為什麼到最後還是病態的死去呢?

整個曾家,就彷彿一個老北京,這裏住着傳統,被封建思想薰陶的老北京人。但是,我看到了曙光,在這個棺材般的世界裏,讓我看到了封建制度腐-敗垂死的必然性,從這個封建小家庭震盪的崩潰的圖景中,看到了新生命發展的痕跡,看到了新北京人的崛起。他讓我看到了生活的一種規律,腐朽的走向衰亡,然後在走向新的勝利。愫芳和瑞貞的離開,讓我看到了老北京春天的氣息。新的生活潮流正在衝擊着舊社會的河牀,奔向解放和光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