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5.7K

九年級的化學是學生學習的又一新起點,所有學生都是零基礎,站在同一起跑線,一起走進化學的世界,學習有趣的化學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化學知識要點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實驗: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兩種原子分別兩兩構成成氫分子、氧分子,很多氫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氫氣、氧氣。

2、一正氧、二負氫實驗 現象 表達式電解水驗 電極上有氣泡,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負極氣體可燃燒,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氧氣+氫氣(分解反應) 2H2O 通電 2H2↑+ O2 ↑

3、水的組成:水是純淨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是化合物。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

4、水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2)化學性質: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水還可以與許多單質(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鹽等多種物質反應。

二、氫氣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

2、化學性質——可燃性。

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淡藍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氫氣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驗純。(驗純的方法:收集一試管的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瓶口向下移進酒精燈火焰,鬆開拇指點火,若發出尖鋭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收集,再檢驗;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三、分子

1、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徵:

(1)分子很小,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着,並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運動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間有作用力和間隔。不同的液體混合後的總體積通常不等於幾種液體的體積簡單相加,就是因為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間隔。(熱脹冷縮)

3、解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這些現象::

a:路過酒廠門口,並未喝酒,卻能聞到酒的香味?

b:在煙廠工作,雖不會吸煙,身上卻有一身煙味?

c:衣服洗過以後,經過晾曬,濕衣變幹。那麼,水到那裏去了?

d:糖放在水中,漸漸消失,但水卻有了甜味。為什麼?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卻不滿一杯。怎麼回事?

四、原子

1、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九年級化學必備知識

一、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温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①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②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H2O+ 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③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 ═ CaCO3↓+H2O 。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④ 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 ═ 2CO(吸熱反應)

(3)用途:滅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

(2)有毒:吸進肺裏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3)化學性質:(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

① 可燃性:

2CO+O2 ═ 2CO2 (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鑑別:H2、CO、CH4可燃性的氣體:看燃燒產物(不可根據火焰顏色)

② 還原性:

CO+CuO ═ Cu+CO2 。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Fe2O3+3CO ═ 2Fe+3CO2。(現象: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石灰水變渾濁。)

除雜: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氫氧化鈉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燒(不可加鹽酸)

CaCO3 ═ CaO+CO2↑

注意:檢驗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檢驗:先加鹽酸,然後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九年級化學常考知識

一、物質的加熱

1、燈焰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

2、加熱時注意事項:

(1)用於加熱液體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燒杯、燒瓶、。

(2)用於加熱固體的儀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坩堝。

3、加熱前,要求容器外壁應乾燥。

4、加熱時,應注意離火的遠近,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熱,不要碰到燈芯(以防受熱不均而炸裂)。

5、給試管裏的固體加熱:預熱,試管口要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6、給試管裏的液體加熱:預熱,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3,傾斜450,試管夾應在離試管口1/3—1/4處。

7、給物質加熱時試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⑴沒有預熱試管而直接加熱;

⑵燈芯接觸了試管;

⑶試管外壁有水;

⑷加熱後試管驟冷卻;

⑸加熱固體時,管口向上傾斜。

二、過濾:是除去液體中混有的固體物質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

二低:(1)濾紙邊緣比漏斗口稍低。

(2)漏斗內液麪比濾紙邊緣低。

三靠:(1)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處。

(2)傾倒液體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

(3)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三、蒸發:用加熱的方法,使溶劑不斷揮發的過程。

注意事項:(1)加熱時要不斷地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温度過高,向外飛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