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學總結

來源:文萃谷 1.17W

引導語: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教學總結,歡迎閲讀!

心理學教學總結

 總結一

通過一學期的課堂學習和翻閲課本,我對《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瞭解和心得。

最主要的是,我明白了教學心理學和我們學過的教育心理學是不同的,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整個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教學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只涉及教學情境(主要是課堂教學情境),非常詳盡。

教學心理學主要研究範疇是學校教學情境,研究主題是教與學雙方(主要指師生),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心理活動、心理特點和心理規律。

我們作為師範類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的問題在於三個部分一是學生有着不同的特點,表現出不同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學生在學習概念和規律時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礙;二是教師該如何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安排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智能,如何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是教師應具有何種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等。而這三個問題正是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教授的主要內容。

我們這一學期的課程中,簡單學習了很多教與學的心理學原理科學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原理、策略和技術,還包括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獲得,以及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情感、人格和品德的發展。這些知識對於指導我們未來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教學任務不僅僅是灌輸知識,如今新課程常將課程(學教)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因此我們更需要這些專業課程的指導。

結合本專業課程的思考,我們可以説,物理教學過程是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教學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幫助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通過各種活動認識客觀世界、掌握物理知識(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和物理方法,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訓練物理基本技能,促進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過程。

中學生基本的物理能力主要有: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的物理能力有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創造能力等。在這些能力中,思維能力是核心。物理能力的培養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我國推行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物理教學必須將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瞭解有關物理能力的問題,如中學生物理能力的結構、中學生物理能力的發展、中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等問題。

而在中學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心理因素,影響和制約着物理知識的教學。如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時,常常由於前概念的干擾、感性認識的不足、思維方法的不當、數學知識的影響以及概念間的混淆等原因出現心理障礙,制約着學生正確概念的形成;學生在學習物理規律時,常常因為感性知識不充分、日常錯誤觀念的干擾、思維定勢的負遷移、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等原因造成對規律理解的不深刻、應用的不靈活等。因此,研究中學生形成和掌握物理知識的心理規律,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識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上面兩段提到的問題,由於對教學心理學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加之很多本專業的師範類課程還沒有學習,又沒有進行實習,缺乏實踐經驗,所以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很快地學以致用,心中隱隱有一些想法,但不能科學系統地表達出來。相信經過今後更多的學習和實踐,可以加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

無論如何,通過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最重要的收穫就在於,發現了自己在今後的教學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明白了是在教學情境中心理活動、心理特點等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以及將會參考這些心理因素注意調整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教學活動安排的合理性。所以這門課程對我的認知產生了一些有益的影響和改變,令我心中對教學隱隱有了方向感,這於對我將來的從業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指導。

總結二

一、明確實習的目的與要求

(一)實習目的

安排實習的基本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業務水平,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1、積累教學經驗。通過實習,我們能夠體會到教學工作的基本過程,能夠積累教學經驗,能夠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地應用於實際教育工作,並從理論的高度對教育工作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設想。這無疑有助於我們以後更好地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

2、瞭解和熟悉企業管理。對於在企業實習的學生來説,實際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這種實際能力的培養單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課堂走向社會。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瞭解實際的管理運作狀況,實際體會一般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以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要求

實習學生具有雙重角色。他們既是學校派出的學生,又是實習單位的工作人員。鑑於此,我們對學生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1、以正式工作人員的身份進行實習。要求學生不因實習身份而放鬆自己,要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和紀律,積極爭取和努力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2、以“研究者”的身份實習。要求學生完成教育教學研究報告,積極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途徑,利用實習機會深入瞭解社會的學校,關注學校秒建設,關心教師與學生存在的問題。

二、實習的效果與經驗

1、實習促進了我們對社會的瞭解,促進了我們教育工作的認識與經驗總結。

2、通過學習,學生普遍感到不僅實際工作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還激發了大家對專業知識的興趣,並能夠結合社會實際存在的問題在轉業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一些學生寫出了質量較高的教育教學研究報告。

3、實習促進了學生自身的發展。實習活動是我們初步接觸社會,培養了我們的環境適應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4、實習配合了所在單位的工作。參加實習的學生在各自的實習基地積極工作,從小事做起,直至參與本部門的重要工作,我們的精神風貌及工作能力受到了各位領導與工作人員的普遍好評,在實習歡送會上,都出現依依惜別的感人場景,而大部分單位都表示,歡迎我們以後能夠繼續去該單位工作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