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讀後感3篇

來源:文萃谷 2.4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活着讀後感3篇

活着讀後感1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後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後,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着。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着而活着。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正如一條顛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終會在浪尖與谷地起伏一樣,前行在寫作之路上的作家們的創作狀態無疑不可能穩定如一。餘華也不例外。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在1995年前後,也就是在那篇《活着》的創作前期,餘華的文學創作進入了一個很微妙的時期。

首先,我們跨越對經過和原因的猜測和臆斷,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們會發現餘華在那一年做出的一個對中國先鋒文壇不啻為一個噩耗的決定:放棄先鋒試驗。然後我們再回眸身後。這時候就會發現,那實際上在1995年就已經是註定的事情了。這一年,另外兩個著名的年輕作家蘇童,莫言也作出了類似的決定。餘華的告別先鋒小説的宣言是:"我現在是一個關注現實的作家"而這時恰恰是他繼《活着》之後,另外一個長篇小説《許三觀賣血記》殺青不久。那麼就讓我們稍微關注一下這後一部被作者聲稱為"關注現實"的作品。實際上,它與餘華早期作品之間相當明顯的變化。或者説,我們會驚異地發現這篇文章與餘華早期的《在細雨中呼喊》完全是兩種樣子。

那麼我們再把目光轉回到1995年,就會發現餘華的唯一兼有現實主義文學和先鋒小説特徵的作品,就是那篇轟動一時的《活着》。這樣説來,《活着》應該是餘華創作的一個過渡。

從這個角度説,《活着》是作者在自己進行先鋒性文本創新枯竭的時候,尋求出來的一條出路。不過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從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來的很大的隨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構思完全成熟後才開始創作的作品。餘華有可能象孩子信手塗鴉一般寫下一個開頭。

作者在將這個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稱不上是在創作。在餘華的創作陷入低迷的時候,寫作其實僅僅是一種習慣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隨意中完成的小説,對於讀者和作者而言,與所有好作品一樣,是一種偶拾,或者是一個運氣。

《活着》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説。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並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故事並不具備轟動性。同時,餘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餘華一直所不屑的。餘華所崇尚的只是敍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敍説一些其實並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敍説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閲讀。這樣説來,《活着》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着》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閲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這樣就會有一個結局: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為閲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

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實主義做口號的現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並無任何意義。那麼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於這裏。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着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

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

活着讀後感2

在神聖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熱愛人類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須忍受的,歌唱那些應該歌唱的。——海子

坐在窗口,看着羣鳥一起飛向樹枝,又一起飛向藍天……他們想去哪兒就飛向哪兒,活着是一種蓬勃的生機。這種感覺真美好。但是我們呢?福貴呢?生命裏難得的.温情將會被一次次撕扯得粉碎。温情末了只剩得老頭與一頭老牛在陽光下慢慢回憶。但他還是活了下來。我不止一次無止境的探求思考着到底是什麼才讓能早該被折磨瘋了的人活下去?無數次地翻閲福貴的故事久久才終於醒悟。

我靜靜地聆聽這個靈魂的述説,想幫他吶喊命運的不公,也想幫他對抗這不公的命運。但是,我不行,也不能。

有種麻木的感覺,感覺自己好渺小,生活鞭撻我們。完全無法左右任何事,面對命運,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只能看着這一切摧毀着人們悲慘的人生。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為年輕的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最後在貧困中醒悟,但殘暴地奪走了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福貴的“活着”,明白了為什麼説‘活着就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因為在那個畸形的年代能活下來就很好了,福貴也説了他只想平淡的活着,其實我們所有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你去過黃土高原上極度貧困的地區,你會發現那裏的生活無比的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被寂靜籠罩的夜晚狗吠雞鳴都是固定的時間。人們的娛樂少得可憐,他們的語言卻是誇張又大膽,“天燒開了個大洞”“地球被煮開了”這些是黃土高原上的魔幻主義。生存孕育出的魔幻主義,而非浪漫。所有一切都只是為了活着,單純地活着。

“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那活着到底是什麼?古往今來我為什麼而活?既要面對死亡我又為什麼還得痛苦地活着?但為什麼還要有好死不如賴活着這種説法?等等的一切都是未知。

未知苦處不信神佛,福貴的活着我們終不能理解。“看那最後一念怎樣滅絕怎樣被風吹散”,極端的感情糾葛下顧城自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困頓的憂鬱中海子卧了軌;“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在喪夫的悲痛裏三毛自縊了。在那本該平凡的活着中,為什麼又有這麼多人選擇永遠離開?生命能否給我一個迴應?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艱辛,一路的執着,為什麼都越不過最後的那一道坎?生命是自然的賦予,卻為什麼要將他不情願的畫上句號?百般波折,春去秋來,綠葉哪怕是凋落的最後一刻還是用光合作用供給養料;蠟燭即使到了化成蠟油的前一秒也是發着燃着發着光。身邊的風,花,雲,霧哪個不是活着,他們活得平凡,他們也有盡頭,他們生命卻不曾被認可。

是的活着是無形的,活着在我們中國道德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它本不應該作為任意一種詞性存在,因為活着就只是生命韌性的體現罷了……

21歲的霍金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生命的韌性支持他艱難的活着,最終他在天文與物理上的造就無人能及,這便是生命的韌性,這就是活着。我曾看着被踩踏的蝶艱難地爬起,揮動殘缺的翅。不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活着。是的,不只是只有我們,想在這個世界活着。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這種韌性最終讓福貴老時以一種超然的、怡然自得的、平靜的態度面對生活,難道不是在告訴世人,如此悽慘的福貴,尚且能夠平靜地認真地活着,既然無法改變活着的事實,但可以改變活着的態度即生命的韌性,只要活着就會有希望,無論好與壞,至少在生命的盡頭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努力奮鬥過,始終堅持不氣餒,不抱怨,坦然面對這一切。做到活得袒胸露背去迎萬箭攢頭,仍能舉頭對蒼天一笑。

活着只是活着,只是生命的韌性和世間的對抗。靜靜地活着,強烈而又無聲,像泥濘裏的玫瑰,悲慘而又高貴。世界有壓迫,命運會捉弄我,可我要緊緊扼住他的咽喉。我們不都是這樣嗎?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爬起一次次攀登一次次一次次……活着我從不後悔,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奮力舒展開一樣,我的韌性不止於此。這種韌性與我個人而言才是真正的活着,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身在泥潭裏的人也會仰望星空,心繫鯤鵬,則能見九萬里天地。

我似乎真的明白到底什麼是活着,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形形色色的人們在這個叫做活着的故事裏死去,這寬廣又沉重的話題壓抑得欲哭無淚。

是的,它太沉重,害怕它刺痛我的心。是的,它太寬廣,凝聚了太多責任和使命。

人總説,時間會掩蓋一切…可那一切像是春風吹又生的枯草,總是在人們的心中放映着。“活着”,那個黑暗的時代亦像是逝去了又像是仍舊鮮活着;那兒悲慘的人們亦像是死去了又像是活着的。

活着讀後感3

這部書描寫了作者聽到的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而講述這個故事的正式這個老人。從地主家的闊少爺,到別人家的佃户,到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再到解放後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最後到一個孤零零的老人,福貴的一生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幾種身份的交織,註定他普通卻不平凡的一輩子。從解放前到文革後,福貴的經歷幾乎涵蓋了當時中國所有的底層人的身份,去過的最繁華的地方不過是縣城,最高的身份,不過地主家的少爺,進城還需要把自己打扮辦成有錢人的樣子。青年時敗光家產,父母先後去世,打仗時失去了戰友,中年失去了兒子,文革時失去了兄弟,到老了又先後失去了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最後和一頭買來的與他同樣年邁的牛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個人,經歷了底層人幾乎所有的苦難,與其説他是那一代人的象徵,倒不如説他就是那個時代。

同《許三觀賣血記》一樣,書中鮮有關於時間節點的描寫,所有的變遷和重大歷史事件都是用主人公的經歷表現出來的。解放戰爭時他進城請郎中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被解放軍俘虜後選擇回家;回家後趕上了土改,原來的地主被槍斃,而他因為敗光了家產免了一死;人民公社時,家裏的地歸了公社,大家一起到公社的食堂吃飯,家裏的鍋被砸了拿去鍊鋼,村裏居然想用煮肉的方法來煮鋼鐵;公社食堂解散,村裏開始記工分,三年自然災害讓妻子的病越來越重,兒子也沒了;文革開始,女兒出嫁,村長被拉進縣城捱了三天打,女兒難產死了,妻子也跟着沒了,外孫四歲的時候女婿也被水泥板夾死了;包產到户後,祖孫倆一起幹活,外孫生病,福貴心疼煮了半鍋豆子給他吃,沒想到外孫被豆子活活撐死。就這樣,經歷了所有的重大變革後,家裏只剩下了福貴一個人,反而到了此時,生活歸於平靜,用福貴自己的話説這輩子想起了也是跟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

有人説時代讓福貴最後變得麻木、苟且偷生,我倒是覺得時代讓他活的更加明白。垂暮之年的福貴沒有自暴自棄,混吃等死,而是存夠錢買了一頭老牛,繼續在田裏耕作,對於過往經歷,福貴也從來沒有逃避過,相反,他樂於向別人講述並且是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的故事。他在耕作的間隙對別人説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説錯,牀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可是回看他的一生,這四樣他那樣沒有錯過?到老卻可以用一個旁觀者的姿態來看待。正如作者對他的描述同事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一輩子走過來,回頭看時能把自己的腳步看的如此清晰,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這需要何等勇氣。

書名活着,作者沒有用生活、生命、福貴的一生這類字眼,用的是最常見,最殘酷的兩個字。經歷了各種苦難的福貴不止一次想死,輸光了家產的時候想死,在軍隊被包圍沒吃沒喝的時候想死,可是正所謂臨事方知一死難,每次都艱難的活了下來,他娘勸他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他的戰友老全勸他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心裏想着自己的妻子那兒女,福貴活了下來,可是他爹孃死了,勸他的老全也死了,他最牽掛的妻子和兒女都死了,可他還得活下去。讀書之前,活着這個詞太過於稀鬆平常,可讀完之後再看封面上的這兩個字,好像掙扎一般想從書上逃出來卻無可奈何的被鎖住。

相比於故事本身,我同樣也驚歎餘華的語言,寥寥幾句,可能是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可能最後就是一個反轉,可能把一兩個人的神態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可能發人深省。比如在寫他原來的家境我爹和我,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我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撞去的。我女人家珍,是城裏米行老闆的女兒,她也是有錢人家出來的。有錢人嫁給有錢人,就是把錢堆起來,錢在錢上面嘩嘩地流,這樣的聲音我有四十年沒有聽到了。前面一大段説他們家如何有錢,他丈人家如何有錢,語言通俗的像一個沒文化的暴發户,最後話鋒一轉,與其説在炫耀,倒更像是吹牛。福貴進城時候的打扮我穿着白色的絲綢衣衫,頭髮抹的光滑透亮,往鏡子前一站,我看到自己滿腦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錢人的樣子。最後一句話很有意思,一副有錢人的樣子,他本來就是個闊少爺,為何要還要打扮成有錢人的樣子?恐怕對於城裏人來説,他不過是一個鄉下有點錢的土包子而已,上不得枱面。這些精彩的,引人深思的描寫書中比比皆是,每一個人物性格、特點都是如此清晰,瞭然於胸。

當下我們常常會説被生活所累,每天努力工作為的是將來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福貴的一生卻是被活着所累,每天晚上他想的是明天如何活下去,對於他、他的家人、同村的人來説,有塊田種,有口飯吃,就已經是美好的生活,而我們把這叫做活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