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河》的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0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古江河》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古江河》的讀後感

  《萬古江河》的讀後感1

帝王將相、皇家貴胄以及諸如此類的成功人士,在中國古代史中佔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的強勢使得平民大眾在歷史中難以有一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為老百姓説過話的人很多,但是為他們書寫歷史並且傳諸後世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由是觀之,許倬雲先生和他的《萬古江河》一書實在是殊為難得。

先生論史,追求的是將艱深的學理用平和温婉的筆觸娓娓道來。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讀史之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未必都是帝王將相的後裔,我們並不能從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譜的歷史中瞭解自己究竟從何而來。因此,許先生所做的,正是為老百姓立傳,留存整個社會的記憶。

在《萬古江河》中,許先生以長江黃河比喻中國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講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從源頭的涓涓細流蜿蜒而下,逐漸包容各種文化,一個多元而複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於成形。許倬雲先生得益於梁任公《中國史緒論》的啟示,將這一過程當作中國文化圈不斷擴張的過程,分為中原的中國、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世界的中國以及中國近百年現代化浪潮的蹣跚歷程。這種劃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國傳統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斷代手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將敍述的重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從社會史的角度透視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這種氣魄與視角,非大家不能為。

千秋歷史,萬古江河。在許先生看來,歷史文化之於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將相之於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不能與後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講座中所説:“自然是長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似乎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最近出版的諸多史學著作,仍然擺脱不了以政治史為綱的舊習,日常生活少見着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論。現在的歷史暢銷書《品三國》、《明亡清興五十年》也不能脱離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補了中國通史的某種空白,也給人以極大的啟發。

  《萬古江河》的讀後感2

記得特朗普訪華時參觀故宮,特朗普問到中華文明沒有斷過嗎?一邊手指着故宮的地面,好像在提示這是外族清朝的皇宮,不是你們漢族政權的皇宮。

其實國人中也有崖山之後無華夏這樣的論調。

中國一向以來的正史多是基於漢民族的文化觀和歷史觀,所以我以前讀中國歷史也只喜歡看諸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景之治這類盛世華章,這是漢民族作為天朝上國的高光時刻,我們看到了文化的輸出,漢文化主導的普世價值和社會秩序在國際社會確立傳播,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這樣的歷史片段上的。而對於漢民族盛極而衰的那些低谷時期,諸如五胡亂華,靖康之恥,安史之亂,土木堡之變這些則不想看只想翻篇,更不用説清末以來的苦難歷史。

但是萬古江河的作者卻提醒我們,看中華文化不能站在漢文化的單一角度,而且漢文化本身也是一直變化發展的。雖在先秦時期主要思想大咖都已為我們奠定基礎,但是中華文化始終處於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比如後來佛教加入,儒釋道的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內核,比如胡服騎射我們向北方民族學習,如此等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這些最開始並非蔑稱。戰爭是交流融合的一個極端手段,是激烈的碰撞,那些漢人的低谷時刻恰恰是文化對撞最激烈象揉麪一樣產生新的變局時刻。這種吸納和融合在盛世輸出的時候往往很少,沒有這些變局,中華文化不會象今天這麼豐富。南宋偏安一隅,胡化嚴重的中國北方反而因為少了儒家功名入仕的理想渠道而滋養了數學,醫學等等科學的發展。元朝大批士族文人沒有做官,所以元代文人畫反而空前發展。

中原向東和南的融合較為温和因為都是農耕文化,向西和北的融合則存在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不斷反覆。到了近古時期的明,專業化的手工業生產和外貿海運在南方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將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日後就一直保持了南北差異的格局。近代工業的開展又進一步帶來了巨大城鄉的差異。

北魏,元,清這些朝代看到的統治階級漢化的過程也伴隨着中華文化和人口結構有了改變和新的成分加入,單純的只講漢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漢化是自大和片面的,漢文化在漢化別人的同時也一直在吸納變化。

我們不但要正視正史中北魏,元,清這些在漢民族看來是異族的統治時代作為中華的一部分。本書在講明朝時期的時候提出一個讓我耳目一新的觀點。正史大紀年表元之後是明,此時元統治者的後代退回草原成立的後元我們一般都不關注,我們通常不把遼,金,後元這些草原民族政權納入中華正統歷史,但這是狹隘的,和崖山之後無華夏一樣是狹隘的。作者認為這個時期其實可以被看成是中國近古時期的又一次南北朝,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歷史的一部分。雖然後來反清復明或者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有其歷史的重要性必然性,但對於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如果不把這些北方草原政權納入正史,那麼就還是以漢民族的眼光在看歷史,這個不符合多民族的價值觀。

本書最後一章對晚清以來中國的社會發展和變革這些寫的很客觀,有不少我以前沒有想過的視角。為什麼日本的明治維新能夠成功,我們的戊戌變法會失敗?為什麼我們在西方啟蒙運動蓬勃發展的歷史環境下會錯失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機遇?這些以前在學歷史的時候都討論過,許先生則給我帶來了新的反思。

感謝許倬雲先生,為我帶來很多新的視角。

  《萬古江河》的讀後感3

全書整體貫通下來,大體分兩段:1500年以前的中華古文明領先世界,中國在某種意義上等於世界。1500之後,西方以新航道為機緣崛起,飛速發展,超過中國並引領世界,中國閉關自保也難逃欺壓。

古文明起於商周,經過秦帝國統一,中華自此發源,1500以前出現過兩個中華大帝國,分別是秦漢和隋唐,這兩個帝國充分代表了中華古文明的輝煌,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為外人效仿,萬流朝宗,唯我獨尊!

兩大大帝國之外,則是北方各族文化不斷融入正統中華。中華版圖的北方是政治中心,再往北的蒙古匈奴等蠻族入侵,始於兩晉時期,在經濟文化等方面與中原正統往來融合,豐富了中華文化,蠻族佔有北方之後學習漢人文化用於生產生活,也體現了中華文化強大的涵化能力。

北族發展的關鍵點在安史之亂,此後大唐走向凋敝,至南宋北族達到繁盛時期,佔據北方廣土,南宋版圖只有南方一隅,但盛在經濟發達,貿易線路往來如織,為後世打下基礎。元代中國已全盤為草原政權統治,經過明代經營至清,政權再次落入滿族,漢人再次由外族統治。至此,中華文明全部內容的構建悉數完成,古文明經過千年經營,獨尊世界。

而中華的衰落,籠統來説始於1500,即明朝時期。經過千年積累,明朝發展至古文明的巔峯,中華物產豐盈,自給自足,無所不包。此時的西方本土,人的意志開始擺脱神的束縛,王權逐漸凌駕於教權之上,之後改變整個西方世界的法國大革命,使西方的普世價值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航路伴隨着資本主義的擴張,讓列強對新土地和自然科學無限憧憬。16世紀初至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攜現代文明東侵之勢不斷增強。古老的東方社會被逐漸蠶食,而明清兩代始終以天朝上國自居,難以認清世界的變革,偶有改革圖新之士也是鳳毛麟角,根本無法撼動這個古老大國的千年秩序。

政權僵化的中華之所以未亡,也是因為這個僵化的政權難以統領全國,在列強侵華之時,各地方政府聯合自保,與中央脱離關係,各地方力量得以保留。千年帝制結束之後才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此後國民軍北伐,國共聯合抗戰又內戰,直至新中國成立。

萬古江河,萬古流轉,經歷了千年萬年的分流與匯合,終入大海。萬古的歷程紛紛擾擾,有輝煌有落寞,如今已悉數沒入黃土。留給後人最有價值的訓誡:時時內省,時時聞外,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萬古江河》的讀後感4

對於其他人來講,這本書也許並沒有什麼學術深度,它只是一位教師對於過去幾十年自己教學內容的文字集結,不過對我而言,卻是一個極好的學習中國社會、歷史和地理的課本。作為一個八年級就再也沒有學過地理,高二就再也沒有學過歷史的偽理科生來説,我的歷史知識可以忽略不計。上一次有機會全面瞭解中國歷史發展還是國小時讀的上下五千年和東周列國。我無法僅通過對於萬古江河閲讀對中國歷史做到條清縷析,瞭然於胸,但還是有些點狀的思考和收穫的。

一是人類源於非洲大地,大概率的共識是所有人類只有一個祖先,而不是多個源頭和祖先。

二是無數年的農耕發展後,人類開始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開始社會制度建設的嘗試,無論藝術、宗教、城市規劃等如何發展,最終把國家統一成社會的巨大力量來自於法律。這在歐洲和中國既表現出了驚人的相似,又是分別獨立發展形成的。古羅馬法典的創設,秦代法家在諸子百家的勝出,均證實了這一點。

三是同樣是無數的征戰和討伐,歐洲似乎相對完整和單純地保留下來了它的人種、宗教乃至文化;而中國更多地是所有的民族、文化及宗教都融合到了一個強大的混雜的被稱為漢民族中來。對照中國歷史,還是很難理解這個民族如何在過去3000年的遷徙和流離的過程中,一直保持民族、宗教的純潔性而未被路途中國任何一個國家、文化、宗教等完全規劃和吸收,3000年後仍然有足夠的人數、財力、信仰去建設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這就好比説天龍八部裏面的慕容復突然變成了一個正面人物,並且持續男主直到鮮卑復國一般不可思議。也許歷史就是這麼弔詭,雖然大家的發源起於一端,但是一旦各自發展起來,就好比無性繁殖克隆出來的無數小人,最終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了。

四是原來中國的落後真的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情啊,中國真的曾經很強大啊。那麼中國是從什麼時候不強大的呢。似乎漢唐是中國最好的時代,那個時候歐洲在最黑暗的中世紀,戰神們把匈奴一直打到了歐洲,唐朝的經濟、文化、藝術、貿易都達到全盛,難以想象那個時候中國有黑人、日本人、波斯人等等,明清時候鄭成功的海軍稱霸海上,與荷蘭、日本開戰屢戰屢勝。可是短短的幾百年間,甲午海戰時,中國的軍隊不堪一擊;改革開放之前,一張外國面孔往往會引起無數人的圍觀,這些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似乎一個社會的進步不是線性的,退步也不是。究竟什麼是一個民族強大的象徵呢?軍事的強大?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燦爛?而這些並不總是同步的。

人們總説讀史可以知興替,也許我們可以以史為鑑,但又不能刻舟求劍,什麼時候都得摸着石頭過河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