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藝術教學教案:塑料小博士

來源:文萃谷 3.75K

製作意圖:小班幼兒小肌肉動作發展不靈活,手眼協調能力差,他們對顏色及常見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不能按某一特徵進行分類(如按顏色、形狀)及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序。為了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及分類、排序能力,製作了此遊戲材料。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學教案:塑料小博士

教育價值:

1.發展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動作的協調性。

2.能按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3.提高觀察能力,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規律並進行排序。

選用材料:大可樂瓶,呢絨繩,紅、綠、藍色踏踏迷,紅、綠、粉色墊板,及時帖,大透明膠條,皺紋紙。

製作方法:

1、兩個大可樂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對接用大透明膠條粘牢瓶底向上,然後瓶身用及時帖裝飾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皺紋紙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頭頂粘上壓好摸並穿好五根呢絨繩的五角星即可。

2.紅、綠、藍色踏踏迷,紅、綠、粉色墊板分別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用打孔機打好孔。

適用年齡:小班室內活動

操作方法:

1、能力弱的幼兒按圖形,不分顏色進行穿接。

2、能力較強的幼兒按圖形、顏色分別進行分類穿接。

3、能力強的幼兒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後,教師引導他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穿接。(如按圓形的紅綠、紅綠規律穿接等)

活動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是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的。在多彩的世界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促進幼兒對色彩的審美能力的發展。本次活動是針對小班設計的, 旨在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在認識這三原色的基礎上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幼兒產生顏色對於不同事、物關係的聯想,發展幼兒的想象及表達能力,展開幼兒視覺與感覺的色彩之旅,讓幼兒成為彩色世界的探索者。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手工撕紙、粘貼毛毛蟲,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在製作、模仿毛毛蟲的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能力與知識目標:引導幼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表現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通過撕紙、拼貼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引導幼兒通過運用紅黃藍三色紙,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3、技能目標:引導幼兒學習沿線撕紙的技能和拼貼的技能。

4、創造力培養目標: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毛毛蟲的外形特徵有所瞭解。

2、物質準備:有關毛毛蟲的錄像資料、圖片、玩具。畫有圓 形的方形紅、黃、藍三色紙若干,空盤子每組三個、膠水、棉棒、勾線筆。教材專用作業紙每人一張,範例撕紙毛毛蟲、錄音機、磁帶。

3、環境準備: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園展板。

活動過程:

一、趣味導入

1、播放錄像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神祕的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播放錄像出示毛毛蟲)

提問:剛才看到的小客人是誰?(毛毛蟲)你看到什麼樣的毛毛 蟲了?

2、請幼兒尋找、觀察毛毛蟲,發現毛毛蟲之間不同的外形特徵。

3、指導語:現在毛毛蟲小客人就在我們身邊,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隻毛毛蟲。(請幼兒尋找藏在周圍的毛毛蟲圖片)請幼兒説一説自己找到了什麼樣的毛毛蟲,並看一看和其他小朋友的毛毛蟲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毛毛蟲有的身體是一個顏色,有的身體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小結。

二、學習範例,嘗試撕紙

1、出示玩具毛毛蟲,引-t-S幼兒觀察手工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

指導語:老師也找到一隻大大的彩色毛毛蟲,出示玩具毛毛蟲,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着什麼?(眼睛、嘴巴、觸角)

(2)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彩色的,一節一節的,)

(3)身體兩側還長着什麼?(許多小腳)

2、出示範例手工撕紙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 .

指導語:在一座麗的大花園裏還藏着一隻漂亮的毛毛蟲,請眼睛亮的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提問:

(1)這隻毛毛蟲是用什麼,圖形做成的?(圓形)

(2)毛毛蟲身上有什麼顏色?(紅、黃、藍)

(3)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角和身上的小腳是怎麼做上去的(畫上去的) ’

3、教師講解示範毛毛蟲製作方法。

指導語:我們一起給這隻毛毛蟲做一個朋友吧!(教師示範,操作步驟:先撕圓,然後把圓一個一個靠在一起粘在樹葉上,然後畫上眼睛、嘴巴、觸角和小腳。教師重點介紹撕圓的方法。)

4、幼兒撕紙、粘貼毛毛蟲,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語:下面請小朋友也來動手做一隻可愛又漂亮的毛毛蟲吧。

出示電子版《幼兒美術新天地》教材中的範例,觀察不同形態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要求:撕圓的時候儘量沿線撕,粘貼時,圓與圓緊緊挨在一起,撕剩的廢紙放進空盤子裏。 ‘

三、欣賞作品、互評、遊戲

1、請幼兒將作品放置於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2、講評:幼兒互評,教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3、遊戲:毛毛蟲爬爬爬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的紙張,讓幼兒練習撕紙,並在此基礎上再造想象。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認識了紅、黃、藍三原色,並通過撕紙、粘貼三色毛毛蟲的操作活動加深了對三原色的認識。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由觀察認識毛毛蟲,到動手製作毛毛蟲,最後到模仿毛毛蟲,先靜後動,教師將知識自然的滲透到整個活動當中,使幼兒能夠快樂的學習。而且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的興趣很高,都能在快樂的情緒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每個環節的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這次活動當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細小動作的完成比較困難,所以部分幼兒很難較好的完成撕紙任務,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

專家點評:

小班幼兒喜歡塗塗畫畫,撕撕貼貼。但是,在開展正式活動時,他們往往信心不足,熱情不高,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先讓幼兒製作一些生活中熟悉又感興趣的`事物,如天上的飛機,河裏的小魚,花花草草等。手工課《三色毛毛蟲》就選用了幼兒比較喜歡的毛毛蟲這一形象,幼兒一看到毛毛蟲,立刻來了情緒,因為他們熟悉喜歡,覺得好玩,所以積極性高漲。因此,本節活動的選材很好。其次,整節活動的環節很清晰,層次分明,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語言的組織、引導簡潔準確,示範講解清楚明白,而且教態親切,適合小班幼兒,使幼兒在快樂的情緒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美術活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最後的講評活動,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應做到重其情而不重其技,重其趣而不重其法,不能只從技能水平上評論好壞,要從想象是否奇妙,構思是否新穎,內容是否童真稚趣,畫面是否豐滿來評價,並對幼兒的大膽想象.xs-以肯定。從而才能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手工活動―包糖果

手工:包糖果

活動目標:

1.學習包糖果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橡皮泥、一盤糖。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麼?

出示一盤糖“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糖)

“小朋友吃過糖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我們來給它們做糖吧。我們一起來包糖果。”

2.請能力強的幼兒來包糖果。

兩手拿住紙的兩條花邊,反面朝上放好,橡皮泥擺放在紙的中間,將紙的前後兩邊分別往裏折,包住橡皮泥,左右兩頭的紙分別收攏並扭轉一下,糖果就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包好一顆糖果後,還可以包另一顆糖,比比誰包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果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幹,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活動延伸:

將糖果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我學…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我學…

目標: 1.進一步學唱歌曲,體驗旋律的優美,能有節奏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2.對改編歌詞感興趣,產生邊唱邊表演的創作慾望.

3.在禮貌、友好的對話中享受愉快、親切的情感交流.

準備:1.學唱過歌曲《我學小馬跑》.

2.小鴨、小鳥、小兔頭飾、《春天》音樂,雙響筒.

3.課前請一位大班小朋友參加情境表演排練.

4.場地佈置:小鴨、小鳥、小兔的家,森林.

過程:

一. 幼兒聽《春天》的音樂跟着老師做動作進活動室.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森林裏遊玩吧.”

二. 複習歌曲《我學小馬跑》

1.“聽!誰跑來了?(另一教師用雙響筒發出馬蹄聲)是小馬跑來了.”

2.“我們一起唱《我學小馬跑》這首歌來歡迎小馬.要用好聽的聲音唱.”

3.“小朋友唱得真好聽,這一次我們邊唱邊拍手為歌曲打節奏.”

4.“這次唱得更好聽了,小馬有跑得快和遠的本領,我們一起來學小馬跑,注意跟着音樂的節奏.”(鼓勵幼兒自由大膽的發揮.)

5.“這位小朋友的動作做的很漂亮,我們一起來學學.”

“小朋友真棒,學會了小馬跑的動作.”

三. 創編動作.

1. 大森林裏還住着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你們願意向它們一學本領嗎?(願意)

⑴師生一同來到小鴨的家門前,做輕輕敲門狀.教師鼓勵幼兒有禮貌的問話:“請問小鴨在家嗎?”(在)“你在幹什麼?”(我在練習走)

⑵你們願意跟小鴨學習走的本領嗎?(願意)

⑶在小鴨的帶領下,師生共同隨着音樂仿編“我學小鴨走、走、走.”的歌詞.

⑷講解動作:兩隻小手放在身體的兩側做翅膀,跟着音樂一搖一擺地向前走.同時自由創編、表演“小鴨走”的動作.

⑸“看,這制小鴨走得真漂亮,我們一起來學學.”

⑹唱唱、玩玩、演演1至2遍後,和小鴨再見.

2.“我們一邊學小鴨走,一邊再去找其它小動物學本領.” sp; 方法同1.

3.“我們一邊學小鳥飛,一邊再去找其它小動物學本領.”

方法同1.

三. 今天,我們學了那些本領?(小鴨走、小鳥飛、小兔跳、小馬跑)你最喜歡哪種本領?(幼兒自由説説)

四.“時間不早了,小朋友,學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本領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小小石頭藝術家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小小石頭藝術家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造型石頭;

2、學習與同伴協調地進行活動;

3、大膽的嘗試,體驗做個小藝術家的快樂。

活動設計思路:

石頭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得的活動資源,曾經在活動中利用過它,孩子們在活動中意由未盡。由此想到設計這一活動:小小石頭藝術家。一方面滿足幼兒玩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幼兒對已接觸到的美工技能(塗畫、粘貼、搓捏、壓印等)得以鞏固,在他們的嘗試中感受動手的快樂。

讓小班幼兒進行造型活動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活動的目標定位於願意利用石頭塑造,體驗動手的樂趣,從中獲得自信心與成功感。活動以觀察小動物的石頭作品開始,讓幼兒在一種自由的形式中去尋找去發現,並學習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去思考總結。同樣幼兒嘗試也是以自由的形式進行,即讓幼兒自主的選擇跟哪個小動物學本領。通過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幼兒感到自己本領的大,與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對於小班幼兒來説,獲得成功才能使他們有活動興趣至使學習變得主動起來。

活動流程

導入觀察作品 → 產生利用石頭創作的慾望 → 嘗試創作,體驗做小藝術家的快樂 → 分享各自的創作成果

準備:和

幼兒一起收集石頭及石頭製品;;美工工具(顏料、一次枱布、棉籤、水彩筆、彩色紙、膠水、畫有圖案輪廓的大紙、彩泥等);佈置熊、松鼠、小狗、公雞、小兔作品展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石頭):小朋友這是什麼?(石頭)我們教室裏來了幾位動物藝術家,它們知道我們在收集石頭,所以帶來了和石頭有關的禮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時想一想是什麼?猜猜是怎麼變的?

(二)引導觀察並講述

1、 觀察石頭

(1)幼兒分散觀察石頭。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變成了什麼,想想用了什麼辦法(材料)。

2、 講一講

教師:你看到的石頭變成了什麼?用什麼東西,什麼辦法使石頭變成XX的?

(鼓勵幼兒大膽的把觀察到的用語言表達)如:小熊用橡皮泥把石頭變成了小魚。

松鼠用石頭拼出小屋。

3、個別演示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演示或請小朋友演示。如若幼兒沒提到的教師可以提出:這是怎麼做的?

(三)創作要求

動物藝術家的本領可真大,你們想不想跟小動物學本領,做個小小石頭藝術家呀?你想跟哪個小動物學什麼本領?(引導講述:怎樣用石頭,把石頭變成什麼呢?)告訴旁邊的小朋友你要跟哪個小動物學什麼本領》

(四)嘗試體驗: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東西(材料)創作,注意和小朋友協商一下進行(小朋友不要爭搶,先到人少的動物哪兒學本領);

2、引導使用顏料的幼兒注意顏料不要過多;

3、提醒可以結合石頭已有的外形想象,並粘貼(看看石頭的形狀象什麼);

4、鼓勵幼兒嘗試一種以上的方法創作(你可以試試到其他動物那兒學本領);

5、幫助個別幼兒完成活動內容。

(五)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的作品;

2、説説自己的作品;

你跟誰學了什麼本領?把石頭變成了什麼?

3、請幼兒自由參觀同伴的作品共同分享創作的快樂。

教師:給你的朋友介紹介紹你的學到的本領吧!

具體操作及材料提供

熊(石頭、橡皮泥、墊板)

松鼠(石頭、畫有輪廓的圖案的大紙)

狗(石頭;顏料紅、黃、藍;盒子進行滾畫)

小兔(石頭;顏料;棉籤)

雞(石頭;公園情景,進行建構)

建議:

結束不用集中可直接交流;

石頭按輪廓拼可畫一張大幅畫(顯幼兒間協調)

滾畫可提供小勺舀石頭

可用提供的石頭創造一個環境作為延伸,把作品總陳列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碰一碰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碰一碰

活動

幼兒在入園有一段時間後,彼此已經熟悉了,因此老師和小朋友間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間,都經常會出現身體上的,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觸性的親熱動作,説明孩子有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音樂遊戲“碰一碰”。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熟悉的小豬音樂為背景,用即將到來的豬年為切入點,以幼兒熟悉的小豬為遊戲角色,增加了活動的遊戲性、情節性、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

2、學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內容。

3、啟發幼兒能隨着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並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媽媽頭飾一個,小豬頭飾若干。

2、活動前教師和幼兒分別先戴好豬媽媽和小豬的頭飾,準備幼兒較熟悉的小豬樂曲,用ABA的表現方法,幫助幼兒熟悉遊戲。

活動過程:

1、“新年要到了,我們的新年是豬年。今天我們就是小豬寶寶,我是誰呀?(豬媽媽)今天陽光特別好,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鍛鍊一下身體,好不好?”

2、放小豬遊戲樂曲:A段,幼兒自由在活動室中間走動;B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動作;A段,幼兒身體暖和了,特別舒服,高興地玩耍着,曲終幼兒回到座位處。

3、摸摸你們的小手,暖和了沒有?(暖和了)我們來玩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碰一碰”。

4、欣賞一遍歌曲,幼兒熟悉內容。

5“先看媽媽做一遍,請你們給媽媽打節奏,媽媽找到誰,誰就站起來和媽媽一起做,好不好?”(教師邊清唱邊找一幼兒做碰手,幼兒小聲跟唱。)

5、“媽媽和××寶寶一起再來找朋友,碰一碰,你們繼續給我們拍手,跟媽媽唱這首歌。”

6、“你們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們一起來做這個遊戲吧。”(全體幼兒隨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豬寶寶真能幹。我想問問你們,除了碰手,還可以碰哪裏呀?”(啟發幼兒創編出不同的動作,如頭、鼻子、臉蛋、膝蓋、小屁股等。)

8、幼兒説一個動作,就請他找一個好朋友上來示範一次。

9、“我的寶寶可真棒,想出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動作,現在我們把大家想出來的動作,做一遍好嗎?”(全體幼兒站入場地,把剛才創編的動作做一遍。由幼兒問“碰哪裏”,教師回答,如:膝蓋碰膝蓋,集體做相應的動作。)最後,豬媽媽説:“屁股碰屁股”,小豬寶寶們立刻四散站開。

10、幼兒在《小司機》音樂聲中,模仿小司機愉快地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延伸:

1、可根據年份的不同或幼兒的需要及時變化動物“媽媽”與“寶寶”的名稱,如鼠媽媽與鼠寶寶、鴨媽媽與鴨寶寶等。

2、遊戲範圍可進一步拓展,如:請家長們也參與到活動中,與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遊戲;同年齡班小朋友之間、與哥哥和姐姐們一起等共同活動,使遊戲增加了挑戰性,同時也使幼兒在遊戲中增強了的交往能力。

建議:

1、本班幼兒人數如果偏多,可請幼兒自願分成兩組,先後進行。

2、、此音樂遊戲也可作為幼兒一日生活中運動量不大的過渡環節使用,如餐前、户外活動前入廁飲水等。

3、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如不善於或不敢主動和他人交往的幼兒,教師就要積極地先去找他們“碰一碰”。

自我反思:

由於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歌曲改編的音樂遊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而且由於採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在啟發幼兒創編動作時,由於教師的提問與提示均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而,幼兒表現得更開心;因為沒有了老師的限制,他們儘可能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心所欲的去創編想做的動作,特別投入,有些動作是成人也不易想到的,如耳朵碰耳朵、小肚皮碰小肚皮等,樣子特別天真可愛。這使目標中“啟發幼兒能隨着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並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得到充分體現,並證明了目標的合理性,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活動中,“豬寶寶”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豬媽媽”去碰一碰,這一點從幼兒的表情中的幸福與滿足就可以看出。其間,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高潮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附歌曲:《碰一碰》 李芹 詞曲

1=C 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