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

來源:文萃谷 1.1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童年》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童年》有感

讀《童年》有感1

新學期初,我們學校四年級學生的必讀書目是《童年》,所以我有幸和同學們一起讀了這本書。

讀過《童年》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阿廖沙,一個被稱為“自傳體三步曲”和“童年”的小英雄,是高爾基本人。這本書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和母親住在祖父家裏的歲月。

阿廖沙小時候,父親永遠離開了他,不得不讓他感到孤獨,也不得不讓人感到憐憫。幸運的是,阿廖沙的祖母非常愛他,經常講美麗的.故事來影響他。但與此同時,他也親眼目睹了兩個叔叔爭吵爭奪家庭財產,明爭暗鬥,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的自私和貪婪。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惡、愛恨早已在他的心中留下烙印。

童年是每個人漫長人生的開始,孩子的心靈和思想是天真無邪的。普通人和事都會影響孩子。如果受到好的影響,會讓人一輩子受益。相反,它會讓人失去目標和困惑。就像一個人做某事。如果他連一開始都把握不好,以後怎麼能繼續好呢?

阿廖沙住在祖母家時,接觸到了一個小公民的社會生活,這個階層的人所做的令人難以忍受。,甚至令人厭惡。然而,阿廖沙簡單而完美的心並沒有被這些消極的態度所同化,總是保持着他高尚的思想。這個想法貫穿了他的生活,反映了他所有的內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這樣,人們不禁同情他,同時也有一種欽佩。

讀《童年》有感2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三步曲。今年暑假,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簡直有着天壤之別,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阿廖沙卻在家庭中飽受虐待,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温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阿廖沙最終成為了一個堅強,正直,勇敢,自信的人。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更要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讀《童年》有感3

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和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童年是我最為寶貴的收藏。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小説《童年》卻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更是一段難忘的回憶!然而,苦難的經歷對於成功者是一筆財富,無數曾經失落的夢會成為他生活和文字顛峯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他在童年中受了人世間所有的苦難,這也鍛鍊了他將來進入社會的勇氣,這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而他在這段時間中,也因為姥爺的嚴厲,杜絕了不良的品性。

在生活中,我的爸爸也一直是這樣嚴格要求我的。記得有一次,回鄉下老家過節,正逢趕圩的`日子,媽媽帶着我去逛街。一到街上,我就東張西望找好玩的好吃的。鄉下路邊攤有許多好吃的,我拉着媽媽一路品嚐過去,吃的可開心了,街上擺攤的還有許多玩具我也很喜歡,就鬧着媽媽給我買。回到家裏,爸爸就問我趕圩幹什麼了?爸爸一向不讓我吃路邊攤的,他覺得不衞生。而我擔心爸爸會責備我,就對他撒了謊。爸爸其實早就知道我在街上做了什麼,於是揭穿了我的謊言,並嚴厲的批評了我。爸爸告訴我:“做人要做有誠信的人,不能撒謊,如果撒了一個謊,不及時説出真相,還要用更多的謊言彌補,那不就大錯特錯了嗎?”我也意識到了撒謊是個壞習慣,並開始改正。

我停止了我的回憶,思緒又回到了書本上,阿列克謝的童年真的過的很不容易。可是,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現在的辛苦是為了未來紮根,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為未來紮下堅定的根基。

讀《童年》有感4

童年,是每一個人所要經歷的階段,每個人的童年也有不一樣的精彩,伴隨着年齡的增長,童年的種種成為了記憶之中美好的回憶,而俄國作家高爾基的童年又是怎麼樣的呢,又是否有着與我們不同的經歷呢?

《童年》,是高爾基所撰寫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同樣是高爾基自身童年時期的寫照,描寫了高爾基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個當時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的性格陰暗和善良面,以及當時俄國社會的風氣和政治面貌,揭露了社會的本質,發人深思。

作者高爾基,在文中是一個名叫阿繆沙的兒童,他從小失去了爸爸,而母親,因為經濟的不足,將小小的阿繆沙丟給了他的外祖母,寄居在外祖母的家裏。因為外祖父的自私、殘暴,兩個市儈叔叔無休止的爭奪家產,阿繆沙小小年紀便受到了非人的折磨,被外祖父用樹枝打得無知覺而躺在牀上半個月,外祖父家失火而被虐待,外祖母和外祖父分家而被外祖父虐待,這一切的一切,使小小年紀的他看清了這個世界的痛苦和醜惡,而這些,也正是從側面揭示了當時俄國沙皇時代的罪惡一個低階人們的自私和暴虐。

不過,在如此的黑暗、可怕的環境中,同樣有着温暖和光明,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阿繆沙的外祖母。他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在幸福生活中度過最珍惜的童年的我們,很難想象高爾基當時所經歷的童年的悲慘與不幸,也許,當我們生活在那個時代,過着那樣的童年,我們甚至沒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在看不到希望的那個年代,我們還能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還能樂觀的活下去麼?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童年》的作者高爾基卻做到了,他真正的做到了如何去鼓起勇氣,如何去樂觀地面對生活,並嘗試着去改變着個世界。這,便是高爾基,一個勇敢而堅強,樂觀而自信的挑戰者,勇敢的海燕,也正是這種精神,才是本文的真諦,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崇尚的。

在感受作者給我們帶來的精神上的鼓舞與幫助的同時,我們也該慶幸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安定與富足,感謝父母老師的給予,去學會感恩,而不是遇到一點煩心事就去怨天尤人,其實,我們真的很幸福,我們應該去學會滿足,學會給予,而不是一味的獲取,畢竟,和高爾基生活的那個年代相比,我們實在是幸福太多,太多了。當然,在物質方面滿足的同時,我們應該去試着滿足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像高爾基那樣,在苦難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樂觀和自信,保持着屬於我們自己的那份自由和自信的微笑。

在《童年》中,我不僅讀到了一個個精彩的人生故事,得到了寶貴的精神食糧,更重要的是,我從精神和思想上產生了質的飛躍:不再怨天尤人,不再貪心,學着去感恩,去給予,去從容而鎮靜的面對人生之中的種種挑戰和磨難。我,在書中明悟,我的未來一片寬廣,一片澄澈和蔚藍,真正的海闊天空……

讀《童年》有感5

“美麗的畫卷”,“最快樂的時光”……這些語句常用作形容童年。童年是無憂無慮,天真純潔的象徵,可對於“阿廖沙”,或許只能用“痛苦”來形容。

“阿廖沙”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之一《童年》的主人公,即高爾基。《童年》描寫了沙皇統治時期,“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生活的經歷。在這個家中、有愛財、殘暴、吝嗇、貪婪的外祖父、有自私、蠻橫的舅舅,有家中染坊的各種工人。也有聰明、善良的外祖母,熱愛科學的“好事情”。“阿廖沙”就在這樣一個黑暗卻不乏光明的環境下,“阿廖沙”成長起來。

和“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比較,我們的童年就似僅在蜜罐中一般甜蜜而值得回味。“阿廖沙”的童年辛酸、悲慘、充滿苦難。雖然身處童年時代,卻沒有享受到童年應得的東西。當我們還在父母的懷抱時,像小馬般自由嬉戲時,“阿廖沙”已嚐盡人間疾苦。

是誰讓他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中堅強成長?是“阿廖沙”慈愛的外祖母。高爾基曾寫道“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就像迷途得人手中的指南針一樣,為“阿廖沙”指明方向。

去郊外旅遊時,經常會有這樣一個風景:在巨石下——沒有陽光照耀的地方,一朵或幾朵小小的花兒正悄悄地開放着。這一直令我費解,當我讀《童年》後,我恍然大悟。即使沒有光照,只要點點餘光就足以讓花兒綻放。那點僅有的光亮不正是外祖母嗎?她用無私的愛照亮了“阿廖沙”的生活,她是偉大的。

閲讀《童年》讓我受益匪淺,閲讀讓我收穫了許多。

讀《童年》有感6

炎炎夏日,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裏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的巨大懸殊。

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裏,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昂的兩個舅舅;樸實的朋友“小茨岡”;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次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吵、善良與邪惡之劍,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與他相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着。就從這一點上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更多想要的'東西。

是啊,我們經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用顧着讓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現在,我們應該悔過曾經的奢望,應該不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便足夠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獨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隻想着怎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但我們應該要想一下作者是怎樣堅持的。這樣,你就可以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的,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然保持對任何事物都不滅的信心。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那麼你的光明一定會到來,因為你懂的珍惜。我一直相信,黑暗過去之後,太陽總會出來!

只要你保持一顆不滅的信心,就算是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就算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童年》這本書就深刻的描述了,高爾基從小時候的艱辛和生活在一個惡劣的家庭環境中,所經歷的痛苦與無奈,但他卻從未放棄過,因為他堅信,黑暗過後,光明一定回來,陰雨過後,彩虹一定會來。只要自己不要放棄自己,遇到什麼事都不要立刻想到退縮與害怕,你越是逃避就越害怕,讓自己變得堅強一點,勇敢面對一切,以後的路就會越來越順利,自信的人不管做什麼,走到哪裏都是最閃亮耀眼的。

所以,同學們《童年》這本書真的很值得我們去看一看,它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心與心交匯,溝通的工具,希望你們能找到你們想要的感覺!

讀《童年》有感7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暑假就過去了,每當我翻開高爾基的《童年》時,我的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故事主要描述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主人公阿廖沙出生在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動。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在這個家庭中充滿了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卻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堅強、自信、樂觀的.人,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與挫折。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

正如你所想:希望從未消失,只是你還未發現它的存在,雖然它的光芒不怎麼耀眼但卻能迸發出生命的色彩!正因有了希望種子才能衝破泥土的束縛,在春雨中破土而出;蟈蟈和蛐蛐才能在盛夏和嚴冬放聲歌唱;才能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千古絕唱……生命正是因挫折與磨難而美麗,因奮鬥、拼搏而精彩!

最後我想説: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是什麼,是黎明的曙光。只要你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我堅信你的光明定會到來。記住,生命因希望而美麗!

讀《童年》有感8

《童年的祕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台索利撰寫的,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得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揭示了兒童心理髮展的祕密,説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過對本書的閲讀,有一種情感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

在讀全書的過程中,“教育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一個理性的人能夠支配自己的行動,使得他的行動不僅僅因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應用,而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如果一個人無法達到這個目的,他就不能獲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種人物角色的統一。”成人無法理解兒童對感興趣事物的熱愛,他們對一切都習以為常,並認為自己瞭解這些事物。所以他們感到乏味和疲倦,他們對工作不再熱愛,開始被動行事,兒童的那種專注、探索、發現和創造也自然隨之消失。

成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產生衝突的原因。雖然孩子在年幼時對父母的這些強迫沒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長期如此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種衝突所產生的後果幾乎會無限擴展,就像一塊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面時傳出去的波一樣。在成人的眼裏,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

但對於孩子來説,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繫鞋帶,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着、愉悦着,但大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後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勞。而蒙台梭利很重視兒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訓練,她做了專門用於訓練兒童扣扣子、繫繩子的工具。

《童年的祕密》中還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試想今天,我們在解讀孩子的“一百種語言”,在創造的幼兒教育中發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在關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為孩子創造迴歸以人為本的生態式教育環境……所做的一切不正是源自於發現兒童的渴望,我們所孜孜追求的不正是真正意義上的幼兒的解放和童年的真義嗎?

作為教師,我們無疑是深愛着自己的學生的。然而,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我們那樣的辛苦那樣的勞累那樣的甘於清貧那樣的不計名利,而學生們面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卻似乎總是無動於衷。其實,這一切的尷尬都只因我們對學生的愛過於武斷、包辦與專制。對學生,愛是立場,愛的智慧則是境界。

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把孩子置身於一個愉快的環境,所學的內容要對孩子很有吸引力的。作為教師要想把課上好,首先就要把課設計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興趣的!

1、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靜。它是一種更深沉的平靜、一種空白,即我們所説的客觀的心理。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觀察,少去説、去批評!孩子不喜歡一個愛嘮叨的教師。

2、最後是要給兒童特殊的作業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運動,從而使他們聚精會神,精力集中。兒童就會獲得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這樣兒童就向正常化邁進。即學會剋制自我、平靜地生活及喜歡學習。

3、所以,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學習對兒童進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將會遊刃有餘,還怕孩子調皮,會造成教育失敗嗎?我相信,教師的行為、教育方法及理念無疑會潛移默化的傳導給學生,從而影響到一代人的一生。兒童內心的真實景象,它與我們對兒童習以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這就是“童年的祕密”。

讀《童年》有感9

最近同學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捧着《小屁孩日記》看所以我也買來看一看。不可思議,這本書使勁吸引着我。

文章中的格雷多麼聰明啊!看到格雷與哥哥德里克一起游泳的故事,“千年奶酪”附體,被弟弟曼尼爆出惡作劇時的慘狀……多麼有趣啊!

這個“小屁孩”可和別的“小屁孩”不一樣:他不是個書呆子,不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我這樣的好學生大大的反例……他是一個充滿快樂,會惡作劇、會耍弟弟、跟羅德里克、羅利一起搗蛋、有自己想法的壞孩子。比起老師眼中的“模範”好學生,我寧願當故事裏的“小屁孩”!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通過閲讀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十足的“開心果”。想一想我自己,每天抱着本書,寫作業學習,我也算半個“書呆子”了吧!可是我看完這本書後,有隱隱約約的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變得少年老成起來。記得書裏描寫的一篇文章,一次,格雷上課的時候給同學起外號“臭臭,臭臭,嘻嘻……”多麼有趣啊!現在類似格雷那樣的調皮、貪玩、小有惡搞、韁繩牢籠不住的'敢於嘗試和行動主義……太缺少了吧!可是仔細地瞧瞧他,他多麼可愛啊!

我懂得了,要保持童年的天真與樂趣;我要像格雷一樣,懂的創新,開拓自己的思維與大腦,發現周圍美麗的事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望子而快樂,可是有誰想過?從小就快樂,快樂一生?

我與格雷是同齡人,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如果有一台時光機,我願意重新當一遍調皮搗蛋的孩子,發現生活點滴的美好。最後成熟的果子是甜的。那麼反過來,早熟的果子是澀的。

讀《童年》有感10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急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天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假如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佈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讀《童年》有感11

秋天的第一縷晨光散落在書桌上,而我則在看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童年》。

阿廖沙是個可憐的孩子。他四歲時失去了父親。從那以後,他和母親、祖母和祖父住在一起。爺爺是個兇狠的人,阿廖沙經常被爺爺打。在這個充滿恐怖氣息的家裏,還有兩個叔叔和兩個表哥每天分開。阿廖沙也認識很多人,比如善良的“小茨岡”;每天學習科學的“好事”……。這些人教會了阿廖沙很多道理,但他們都以不同的理由離開了阿廖沙。經過長期的悲慘生活,阿廖沙的母親也去世了,從此他走向了世界。

阿廖沙的童年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悲劇:祖父和叔叔的惡毒;親戚之間的陰謀;爭吵,戰鬥不斷髮生。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到處都是“戰爭”的煙霧,但幸運的是,阿廖沙有一個善良的祖母。她教阿廖沙如何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彩色的,沒有痛苦,是無憂無慮的!甚至有很多孩子不明白什麼是“打”,因為我們從未經歷過被打。被鞭子抽的味道可能是一種難以想象的痛苦。我們有這麼多,但我們並不滿足。我們總是要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成年人掙得那麼容易,那麼容易。的確,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阿廖沙這樣的.生活。我們感受不到他只有11歲才獨自進入“世界”的滋味!一個11歲的孩子,他不需要這樣做,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吝嗇的祖父!正是因為他的自私,他拋棄了妻兒,甚至只有十一歲的孫子!他不是人,他是動物!

讀《童年》有感12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根據自己的童年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説。它揭示了俄羅斯沙皇時期的黑暗、殘酷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帶着母親和祖母來到祖父家。一切都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苦哭命運的開始。祖父家,與其説是家,不如説是人間地獄。爺爺負責家裏的一切。他脾氣暴躁,視財如命。英雄阿廖沙經常因為犯錯而被毆打;兩個叔叔經常為了分居而爭吵和打架;家裏的女人就是沒有地位,讓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都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祖父家,獨自踏上了社會。他曾經在很多地方打過雜,在此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負,但他還是熬過來了。因為他一直被自己堅強、不屈服、困難的精神和信念所支撐。而此刻的我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小阿廖沙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被欺負。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禁想起:如果我們生活在俄羅斯沙皇時期呢?你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們生活的地方嗎?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變得越來越懦弱。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想退縮、逃避或走捷徑。屠格涅夫説:“要想得到幸福,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完美的生活必須付出,才能長久,才能爭取,才能得到。

讀《童年》有感13

在寒假期間,我在空閒的日子裏,有幸拜讀了高爾基的小説《童年》。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是高爾基的重要代表作。小説描寫的是小阿廖沙在父親死後,隨母親來到外公家居住的故事。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三歲喪父後,跟隨母親來到外祖母家。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的童話故事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而發生的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索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廖沙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他曾當過鞋店裏的夥計,輪船上的洗碗工人。無論在哪兒,他都不僅擔負着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苦役般的勞動,而且受盡屈辱,飽嘗辛酸。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我想:阿廖沙跟我們相比,我們多幸福。一個個被父母龐着,一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每天坐在寬敞的教室裏,聽着老師講課。現在我們還用上了電子白板,上課學習再也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了。放學回家,媽媽已經做好了飯,每頓不是有魚,就是有肉,都是我愛吃的。每到換季時,媽媽還會給我買漂亮的衣服。放假時,爸爸還會開着我們自己的小汽車拉着我們全家四處遊玩。真的是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想玩什麼就可以玩什麼。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真幸福,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如果我們不努力,就對不起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愛護!

高爾基童年閲讀有感3

童年,是美好的夢;童年,是理想的港灣:童年,是記憶裏的甜蜜……童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美好的,但是,對高爾基來説,卻是另一番感受……

前幾天,我讀了他的自傳體《童年》,這令我十分感動,書中説到他小的時候,媽媽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他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已經變得暴躁。他的兩個舅舅不斷地爭吵、鬥毆。媽媽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然而,他的奶奶和外祖父他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她慈祥、聰明、善良、能幹,這給幼小的高爾基留下的不僅僅是當時社會上的醜惡,還有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高爾基那時曾因好奇把白桌布染成藍色而被外祖父打的失去知覺,在那種艱險、恐怖的生活環境中,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默默在這種污濁的環境中生存着。然而,在這麼惡劣的生活環境中,他依然走了過來,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大文豪,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名著,流傳千古。

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的生活和我們的今天相比,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現在的我們,個個都養尊處優的,在家當着小皇帝、小公主,只要一點不順心,就得讓大人忙活一陣子。哪像高爾基那時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還闖出了一番事業。但是,雖説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不像高爾基那時生活那麼悲慘,可我們也不可以這麼做,要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吧,好好享受現在的生活。我們像一株株小苗,在現在安定的、美好的社會滋潤着,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認真學習,為未來做好準備,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時光,一觸即去,童年,也隨之流逝。現在,充滿活力的我們,要趁着這美好的時光,這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讀《童年》有感14

她馬上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瞭解最珍惜的人。——摘自《童年》。

我喜歡《童年》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人,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地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樣嚴厲地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他也是一人。她可以説是為自己而活,也可以説是為別人而活。

我的外婆與《童年》書中的外祖母很像,她的穿着樸素,乾淨。無論走到哪遇到多大的困難,他總是顯得那樣的樂觀,開朗,永遠對我也是那樣的温暖。包容我的小小的錯誤。在我心中她不僅是我的長輩,還是我的好朋友,在我心裏,外婆是一個非常疼愛小孩,從來不打罵小孩的老人。外婆是一個閒不住的老人,她愛和鄰居説説話。不管是下雨還是嚴冬只要他的鄰居在家他就立刻開始和他説話,外婆還是一個非常喜歡交心的人,和別人非常樂意説話,聊聊自己內心的感受,雖然他對我們的愛説不出來,但是可以體現在他的行為上。有一次,我的媽媽在打我,正好在外婆家外婆衝上來抵住媽媽的手,媽媽頓時也不打了,外婆説:“孩子還小,你這樣打她是不對的。”那一件事情,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裏,讓我知道外婆不僅是一個堅強的人,還是一個善良的人愛關心別人的人。我非常喜歡我的外婆。每次我到他家,他都會拿出他家裏最好的零食給你,讓你吃個夠,中午你想吃什麼飯他就給你做,還叫哥哥們起牀,疊被子收衣服。外婆還是個非常顧家的人,有一次哥哥和同學出去玩,路上回來的很晚,外婆對她説:“下次不能再這樣了,我擔心死你了。”哥哥也露出了暖洋洋的笑容,有一次,我想在哥哥家住幾天,媽媽偏不讓,説我太調皮,會給外婆添麻煩,外婆説:“沒事沒事,我會照顧好他的。”媽媽對外婆的話也無力反駁,看着快要哭的我,外婆把我挽留了下來。那次我是和哥哥睡,我們兩個晚上在看電視,外婆起來關心我們,怕我們冷,給了我們一個厚被子,兩個枕頭,我們看的太晚了,所以就將就在沙發上睡了一覺,醒來以後,外婆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晚餐,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外婆以愛為線,將我周圍的一切都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他對我的愛,我永遠記在心裏,永生難忘。

讀《童年》有感15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自從賞析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童年》後,心中五味雜陳,油然而深出一股敬仰之情。

當我翻動書籍時,當我一次次“目睹”外祖父對阿廖沙的殘忍,專橫。我便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曠世對比,我和阿廖沙童年。

想想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再看看那整天生活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忍,仇恨的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就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天壤之別,芸芸眾生,其是這般。

幸而,阿廖沙擁有一個愛他的外祖母,樂觀純樸的小夥伴—小茨岡。讓他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當我躺在牀上的時候,當我回想起外祖父的殘忍的時候,當我又轉念想起慈祥善良的外祖母時,我想起那鳥嘴鼻子,金紅色鬍子,黑色長衣,一對碧綠雙眼的.外祖父揮舞着長樹條子從空中甩下,抽打着阿廖沙,那猙獰的雙眼,鷹爪似的指甲,無一不透露他的兇殘。少時的阿廖沙只能蜷縮一團,外祖母在旁也無濟可施,那一聲聲斥力地哭叫響遍雲霄……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一位偉人也便冉冉上升。也許,也正是家庭的混亂,迫使他過早地走向社會,走向獨立。

如海明威所説:“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為例,它是一團糾纏在一起的麻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