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語文會考測試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71W

會考語文總複習是語文教學的終結環節,其功能在於對已學的知識和已有的能力的檢測,做試題能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鞏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會考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安徽省語文會考測試題及答案
  語文會考測試題

一(23分)

閲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15分)

對於未知的風景,我們總抱着chōng jǐng( )和好奇。那麼,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讓你短暫地拋掉世俗的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旅行會讓人qiān bēi( ),你會見到這個奇妙的世界中你所知以外的許多 A (不可理喻/不可思議);旅行是給平淡無奇的生活打開一道縫隙,這縫隙裏瀰漫着青草搖曳的身姿和花朵芬芳的氣息;旅行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後串成最美的回憶來zhào yào( )日後荒蕪的歲月。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用正楷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2.從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在A處橫線上。(1分)

A處應填 。

3.劃線句有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2分)

4.濱江中學將舉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系列活動,請你參加。(9分)

(1)寫一則標語。請你為這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不可與活動主題相同)。(2分)

(2)做一個調查。為了解同學們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看法,學生會準備進

行問卷調查。請你仿照示例設計兩道問題。(4分)

示例:你平時經常讀書嗎?(A.經常讀 B.偶爾會讀 C.基本不讀)

(3)推一部名著。作為候選作品,你認為《格列佛遊記》一書通過格列佛“行萬里路”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最適合在這次活動中推薦。請簡述作品中一個情節對此加以佐證。(3分)

5.用課文原句填空。(8分)

(1) ,長夜沾濕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3)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

(4) ,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遊山西村》)

(5)《飲酒》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 , ”。

(6)《行路難》中用歷史典故表現詩人心存被啟用的希望(表現人生遭遇變幻莫測的句子):“ , ”。

(二)(62分)

閲讀下面這首詞,完成6~7題。(6分)

小重山①

岳飛

昨夜寒蛩②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③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注】①這首詞作於宋朝南渡之後的紹興八年(1138),宋金“議和”而不準動兵的歷史時期。此時詞人仍在抗金前線,但宋高宗和秦檜力主議和,堅決制止岳飛再與金國作戰。②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③舊山:家鄉的山。

6.請發揮想象,描繪上闋劃線句中所呈現的畫面。(3分)

7.下闋中詞人“欲將心事付瑤琴”,請結合全詞,説説詞人有哪些心事。(3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17分)

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①,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②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③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④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⑤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⑥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⑦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⑧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節選自蘇軾《石鐘山記》)

【注】①硿(kōng)硿焉:硿硿地(發出響聲)。②莫(mù)夜:晚上。莫,通“暮”。③磔(zhé)磔:鳥鳴聲。④心動:這裏是心驚的意思。⑤噌吰(chēng hóng):這裏形容鐘聲洪亮。⑥窾(kuǎn)坎鏜(tá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⑦無射(yì):周景王二十三年所鑄之鐘,名“無射”。⑧歌鐘:古樂器

8.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2分)

於 亂 石 間 擇 其 一 二 扣 之

9.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 (2)徐而察之( )

(3)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 (4)此世所以不傳也( )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古之人不餘欺也!

譯文:

(2)餘是以記之。

譯文:

11.這篇文章通過記敍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告訴我們

的道理。(3分)

12.請從寫作對象及寫作技巧的角度比較甲、乙兩段文字的相同之處。(4分)

【甲】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

(節選自《石鐘山記》)

【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節選自《小石潭記》)

閲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13~16題。(17分)

【A】 中學生對“工匠精神”認知度和認可度調查

你聽説過工匠精神嗎 你們學校開展過關於工匠精神的活動或講座嗎 你認為有必要在學校呼喚“工匠精神”嗎

是 62.7% 有 9.6% 是 27.4%

否 13.4% 沒有 78.2% 否 30.2%

似乎聽説過 23.9% 不清楚 12.2% 不清楚 42.4%

【B】你給我多少自豪,讓我熱血如潮;你給我多少力量,何懼那水湧山高?你承載着中華民族的一路風雨,你給億萬人民捧回了驕傲!

啊,中國工匠,唱一路凱歌,把勝利擁抱;啊,中國工匠,甩一腔豪邁,向世界報到!中國工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節選自歌曲《中國工匠》)

【C】①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前後腳來到。過勞動節,媒體報道了一批工匠典型,過青年節的年輕人怎麼看?

②提到工匠,在不少人印象中好像都是中老年人,對於學習“工匠精神”,好像也離青年人比較遠。其實,年輕人不但應該學習“工匠精神”,而且還應該好好學習,因為這將使其終生受益。

③年輕人火力壯,勁頭足,熱情高,這些都是優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也許正是由於年紀小的原因,有時他們比較浮躁,穩不下心來,做事靠三分鐘熱度,尤其是一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這時就要學學“工匠精神”,看看好工匠是怎樣做的:好工匠講究的是堅持,幹工作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要有一股韌勁,不輕言放棄,不達目的不罷休。

④年輕人幹工作風風火火,但有時比較毛糙,對自己要求不高,工作標準較低。好工匠又是怎樣的呢?好工匠講究的是“認真”二字,追求的是精雕細刻,精益求精。所以,做工作必須嚴謹、細緻,做到精細、精準,不能馬馬虎虎,不能“差不多就行”,不能有應付的心理。

⑤年輕人思想比較活躍,但有些人缺乏定力,一份工作幹不了多長時間,這山看着那山高,頻頻“跳槽”,結果導致“很失敗”。這時,也要好好與好工匠比照一下,好工匠講究的是專一,一個行當往往一干就 是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幹一行愛一行。只有專心了,才能出成績。

⑥人都是這樣,一個年齡段有一個年齡段的特點,有優勢也有不足。年輕人最大的優勢當然是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可塑性很強,發展空間很大,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有意識地克服自身不足,對日後成長極有裨益。顯然,學習“工匠精神”,是提升自我的難得機會。

⑦作為一種“精神”,不是提提口號,説説就具有的,它需要一代代人傳承、鼓勵、培養,鍥而不捨地追求。一方面,對現在“在崗”者(包括領導者),要“鼓勵”(總理語),更要有具體措施予以保證;另一方面,寄希望於未來,要有長遠眼光,着眼於“後備軍”的教育培養。也就是説,必須立即行動,大力宣揚“工匠精神”,擬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對年輕人開展“工匠精神”的教育培養。幾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惟獨在勞力上勞心的人類,才能征服自然勢力,創造大同社會。”“在勞力上勞心”,既有勞動習慣,又有書本知識,才能激發出最大的聰明才智,才能令“工匠精神”熠熠生輝。

⑧年輕人以好工匠為榜樣,學習“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點亮自己的青春,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摘自2016年5月5日《邢台日報》,作者:坦熹)

13.請寫出你從材料【A】中獲得的`信息。(3分)

14.【B】【C】兩則材料中的劃線句表達方式及效果有何不同?(4分)

15.圍繞材料【C】第④段的觀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下面兩則材料哪一個更恰當?為什麼?(4分)

材料一:在南坪萬達步行街經營一家小麪店的吳阿姨認為,把每一根菜洗乾淨、每一勺調料打好、每一碗麪軟硬剛合適,就是工匠精神。“我在這兒開店7年了,顧客吃飯圖的就是好吃、衞生、實惠。”

材料二:“我覺得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多學習、多試驗、多積累經驗,總會成功。”重慶郵電大學一個學生創業團隊正在做電子通訊方面的研究,項目進行了一年半,被一個技術問題難到了,可這幾個大四學生仍充滿信心,向老師請教,向在大型通訊公司的學長學習。

16. 怎樣以“工匠精神”點亮青春?談談閲讀材料後你獲得的啟示。(6分)

閲讀下面的小説,完成13~17題。(22分)

鐵糖阿伯 劉心武

①一口氣從網上定購了七本書,送書來的小夥子戴個眼鏡,原來是個大學生,我請他坐,主動跟他聊天。他説勤工儉學的主要手段是家教,但插空也跑外賣,送過比薩餅和貓糧貓砂。我給他倒杯熱茶,又遞他一塊包玻璃紙的精製米花糖,他道謝接過,發出一聲感歎:“鐵糖!”

②我不免問他怎麼把米花糖叫作鐵糖?他説:鐵糖就是他的故鄉,就是他的親人。

③原來,他家鄉在皖南。他們那裏每到臘月,家庭主婦就會先用大木桶蒸出很多米飯,熟米飯放在大笸籮裏,把板結的飯糰細心捏散,凍幾天後,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最後笸籮裏就全是微微膨脹的有些透明的米粒,這些特殊的大米會被放在米袋裏,等候鐵糖阿伯的到來。

④一般是在祭灶前十多天,村口傳來搖撥浪鼓的聲音。孩子們聞聲就會往家門外跑,跳着顛連步,朝搖撥浪鼓的那幾個大人奔去,大聲喊:“先到我家!我家!”來的一般是三個男人。一位揹着一隻大鐵鍋,一位揹着篩子和模子,第三位揹着一袋沙子和一 捆工具。他們是來製作鐵糖的。率先請到他們的那家的孩子,會非常得意,在門外向別的孩子炫耀:“我媽備的米細,我家的糖稀好香,還有大罐白糖,好多好多的花生米和芝麻仁!”

⑤他們到了邀請的人家,就支上鍋,先把那家備的米和沙子混在一起炒,那家多半備好 了足夠的幹棉花秸,燃起的火很紅很亮,棉花秸劈啪響,大鍋鏟響叮噹,炒夠火候,就把米粒和沙子倒在篩子上,篩子搖呀搖,那些變黑的熱沙子,很快全都漏下。於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到了——糖稀入鍋攪勻,炒米均勻撒入糖稀,還有白糖、花生和芝麻,一股熱騰騰的香氣,就會瀰漫在這家屋裏,氤氲到屋外,孩子們瞪圓了眼睛,看下一步——起鍋 了,粘稠的米花糖漿傾入了木模,不待完全冷卻,已被師傅用刀劃成了許許多多小方塊——鐵糖製成啦!幾個孩子爭着吃鮮,幾個孩子急着呼喚:“該去我家啦!快呀!”

⑥送書來的大學生告訴我,他的父親,每到臘月,就會帶着兩個徒弟,揹着傢伙,走鄉串户,去制 作鐵糖。那是他幾十年的重要副業。製作鐵糖的時間雖然就是臘月裏二十多天,掙的錢卻接近全年種稻子棉花總收入的一半。他的父親在家鄉,是名聲很大的鐵糖阿伯。因為所製作出的米花糖手感像鐵塊般硬,所以那裏的孩子都管它叫鐵糖。但鐵糖放到嘴裏卻很酥脆。往往是,農家母親會請鐵糖阿伯製作出幾十斤來,擱在米袋或瓦缸裏,當作孩子的零食,足夠那家的孩子吃上幾個月乃至半年。大 人也吃,農村漢子喝酒,有時會拿來下酒。

⑦他説,我遞給他的米花糖,是食品廠生產的,米粒大概是先過了油,那味道,他吃不慣。他是吃家鄉炒米鐵糖長大的,他笑問我:他身上是否有土製米花糖的特殊氣味?

⑧我問他父親身體還好?他説沒有什麼病,只是脊背彎了。他説這幾年他們家鄉經濟發展很快,鎮上有了超市,巧克力等新式糖果流行到了村裏,每年邀請鐵糖阿伯去家裏製作鐵糖的主婦都在減少,今年已經不再走家串户,只在中心村租一處地方,設固定點,讓需要加工的主顧帶着炒米、糖稀等物品來,製作完了帶回,生意不旺,收入也就不多。

⑨大學生告辭,我往外送,正好兩人從樓窗望見下面,人行道上有夥剛來到城市的農民,扛着鋪蓋卷,他就説:“裏頭真像有我兩個姐夫——鐵糖阿哥。他們説了,也打算進城來掙錢呢。”

⑩他走後,我許久都沒翻他送來的書。他讓我讀到了意外的書頁。

(選自《小小説選刊》,有改動)

17.大學生告訴“我”,“鐵糖”這一行當經歷了怎樣的演變?請簡要概括。(3分)

18. 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第④段劃線句。(4分)

19.細讀第⑤段,體會“最激動人心”的原因有哪些?(3分)

20.通讀全文,説説末段的含意和作用。(6分)

21.比較【甲】【乙】文段中的農民形象的異同。(6分)

【甲】他説這幾年他們家鄉經濟發展很快,鎮上有了超市,巧克力等新式糖果流行到了村裏,每年邀請鐵糖阿伯去家裏製作鐵糖的主婦都在減少,今年已經不再走家串户,只在中心村租一處地方,設固定點,讓需要加工的主顧帶着炒米、糖稀等物品來,製作完了帶回,生意不旺,收入也就不多。

大學生告辭,我往外送,正好兩人從樓窗望見下面,人行道上有夥剛來到城市的農民,扛着鋪蓋卷,他就説:“裏頭真像有我兩個姐夫——鐵糖阿哥。他們説了,也打算進城來掙錢呢。” (劉心武《鐵糖阿伯》)

【乙】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 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時,便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煙了。

他出去了;母親和我都歎息他的景況: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母親對我説,凡是不必搬走的東西,儘可以送他,可以聽他自己去揀擇。

(魯迅《故鄉》)

相同點:

不同點:

三(65分,其中含寫字5分)

22. 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沿途的風景,經歷了才覺得美麗。有時會遇到層巒疊嶂的大山,有時會遇到芳草萋萋的平原;也許要經過奼紫嫣紅的花園,也許要穿越渺無人煙的沙漠……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就會看到美其實就在路上。

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以“美在路上”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600個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工整、規範、美觀。

  語文會考測試題答案

1.(共3分)憧憬 謙卑 照耀

2.(共3分)不可思議

3.(共2分)將“青草搖曳的身姿和”去掉(或把“搖曳的身姿”去掉也可)。

4.(1)(共2分)示例:①“品味書香,飛躍夢想;親近世界,拓展視野”②“讀書放飛夢想,實踐成就未來”

(2)(共4分)示例:①你經常利用假期去旅遊嗎?(A.經常去 B.偶爾會去 C.從來不去)②你覺得“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哪個對你更有用?(A.讀書更有用 B.多出去長點見識更有用 C.都有用 D.都沒有用)(與讀書、旅行相關即可,每個2分)

(3)(共3分)示例: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候選人必須冒着跌斷脖子的危險來表演繩技,以達到爬上去的目的。朝廷官員也時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術高低獲得各種絲線,小人國裏的官員腰上幾乎沒有不纏絲線的。作者藉此抨擊了英國宮廷和大臣們的昏聵無能,無情地諷刺了高官厚爵獲得者們阿諛奉承的醜惡嘴臉。(情節2分,意義1分)

5.(共8分)(1)自經喪亂少睡眠(2)老驥伏櫪(3)入則無法家拂士(4)簫鼓追隨春社近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船夢日邊。

6. (3分)回想起夢中所見,再無睡意,獨自起身在台階前徘徊。周圍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熟睡,只有天上一輪朦朧的月亮散下淡淡的冷光。(意對即可。只翻譯原句得2分)

7. (共3分)①渴望為國建功立業但壯志難酬;②南渡後離開故鄉時日已久,可是故鄉已經落到敵人的手裏,有家難歸;③自己的抗金之志無人支持,孤掌難鳴;④擔憂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8 . (共2分)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9. (共4分)(1)乘船(2)慢慢地(3)先前的,原來的(4)……的原因

10. (共4分)(1)古人沒有欺騙我啊!(2)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過。(每句2分)

11. (共3分)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不能主觀臆斷

12. (共4分)①寫作對象相同:都描寫了水聲。②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水聲:甲文中將水聲比作鐘鼓的聲音,寫出水聲洪亮的特點;乙文將水聲比作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寫出水聲的清脆悦耳的特點。③都運用側面描寫:甲文用“舟人大恐”從側面襯托,乙文用作者“心樂之”從側面襯托。④都從聽覺的角度寫景。(寫出1點得1分,寫出2點得3分,寫出3點得4分)

13. (共3分)中學生對“工匠精神”認知度較高,但由於宣傳力度不夠,認可度並不高。(意對即可)

14. (共4分)【B】中的劃線句運用抒情的表達方式,熱情地抒發了對中國工匠的讚美之情,使歌詞更有感染力;(2分)【C】中的劃線句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再次強調了年輕人 學習“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使論證更有力。(2分)

15. (共4分)材料一更恰當。(1分)第④段的觀點是做工作必須嚴謹、細緻,做到精細、精準,(1分)材料一中吳阿姨把每一根菜洗乾淨、每一勺調料打好、每一碗麪軟硬剛合適的做法就是嚴謹細緻的表現,作為事實論據可以有力地論證第④段的觀點。(1分)而材料二則是從堅持、充滿信心的角度闡述工匠精神,不能作為第④段的事實論據。(1分)

16. (共6分)示例:①要堅持,幹工作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要有一股韌勁,不輕言放棄,不達目的不罷休;②做工作必須嚴謹、細緻,做到精細、精準;③要專一,幹一行愛一行。④既有勞動習慣,又有書本知識,激發出最大的聰明才智。(每點2分,意對即可)

17.(3分)①重要副業和收入來源,鐵糖頗受男女老少歡迎;(1分)②隨着經濟發展,“鐵糖”的生意不旺,收入也不多了(1分);③不少“鐵糖阿伯”轉行,進城掙錢(1分)。

18.(4分)這句話連用了“跑”“跳”“奔”“喊”等一系列動詞(1分),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孩子們樂迎“鐵糖”的興奮與激動(2分),表達了孩子們對“鐵糖阿伯”的期盼和歡迎(1分)。

19.(3分)最激動人心的原因:①糖稀、白糖、花生、芝 麻等瀰漫出的熱騰騰的香氣讓人陶醉;②鐵糖熱騰騰、香噴噴地製成了,馬上可以“爭着吃鮮”讓人激動;③對“鐵糖阿伯”馬上可以到自家做鐵糖的盼望更加急切。(每點1分)

20.(6分)含義:“鐵糖阿伯”的生活狀況以及“鐵糖阿哥”進城的現象引發了“我”的深思(1分)。作者既有對傳統手藝、行當沒落的憂思和惋惜,也有對農民們能順應時代發展,積極謀求自身轉變的進取精神的肯定(2分 )。(意對即可)作用:內容上,“讓我讀到了意外的書頁”一句暗示主旨,言簡意豐,引人深思(2分)。結構上,總結全文,與開頭小夥子送書的情節呼應,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1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