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重點

來源:文萃谷 2.45W

七年級的學生面對海量、零碎的歷史知識如何學習呢?最好就是加強重點知識的記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重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重點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重點

商鞅變法

背景:①鐵器和農耕的推廣,促進了各國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②秦孝公深感 落後捱打,決心改革商鞅變法。 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 持變法。

內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奴隸制土地 國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②重農抑商 。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棄 農經商。③獎勵軍功,廢除沒有軍功的 舊貴族特權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⑤嚴 明法令。 推行縣制:全國設31縣,由國君派官吏治理 性質: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 治和社會改革。

作用:使秦國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 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秦朝的統治

一、秦統一六國

概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全國, 仍定都咸陽。

意義:結束分裂割據局面,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設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縣制,全國有36 郡 。

2、經濟上:A統一貨幣(以圓形方孔的 半兩銅錢為通行貨幣)。B、統一度量衡 。

3、文化上:統一文字(以小篆為通用字 體,後改為隸書)。

4、軍事上:北擊匈奴,修長城;南征南 越,修靈渠

  七年級歷史必備知識

秦末農民起義

一、原因:1、秦的暴政(A、焚書坑儒 (加強文化思想的統治,但摧殘了文化) B、賦税;兵役、徭役沉重繁重 ;C、刑 法嚴酷;D、秦二世的昏庸。);2、遇 雨延期

二、經過:大澤鄉起義(時間:公元前2 09年 領導者:陳勝、吳廣結果:失敗 作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 義)

三、秦朝的滅亡

1、鉅鹿之戰,項羽消滅秦的主力。

2、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子嬰 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漢武帝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的`文治武功(鞏固統一的措施)

1、思想上 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思想 的正統地位) ②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辦太學。

2、政治上 ①頒發“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徹底解決 王國問題。 ②整理財政: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3、開發邊疆 ①設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門關 地區。 ②重新設置郡縣,加強對五嶺以南(包括 海南島)廣大地區的管轄。 ③把“西南夷”地區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統治 下。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

張騫通西域

西域:漢朝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葱嶺 以東的廣大地區被稱為西域。 經過:兩次出使西域 ①為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為聯絡烏孫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 騫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進內地與西域經濟、文化的交往 。 西域都護: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 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 屬中央管轄、

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

一、絲綢之路 路線: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新疆地區, 通向西亞和歐洲。 作用:它溝通東西方交通,促進東西方文 明的交流。 二、對外交流的表現 ①公元57年,東漢光武帝贈給“漢委奴國 王”金印一枚。 ②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 英只到達波斯灣瞭解沿途以及歐洲的一些 情況。) ③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 的名義向東漢皇帝贈送禮品,這是中國與 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背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連年混 戰

二、經過 1、官渡之戰(時間:公元200年;概況 :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影響:為曹 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2、赤壁之戰(時間:公元208年;概況 :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 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