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英國留學生活記錄

來源:文萃谷 2.37W

夏時節,我們一行十人隨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赴英語言培訓團,來到了英國既有古老的工業文明,又有現代文化氣息的Manchester。在 Salford大學接受了為期三個月的暑假語言課程班的培訓。純英文語言環境中的英倫生活體驗,使呆板晦澀的英語變得簡單生動具體了,同時,這樣一個相對長時間的靜心讀書,也拓展了我們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提高了每個人的綜合素質。我們在咀嚼學習辛苦的同時,品味着西方文化底藴的醇厚,更重要的是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引發了我們對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

真實英國留學生活記錄

一、教學方法差異引發的我們對教育理念的思考

近些年來,無論是不是英語老師,學英語是在育才工作的每一個老師學習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次學校讓我們這些英語和非英語專業的老師,能到英語最純正的國家去接受語言培訓,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珍視這個學習機會,在英國期間本着多聽、多看、多想的原則,用心去感受原汁原味的English,去觸摸大不列顛獨特的文化和風俗,去體會Salford大學語言學校為學生設計的科學嚴謹的課程體系、全方位能力拓展訓練的教學模式和豐富多彩獨具匠心的活動安排,去充分感知東西方教育的差異和文化的碰撞。

出國之前,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潛意識,那就是西方的教育沒有我們中國的嚴格,這種短期培訓只是一個商業化很強的行為;國外的考試相對簡單,特別是這種語言培訓班的考試,可能更是流於形式。而事實上,我們在英國的學習生活遠比想象中緊張許多,每天除了聽力、口語、閲讀、寫作等全日制課堂學習外,還有許多需要課後閲讀的精讀文章;每週都有必須要完成的限定字數的命題作文;每月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分項綜合考試;每個block還都有不同方面的能力測試……三個月的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記了幾大本學習筆記,做了無數生詞卡片。在那些不需要備課、不需要講課、不需要批改作業的日子裏,我們居然從來沒有為了消磨時間而一起玩玩撲克、看看電視、打打電子遊戲。我們都覺得自己象一條生活在小溪裏的魚突然來到了大海,發現了海洋的遼闊和深邃,需要學習、需要了解、需要見識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為了延長一天的相對時間,我們甚至需要咖啡提神,挑燈夜戰,盡情地享受着學習的快樂和艱辛……

我們這些已然成為教師多年的學生,比其他留學生更專心地聆聽老師們邏輯嚴謹、視角獨到、詼諧幽默的講解,汲取在國內教育中沒有涉獵過的英語文本知識。同時,也站在一個教師的角度,以一個同行的心態去去權衡、去審視中英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的差異。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我們都存在一種困惑:中國有那麼兢兢業業的老師,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從來不罷工,不遊行,對學生認真負責,吃的是草,擠的是奶;中國有那麼盡職盡責的家長,堅持不懈無怨無悔地接送、陪讀;中國有那麼勤奮的學生,完成大量學校的作業的同時,還要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興趣班、提高班,是社會上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從沒有休息日的一個羣體……為什麼我們在各種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金牌連連,卻一直都與“諾貝爾”無緣呢?在英國的學習期間,我們在提高英語能力的同時,也在試圖給這個難解的問題尋找一個答案。

短短的100天,我們沒有真正為這個問題得到一個“實解”,但發現了中英教育中的一些不同。比如他們的教學一般有三個環節: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項目 (Project)作業訓練。比如,十幾年學英語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習慣於給別人出題考試的“教師們”,要想考試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認真完成作業……可事實上,在這些不列顛的老師給我們的考卷裏似乎並沒有多少上課講的內容。他們在課上只是給我們一種觀念——那就是要多讀文章、多背單詞、多聽磁帶、多做練習、多寫文章……更多更具體的內容都是我們作為學生要自己去想的、去找的、去做的…

對實驗教學和項目作業的訓練更讓習慣了中國“填鴨式”教育的我們着實有些不適應。比如強化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和實踐能力訓練的作業POSTER,看似簡單的一個海報,實際上要有一系列的工作要被落實——選擇題目、小組分工、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畫面設計、現場講解……這些習慣於獨立作戰的中國學生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

而每個人結合自己的所學專業做的Presentation及現場答辯更充分地體現了中外教育方式和觀念的不同。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學生就是學生,為什麼還要向別人做自己專業知識的介紹和講解呢?而讓我們更不可思議的是學校對這個項目的重視。而且老師所給的成績不僅根據現場講解答辯的表現,還根據初稿、二稿的情況和參考書目的引用,甚至根據powerpoint製作這個看似與英語培訓無關的環節。構思篆寫論文的`過程,在提高我們英語能力的同時,無疑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系統化了原有的知識結構。

另外,每週一次專家專題講座的內容從英語的發展史到英國經典的建築模式,從計算機的發展到不同類別音樂的欣賞等等,形形色色包羅萬象,這些講座對我們這些語言學校的國際學生來説,不但豐富了這些專業詞彙、更打開了讓我們認識英國社會的一個個窗口。林林總總的教學活動,都讓我們感到了英國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觀”的培養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思想和理論,而是體現在許許多多簡單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上,我們是否可以説這些教學模式和方法是否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呢?

二、人性化管理引發的我們對教學理念的思考。

三個月學習生活中,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英國嚴謹的管理制度和嚴格的考試製度。為什麼這樣一個國土面積並不大的“教育大國”能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而所有的學生又都能在這個盛產紳士的島嶼上快樂並積極地學習着呢?我們經過多次探討,一致認為其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原於它“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

我們就讀Salford大學是一所以設計專業聞名的綜合性大學,一個例子讓我們感到這所學校 “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確實表現在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在他們這所沒有圍牆而有多個校區的學校裏,在兩個教學樓中間,學校建設了一塊很漂亮的綠地。幾天之後,在這塊草坪上出現了幾個能看出是橫慣在兩個教學樓之間的腳印。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我們按照國人的思維習慣,會放置一個比“踩草罰款”再温婉些的標牌:“請勿踐踏草坪”,或者自以為很人性化地換個説法道:“小草也有生命,請珍愛生命”。但這所學校卻是在當天晚上,在這些被踩出腳印的草坪上鋪了幾塊石板,在絲毫沒有影響綠化和美觀的前提下,在那兩座樓間開通了一條被大家需要的小路。我想,這樣一個細節應該是很生動地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以人為本”的服務,什麼是人性化的管理。讓每個學生都感到他們是學校的主人,他們合理的需要就是對學校管理的要求。儘快儘可能地把學生的需要都細化到管理制度中去,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就是“以人為本”,就是對學生尊重。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學習的學生們,快樂而積極地學習應該是很合情合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