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英國記錄片段

來源:文萃谷 1.05W

英國是個文化深厚的國家,剛到這裏我就被它給吸引了。在,可以感受到英國深厚的文化也是很高興的。

留學英國記錄片段

 一盞枱燈

“十一”期間的北京西站,人潮湧動。

河南女孩王蔚在喧鬧的候車廳靜靜坐着,等待開往家鄉的列車。從英國飛回首都機場,隨即趕往北京西站。一路奔波,她的臉上流露出幾分倦意。

2009年9月,王蔚前往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所學專業是經濟、會計金融。如今,一年過去了,談及這段時間並不算長的留學經歷,她仍感慨萬千。

留學英國期間,一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讓我觸動很深,這應該就是異國文化產生的效應。”聊起如何適應異國文化這一話題,王蔚打開話匣,講述起自己的心路歷程。

剛到英國的時候,王蔚到商場買了一盞枱燈,很便宜,才3英鎊。之後有一天,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枱燈突然不亮了。但這時距購買日期已經有5個多月了。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她拿着小票,來到商場希望能維修一下。一位面容和藹的女服務員接待了她。這位服務員問她,今天是否想拿回枱燈,王蔚回答説當然希望儘快拿到。於是,服務員很爽快地拿出一盞嶄新的枱燈給她,並表示了誠摯的歉意。

“當時真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也真正體會到‘顧客就是上帝’的涵義。因為在英國,商品在售出後1個月內是可以退貨和調換的。但我去檢修枱燈時,已經時隔近半年,心裏壓根沒底,沒想到結果這樣出人意料。這應該能體現出英國文化中的寬容、理解等元素吧。” 説到這裏,王蔚仍顯得有些激動。

 適應之道

對如何適應異國文化,王蔚提煉出了自己的適應之道,即以誠待人、彼此信任,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

回想起自己對英國文化的適應過程,彭曉波記憶猶新。“剛開始,英國學校的文化氛圍確實給我帶來不小衝擊。在這裏,沒人告訴你今天該幹什麼,明天該幹什麼,沒人催着你交作業,沒人説你該去聽哪個講座,參加哪個活動。‘計劃式學習’的模式不復存在,我們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計劃很多事情。這種情形剛開始真有點不適應,後來慢慢增強了自身的獨立意識。”

在英國,大學沒有嚴格的“班級”概念,課程全由自己選擇,所以班級帶來的歸屬感並不明顯。彭曉波介紹説,每天上課遇見的同學都不一樣。除了交學費時見過一些同學外,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同學都有哪些人。

“以前在國內讀書時,不會去主動獲取信息,因為有啥情況班長會負責通知。但是到了英國,我改變了自己的觀念。大一剛開學,我錯過了很多活動,自己還納悶:怎麼沒人通知我?其他人都是怎麼知道的?事後才知道,這裏對郵件的使用度非常高,很多活動通知都直接發送到大家的郵箱裏。也正是這種經歷,培養了我的主動意識。”説完這些,彭曉波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一次談話

10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朝陽區的大街上,彭曉波步伐匆匆,她正要前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實習。今年7月,四川女孩彭曉波結束了為期3年的留英生活,選擇回北京歷練。

2007年,彭曉波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上大一時,她參加了學校的一個社團,這個社團的主要活動是到社區學校參與各種運動項目的協助工作。彭曉波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羽毛球項目。為保證一定的專業性,還需要先到當地一個羽毛球組織參加課程學習,課程考核合格後,可以拿到羽毛球專業證書。彭曉波雖然平時挺熱愛這項運動,但真正去考這個證書卻相當困難。因為課程學習很吃力,她常感到力不從心,但又不想半途而廢,所以當時很糾結。

“有一天,下課後教練找到我。他看出來這個課程對我來説很有挑戰性,問我是否要繼續學習下去。我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説自己難以決定,要和社團的負責老師商量。聽完我的話,這位教練毫不遲疑地説,我想知道你的想法,不是她的。我只需要你一句話,想繼續還是放棄,其他的不用管。”彭曉波説,“聽到這兒,我一下子愣住了。這種對個人意見的尊重,讓剛到英國的我深受震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