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鬼觀後感400字左右範文

來源:文萃谷 2.85W

電影《紅小鬼》形象生動地宣揚蘇區精神和紅色青少年的英勇戰鬥精神,對於目前黨和國家“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創新青少年教育方式”的宣傳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紅小鬼觀後感400字,僅供參考。

紅小鬼觀後感400字左右範文

  紅小鬼觀後感400字篇一

今天,學校組織看電影。

到了劇場,剛坐下沒多久,就開始了,隨着一聲聲尖叫,大屏幕上有三個紅色的大字《紅小鬼》。

在當代絕大多數當代青年並不瞭解紅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創造了長征這一歷史奇蹟的軍隊,從年齡上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當年紅軍作戰部隊的官兵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紅軍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部隊應該是紅二十五軍,其戰鬥員的平均年齡應該不到18歲。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儘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麴生命的壯歌。

該片講述的是紅軍後代“紅小鬼”曾百姓,在戰火的洗禮中,尋找父輩足跡,並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曾百姓,一個有點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屬於解放戰爭時期贛粵邊地區一個調皮搗蛋、沒有爸爸的“野小鬼”。經過十幾家人轉養,這個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養育長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夥伴的陪同下踏上尋找父親的征途,加入游擊隊,成為“小鬼班”的一員。他犯過錯,流過淚,受過傷,最終在革命戰火的洗禮中,在尋找父親的.歷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紅小鬼”的蜕變。

子尋父、父尋子,巧妙的人物關係,濃濃的父子親情,整個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體基調輕鬆愉快,充滿了脈脈温情和天真童趣。動畫與真實場景相結合,讓影片更有趣;客家鄉土氣息淳樸清新,讓人物形象更鮮明;少兒戰鬥情景饒有趣味,讓故事發展更生動。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親情,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忠誠......這些看起來普通的東西,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如果沒有了親情,那麼,有多少人沒有父母?沒有家。去過沒有勇敢,那麼戰場上的英雄是不是一個都不存在了?如果沒有忠誠,那麼,世界將失去和平。

我要向曾百姓一樣忠誠、勇敢、正義.....。

  紅小鬼觀後感400字篇二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去影院,觀看革命電影‘‘紅小鬼’’。 “紅小鬼”姓樑,名百姓,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叫百姓呢?哦,原來他出生在一個窮苦人家的家庭,母親去世早,父親參加了游擊隊。他先後寄養在十幾家的百姓家裏,因此大家叫他樑百姓。

樑百姓不甘忍受地主,保安團的欺負,和虎崽一幫小夥伴去尋找爸爸,參加游擊隊“小鬼班”。雖然他們年齡小,但是十分頑強勇敢。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了一曲曲與地主,保安團勇敢鬥爭的壯歌。他爸爸是交通員樑寒鬆,去偵查情報時,不料被敵人抓住了。樑百姓為了救他爸爸,於是抓走了黃小胖和樑寒鬆交換,利用敵人和游擊隊交換後,一舉消滅了敵人。可他爸爸卻犧牲了,小百姓變得更加堅強。

百姓十分正義,勇敢,忠誠。而地主老財的兒子黃小胖,他仗着自己家有錢有勢,常常欺負人,還讓管家,保安團去截殺百姓。

百姓的家鄉,羣山環繞,山清水秀;家家鄉土氣息,人人勤勞淳樸,十分温馨。而且呈現一副父尋子,子尋父參加游擊隊鬧革命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最好笑:百姓智鬥地主,保安團的故事:在交換人質時,百姓用牛糞當做炸彈,嚇得保安團十分狼狽,黃小胖的狗父親氣得吹鬍子瞪眼,“啪”

炸彈響了!······看,他滿臉的牛糞。“哈,哈”我忍不住笑出了聲。

百姓也有兒時的調皮搗蛋。訓練時去偷地瓜,他哭過。可他任然是那麼機智,勇敢,頑強,克服重重困難,堅決地尋找爸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爸爸,參加了游擊隊,和司令員的兒子虎崽一起練武,最後練成一身好武功從“野小鬼”變成了“紅小鬼”。

我要學習他機智,勇敢,頑強的精神;學習他做什麼事情,堅持,不放棄,不怕困難,最終實現了自已的“夢想”,參加了游擊隊,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們也要成為紅小鬼,為社會做貢獻。

  紅小鬼觀後感400字篇三

在影院和朋友們觀看了紅小鬼後,讓我深有體會。因為紅小鬼的拍攝是在我們贛南拍攝的,很多景點都是在我們信豐縣取景拍攝的,記得高二時紅小鬼劇組來我們學校召演員,我的同學有幸的參演其中,所以在觀看紅小鬼時我是帶着激動地心情觀看的,不僅僅是因為紅小鬼的故事發生在我們贛南,更讓我感動的是紅小鬼的精神。

《紅小鬼》是由贛南籍著名作家、蘇區精神研究會副會長郭晨原著編劇,是他的“贛南紅色題材電影三部曲”的頭一部。該片講述的是紅軍後代“紅小鬼”曾百姓,在戰火的洗禮中,尋找父輩足跡,並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在當代絕大多數當代青年並不瞭解紅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創造了長征這一歷史奇蹟的軍隊,從年齡上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當年紅軍作戰部隊的官兵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紅軍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部隊應該是紅二十五軍,其戰鬥員的平均年齡應該不到18歲。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儘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麴生命的壯歌。

影片主要講述的主人公曾百姓,一個有點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屬於解放戰爭時期贛粵邊地區一個調皮搗蛋、沒有爸爸的“野小鬼”。經過十幾家人轉養,這個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養育長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夥伴的陪同下踏上尋找父親的征途,加入游擊隊,成為“小鬼班”的一員。他犯過錯,流過淚,受過傷,最終在革命戰火的洗禮中,在尋找父親的歷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紅小鬼”的蜕變。在電影的開頭,以百姓、田螺妹與其他小夥伴一起抓鳥的場景為最前片段,百姓成功地抓到了小鳥,其他小夥伴為他歡呼。看到這裏時,我知道百姓身邊有許多信賴他的好朋友、好夥伴。當百姓被人打時,他的養母一顧一切地衝到百姓身邊,摟住他。看到這個場景,我的眼睛模糊了,是啊,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樑百姓有一個愛他的母親----雖然百姓不是她親生的。最令我感動的那一段是樑寒鬆被救出那一段,百姓眼裏含着淚珠,深情地叫着樑寒鬆“爸爸”,樑寒鬆緊緊地握住百姓的手對司令員説:“司令員,我把百姓交給你了。”説完就離開了人世,看到這一段時,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了。百姓,你真可憐。最後,百姓回到司令員身邊,和司令員的兒子撿崽一起練武,最後練成一身好武功,從“野小鬼”變成了“紅小鬼”,長大後,也成了一名紅軍。看到最後,我心裏暗暗為百姓高興。當然我們也是等待出發的“紅小鬼”,以後要為社會做貢獻。

子尋父、父尋子,巧妙的人物關係,濃濃的父子親情,整個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體基調輕鬆愉快,充滿了脈脈温情和天真童趣。動畫與真實場景相結合,讓影片更有趣;客家鄉土氣息淳樸清新,讓人物形象更鮮明;少兒戰鬥情景饒有趣味,讓故事發展更生動。

從紅小鬼身上讓我懂得了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催不堅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