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書心得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2.89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讀書心得彙編15篇

人生讀書心得1

《人生邊上的邊上》第七部分都是書評,所評的書涵蓋心理學,哲學,中國文學,傳記,遊記,散文,詩歌,考據甚至辭典,可見錢鍾書興趣之廣,知識之淵。來自西文的詞必會在後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見作者極其咬文嚼字。內容極富文采,簡直像是在看散文。説起散文,其實《寫在人生邊上》裏還有一篇書評,聰明狡黠。

若要寫一篇此書的書評,或許可以引用原書書評裏的話“本書中名言雋語,絡繹不絕”《不夠知己》“感蕩了無量數讀者的心,跟隨作者的心一同顫動,跳躍!”《落日頌》然後引用完畢,全文結束。

何也?

其一,若是真正仔細地看過了錢的書評,那麼再看書評的書評就會忍不住對比,最終興趣索然,然後把手裏的玩意兒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觸摸未知數X。

其二,本書不僅內容雜,而且風格不一,《寫在人生邊上》幽默中浸潤着思索,而後面則愈加嚴肅(雖然作者一直會忍不住插上幾句俏皮話),若是從前後兩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計沒人會以為是同一人所寫。

其三,文章極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別看《寫在人生邊上》看似在不停地掉書袋和賣笑,裏面的東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簡單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讀《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老婆子養只母雞,每天下一個蛋。老婆子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加倍喂她。從此雞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貪。伊索錯了!他該説,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見藤上一顆顆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棄,安慰自己説:“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就是吃到了,他還要説:“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隻不易滿足的狐狸,這句話他對自己説,因為現實終“不夠理想”。假如他是一隻很感滿意的狐狸,這句話他對旁人説,因為訴苦經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

驢子跟狼的故事: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説:“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歎氣説:“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生呢!”這當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幾篇散文都是幽默首當其衝,然後諷刺大軍隨之而至。欲修煉吐槽功底,可日觀此書,夜觀此書,飲食觀此書,如廁觀此書,如此苦練,必有所成。

必須要説明的是,在觀看這些文章的時候,必須把做閲讀理解走火入魔的惡習戒除,千萬別妄想去找什麼中心思想,這太幽默了。如此,觀此書會有心情舒暢,神清氣爽之感覺。

至此只能停筆,只能寫這麼多。我只能發發對於《寫在人生邊上》的小小的議論,再寫下去恐怕不倫不類,難以闡盡。這並不是我的懶惰,而是“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

人生讀書心得2

如果説,芸芸眾生,有人選擇行萬里路,有人選擇讀萬卷書。那麼,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因為有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愛讀書之人,會擁有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即使身陷泥濘,也可以仰望天空。

所以,讀書,是打開人生的另一種方式,尤其是好書。

這個暑假,我認真地拜讀了龍應台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即“人生三書”,收穫頗多,對人生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起初,網上對這三本書的閲讀順序各有説辭,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個人理解不同罷了。我覺得只要願意打開書本,先讀哪本書,後讀哪本書都是次要的。至於一些傳聞中的關於龍應台先生的個人政治立場問題,忽略也罷。能寫出如此安靜般行雲流水的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是那麼地真實而令人感動,可見作者對人生的用心品味。對於酷愛讀書的我來説,有這些,就夠了。

《孩子,你慢慢來》是我第一次讀龍應台先生的書。書的封頁印的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在低頭專注地走在灑滿楓葉的小路上,畫面透露着温情、暖心、平和卻又給了讀者無邊的想象,就像書中提得到的每一個小故事一樣,簡單卻又讓人深深地沉思。這樣一位用心的媽媽,堅持用筆記錄着兩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故事,把母愛體現的如此淋漓盡致,跟一個“尖鋭政治家”的頭銜,簡直格格不入。我也是一位母親,從龍應台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更懂得了做父母的艱辛,父母用無微不至的愛呵護着孩子的成長,不問付出,不求索取。

掩卷深思,很受啟發。尤其是在我對待女兒Sunny的家庭教育問題上,更是反思良久,我開始反思自己急躁的性格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開始反思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孩子能否接受?開始反思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細節是否符合孩子身心發展不同階段的規律性。雖然,我也讀過幾本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包括盧梭的《愛彌兒》、《正面管教》、《童年的祕密》、《兒童教育心理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用心教養》、《孩子,別慌》以及和蒙台梭利思想相關的著作《捕捉兒童敏感期》、《愛和自由》、《完整的成長》等家庭教育類書籍,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媽媽的心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地重要。敢讓孩子慢慢來的家長,需要的不僅僅是自信,更多的還是勇氣。就像書中所説:“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帶着那股意猶未盡的勁兒,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目送》。第一眼,便被書中這句話深深吸引:“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起來有點淒涼,有點壓抑,但這極富張力的文字後面又透露出幾分不捨、幾分無奈、幾分深深的愛。這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父母親的篇幅,讀到用情處,不免潸然淚下。尤其是父親離世的環節,作者用情至深,整篇文章沒有提到悲傷和哭泣的字眼,但卻處處令人感動,甚至淚流滿面。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甚至給過我第二次生命(十幾年前的那場車禍),而我?定居在了離他們千里之外的城市,每年見到他們的次數,陪伴他們的天數,真可謂“屈指可數”,羞愧呀!俗話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作為子女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和父母共處的每分每秒,常回家看看,好好回饋父母,用心陪伴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鳥兒尚有返哺之恩,羊兒也懂跪恩之情。更何況我們是讀過書的“有識之士”呢?

我是含着眼淚讀完《目送》的,真的。

懷着沉重的心情翻開人生三書的最後一本《親愛的安德烈》,或許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到的東西就不同。同樣的一本書,有人看到了階級分化,有人看到了政治立場,有人看到了自由解放,而我?看到的卻是兩代人通過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帶來的全新的思維和方法。在這本書中,龍應台先生和21歲的大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了一個透着天窗的窗口,通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所進行的心與心的交流。

他們是兩代人,相差三十多歲,還隔着兩國文化的差異。但是,他們願意用三年的時間互相通信。在這三年裏,媽媽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提到的36封書信,曾感動過無數被“親子隔閡”所困擾的家長,也為無數在“親子交流”方面誤失迷途的家長指點了迷津。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龍應台先生及其著作的耳濡目染下,我開始反思和小女Sunny的溝通方式。不容否認地説,有時候是太過於情緒化甚至家長權威了,要反思,要改進。於是,這個暑假,我採用了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對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下的小小的失誤。在我們家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箱,我們之間可以不定期地給對方寫信,投入對方的信箱。另外,家裏還有一面“感恩牆”,上面用便利貼貼滿了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要感恩的對象及其原因,用各種方式記錄着孩子成長的點滴片段。

讀這本書,時刻是在學習,學習龍應台先生的育兒理念,學習她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甚至通過安德烈的信學習青春期孩子的桀驁不馴。書的封底,是恬靜而淡然的媽媽龍應台先生微笑的樣子。再尖鋭、再強悍的女人,在孩子的面前,也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嘲笑的母親,一個想方設法地做各種事情,只是為了重新找回屬於自己孩子的可敬母親。

三本書,摞在一起厚厚的。堆起來的不僅僅是紙張,更多的是我的思考,淺薄的思考。打開微信,朋友圈裏不斷地被各種人山人海的旅途風景所刷屏。或許,綺麗的人生旅途是他們打開人生的美好方式,但,對我而言,讀書,是我打開人生的另一種方式。

生命不息,讀書不止。

人生讀書心得3

正是書中每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動。書中第116頁:“彎下身子與花朵講話”講述了一位偷同學東西的學生在被保安抓住後,揚言要自殺,結果被校長機智地化解危險的事。

劉校長無論幹什麼事,都是從學生身邊出發,輕風細雨化解每一個平凡但又神聖的“小事”。對於成年人來説,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學生來説,他不是小事,這是他人生當中的一道坎,如果老師引導的好,這道坎邁過去,學生心頭猛然一亮。邁不過去就可能在他的人生長河中留下一道傷痕。

在書中,劉校長舉了一個又一個真實的事例。“在背摔中感受到信任”“破譯心靈密碼”“兩代人的18歲”……從她真實地為學生做,為學生想的角度中,我發現劉校長是一位全身心為孩子着想的校長。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人,正是由於她從心理需要方面來關注學生,學生都敬佩她。但是她對於規章制度,對於處分,她嚴格執行,又不過於呆板僵化。她認為規章制度是隻能管住他們的行動,但管不住他們的心,救人最要緊的是救心。

正是她時時、處處為學生着想,所以才開了一個人的班級。正是她對孩子的愛和信心,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所以人大附中才那麼得人心。

這本書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23頁中的“賞識是最好的激勵。”正是賞識教育,才能使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最大的鼓勵。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班級教學中也缺少賞識。從我與學生及家長的接觸中,他們對老師的評價中,也發現,許多教師不會賞識學生,説的話也很過傷,有時教育方法也失當。

有時,我也反思自己的行為,我是否説過很狠毒的話,也是否失控過.....反思過後,自己的頭腦更清醒了,幸好我沒有那種行為。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擅長採用“賞識”,我教過的每一屆學生,他們都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

通過反饋,大部分學生家長對我的評價還不錯。其中20xx屆畢業的學生鄒志禮説的話讓我銘記於心。那是剛送走他們這一屆的畢業班,還沒有放假,鄒志禮的媽媽特意到學校找我:“徐老師,你下學期接哪一班?”“我不知道,看校長開學的安排,鄒志禮不是才畢業嗎?你有事?”我茫然的回答。“鄒志禮想要你教他弟弟,叫我來找你。昨天他還對老二説:‘你要是能上徐豔華教的班就好了’”

我不知道我哪一點讓他記住我,但我知道我真心實意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班中最調皮的孩子,我也拿出真心對待他們。他們那一屆的學生中徐世磊是班中各方面表現都不太好的學生。但他在20xx年元旦前,從外地打工回來,特意到學校來找我。對我説了一番話,至今讓我不忘。他説:“老師,我今天特意到學校來看看你,好想回到從前,我再來上學。到外面打工,總感覺與其他人接不上話,自己的學識太低了……”

現在,我的想法與徐世磊的想法太相似了,在與學生的交談中,也發現自己的學識也低了,無法適應現在的學生的需求了。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要向劉校長那樣多學習,只有學習,不斷讀書,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0xx年我又接了新的班級,剛接觸我發現許多學生不會拼音,組詞只會一什麼。三年級學生不説什麼都會,最起碼拼音該會吧!一番瞭解下來,我失敗了。一班三十多個孩子,二十多個不會拼音,怎麼辦!怎麼辦!!!我真發愁,總不能放棄吧?我想這個班中還有十個表現較好的學生,不錯了。

從此,只要學生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就表揚他,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王子城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字不識幾個,可以説在語文方面是一片空白的人。他看到其他同學都進步了,自己心裏也着急。由於我給每個待進步的學生安排的都有小老師,他就讓他的小老師教他讀課文,學習積極性可高了。

那天,我們要學《趙州橋》這一課,剛上課就有同學説:“王子城這一課就會背了。”我一聽,心中很驚訝,什麼也不會的王子城竟然會背書了?於是我先停下課,讓王子城背給大家聽。誰知他竟然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同學們聽後自覺地給他鼓掌,我也及時地鼓勵他。並且給他安排了一個任務,他負責檢查他那一組背書,但是同學的姓名必須自己寫,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下課了,王子城也不出去了,他挨個問他那一組同學的姓名,不會寫的字讓別人教他,態度可認真了。從那以後,王子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上課認真聽,下課就找小老師教他,有時還會跑上前來問我,每次我都耐心地回答。針對他的進步我都及時表揚。他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越來越大了,現在一篇課文可以完整的讀下來。看到他的進步,我也很開心。

一個學年下來,這個班就取得全鎮第六名的成績。到四年級結束時取得了全鎮第五的好成績,雖然不是第一第二,但也是我和同學們一起努力的結果。這一屆學生,正是由於我的賞識教育,班中還有許多學生表現優異。繪畫方面出色的有鄒曉敏、徐紫薇等;王路豪、王金燕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鄒惠、鄒曼婷、徐源勵愛好舞蹈;鄒晴喜愛唱歌,在前幾日中心校舉辦的“百年追夢全面小康”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選拔賽中,她拔得頭魁,要代表中心校去縣裏參加歌唱比賽。

其實我們班有這麼多孩子表現突出,一方面與他們自身努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激發、鼓勵他們參加各種興趣脱不了關係。

當我剛接手這一屆學生時,我就從各方面培養他們讀書的習慣,平常講故事比賽、演講各類活動,我經常在班中進行。誰有了進步,我就及時表揚他們。慢慢地,他們熱愛讀書,並且學會堅持寫讀書筆記、日記。

整整四年的堅持使許多孩子愛好讀書,王路豪寫的“我的好老師”在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主題教育活動中,獲得徵文比賽國小組三等獎。王金燕在全縣青少年“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徵文比賽中榮獲國小組三等獎。

面對孩子們喜悦的笑臉,我只有努力讀書,勤奮學習才能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相信我一定讓學生更愉快地學習。

人生讀書心得4

讀書是一件賞心悦目、怡情養性的樂事。德國哲學家尼采就曾把讀書形象地譽為“散步在別人的知識與靈魂中”。因此,當今的青少年中學生中有許多喜歡讀書,這是值得稱道的,也是應該大力倡導的。但為什麼有的讀書受益匪淺,可有的人讀了不少書,到頭來卻長進不大或一無所獲呢?細細想來,我們會發現,後一類人步入了讀書的誤區。讀書需靜下心來、穩住、耐心,切勿急躁。同時讀書前一定要有目標,還要擬定合理的計劃,以便讀中有的放矢,有序可進。筆者認為,眼下讀書人必須具備以下幾點:

1.有計劃,有系統;有鑽勁,勿急躁。讀書不是為了增添談資,不是裝潢門面,而是為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真才實學。因此,讀書不能追蹤流行。如:有些青少年中學生跟着書店廣告走,看着刊物介紹讀,流行什麼,讀什麼。這是沒有個性和主見的。應根據自己的特點,結合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成長情況,有計劃、有系統地讀。這樣,會獲得紮實的,真正能受用一生的知識。讀書要有鑽勁,切勿急躁,要有華羅更先生所説的那種“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

2.讀高質量,高檔次的書。讀書可以是一種消遣,是一種休閒,但更是武裝自己的頭腦。羅曼羅蘭説過:“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意思就是説讀通俗淺層次的休閒書如同在鑿一口沒水的淺井,永遠喝不到甘甜的清泉。因此,我們要把精力和時間花在讀高質量、高檔次的書籍上,從而汲取其精華。

3.讀實質,讀底藴。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是為了用,讀書有一定的功利性。讀書要注意書的整體脈絡,內在底藴和精神實質。不能只獲得一些零碎知識,而要獲得書的精髓,從而陶冶性情,培養氣質。

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家庭經濟寬鬆了,學生的零花錢多了,很多青少年中學生喜歡買書、藏書、讀書。再者,老師又專門給安排的有讀報時間,於是學生也就越發地愛起讀書了。尤其是購名著,讀名著的現象掀起來了,這是很讓人欣賞的。多讀些名著,這對人生是極有益處的。因為名著是經過歷史長河淘洗過而巍然獨存的生活經典,是時間和空間篩選的.結果,是文化的精華,真理的載體。它裏面有真貨,中學生可千萬別錯過,否則,將成為一生的遺憾。

如果我們能慢慢地啃名著,神定氣穩地反覆咀嚼,你就會驚奇地發現,文字同樣是有聲音的,有色彩的,有味道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白紙黑字”的背後藴藏着一個極為豐富的世界。所以,閲讀好書,閲讀名著,不僅馬上可以享用,而且一輩子受用。

4.養成隨讀隨記的習慣。古人説:“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就是指寫讀書筆記。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日子一長,對讀過的書便印象淡漠,甚至像沒讀過一樣;或是雖有點印象,但只剩東鱗西片、隻言片語,派不上用場,倍感“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此,有人便感慨,“讀書沒有用處。”其實,這正是因為我們把書讀完了便丟開,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緣故。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因此,同學們讀書要養成隨讀隨記得好習慣。

總之,中學生要熱衷於讀書,要讀好書。除了讀一些同齡人的習作,還要儘可能讀一些藝術上遠遠高出自己的經典之作和一些有着豐富底藴的名著刊物。因為,只有讀那些高質量,高水平的精品,讀傳世之作,才能走向理性,走向成熟。要多讀書,讀好書,要耐心地讀。讀多了,讀久了,便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到王國維所描述的讀書治學的三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生讀書心得5

初讀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試着找幾點對號入座,就定個小題目:“苦、累並幸福快樂着————因為我是教師”。

書中引用古人的話是這樣闡釋幸福與快樂之間的關係的:即“幸福是一種快樂的體驗”;“幸福生活是我們天生的善,我們的一切取捨都從快樂出發,我們的最終目標即是得到快樂。”作為教師我們的幸福、快樂源自何方?書中説: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的職業。對於教師而言,幸福更是有特殊的意義,教師是一種社會角色,肩負着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最樸素的概括就是教書育人。因此,儘管教師幸福與其他因素有關,但教師的幸福主要體現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就這一點來説我是深有體會的,我真切地認識到: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自己從事教育工作已經整整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來,究竟教過多少學生我從沒有計算過,但是我卻從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品嚐到幸福快樂,因為我從自己獨特的工作對象————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學業進步、道德成長、個性萌發,桃李滿天下,促成了我最大的幸福。

就拿我所教的三(3)班工作來説吧,全班不過40多名學生,但卻是全年級的老大難,學生的組成結構比較複雜,單親的、離異的、溺愛的等等,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甭説幸福快樂了,每天就剩下在痛苦中掙扎了。剛接手時我也曾一度束手無策,但是我知道,我的教師責任感,我對學生的愛是不受任何客觀條件制約的。正像文中説的:有愛才有教育,有興趣才有學習,學生的課堂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任課教師的喜好程度。如果我們想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想要分享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就需要合理、有效第組織課堂,使他們獲得情感上、智力上和身體上的安全和關愛,這些我認為我做到了。我充分利用課堂的四十分鐘,用最佳的授課形式,準備充實的教授內容,贏得學生的認可,用課間休息與中午休息時間與他們溝通、交流,而且,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分析今天的知識積累與他們未來的前途命運的關係。很快,我就成了他們的良師益友,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該改善,我馬上進入第二階段,幫他們補知識,我也因此犧牲了一學期的中午休息時間,自己雖然苦點、累點,但一看到他們的不同程度的進步,我就發自內心的高興,尤其是第一學期下來,我在他們的心目中的滿意度是100%,但是那種幸福快樂的感覺只有自己能體會得到。

有兩個典型的事,讓我至今想起來還津津樂道。班裏有一個男生,大家公認是雙差生,我對他的幫助教育就比別的學生多一些。一次我因心臟不好,趴在講桌上起不來,同學們都不知如何是好,據後來大家講,這個學生知道他奶奶有藥,急了似的往家跑,他回來的時候,我已經吃完了藥,看他氣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舉着藥,我當時就哭了。這裏面更多的不就是幸福嗎?還有一個學生,父母離異,母親帶着他重組家庭,他的性格比較怪,很少與同學溝通,我只是發現他的字很好,適時鼓勵,對他的工作更以關愛為主,僅此而已。他回家竟對他媽媽説,他將來的第一份工資,要給我買好吃的。大家可想而知,我還有什麼理由叫苦叫累呢?我都被學生給我帶來的幸福包圍起來了,它不正是我今後更好的工作動力嗎?

本學期,我又接了四(1)班,我沒給領導提任何困難,我同樣用滿腔熱情工作,為了提高優秀生的成績,我又利用中午時間給他們輔導,以至於有的老師説我精神好,不知道累。其實,苦、累我自己最清楚。我何嘗不想利用中午歇歇腿,緩解一下到了晚上腿就腫脹,可是不行。如果有一次我因其它原因沒有輔導,感覺就很失落,好像一天沒做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這次單元測試,我輔導的其中一名同學及格了(上學期數學只考了26分),看到這個成績,我內心也充滿這成功的喜悦。我早已默默地把培養學生作為自己最幸福、最快樂的事。

是啊,我是幸福的。多年來,我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創造出值得崇拜的學生。我時刻看到自己學生成長,在學生的進步與對社會的貢獻中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達到的快樂。最後用書中的話結束我的發言:教師,諄諄善誘,守望的是講台,放飛的是希望,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我將會一直默默地奉獻下去,享受那無與倫比的幸福。認識膚淺,望諒解。

人生讀書心得6

安意如的這本《人生若只如初見》,書名巧妙的借鑑了納蘭的詞,向我們展示了書裏封建社會裏風流倜儻的詩書公子,位低靈不低的俏麗佳人,禮制觀念下才子佳人的悽婉愛情。雖然生於俗世,卻不受俗世的壓迫,也正因為如此才譜寫出一段段的千古佳話。

人們常説,只有理解了詩句,才能讀詩,背詩,懂詩。而安意如的做法讓人稱奇,她把每一首詩寫成一個故事納入文件,沒有氣勢恢宏、驚動天地的手筆,但也是深入人心。例如,元好問的《雁丘詞》,他聽了老人與獵人講的故事,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疑問,在把兩隻生死相依的大雁埋下之後。元好問稱之為雁丘處,還揮筆寫下《雁丘詞》,”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燕丘處。“來紀念這對大雁偉大的愛情。

安意如的文字美,幾乎人人都在強調。幾乎每一篇,你都可以找到幾個精闢、華美的句子“原來,需等到風住塵香花已盡,才可以看到最後的風清月朗,花好月圓。無論你在哪裏,待走完滄桑人世,我們終會相聚。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那麼容易就斷了呢?”。所謂的清詞麗句,也就是這個樣子吧。也正是一本這樣的書,寫盡了情事,也只是透過這面風月寶鑑去觀望世事。最終它超然地與情無關。就像我們與一個人相遇初見,也曾眉山目水相映,以為能夠相隨千里,卻最終錯手而過,慢慢地,慢慢地,不記得。

寫到陸游與唐婉的愛情,安意如真的是用詩句來讀人,那一字一句,都在抒發自己苦悶的心情。安意如在書中寫到”東漢的杳渺水煙裏又看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隱約的身影。“一段悽婉的愛情帶來了兩首傳誦今世的《釵頭鳳》。

人生若只如初見,彷彿,這樣重要。可是,此一生,與誰初見又有什麼關係呢,生是虛妄,跋涉無人之境,你看這些輪迴了千年的花種,至今還在無我無他地盛開。與其每天過的渾渾噩噩,倒不如用心去感受詩歌、詩人、詩魂,但願能保留我們當初的那份美好。

人生讀書心得7

人類跨入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不斷攀高,由於單調的工作環境,過重的工作負擔和無邊的精神壓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教師的職業倦怠日益凸現出來。職業倦怠影響着教師個體的工作和生活,制約着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阻礙着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但核心是人的管理。學校管理者就應當致力於讓教師克服職業倦怠,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

一、關愛與尊重,喚醒教師的自主意識

學校領導對教師的`關愛,就要體現在如何減輕其負擔上,其中包括教師的工作負擔和精神負擔,要解除教師的心理壓力,安頓教師的心靈,儘可能從各方面減輕教師的精神負擔和工作負擔。關心教師還要自覺為教師服務,為教師排憂解難,當教師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困難時,及時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讓教師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去。同時一定要淡化人際關係,形成一種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和諧仁愛的氛圍,使教師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在一個温暖、祥和的大家庭當中。

二、引領與激勵,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採用引領、激勵方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引領和激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的引領與激勵可以使教師明確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在實現學校總體目標的過程中的地位和工作目標,從而積極地履行職責。開展熱愛學校的教育,建立校榮我榮、校辱我辱的榮辱觀念。通過教育使廣大教師能充分認識到學校是大家的學校,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大家的學校要靠大家來辦好,每個人都和學校榮辱與共。開展學習師德模範的活動,進行師德宣傳,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開展與教師的情感交流活動,加強對教師的情感投資,不要做傷害教師情感的事。賞識教師的成績、進步,讓教師得到“賞識”,激發教師積極性。建立獎懲機制,利用獎勵和懲罰的調控作用,矯正教師存在的問題,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三、完善與成就,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

成長、發展是人的生命永恆的主題,每一個教師都有成功的願望。學校的領導者必須幫助教師進行自我完善,成就教師。要營造濃烈的學習氛圍。讓讀書成為習慣,提升教師品位。要加強校本培訓。將日常教學、教研和科研緊密結合,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使研究課題來自於教學實踐又緊緊圍繞教學實踐服務。要進行專業引領。青年教師除了需要大量吸取專家論著中的精神營養外,更需要得到專家的耳提面命。要讓教師走出去進行交流,提供舞台,展示個人才華。

人生讀書心得8

《寫在人生邊上》內容概要:《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第一個散文集,寫於四十年代,錢先生謙虛地説他的這幾篇散文不過是如同中國舊書上的眉批,補的是人生這部大書的空白……

來自亞馬遜卓越網網友:書的封面特別有文學、內涵的感覺。書裏面包括了錢鍾書一生僅有的`幾篇散文,超級經典,特別羨慕作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於很平淡的語言中將道理刻畫到入木三分,像一個武林高手,舉手投足間,輕揮衣袖,已殺人於無形。如果你是個憤世嫉俗的人,看他的書會特別痛快,又嫉妒,怎麼人家的鍼砭時弊就那麼力量強大呢?錢鍾書不愧是“幽默大師”,在此向作者致敬……

人生是一本大書,錢先生如是説。讀這本《寫在人生的邊上》,感慨頗多。錢先生的文章,出經入典,妙語連珠,旁徵博引,諧謔天成,微塵見大千,片言明百意,平靜中顯激越,恬適裏含潑辣,熔精卓的見解與廣博的知識於一爐,不愧是智慧的集大成者。

讀《伊索寓言》深含着對醜陋人性的犀利諷喻,《説文人》是對文人的心態含蓄的調侃,《説笑》是對“幽默文學”的冷嘲熱諷,《談教訓》裏對假道學抽骨剝筋的批判,《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又是不動聲色地對世態萬象的揭批……年輕人讀這本書,通過錢先生的睿智,可以更好的瞭解人生,少走一些彎路,在人生的路上,多一些感悟……

人生讀書心得9

讀《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這本書真的很好,感悟許多,這本書充滿了飄渺的味道,提倡使用沖和,平淡的心看待周圍的一切,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糾紛,特背強調戀人之間的信任,寬容。

保持一顆冷靜的心。人不是聖人,有七情六慾,怎麼能控制得好?思維意識的昇華增強你平衡的能力;理性的人生是枯燥安全的,感性的人生是激情危險的,所以無論在哪方面的理智與感性你的拿捏恰到好處就是一次的正確的抉擇,昇華的意識會告訴你如何以無限的激情去追求人生,實現自我

也許更多的生活經驗比平心靜氣強,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缺乏這份淡定會被更多麻煩困擾,甚至鬥爭,不管開始的如何美麗任何故事都會有着它自己的結局或好或壞,如如果能有一個淡定的心情和態度是否就不會那麼在意,面對生活裏來去的人和事,這可能是我們最需要的淡定。雖説淡定不會快樂和幸福?

轟轟烈烈的愛情是很美好的,但它也會帶來刻骨銘心的痛苦,面對感情的欺騙、背叛、拋棄和各種各樣的悲傷,很多人都試過那種痛苦的感覺,如果看淡一切得失你是否還會那麼在意呢?

除了愛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你的生活不只是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美好的東西很多,儘管它們的背後藏着很多不為人知的痛,就當這一切只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走過了嚐到了體會了才知幸福和快樂的來之不易,才知人間的冷暖情懷,才知你的人生其實並不寂寞,滿足於心,停止那無邊的慾望,淡看人生,幸福一直在。

人生讀書心得10

在假期中拜讀了肖川主編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感觸頗深,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踐和自己的體會淺談自己對實現教師幸福人生的認識:

一、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精神享受。

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一種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學藝術,是一種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學生的畢業證和入學通知書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節學生送來的温馨賀卡和溢香鮮花是教師的幸福,滿天下的桃李打來的電話是教師的幸福……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師的專業發展。

陶行知説過:“……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專業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業訓練、獲得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專業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執教素質,成為一個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發展過程。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專業發過程中積極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三、閲讀補充能量。

教師作為最應該閲讀的職業羣體,有許多人放棄了閲讀,有不少人靠幾本教參在課堂上打拼,有些教師頂多不過讀幾本流行雜誌,更不用説教育學和心理學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很難相信他是一個能夠讀懂學生內心世界的教師,這種精神的荒漠化導致的是教育的貧瘠,日趨依靠規訓、懲戒或者利誘來維持教學,這會使大批學生在離開校園的時候精神相當貧瘠。

四、讓愛圍繞自己

從事教育事業,沒有一片愛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對於職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新課程的實施,或許我態度的轉變會更緩些。不可否認,新課程的實施給我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剎那間我感覺自己的面前是一個廣闊的舞台,我可以盡情的跳躍、施展。從對新課標的研究開始,到認真的備課、寫教案、上課,再到與學生打交道,我逐漸的習慣了這份職業,並且在習慣中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與日俱增。感之愈深,愛之愈切。

因此,對一個教師來説,專業成長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親人、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和學校,最後才是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馬克思説,“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每一個人的發展其本身都是對人類的一個貢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發展自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和使命,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一定會深切地關注自我的成長。

人生讀書心得11

閲讀的生活與人生,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不閲讀的生活與人生,則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我一直堅信,閲讀不僅僅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人生方式。

閲讀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認同。閲讀與不閲讀,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這中間是一道屏障、一道鴻溝,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則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一種人認為:人既然作為人,存在着就必須閲讀。人並不只是一個酒囊飯袋——肉體的滋長、強壯與滿足,只需五穀與酒肉,但五穀與酒肉所飼養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這種可以行走、可以叫囂、可以鬥毆與行兇的軀體,即使勉強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義上的人。關於人的意義,早已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便是:兩腿直立行走的動物。現代,人的定義應該是:一種追求精神並從精神上獲得愉悦的`動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種動物,叫人。這種動物是需要修煉的,而修煉的重要方式——或者説是重要渠道,便是對圖書的閲讀。

另一種人認為——其實,他們並沒有所謂的“認為”,他們不閲讀,甚至並不是因為他們對閲讀持有否定的態度,他們不閲讀,只是因為他們渾渾噩噩,連天下有無閲讀這一行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書籍堆成山聳立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們是什麼?它們與我們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係?吸引這些人的只是物質與金錢,再有便是各種各樣的娛樂,比如麻將,比如卡拉OK。至於那些明明知道閲讀的意義卻又禁不住被此類享樂誘惑而不去親近圖書的人,則更是可憐。因為這是一種主動放棄的墮落,甚至可以説: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

古人對讀書很在意,儘管讀書人在社會上位置不高,但讀書與讀書人是兩回事。看不起讀書人,但卻看得起讀書。於是留下了許多發憤讀書的故事。如“螢入疏囊”,如“雪映窗紗”,如“鑿壁偷光”,還有“頭懸樑,錐刺骨”之類,等等。但是古人對讀書的益處,認識似乎並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裏,也有“讀書可以修身養性”的認識,但在一般人眼裏,讀書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功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此,過去一般讀書人,總不在一個較高的境界。雖也孜孜不倦,但讀來讀去,還是脱不去俗氣。很少有閲讀的快意,更少有抵達人生審美境界的陶醉。他們沒有看見一個精神的殿堂,沒有看出那書原是一級一級的台階,讀書則是拾級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裏去的。

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讀書人的氣質是讀書人的氣質,這氣質是由連綿不斷的閲讀潛移默化養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造了他們這些毛坯而言,是毫無魅力的,甚至可以説很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居然使他們由內到外獲得了新生。依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貴重得多的叫“氣質”的東西。我認識的一些先生,當他們安坐在藤椅裏向你平易近人地敍事或論理,當他們站在講台上不卑不亢不驕不躁地講述他們的發現,當他們在餐桌上很隨意地詼諧了一下,你就會覺得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對眼前的這些形象過目不忘,永記心中。有時我會想:如果這些先生不是讀書人又將如何?我且不説他們的內心因精神缺失會陷入平庸與俗氣,就説其表,大概也是很難讓人恭維的。此時,我就會驚歎讀書的後天大力,它居然能將一個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變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覺得他們的奕奕神采,好不讓人仰慕。此時,你就會真正領略“書卷氣”的迷人之處。

閲讀,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人生讀書心得12

一個人要掙脱這個紛雜喧囂、物慾橫流的社會,的確很難。但是,每個人都別無選擇,如果你要幸福,你的心靈就必須擁有一份淡定。唯有淡定,才能讓你的內心安靜下來,才能細細品味生活的萬千滋味。這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最深的感受。

這是一本講述收穫的書。因為它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共有七輯。分別講述了生死之愛、平淡流年、瑣事中的愛、無望之愛、幸福的祕密小徑、緣起緣滅和寧靜的心靈。作者有一隻流暢而優美的筆。全書從頭至尾沒有刻意煽情,只是淡淡講述着,卻使讀者情不自禁被深深打動,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讓自己的心靈靜下來,像那個思考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思索人生。《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就是這樣一本恰到好處的讀物,很平易,很淺顯,然而很真實。靜靜讀下去,説不好在什麼時候,當你注目哪個故事時,你心底那根生鏽的弦,就被悄悄撥動了。

做為一名教師,更需要擁有一顆淡定的心。教師要面臨來自社會、家長、學校和學生的'多重壓力。教師即要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工作,又要滿足家長和孩子的要求,而且在制度細節方面,還規定了很多老師不能觸的高壓線。另外,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仍然走的是應試教育的路子,學校、家長要的是成績,而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教師就要從嚴要求學生,而學生又摸不得,打不得,一旦有一點小事,學校和老師就成了永遠的被告。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我們要坦然面對,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善待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作一件幸福、快樂的事,不要怨天尤人、牢騷牢騷。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我們不高高興興的度過每一天呢?此外,作為老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平和自然的空間,要有愛心、耐心、要呵護,要維護,要有靜等花開的情懷。千萬不要試圖改變孩子,只能順勢而為。懷着淡定、從容的心情,等着我們的孩子慢慢進步、慢慢成長。

人生讀書心得13

早就聽説有哈佛爸爸,也瞭解有《人生設計在童年》這本書,一直沒有去看,我認為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需要這麼早來設計嗎?孩子那麼小,就算設計了,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而且我也沒有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天才,所以沒有必要像哈佛爸爸那樣,孩子應該自主發展,如果設計的話,到底是家長的願意加給孩子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過年的時候,嫂子送給我一本《人生設計在童年》的書,打開看看,感觸很深,具體如下:

一、孩子長大了要幹什麼,能幹什麼?

我以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覺得孩子還小,現在考慮還為時過早,但是根據目前中國的就業現狀,我們很多人一直到大學畢業都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適合幹什麼,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或隨便找一份工作,之前學的東西都沒有用上,自己又不滿意。書中提到:“從小就開始人生規劃,設立人生目標,家長和孩子及時找出差距,調整學習內容,培養相應的能力,有意識地為孩子的未來作準備,讓孩子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上保有立足之地,擁有美好的人生。早期的人生設計,職業規劃並不是專橫獨斷地把家長的意願強加孩子,而且讓孩子、家長和老師一起探討知識與職業,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共同制定人生規劃。家長平常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性格特點、愛好進行分析,探索適合孩子的人生道路,職業規劃。從孩童起就可以經常在家中營造氛圍,共同探計孩子感謝興趣的職業。”我很認可,覺得至少可以啟發孩子,給予孩子以引導的作用,讓孩子從小有一個理想,一個目標,一個規劃,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才有動力。我覺得自己小時候的路都是家長選好的,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但是關於孩子的職業規劃,我和老公總是意見不統一,他覺得中國社會變化太快,現在主流的職業,以後不一定吃香,一旦選定的職業,萬一到成年孩子不喜歡,反而產品逆反心裏。

二、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

書中提到:“學語方很自然的方法是模仿,兒童學外語可以通過反覆模仿以前交流對象親密接觸的方法”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英文不好,沒有辦法教孩子,可以給孩子找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英文碟,反覆放給孩子看,裏面的語方孩子自然就會了,我家孩子特別喜歡看智慧樹,裏面有一段英文動畫片,好像一星期都是播放那一段英文,有一天我跟她一起看,發現她能跟着一起説幾句,我覺得好神奇啊,這比在外面報一些英文班省錢多了。

“利用孩子的自豪感謝,自信心調動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讓孩子給大人講故事比大人給孩子講效果好得多,孩子給大人講故事精神高度集中,經歷了閲讀、思考、理解、語方組織、表達的一系列反覆過程,是一種絕妙的綜合性訓練。”這點我帶孩子參加過幾次小朋友講故事的活動,深有體會,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孩子的自我表現能力,現在這個社會,任何人都必須學會自我表現。

三、“超前”是成功的基礎

(1)從小讓孩子忙起來,“從小讓孩子忙起來,是培養孩子習慣於高效率、快節奏的學習和生活的關鍵。這個從小培養起來的習慣也是對抗電腦網絡誘惑的有交措施,它將深遠地影響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行事風格。”之前我一直不理解很多家長週六週日都帶孩子培優,週末兩天都安排得滿滿的,自己累孩子也累。有空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一下,讓孩子多感知一下外面的世界。現在看來,有時候有必要讓孩子忙碌起來,一些無瘋玩其實對孩子也沒有什麼作用,還不如給孩子安排點事情讓她忙起來。習慣鬆散生活的孩子,一旦到了高年級學習忙碌起來,總是覺得力不重力,無法適應。相反,習慣忙碌的孩子還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在不耽擱學習的同時,安排自己玩的時間。很多朋友都跟我講,如果從小讓孩子的壓力太大的話,孩子長大了會厭學,起逆反心理;我覺得孩子只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應該不會這樣。

就怕孩子每天很忙碌,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看到別的孩子每天都能快樂的玩,才會產生厭學。

(2)超前學習前自學可以刺激孩子的積極性,訓練自學能力,樹立學習信心。因為超前學習是主動的,自主學習容易引起興趣,產生成就感。”淇淇現在四歲多,學校已經在教拼音,漢學,珠心算,兩位數的加減,每每跟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聊天,他們都説,現在就學這個了,還有一年學前班學什麼啊,國小以後再學什麼了,這樣會不會讓孩子總是認為自己在炒剩飯,到國小之後就對學習不感興趣了。這也是我一直擔心的問題,孩子到國小還會重複學習這些東西,會不會真的不感興趣了,或者不認真聽了呢?現在我找到了目標,到了國小,我們一樣的可以超前學習,其實超前學習真的還有一定的好處,上課只要老師提問,會的孩子都是高高的'舉起手,這樣讓孩子很自信,提前學習了後面的課本,做作業和考試很多填空題,選擇題都可以用後面的知識來做,速度會提高很多,很佔優勢。

五、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1)全家剋制愛好,這個我在很多書裏面都有看到這一些,家長的榜樣真的是很重要。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應該檢點自己,要有頑強的自制力,對自己的愛好應有所選擇。我和老公挺喜歡上網和看電視的,老公每天都會抽空在網上瀏覽一下,玩玩遊戲,我是那種不愛出門的人,喜歡看言情片,沒事就在家裏看電視。從淇淇一歲多開始,我們就把家裏的網線停了,平常基本上不開電視,改成了看書。每次我想看一下電視,總是諮詢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她同意的話,我就打開看一下。孩子到現基本上不看電視,偶爾看一下動畫片和智慧樹,都是問我的意見可否,我同意才看,看完就馬上把電視關掉了。每天放學回家,淇淇就從書架裏面抽出幾本書自己愛(儘管不認識字),卻看得不亦樂乎。其實淇淇外公在幫我們接送孩子,每天晚上老人都會看看電視。一般這個時候,我們就在房間裏面玩,他看電視對我們一點影響都沒有。

(2)該犧牲就犧牲,這是一段作者原文的話,讓我觸很深,改變了一些以前的觀念:家長不能把自己的願意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大人不引導孩子選擇並走向在功,難怪應該漫無目標,放任自流?大人難道有權為孩子選擇失敗?部分的“犧牲”童年的快樂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整個兒地耽誤了寶貴的童年,浪費了童年的時光去做無謂和無用的事情。“犧牲”童年短暫的“快樂”,獲得一生的輝煌;還是享受“快樂的童年”犧牲未來?你的選擇是什麼?您長大成從後的孩子更希望您早年為他們作何選擇?如果明明知道,孩子走上的是犧牲未來的道路,不如“犧牲”一時,去換了一生。為了一生長久的快樂,該犧牲的就犧牲。我一直認為孩子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可是看到這段話,讓我都有點害怕了,自己決定着孩子的一生了,不容馬虎。

(3)讓孩子體給艱苦,做父母者可以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和拓展人生的條件,但一定不要為他們提供最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從小多瞭解社會,體驗艱苦,他們才會變得成熟,堅強,才知道如何通過努力去為自己的未來去努力奮鬥。看到很多農村的孩子,他們從小在艱苦的環境長大,卻非常的樂觀,開朗,堅強的對面生活。看來讓孩子生活上艱苦一點也沒有什麼壞處。

人生讀書心得14

讀者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就會得到片刻的安靜,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一切看起來都有點小小的瑕疵。當我的心靈開始顯得疲憊的時候,在這裏,總有那麼一兩句話,使我感悟一些人生的哲理。

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好吧,我認為生活就要活得有真性情,不要在意太多,在平凡中尋求最真實的自己,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安身的'地方。

肖伯納説:“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我曾經深以為然,並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輕鬆俏皮。但仔細玩味,發現這話的立足點仍是佔有,所以才會有佔有慾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滿足的無聊這雙重悲劇。如果把立足點移到創造上,以審美的眼光看人生,我們豈不可以反其意而説: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説的多麼有哲理,喜歡這樣淡淡的句子,平淡的藴含着人生的哲理。

在鄉村中,時間保持着上帝創造時的形態,它是歲月和光陰,在城市裏,時間卻被抽象成了日曆和數字。當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發自內心的被觸動了一下,生活在大都市,生活在城市,你那還有歲月和光陰,完全把自己束縛在日曆和數字當中去了。

還有很多,當讀到這些句子的時候,內心真的被深深的觸動了。

人生讀書心得15

《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寫的關於,尋找目標,高效率的學習,如何做到時間管理,硬本領如何修煉,在實現目標和管理時間需要用到的工具,最後是形成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一尋找目標。人生沒有目標猶如沒有了動力,隨便過一天算一天。人有了目標會覺得人生不一樣,有了希望。

七個人物法,尋找七個厲害的人,寫出他們身上有三點厲害的地方。假如這本書作者張萌,演講能力強,執行力強,堅持了二十年的早起。劉媛媛身上看到了不服輸的勇氣,肯學習,直播口才不錯等等。

在每一個人身上寫出三個硬本領,就有二十一個,會發現很多厲害的人都有共同點,從出現次數最多的排在前面,最前面三個就是要學習和鍛鍊的硬本領。如何找七個人物,找名人傳記了解每個人物的經歷和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可以從自身的需要制定目標,需要提升的能力,制定可實現的,不是隨便的寫下來就行了。

二高效學習。預習,學習的`過程,到複習行程閉環的過程,要是少一個效率不是很高。預習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就會經常説,回去預習,某某部分,下一節課要學預習的內容。

能做到預習的學生少之又少,出來工作接新的客户,項目,要是不提前準備瞭解對方的來龍去脈,不用進入細談就已經沒有戲了。預習就是為了心裏有個底,有了準備能戰勝的機會大大的提升。

複習相當於覆盤,將寫下的筆記和所學的知識,所聽到想到的再進行一次梳理,總結收穫了什麼,哪一方面特別好,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學習硬本領,也要運用到這三步驟,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能用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