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細節》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4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法治的細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治的細節》讀後感

求知

求知的過程往往是為了知道自己該怎麼怎麼做,而不是要求別人也應該怎麼怎麼做。

讀完這本書,法治的知識感觸不深,但是對為什麼讀書這個篇幅讀了又讀。對於為何求知,也大概有了自己的答案:“”認知是有限的,對自己的瞭解也是有限,通過求知可以逐步知道對某些事情應該怎麼做才順應內心,適合自己。求知不是為了批判或者指揮他人,不是為了攀比,更不是為了炫耀,通過謙虛地求知才知道自己的無知,才會更加勤奮地求知。不管是“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還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都告誡着管好自己,以身作則,但不干涉他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不是站在上帝視角,道德的制高點和個人角度,在不瞭解事情真實的情況下,進行批判或者指責。言語似刀鋒,可割脈,可封喉,需謹言慎行。後悔藥,沒得買,留下的只有遺憾,而別人可能會因此離開這個世界。

1、羅老師在文章中談到了很多關於讀書的觀點,值得思考、在此分享下:

2、拒絕讀書是一種愚蠢,但是因為讀書而滋生的驕傲與傲慢是一種更大的愚蠢

3、書籍就像藥,可能是良方,也可能是毒藥

4、讀書的四個維度:在書籍中逃避世界,在書籍中營造世界,在書籍中理解世界,在書籍中超越世界

5、生活的唯一意義就是超越今生

6、我們用讀書向先賢致敬,因為他們是我們追求智慧之路的前輩,只有謙卑,才能讓我們真正認識前輩先賢

7、對於智慧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唯有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有限的才能不斷地追逐智慧

8、我們無知,所以我們讀書,我們讀書,所以越承認自己的無知

雖然智慧是人無法企及的目標,但人們仍然應當努力,追求智慧仍然有意義,就像我們畫不出完美的圓,但是我們仍然應當努力,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

法治

法治的細節這本書,舉了不少的案例,圍繞着法治的主題,進行分析和論述。法律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的正常運作,需要法律的工具。靠人的自覺,有些不當的行為很難被限制,只有通過看得見的懲罰,才能有震懾作用,約束人的行為,讓社會處於一種平衡。有很多時候,現實的情況,往往復雜很多,需要在法律、道德之間找到平衡。

正義

對於正義,需要用正當的程序去追求。在互聯網發達、即時通訊普遍普及的情況下,網絡空間裏也越來越需要謹言慎行。網絡空間屬於公共場所。《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在維護自己的權益時,通過正當的程序流程去維護,避免被互聯網帶偏輿論。如文中所言:“離開程序,依靠狂熱和激情所追求的正義,也許是一種更大的不正義。”

生命

對於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生命是無價的,在救人的過程中,不能因為代價大就不救。全力救助是給予生命最基本的尊嚴。每個人都是奇蹟,每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對無能為力的事情坦然接納,對力所能及的事情勇於擔當。演好自己的劇本,在能決定的事情上,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帶來能量、善意和温暖。

牛虻

牛虻之效,蘇格拉底:“我實際上不是在為我自己辯護,而是在為你們辯護。使你們不至於判我的罪而錯待了神給予你們的禮物。因為你們處死了我,就不容易找到另外一個這樣的人。用一個可笑的比喻説,這個人之於城邦正如牛虻對於牛一樣,城邦雖然偉大而高貴,但過於臃腫、懶散和遲鈍,需要叮它、刺它,才能使它活躍起來。我想,神把我給予這個城邦即具有這樣的用意。我四處奔走,整天在處處喚醒、規勸、譴責你們中的任何一人。先生們,你們是不容易找到另一個像我這樣的人的。”

玫瑰花

玫瑰花帶刺,會刺傷你,經常讓你覺得痛苦,但還是要對它負責。

如果你的愛是一種泛化的愛,有愛天下之人之大愛,但你唯獨沒有對你身邊的人的愛,那是一種虛偽的愛,自戀的愛,偽善的愛。把狠話留給家人,把好話留給他人,是不負責任和沒擔當。家人需要用愛温暖,彼此之間的關係也需要通過愛去深度連接,而不是單單血緣關係或者婚姻的紐帶。

玫瑰花是具體的,能看得見的,但美麗是抽象的,看不見的。要把幸福放在具體的人身上。

愛的是個體,真真實實的個體,而不是抽象泛化的愛。

我們畫不出完美的圓,但是我們仍然努力,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

在工作、學習、生活等等過程中,如果想改變和優化,往深處看,會發現一切都是無止境的,不管怎麼優化都還是有優化的空間,這是一個無止境但值得去追求的過程,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一個綻放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