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1.37W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1

原文: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東風吹開了元宵夜的火樹銀花,花燈燦爛,就像千樹花開。從天而降的禮花,猶如星雨。豪華的馬車在飄香的街道行過。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轉向西邊,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譁。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美人頭上都戴着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羣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羣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註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diāo)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hú)光轉,一夜魚龍舞。

青玉案:詞牌名。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鳳簫:簫的美稱。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為指燈。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海一樣。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mò)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蛾兒:古代婦女於元宵節前後插戴在頭上的剪綵而成的應時飾物。雪柳:原意為一種植物,此處指古代婦女於元宵節插戴的飾物。黃金縷:頭飾上的金絲絛。盈盈:聲音輕盈悦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他:泛指第三人稱,古時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驀然:突然,猛然。闌珊:暗淡;零落。

賞析:

此詞的上半闋主要寫元宵節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寫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雕”、“鳳”、“玉”,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讚美。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説笑,在她們走後,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羣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未曾離去!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到末幅煞拍,才顯出詞人構思之巧妙: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羣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與趣味。

同時,還有一種説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着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2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宋代〕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註釋:

①花千樹:千樹開花,此處形容花燈之多。

②星如雨:指焰火紛飛,灑落如雨,形容煙花滿天。星,指焰火。

③寶馬雕車:裝飾華美的駭馬和彩車。

④鳳簫聲動:指笙、簫等樂器演奏,樂聲嘹亮,此起彼應。鳳簫,簫的美稱。

⑤玉壺:白玉燈光旋轉。玉壺,一種用白玉製作的燈。

⑥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海一樣。

⑦蛾兒雪柳黃金縷: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裏指盛裝的婦女。

⑧盈盈:聲音輕盈悦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

⑨暗香:本指梅花,此處借指美女。

⑩千百度:千百遍。?驀然:突然,猛然。?闌珊:零落稀疏。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拼音解讀

dōng fēng yè fàng huā qiān shù,gèng chuī luò 、xīng rú yǔ 。bǎo mǎ diāo chē xiāng mǎn lù 。fèng xiāo shēng dòng,yù hú guāng zhuǎn,yī yè yú lóng wǔ 。

é ér xuě liǔ huáng jīn lǚ,xiào yǔ yíng yíng àn xiāng qù 。zhòng lǐ xún tā qiān bǎi dù,mò rán huí shǒu,nà rén què zài,dēng huǒ lán shān chù 。

相關翻譯

彷彿春風在夜間吹開了千樹繁花,又像吹落了滿天的星斗,如雨點般繽紛墜落。豪華的車馬往來如梭,滿路脂粉飄香。鳳簫悠揚,四處迴盪,白玉燈光旋轉,光耀奪目,徹夜魚燈、龍燈不停歇舞動,如魚龍鬧海一樣歡騰。俏麗的仕女濃粧豔抹,頭上都戴若鬧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地飄然走過,留下一縷縷淡淡的幽香。我在人羣中千百次地尋找她,猛然回頭,她卻站在那燈火的`零落之處。

相關賞析

辛棄疾以滎放詞馳名文壇,但《青玉案.元夕》卻是一首經典的婉約詞。這首詞先鋪陳元宵夜燈火交映、歌舞並作、遊人如織的盛況,下片聚焦於孤芳高潔、自甘寂寞的美人形象。作品中的美人,是作者刻意創造的藝術形象,她自甘寂寞,獨立不移,不同凡俗,分明是怍者矢志追求、決不同流合污的政治理想。全詞以歡鬧起筆,以冷清作結,以歡快熱鬧反襯冷落孤寂,造成境界上的強烈反差,從而突出了人物形象和詞作的主旨。元夕,即元宵節,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故稱此夜為元夕或元夜。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3

古詩簡介

《·元夕》為宋代大詞人的作品。此詞從極力渲染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羣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形象,寄託着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着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之中尋覓一位立於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翻譯/譯文

像東吹散千樹繁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豪華的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漸漸西斜,一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羣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羣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註釋

⑴青玉案:。

⑵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⑶“東”句:形容元宵夜繁多。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⑷星如:指焰火紛紛,亂落如。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

⑸寶雕車:豪華的車。

⑹“鳳簫”句:指笙、簫等演奏。鳳簫,簫的美稱。

⑺玉壺:比喻。亦可解釋為指燈。

⑻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一樣。

⑼“蛾兒”句:寫元夕的婦女裝飾。蛾兒、、,皆古代婦女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裏指盛裝的婦女。

⑽盈盈:聲音輕盈悦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

⑾他:泛指第三人稱,古時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⑿驀然:突然,猛然。

⒀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賞析/鑑賞

這首詞是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周汝昌對此詞的賞析要點。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可謂豪傑了。然究其實際,上片也不過渲染那一片熱鬧景況,並無特異獨出之處。看他寫火樹,固定的燈綵也。寫星,流動的煙火也。若説好,就好在想象:是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又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煙火,先衝上霄,復自空而落,真似隕星雨。然後寫車,寫鼓樂,寫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的載歌載舞、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好不熱鬧,令人目不暇給。其間“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總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蓋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總之,稼軒此詞,前半實無獨到之勝可以大書特書。其精彩之筆,全在後半始見。

後片之筆,專門寫人。他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一個個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柳、金縷纏就的春幡春勝。這些盛粧的遊女們,之間,説笑個不停,紛紛走過去了,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這麼些麗者,都非主人公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羣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皆無。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她,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

這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的精神的凝結和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卻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徹悟:那上片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羣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寫,倘無此人在,那一切都沒有意義與趣味。

上片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為“尋他千百度”説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早呼而後遙應,可見詞人筆墨之細,文心之苦。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之境界為第三即最終最高境。此特藉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片則無此斷疊,一連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總隨詞人之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4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羣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羣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賞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東風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裏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説,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裏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融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着美麗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

“眾裏尋他千百度”:(這人)對着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説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同時,還有一種説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着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全文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詞人對理想的追求的執着和艱辛)。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麼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綵,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説好,就好在想象: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花千樹”描繪五光十色的彩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這是化用唐朝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讚美。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遊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説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羣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羣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她千百度説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歎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藉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青玉案 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5

原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翻譯

譯文

入夜一城花燈好象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煙火象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驅趕寶馬拉着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羣之中互相交錯。玉壺的燈光流轉着,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着,美人的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有的插滿蛾兒,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飄着金黃的.絲縷,她們面帶微笑,帶着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在眾芳裏我千百次尋找她,可都沒找着;突然一回首,那個人卻孤零零地站在、燈火稀稀落落之處。

註釋

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鳳簫:簫的名稱。

玉壺:比喻明月,故繼以“光轉”二字,亦或指燈。

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的表演節目)宋夏竦《奉和御製上元觀燈》:“魚龍漫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京。”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裏指盛裝的婦女。

盈盈:聲音輕盈悦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

他:泛指,當時就包括了“她”

千百度:千百遍。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東風夜”化用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讚美。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遊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説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羣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羣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她千百度説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歎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藉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