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國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42W

至於觀後感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就是計劃不如變化事在人為。比方説據易中天推測的曹操起兵的原因是為了造福百姓,成為治世能臣。他當時沒有想要稱霸天下。但是在弱肉強勢的亂世中。為求自保只能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上。你愈強人口百姓愈多佔地面積愈廣那你的政治對立面的敵人如劉備等,就愈弱。當然曹操一直對待下屬百姓都是不錯的。政治方面做的也很好。之所以為成為奸雄,那也是被-逼的,皇帝在曹操的地盤。當時是獻帝,獻帝雖無大過,在各個方面比起曹操的雄才大志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在一個不如自己的老闆手下混。那還不如取而代之。為早日一統天下,和平年代做點犧牲。曹操犧牲的是名聲但換來的卻是天下一統。只是為歷史作貢獻。在三國中我最佩服曹操的也正是這點。

易中天品三國讀後感

我看了十多遍易中天品三國,發現易先生很多問題都只片面作答。特別是赤壁之戰,幾句話就説完了,很多明晰都沒有説清楚。比方説;曹操為什麼要在那個時候殺了蔡瑁,張允。曹操接到黃蓋的納降書後為什麼不起疑?為什麼在黃蓋寫了納降書後的幾天就突然起了東風?這還只是赤壁之戰的問題。

一邊品三國的'歷史真實,一邊回想三國演義,很有意義。

曹操三頒求賢令,不拘一格,不拘小節,知人善任,善於重用和信任人才。這在中國皇帝中是少有的,終於為統一大業打下堅實基礎,是有大功於國家和人民的。

至於道德,從秦始皇到慈禧、宣統,有哪個是道德好的,這主要是帝制這種制度造成的。如果用同一的道德標準以及其於國於民的作為,將秦以來的皇帝分上中下三等。曹操大概可列上等之中級吧!秦始皇大概亦應不低於此等級。

曹操的案早就該翻了。

三國演義中的舌戰羣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蔣幹盜書、龐統獻計、借東風、義釋曹操¨¨¨都是虛構的。是史無記載或移花接木¨¨¨。但這些都掩蓋不了三國演義不朽的光輝,聽講不少人把這小説家言作必讀的兵書。

凡口、隆中都在襄陽附近,劉備駐守凡口六七年,因此應是諸葛亮先拜訪劉備,以後更有往來,這是有史記載的,劉當然知是奇才,但未到出山時機。到荊州將發生變故,當時劉備、孫權、曹操、孔明¨¨¨都應料到。在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下,於是就有了三顧,這有更多的史料記載。其中一顧二顧是否見面,不知道。但即便見了面,有什麼好談?關鍵是誠意和專用。到第三顧出了“隆中對”,從此君臣相依。

諸葛亮初出山,只是劉備的私人顧問,並無具體職務,不知是否有史料證實。那時徐庶還未走,不過亮初出山,表現平平。既未料到曹操另率輕騎佔襄陽,大概也未在襄陽留偵察。曹知劉已走,從襄陽親率五千輕騎日行300裏來追日行十餘里的劉備和十幾萬扶老攜幼的百姓。劉備説:“夫濟大事必與人為本”。堅持同行。途中劉派關羽率全部兵力萬人先去江陵。如果能留下五千兵作斷後或不讓關去,都可打退曹操。但結果曹追到當陽,劉只能率數十騎逃走。這可能是初出山,無實戰經驗所致。到赤壁追曹時,又未派人守華容,讓曹大笑而去。不過這些都無損諸葛亮光輝的一生。

三顧時劉備46歲。自桃園結義以來到赤壁大戰,劉備這大半生都是寄人籬下,還看不到前途。常言道:患難見真情,一次二次是容易的,都大半生在患難中,劉關張的真情,舉世無雙。因此當關羽被害,伐吳是必然的,到託孤,給桃園結義劃上完整的句號。

易先生認為:諸葛亮的空城計並未發生,而且於理不合。因為司馬懿不敢進攻,無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麼(1)派一隊偵察兵進城看看;(2)派神箭手把孔明射下城樓;(3)圍而不打。何至於掉頭就走呢?但兵貴神速,勝負往往在一線之間。既深知諸葛一生謹慎,自己又累敗於他,一見有異常,先走為妙。三國演義的描述,是合情合理的。也許在退兵途中,想到上述三招,但也無必勝把握。比如派隊偵察兵入城,此時從城牆上或城外突然亂箭射帥怎辦?因此,不打無把握的仗,先全身而退是上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