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Fast and Slow經典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2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經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Thinking Fast and Slow經典讀後感

Thinking Fast and Slow經典讀後感1

被Decisive的兩位作者騙來看這本書,快速瀏覽後的結論是:其實你們是意欲襯托自己作品的實用性吧。此書為理論性書籍,包含各種例證,實驗和心理測試,挑出一些乾貨來:

冷温熱三杯水原理:分別把兩隻手放入冷水和熱水中,然後同時放入温水中,左右手冷熱感不同,雖然是放入同樣温度的温水中。這就是參考值reference point的作用。類比到經濟學: Outcomes that are better than reference points are gains. Below the reference points they are losses. Bernoulli和Fechnsr認為在確定值和預期平均值相等的情況下由於對數函數的關係,所以100%確定收益對應的心理值比預期可能收益的心理值大,表明人們不願意冒險。

此理論有缺陷,問題在於沒有考慮reference point以及人們喜歡gains討厭losses的本性,據作者説這個理論是從人類進化學中得出來,人有保持現狀的本能,特別在面對可能的危險或損失時。所以在保證是gains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選擇可能性較大的較小預計收益選項;在註定losses的狀態下,寧可嘗試冒險,選擇可能性較小的預計損失較大選項,因為人們害怕損失和失敗。

如何更好地增加幸福感:效果較持久但愉悦感温和與效果短暫但愉悦感強烈中一般選擇前者。若是忍受痛苦方面,顛倒一下。原因:人們的記憶力沒有想象中的長久,幸福和痛苦感都容易忘記。但如果差異大到一定程度,此理論就不適用了,並且分界線因人而異。

Thinking Fast and Slow經典讀後感2

這本書的'定位有些尷尬。有一定心理學背景的讀者看不出什麼新東西,缺乏背景的讀者看起來不輕鬆。語言與文體的編織也介於大眾傳媒和嚴肅科學著作,在可讀性與嚴謹之間權衡。

兩系統分類本來是為了方便理解的認知過程的理論虛擬,但整合的並不好,各個章節的內容之間有很多獨立性,有時能看出來是要把本來挺完善的東西用系統一二這套説辭來“套”一下。書裏的內容有些是矛盾的。比如展望理論和啟發式理論分別代表兩類不同的決策模型,前者和伯努利的期望效用家族是一起的,後者屬於司馬賀的有限理性家族。但作為介紹來説都非常好,而且難得的嚴謹。這點難能可貴。心理學是個容易出神棍的學科,讀者區分不出理論和修辭不是錯,作者有意識的混淆兩者才有問題。所以我認為《快與慢》裏大量的實驗細節不是敗筆,而是尤其精華之處。如同書裏寫的:重要的不是結果怎麼樣,重要的是結果怎麼來的。系統1系統2本來就是一種比喻修辭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説,標題寫的倒不是書裏最重要的東西。

書裏寫的東西也不是全無爭議,畢竟科學一直在進步變化。至於道德倫理問題更麻煩,因為都是真實的兩難。用韓乾的話説,電車難題是個真正的倫理難題。小看這些抉擇的分量是不對的。

我猜卡尼曼的意思不是讓我們瞧不起自己與生俱來的進化工具包,而是認識到其侷限性。知其所能為、所不能為。再者,看了這麼多人類認知決策的一般特點,我們的第一直覺經常是“説的不是我”。假如就這麼得意的接受了這個結論,書就算白看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