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那片天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9.35K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筆,將一個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留下,也是將樸實的父愛刻在一代又一代讀者心中。在這篇散文裏,作者的淚水之急,淚水之多,也許有失大男子漢的形象,但它無比真誠,就如同珠玉般發出了光彩,為文章增色不少。

撐起那片天觀後感

根據作家寒青報告文學改編的影片,《撐起那片天》給了我同樣的感受。

它講述了一個平凡的故事。三合村是湖北境內的一個窮村,三山九衝十八坳。嚴大平臨危受命,當上“晴天旱包子、下雨水袋子”“有女莫嫁三合衝”的新書記。

嚴書記的目標是“劈山引水建水庫,修路種樹搞旅遊”,這詩一般的語言説出來容易,但實現起來太難、太難。

碰到的頭等困難是:錢!錢!!集體經濟空殼了。

沒有等、靠、要,為了籌錢,他下廣州、奔武漢,一千一千元地聚集。這一點錢本打算為修建水庫準備的,但目光遠大、決策科學的嚴大平選擇了修路,因為修路是第一等大事。“要想富,先修路”嘛!

修建水庫也是迫在眉睫,嚴大平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誰投資誰受益”的方式。不過,要想不太富裕的村民在看不到美好前景的情況下掏腰包,自然是不太容易的。

這時,影片出現以下情節:招娣娘,這個孤寡老人,在村口等了一個多小時,攔住騎着摩托東奔西走的嚴大平,她説:“我説不定今晚眼一閉,明早就過去了。”遞上帶鋼幣、分錢的926.72元。這點錢,也許只夠買某些人飯桌上的一對酒,可這是老人一生的積蓄,那意味着什麼呢?就是對嚴大平全部的信任、託付及支持!因為嚴大平值得這樣!當她把錢塞到嚴大平手裏的時候,我的淚水與片中人物一起流下來。

新書記上台同時面臨的是權力鬥爭。李炳權在村裏威望甚高,他的兒子連任四屆村主任卻沒順理成章當上書記,所以李炳權處處與嚴大平作對。報銷多年的'醫藥費啦、拒絕當炮手啦……

修建另一座水庫時,嚴大平又遇上棘手頭痛的問題,那就是要壓李氏家族的祖墳。為此,他不辭辛勞登門做工作,甚至捱打。這還不算,李炳權趁機提出讓新書記遷自家祖墳的無理要求。

如嚴大平説的:“做我的親人真不容易。”此時,連亡人也不能安息。寧可背上不孝的罪名,一心為公的書記喲,無力又堅決地在父親墳頭舉起工具,他的心潮是怎樣地澎湃?

電影畫面的悽苦,嚴母的哭聲,書記感天動地的一跪,以及一向自以為是的李炳權的自責,劇情又一次感染觀眾。我的眼淚又簌簌下落。

如果説,剛才還是淚珠,那麼觀看從嚴書記得知自己病情到去世這些情節,我的淚就串成線,連成珠簾了。

嚴大平,肩膀上總是挑的困難,有幹勁、衝勁,是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在病魔面前,他卻是如此的無奈。對妻子瞞着病情,主動為勞累、同樣付出很多的妻子洗一回腳。畢竟,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低下頭,是男兒珍貴的淚水,仰面望着妻子,則是笑臉盈盈,那裏面隱藏着多少酸楚、苦痛!影片通過細節將人物刻畫得生動而豐滿。

山一般的漢子倒下了,那招娣娘靈魂深處的祈禱“保佑大平平平安安回來”,那村民一籃籃樸實的探望,那白髮老母碗裏熱粥的撒落,那臨終前想看銀杏樹,想看新蓋的房子的願望,無不讓人深深動容。因為淚水,所以銘記!

嚴大平是黨員的優秀代表,是領導幹部的榜樣。影片忠實而形象地記錄他平凡而偉大的奮鬥歷程,他守一方熱土,撐起一片天。嚴大平書記的確是一面獵獵作響的英雄旗幟,這面旗幟將永遠鮮豔、奪目!

一部獻給建黨九十週年的影片,《撐起那片天》值得一看再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