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學年上期八年級歷史上冊試卷

來源:文萃谷 1.87W

八年級歷史考試的日子即將到來了,希望你在考試中把會填的都填上去,不會填的蒙也要蒙上去!。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2017學年上期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學年上期八年級歷史上冊試卷

  2017學年上期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A.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2.《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文中的“這場戰爭”指的是

A.甲午戰爭 B.鴉片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

3.“數日後,一匹快馬向熱河方向飛馳,恭親王向咸豐帝報告了‘花園’被燒的消息……”該歷史情景應出現在

A.林則徐廣東禁煙期間 B.鴉片戰爭期間 C.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D.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4.“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 關。”此詩反映的是

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復新 C.關天培廣州抗英 D.林則徐虎門銷煙

5.2016年1月,經我國考古專家考證鑑定,在遼寧丹東附近海域發現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艦隊的致遠艦。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於研究

A.黃海大戰 B.遼東戰役 C.威海衞戰役 D.廊 坊之戰

6.史料記載:“(甲午戰爭後)隨便走進中國哪一家農户,人們都可以看到,曾經是不可以缺少的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印度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現象反映的實質是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手搖紡車效率低下 C.印度棉紗質優價廉 D.民族工業曲折艱難

7.圖片承載着歷史。下列圖片反映了八國聯軍侵華史實的是

A.虎門銷煙 B.圓明園遺蹟 C.侵略者坐在清帝的'寶座上 D.日軍在旅順暴行

8.《清議報》(1898年2月創刊)在第16冊發表的時政評論中説:“豈不知寡不可敵眾,弱不可敵強哉!然處於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敵八,冀國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評論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

9.《辛丑條約》簽訂後,美國公使田貝説:“事實上,外國公使成 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任意斥責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國已經完全成為了美國的殖民地 B.帝國主義完成了對中國的瓜分

C.外國公使幫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10.曾紀澤説:“辦洋務的難處,在於外國人的不講道理,中國人的不明時 勢,只有徐圖自強,才能扭轉形勢。”洋務派“徐圖自強”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學習西方自然科學 C.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D.興辦近代軍事工業

11.下列人物中,極力宣傳“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觀點,推動維新變法的是

A.曾國藩 B.康有為 C.鄒容 D. 陳獨秀

12.時至今日,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台灣,都有大量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設施和紀念場館。孫中山先生之所以為後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為他

A.建立了光復會 B.創辦了《民報》 C.領導了保路運動 D.創立了中華民國

13.1916年5月,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一文中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併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釗主張

A.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B.提倡人性,反對神學

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14.五四運動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因為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B.北京學 生舉行抗議活動

C.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 D.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這一消息傳導國內引發了

A.五四愛國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戊戌變法 D.洋務運動

二、判斷題:(每題l分,本大題共5分。請把正確答案填塗在機讀卡上。)

閲讀下表內容並判斷:

名 稱 目 的 時 間 不平等條約 影 響

鴉片戰爭 為了打開中國大門和維護可恥的鴉片貿易 1840-1842 《南京條約》、《虎門條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二次鴉片戰爭 為了擴大侵略權益和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1856-1860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中國喪失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化程度加深。

以下結論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在答卷選“A”;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請在答卷選“B”;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在答卷選“C”。

(16)兩次戰爭都發生在18世紀。

(17)兩次戰爭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很多領土和主權。

(18)鴉片戰爭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對中國影響不大。

(19)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並燒燬了圓明園。

(20)第二次鴉片戰爭擴大了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侵略權益。

三、填圖題:(本大題2小題,第21題3分,第22題2分,共5分。)

21.(1)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圖中對應的方框內。 (2分)

A.鴉片戰爭後,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地點 (1分)

B.《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城市:廣州(1分)

(2)據圖分析,《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城市地理位置的特點?(1分)

22.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分)

A.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地:威海衞 B.鄧世昌英勇殉國之地:黃海

第21題 第 22題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第23題8分,第24題7分,共15分。)

23.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這些企業雖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資本,產品投放市場。當時外商企業壟斷民用工業,洋務派希望興辦民用工業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同時給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燃料。

——摘編自《中國近現代史》

材料二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梁啟超《變法通議》

材料三 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於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 ——《西方文明對中國的衝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

回答下列問題

(1)據材料一,指出洋務派創辦民用企業的目的和民用企業的特點。(5分)

(2)材料二中,梁啟超認為變法成敗的關鍵是什麼?(1分)

(3)結合所學知識説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將樹砍斷了”的含義。(1分)在20世紀初,中國人民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説的“樹墩”,進行了哪些努力?(1分)

24.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紀60年代,西方列強爭奪中國的鐵路修築權,李鴻章等堅決抵制,李鴻章上奏説,此事(列強在中國修鐵路)大有利於彼(列強),……洋人貪利無厭,……若再議及,只有仍執前説(以前所説的理由),(修築鐵路)鑿我山川,害我田廬,礙我風水,佔我商民生計,百姓必羣起抗戰拆毀,致激民變。 ——李鴻章《籌辦夷務始末》

材料二 (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等力矯眾説,要求自建鐵路,)李鴻章上奏説,若火車盛行,則有駕駛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鐵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謀生者當不下數十萬人……鐵路所經不過丈餘之地,于田廬墳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處,亦必買地優給 價值(多給錢拆遷百姓的田廬);其墳墓當道者,不難稍紆折(多給錢拆遷老百姓的墳墓)以避之。

——《光緒六年十二月七年級直隸總督李鴻章奏》

材料三 1881年,為例解決開平煤礦的運輸問題,李鴻章下令修築了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後來,清政府還自行設計施工修築了鐵路。 ——摘編自《近代史資料彙編》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一,概括歸納李鴻章反對修築鐵路的目的和理由。(3分)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歸納李鴻章主 張修築鐵路的目的和理由。(3分)

(3)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説明洋務運動以來,清朝鐵路發展的主要原因。(1分)

五、問答題(25小題6分,26小題4分,共10分)

25.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民族復興夢進行重大探索,開啟中國近代化的歷程。回顧探索之路,充滿艱難和曲折。

(1)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地主階級,以自強求富為口號,掀起了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產生影響是什麼?(1分)結果如何?(1分)

(2)以孫中山為代表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基指導思想是什麼?(1分)

(3)新文化運動後期的內容是什麼?(1分)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內在關係是什麼?(1分)

(4)綜上,面對中國近代化 民族復興之路,你有何啟示?(1分 )

26.近代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簽訂不平條約。但中國人民進行了抗爭。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1分)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是?(1分)

(2)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堅決的抗爭,列舉一例抗爭的史實?(1分)

(3)近代西方列強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中國戰敗。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1分)

  2017學年上期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l分,共1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B A A C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D D B D C D A /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本大題共5分。

題號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A

三、填圖題:(本大題2小題,第21題3分,第2題分,共5分。)

21.(1)上A下B (2分)

(2)位於東南沿海。(1分)

22.上B下A (2分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第23題8分,第24題7分,共15分。)

23(1)目 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2分)

特點: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資本;面向市場。(3分。)

(2)改變官制或改變政治 制 度)。(1分)

(3)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國民革命運動。(1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24(1)目的:排斥(拒絕、抵制)列強對中國鐵路建設的染指。(1分)

原因:列強貪利,危害財政;毀壞田地房屋;破壞風水;破壞老百姓的生計;容易激起民變。(2分。)(任意兩點即可)

(2)目的:中國自建鐵路(或解決運輸問題)(1分)

原因:增加老百姓的就業機會;增加老百姓的謀生手段;老百姓的田廬(墳墓)不妨礙鐵路的建設;拆遷百姓房屋(或墳墓)可多給補償。(2分。)(任意兩點即可)

(3)洋務運動的推動;政府的重視和投入;鐵路建設(或設計)者的努力;西方科技(鐵路修築技術)的引進。(1分。)(任意一點即可)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5題6分,第26題6分,共12分。

25.(1)中國近代化的開端。(1分)失敗(1分)

(2)三民主義(1分)

(3)宣傳十有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1分)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黨的誕生作了思想準備條件。(1分)

(4)① 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 ③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等。(1分)(任答一點即可)

26.(1)中英《南京 條約》(1分)《辛丑條約》(1分)

(2)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等(1分)

(3)清政府的政治腐敗。(1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