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中物理的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3.28K

篇一:

關於國中物理的知識點總結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③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尺面,④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據時不但要記錄數據,還要註明測量單位。

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小時(h)、分(min)。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儘量減小誤差。減少誤差方

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誤差與錯誤區別: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裏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採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法比較。我們把物體沿着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計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v=S/t,變形可得:s=vt,t=S/v。

四、測量平均速度

1、測量平均速度的測量工具為:刻度尺、秒錶

2、停表的使用:讀數:表中小圓圈的數字單位為min,大圓圈的數字單位為s。

3、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S/t

第二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可以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最快,氣體中最慢;

2、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注:有聲音物體一定在振動,在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裏,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迴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室裏聽不見回聲,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聲音傳播路程:S=V*T,距離L= S /2(注意:請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審題再下結論)

  四、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

2、響度

3、音色:辨別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靠音色

  五、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範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範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六、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錶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製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交談,醫生查病時的聽疹,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説話)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減弱(安裝消聲器);(2)在(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温度:

温度:温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注:熱的物體我們説它的温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説它的温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温度也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

2、攝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2)攝氏温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温度規定為100℃;然後把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攝氏温度的讀法:如“5℃”讀作“5攝氏度”;“-20℃”讀作“零下20攝氏度”或“負20攝氏度”

  二、温度計

1、常用的温度計是利用液體的温度計的使用:(測量液體温度)

(1)使用前要:觀察温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並估測液體温度,不能超過温度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温度計)

(2)測量時,要將温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緊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温度計的示數穩定後讀數,且視線要與温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體温計

體温計: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温的温度計;測量範圍:35℃~42℃;體温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體温計的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 物態變化:物質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固態、液態、氣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物質以什麼狀態存在跟物體的温度有關。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為可逆過程;物質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

3、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温度(熔點)的物質(例如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温度的物質(例如蠟、松香、玻璃、瀝青)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温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温度升高,繼續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温度;晶體熔化的條件:温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晶體凝固的條件:温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4、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5、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

熔化過程:

(1)AB段,物體吸熱,温度升高,物體為固態;

(2)BC段,物體吸熱,物體温度達到熔點(50℃),開始熔化,但温度不變,物體處在固液共存狀態;

(3)CD段,物體吸熱,温度升高,物體已經熔化完畢,物體為液態;

凝固過程:

(4)DE段,物體放熱,温度降低,物體為液態;

(5)EF 段,物體放熱,物體温度達到凝固點( 50℃),開始凝固,但温度不變,物體處在固液共存狀態;

(6)FG 段,物體放熱,温度降低,物體凝固完畢,物體為固態。

注意:物質熔化和凝固所用時間不一定相同,這與具體條件有關;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

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沸騰:在一定温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温度叫沸點;液體沸騰時温度不變。 ○

2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 ○

3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 ○

4液體沸騰的條件:温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

(2)蒸發:在任何温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1跟液體温度有關:温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乾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很快就幹);

2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乾,要把積水掃開);3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温);(3)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繫:

1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 ○

2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温度下都能進行; ○

3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 ○

4沸騰比蒸發劇烈; ○

4、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温度工作中的可燃氣體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液化,便於儲存和運輸)

六、昇華和凝華

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昇華;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昇華吸熱,凝華放熱;

2、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幹;人工降雨中乾冰的物態變化;

3、凝華現象:霧凇、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

  七、雲、雨、雪、霧、露、霜、“白氣”的形成

1、高空水蒸汽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雲;(液化)

2、高空水蒸汽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

3、高空水蒸汽與冷空氣相遇凝華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華)

4、温度高於0℃時,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塵埃上形成霧;(液化)

5、温度高於0℃時,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液化)

6、温度低於0℃時,水蒸汽凝華成霜;(凝華)

7、 “白氣”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