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知識點的小總結

來源:文萃谷 2.15W

【—八年級物理總結】物理大餐: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説物體帶了電。接下來的內容是八年級物理之電荷。

國中物理知識點的小總結

 電荷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説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髮、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

能的轉化:機械能-→電能

①摩擦起電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應帶電:由於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 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 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餘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 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單位:庫侖(C)

1e=1.6×10-19C

元電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

擴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餘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

總結歸納: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九年級物理試題:重力

【—九年級:重力】下面是關於重力的試題知識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識內容。

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_,它的方向總是_________。利用這個性質,建築工人常用重垂線來檢查牆壁是否_________,還可用重垂線來檢查桌面或窗台是否_________。

思路解析:物體由於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叫重力。任何物體的重力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建築工人就是利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這個特點,做了重垂線,利用重垂線就能檢查牆壁是否豎直和檢查窗台是否水平。

答案:重力豎直向下豎直水平

2.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有一定的關係,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是比例常量,一般情況下認為是不變的,通常取9.8N/kg。

思路解析:重力的表達式是經常要用到的,理解它是非常必要的。該公式表示的是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量之間的關係。g是比例常量,它隨所處的緯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最小,在南北極附近最大。在要求不那麼嚴格的情況下可以認為是不變的。

答案:G=mg

3.關於比值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A.9.8N等於1kg

B.9.8kg等於1N

C 國中數學.質量是9.8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N

D.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思路解析:物體的重力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存在着一定數量關係,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重力是9.8N,根據這個比值可寫成公式G=mg,進而求出重力與質量的關係。故此題正確選項為D。常有些人不瞭解9.8N的含義,以為1kg=9.8N,實際上g是重力G與質量m的比值。就地球附近而言,它是一個常數值,絕不能把質量與重力混為一談。

答案:D

上面對重力知識的講解內容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很好哦。

國中物理 學習“五法”

國中物理學的內容,有一些跟國小《自然》裏的部分內容很相近,但它不同於《自然》,它是比較系統和深入地研究有關機械運動、熱運動和電磁運動等等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怎樣才能學好這門科學呢?這裏提供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一、學習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會”

國中將學習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而這些概念、規律,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應力求做到“五會”:

會表述:能熟記並正確地敍述概念、規律的內容。

會表達: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

會理解:能掌握公式的應用範圍和使用條件。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並理解變形後的含義。

會應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二、重視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複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知識的條理化,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問題,用通常意義上的語言或文字表達都是有侷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今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着重要意義。

在國中物理課裏,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大綱”要求的畫圖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於作圖類型題,比方説,作光路圖、作力的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等;另一部分,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注意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複雜的圖形看簡單(即分析圖形),更要學會在複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並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三、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經説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誕生於仔細的觀察之中。”對於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尤其要重視對現象的仔細觀察。因為只有通過對觀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例如,學習運動的相對性,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學都會聯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觀察到鐵路兩旁的電杆、樹木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生動的實例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識。

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實驗,注意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其中也包含與物理實驗現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國中學生,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並獨立完成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

在認真完成課內規定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來判斷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測量學校綠地中一條彎曲小徑的長度;可以通過實驗測量上學途中騎車的平均速度;還可以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判斷、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決問題會更全面。

四、學會“兩頭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識的特點是由簡到難,逐步深入,隨着學習知識的增多,許多同學都感到物理題不好做。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對頭的緣故。

拿到一道題後,一般有兩條思路:一是從結論入手,看結論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攏;二是要“發展”已知,從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當兩個思路“接通”時,便得到解題的通路。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就是我們平時常説的“兩頭堵”的方法。這種方法説起來容易,真正領會和掌握並非“一日之功”,還需要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體會並加以應用。

五、注意適當分類,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

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因此,可試着按照課文和某些輔導材料中繪製的框架圖去幫助記憶和理解。

有時,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於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有法,但學無定法。在學習物理的道路上,願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特點,穩紮穩打。

 九年級物理教案: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教學目標

1、 常識性瞭解的.

2、 知道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

3、 知道水能和風能是清潔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轉化和我國使用能源的概況.

4、通過本節教學,對進行愛國主義的和節約能源的.

教材分析

本節介紹了天然的機械能-水能和風能,以及它們對人類的開發和利用.教材的內容聯繫實際,是動能和勢能的知識延續,是機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體體現,本節可以使學生對機械能形成比較具體的概念和全面的認識,在教材中還包含了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的內容,應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

教法建議

本節的重點是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對建築攔河壩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衝擊水輪機,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這三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風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採用讓學生閲讀,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教學.提供的是:我國水能的使用情況;我國風能的使用情況;關於水能和風能使用的照片.

做好調查的準備,課本後面有兩個調查題目,分別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風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電站,對於水電站做一些調查.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三節

 【課題】

【重點難點分析】從動能和勢能轉化的角度分析為什麼要修建攔河壩來提高上游的水位,對於水輪機的構造和發電廠的組成不要詳細分析,從聯繫實踐來學習,並擴展對機械能的認識視野.

【教學過程 設計】

本節內容建議用閲讀的方法學習

1,用課前診測引入新課

提出思考問題:重力勢能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動能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河水從高處落下,説明水的能量轉化情況.

2,閲讀水能的利用

方法1,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自行閲讀並提出問題,組織成小組討論,並提交思考答案,由全班同學審查.此種方法適合於班級有較強的創造性,並組織的有較強的應變和較廣的知識面.

方法2,提出思考問題:我國古代利用水能的情況;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水能發電的情況;攔河壩提高水位的意義;利用水能發電的過程中能量的轉化.利用潮汐發電的方法和意義及其發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3,閲讀風能的利用

教學方法同上,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提供關於風能的利用的資料(這是在上一節課應當佈置的課題) 國中數學,學生提供的資料可以由班級共享.對於一般的教學過程 ,可以提出思考問題:風能的利用狀況;風能的特點(優點和發展特點)等.

4,佈置學生實踐題目

調查本地域中狀況;是否還有可以利用的水能和風能資源;實際的水電站的使用情況等.

國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複習

【—力學總結】在同學們的嬉笑打鬧中大家瞭解到,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學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係: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 會考,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關於慣性的知識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物體的重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強。

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之光的色散

 【—總結之光的色散】關於物理中光的色散知識,我們做下面的內容學習吧。

 光的色散:

1、太陽光通過三稜鏡後,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複色光;

3、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青、黃,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麼顏色透過什麼顏色的光);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麼顏色反射什麼顏色的光 國中政治,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在暗室裏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

希望上面對光的色散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考出很好的成績的哦。

 學好九年級物理的九個要點

一、帶着求知的渴望進入的世界

物理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在我們的周圍,大至整個宇宙,小至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種種的物理現象。自然界萬物的運動和變化,以及人們創造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讓我們在自己的心靈中點燃起強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濃厚的進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中體驗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求得的歡樂。讓強烈的求知慾望使你處於欲罷不能,頑強奮進的狀態吧。

 二、讀書是獲得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

翻開每一個科學家的奮鬥史,都看到"着迷"地讀書的篇章。讀書,首先要認真精讀課本。物理課本是經過很長時間教學實踐後編寫出來的,講述的是本學科的最基礎的知識,裏面珍藏着"科學巨人們"的智慧之果。閲讀課本時,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的指導,非常認真地一個概念一個概念,一個公式一個公式仔細琢磨,反覆推敲,消化吸收。要注意課文的思路~它要説明什麼問題,是怎樣説明的。對重點的段落和關鍵的內容,要特別用心細緻地閲讀,一字一句解。對物理中説明問題的特點——有事實的根據,有充分的理由,要注意領會。對書中的例題,不能只看它如何應用公式,還要看它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看看自己合上課本後能否重做出來,看看自己還能不能有別的去做。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內容做一個小結,把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系統地掌握它。還要學習應用課本的知識解釋一些常見現象。不要對課本不讀不看,一味只是趕着完成作業,這樣是決不能學好物理基礎知識的。

除了精讀課本外,同學們還可以廣泛閲讀更多的物理課外書刊。在閲讀中可能會遇到一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大懂的內容,這不要緊,從閲讀中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閲讀的主要意義在於開闊眼界,擴充知識回,使自己的和,在更廣闊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樂於觀察善於觀察

觀察也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每一個人,從嬰兒時起。由於對周圍千變萬化的現象感到好奇,留心地觀察,逐步積累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這些經驗有真有偽,要去偽存真。特別是在學習物理時,更要認真採用觀察的方法,要從單純的好奇的觀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觀察。

怎樣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呢?首先,在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時.要大量挖掘我們已經通過日常觀察積累起來的有關經驗,並去偽存真。例如,一個物體受力時是否可能沒有別的物體作用於它?在日常接觸到的各種物質中,哪些較易或不易傳熱?要用正確經驗做基礎,深入理解有關知識。

觀察演示實驗,要目的明確,在做演示實驗之前,老師往往會講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採用什麼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樣做,希望同學們觀察些什麼。這些話都是很重要的,是我們觀察的依據,我們都要聽清楚,還要邊聽邊思考,想一想將會得到什麼結果。

看演示實驗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演示實驗是在講台上做,儀器有時比較小,而實驗現象往往變化很快,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現象看到,而且最忌只看結果而不看過程。我們必須全神貫注跟着老師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驟中的變化。實驗中的每一步驟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要不遺漏,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實驗往往又分幾個步驟。例如做證明運動着的小車停下來是因為受阻力的緣故這一演示實驗時,是讓小車先後3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而桌面處3次分別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們要認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並要想一下為什麼,然後注意觀察在3個不同表面上運動的小車所走距離有什麼不同,這3個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麼不同的條件等等。

觀察演示實驗,不但要在觀察時思考,還應在實驗後繼續思考。除了沿着老師指導的方向得出結論外,還要想一想,這個實驗還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實驗方法。而且,聯繫這一演示實驗,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現象。例如,聯繫上面提到的實驗,我們很容易想到,如果坐自行車從斜坡衝下來,在柏油路上就會比在沙路上衝得更遠。

 四、手腦並用做好實驗

實驗,在學習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加深我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培養。在實驗中應通過自己動手,邊觀察、邊分析、邊總結,解決下面的問題:

1.通過實驗,對許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易於理解。如物質的三態變化,從固態到液態要吸熱,晶體熔解時温度不變,這些現象通過苯的熔解實驗 後,將深信不疑,印象深刻。

2.通過動手操作,更仔細地認識各種物理儀器、裝置的構造和性能,知道怎樣正確使用常用儀器。物理實驗使用的各種基本儀表和裝置,就是今後工農業生產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種儀器裝置的基礎,今天學會了操作,將來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礎。

3.在實驗中掌握一些基本測量方法。例如測定細小金屬絲的直徑,採用多繞很多圈來測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測定未知電阻值時可以用"替代法","比較法";為了減少實驗誤差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等。這些實驗的基本方法都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實驗能力。

4.在實驗中應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遵守實驗室紀律,愛護儀器;實驗課前做好;實驗時認真操作,細心觀察,忠實記錄,按時完成;保持清潔,做好收尾,完成實驗報告。養成這些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品質,將來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生產者和科學者。

  五、開動腦筋勤于思考

沒有積極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從開始,就要養成積極動腦筋想問題的習慣。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這個概念是怎樣引入的?定義如何?有什麼物理意義?例如對於電阻,要搞清楚:根據什麼實驗事實而引入電阻概念?電阻的定義是什麼?它的單位是怎樣規定的?怎樣測量導體的電阻?等等。

有比較才能鑑別。應用對比法,是我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分清一些概念和規律的區別,使它們不會混淆起來,從而正確地理解這些概念和規律的一種好方法。

首先,接觸到每一個新的物理概念或規律時,把它和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的觀念相對比,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糾正生活中對概念的模糊看法。例如,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國中生物,是物體速度變化的原因,但日常生活中往往有這樣錯誤的感性認識,認為要保持物體具有恆定的速度,是要用力的。我們必須把這一錯誤的看法拿出來對比,然後才能正確地掌握力的概念,對物體慣性的認識和應用慣性定律分析問題,才不會產生錯誤。

其次,把我們前後學過的相互聯繫的概念進行對比,例如質量與密度,壓力和壓強,功和功率,熱量和比熱等等。這一對對概念,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伸延,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要從定義、物理意義、單位、實際應用加以對比。對一些類似的概念和規律可以用列表法進行對比,例如列表對比串聯、並聯電路的概念和特點等。

在物理學習中,還應經常運用分析綜合這一思維方法。如學習簡單機械時,我們應先是對各種不同的簡單機械(槓桿、輪軸、動滑輪、定滑輪等)的特點進行分析,然後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它們都是槓桿的不同形式,因而都是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來計算動力和阻力關係;它們都遵從功的原理,只能省力,不能省功。

 六、要正確使用工具

數學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學習物理時,我們一定要正確地運用好這一工具。應用數學工具學習物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概念、規律的數學公式,與用文字、語言敍述結合起來,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單從純數學關係上理解公式,避免產理意義上的錯誤。例如,物質密度的定義式是D=m/v,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式子的數學關係,説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與體積V成反比呢?不能,因為密度ρ是描述每種物質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鋁做成小鉚釘,還是大鋁塊,ρ都是這個數值,怎能説它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種測量和計算密度的方法,即,當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利用這一公式計算出構成這一物體的物質的密度。

(2)在進行物理計算、推理時,要把物理計算和簡潔的文字説理結合起來,才能使解決問題的過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簡明嚴格。計算得到的結果,也要明確它的物理意義。

(3)要養成用作圖來表示物理過程和規律的習慣,如畫物體受力圖,簡單機械的力圖,晶體的熔解曲線,物體的運動情況圖,光路圖等。自覺學會按題畫圖,看圖識義,提高正確用圖的能力,克服做練習不畫圖,不用圖的壞習慣。

七、做好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