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09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好的告別》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1

最近對了一本書叫《最好的告別》,我緩慢的讀完了這本書,然後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 Mortal》,“凡人”,我們啊都要去面對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阿圖醫生講的是關於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卻不是從面對自己的衰老出發的,是告訴我們如何面對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開始還可以自己生活,獨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慢慢的開始不那麼靈活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強獨立生活;再然後反應變得有點遲鈍,容易被騙,需要子女幫忙來做決定;後來變得容易摔倒,好起來變得很困難,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後失能失智,連子女都無法照料,需要療養院。殘酷的是,不論是我在寫這段文字還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時候,都是希望他們能夠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們需要什麼呢?我們沒有想過,社會也不能提供這樣的幫助。阿圖醫生提到很多人在做這樣的嘗試,希望提供一個地方,能夠讓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樂,也能夠提供一些醫學上的幫助,讓老人依然能夠享有自由、尊嚴、快樂。即便是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一些療養院,醫生和護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動,要安排作息,按時吃藥,限制行動,只是活着。那我們必須要考慮,父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該怎麼做呢?同時想一下,現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覺得一個人多好,到老的時候真的是能夠很好的生活嗎?

其次是“病”,年老的時候,各種病症都找上門來,不論是慢性病還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進了醫院,我們都沒有去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蹟治好了,人的身體也不會恢復了,不論是放療還是手術,都不能讓你繼續回到自由生活的狀態了,同時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這就是生病帶來的必然的後果。我們不能説醫生給的治療方案欺騙了我們,給了我們虛假的希望,只是説現代醫學還不能解決這些事情。我們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瞭解,那些對生命存活意義不大的手術要不要做,在知道手術可能帶來反作用的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我們或許需要聊一聊他們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樣活下去,能夠為一場手術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最後是“死”,我們總要學者去面對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術枱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長生命,只為了呼一口氣,最後死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做。很多人權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選擇了一個服務叫”善終服務“,減少痛苦,輕鬆地死去。而我自己還沒有能夠真正的面對這一點,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真的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如何告別?很艱難,但踏出這一步,一定會放下很多事情。記得奇葩説有一集的主題是“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活下去“,正反雙方的觀點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講故事,講自己親人離世時的痛苦與遺憾,告訴你他們面對的時候不知道才是更好的,讓人揪心難受的同時也要想想其實自己也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或許也可以有坦然面對這一切陰晴圓缺的勇氣,祝願你我都能有這樣的幸運擁有這份勇氣。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2

本書英文名,Being Mortal,我理解的是,“終有一死”,好像有看透死亡的豁達,也有對衰老的接受,也有無可奈何。《最好的告別》則更加温情,表達了對好好活到終點的希冀。

這本書的作者是阿圖·葛文德,是20xx年《新聞週刊》評選的“20位最具影響力的南亞人物之一”,20xx年《時代週刊》評選的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榜單中唯一醫生,也是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

全書8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獨立的小名字,分別是“獨立”,“崩潰”,“依賴”,“幫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艱難的談話”,“勇氣”,“三杯恆河水”。

總體上看,前半部分是講衰老和死亡是怎麼一回事兒,養老機構的優點和不足,後半部分是講大限來臨之前的不同選擇和境遇,善終護理的進步性。

20xx年3月14日,霍金的去世刷爆了朋友圈。霍金對安樂死的看法是:“受罪者有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想的話。但是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生活再怎麼糟糕,總有一些事情你能做,且能成功。活着,就有希望(while there's life,there is hope)。” 20xx年5月,霍金在英國《衞報》的採訪上對死亡發表了看法,他説,“我在死亡的陰影下活了49年。我不害怕死亡,但是我也不急着死,我還有許多想要立馬做的事。”

Those who live in the shadow of death are often those who live most。

那些活在死亡陰影下的.人經常是那些活得最淋漓盡致的人。

跑題了,變成勵志短文了。

回到《最好的告別》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人類對自身生物學約束,以及對抗基因,細胞,血肉,骨骼所設定的種種限制的鬥爭。”

鬥爭的原因有各種。大部分是對親人的不捨,對死亡的畏懼,有的是想多吃一口冰淇淋,有的是想多上一節教學課,還有的是想多看一次日出,有的是想對自己的花草多澆一次水,或對自己的寵物多一點照顧,等等。

那又是如何鬥爭的呢?

書中説“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自己生活存在價值?”更通俗一點説法是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書中引用了《忠誠的哲學》一書中羅伊斯的觀點。“為什麼僅僅存在,僅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對於我們是空洞而無意義的?我們還需要什麼才會覺得生命有價值?他認為,答案是:我們都追求一個超出我們自身的理由。”如果理由是“陪伴”,那麼一心一意待在一起,便是最有意義的時光,而不是滿身醫療器材,時而疼痛,時而麻木。如果“快樂”是理由,那麼發現和創造快樂,減少痛苦,便是有價值的。

作者的父親便是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快樂,不想要疼痛,選擇了回家。“每一天,他都會發現一些為之而活的時刻。”?書寫了自己故事最後幾行的安寧。

“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侷限和陣痛,我們都希望保留自己作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這是人之為人的精髓。”

大限來臨,既要有全力治療的勇氣和決心,也要有隨時下車的審慎和自主。

“對於人類來説,生命之所以有意義乃是因為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具有整體感,其弧度取決於那些有意義的時刻,那些發生了重要事情的時刻。”

希望每個人的故事的最後幾行都是安寧。最後用新發現的精神偶像癌症患者農民詩人白茹雲的一首詩結尾。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3

在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説想要看看《最好的告別》,然後告訴自己好好活着。

在第一次讀完以後,改變了自己單純的這種想法;現在,第二次讀完這本書,覺得這本書,糾正了之前的問題、回覆了當下的問題、揭開了以後的問題。

終其一生,我們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告別,不僅僅是詩人筆下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類生離的告別;還要承擔“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死別。亦要承擔自己和自己的告別。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

我們大都喜歡“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我們排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面對總會感慨歲月如梭,自己一轉眼就長大的事實;卻總會忽略身邊漸漸變老的他們。當有一日,面對垂垂老矣的他們。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是選擇送他們去養老院,還是選擇讓他們在家中安度晚年?

這一話題,曾是演講的題目,曾是辯論的主題,很難説,哪一種是正確的選擇。對於此,因為老人地位的淪陷,因為子女的以愛為名,因為社會的壓力,因為太多的不確定性,會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局面。

正如董卿所言:“所謂父女母子一場,終究有一別,就讓我們一起懷着倒計時的那種心態,珍惜在一起的日子。這是一個空缺,但更是圓滿。”

喜歡一句歌詞,我能想到最爛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喜歡一句詩句,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不曾忘記纏綿病榻的爺爺,有着奶奶的貼身照顧;不曾忘記爺爺在離世的時候,拉着奶奶的手,問奶奶:“我走了,你怎麼辦?”;

奶奶説那是爺爺今生最温柔的時候,奶奶説,我會好好活着,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去找你。

我們期待,同年同月同日的離開;但我們總不可避免的面臨,一個先走的困局。如何做到與他或她的告別,也是一種心的考驗。

或許我們都曾想過,若有一日,面對疾病纏身的自己,我們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優雅的跨過生命的終點?

我們會選擇把命運交由醫學、技術和陌生人來掌控,還是選擇在親人的陪伴下,躺在自己熟悉的家裏,安靜離開呢?

不曾忘記,同學身受癌症折磨,日漸憔悴的模樣;…亦不曾忘記,自己在醫院的病牀上,拉着媽媽的手,和媽媽説:“我不想要來生,也不想要長壽,只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不要經歷病痛的折磨。”

曾想象,在未來的某一日,躺在鋪滿陽光的牀上,嘴角上揚,慢慢闔上眼睛。這是自己所想的最圓滿的告別。

對於生命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期待,對於結局,我們大都寫不下最好的圓滿。或許有一日我們會面臨全身插滿管子的離開,或許我們沒有痛苦的離開,無論哪一種的選擇,都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告別。我們只能在自己所控制的範圍,做到最好。

無論衰老、無論疾病,都是我們終將面臨的問題。此書,僅以讓我們瞭解,讓我們思考,也讓我們有例可借。

遵從內心的聲音,尊重親人的選擇,多一些傾聽,少一些“以愛為名”的綁架。

努力做到最好,便好。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4

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朋友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影響奧XX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阿圖葛文德。

作者飽含深深的人文關懷,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探討了有關衰老和死亡這一大眾都很避諱的課題。雖然該書是一本偏醫學類的書籍,但卻非常的真實、感人。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常常忘記時間的流逝,也開始反思自己對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觀點。

普遍認同的一種看待老人的觀點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樣。我也一直深深贊同。但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這種觀點背後的意味:我們是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會有哪個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看待,覺得自己是更為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覺得自己都是對的,老是愛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小孩的言行舉止進行指導,評判。那對於老人呢,也是一樣。把老人當做弱勢羣體,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導評價老人,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反正我都是為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老倆口平時老喜歡往地裏跑,即使是在天氣很熱的夏天。然後我們就特別義正言辭地“指責”爺爺奶奶:在家裏呆着休息多好,萬一中暑了怎麼辦。而且還心安理得地覺得都是為了他們好。奶奶有時歎氣説自己老了,沒用了,是我們的負擔。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裏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麼總是這麼悲觀呢。看了這本書後,有一點能夠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對以前自以為是的“我都是為了你們好”而感到羞愧。

變老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種能力,失去曾經構建起的人際關係等等。對於這一系列失去的過程我們最多隻能盡力理解,卻無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老人也一樣。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艱難地調整、改變,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無意義的,他們希望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爺爺和奶奶。他們去地裏幹活,只是想去做自己還力所能及的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想讓我們覺得他們是沒用的。這也是他們的尊嚴。

我們總是覺得衰老和死亡離自己很遠,因而很少去關注和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可是我們的親人已開始慢慢地從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經步入老年,他們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無論身心都需要做出艱難的調整,如果作為子女、孫輩的我們,能夠對於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瞭解,應該對他們也就會多一份理解,然後陪着我們最最親愛的人更好地應對他們生命中的轉變,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更進一步,我們終有一天也都會面臨衰老和死亡。其實換個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為有了衰老才會顯得特別美好;生命也正是因為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貴。正視、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實也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把握年輕,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後,有幸從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將這本【最好的告別】真誠地推薦給所有願聽我分享的你們。願有更多的人瞭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們的親人更好地應對生命中艱難的轉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彌足珍貴的生命。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5

作為開年第一本書,《最好的告別》完全有理由勝任這份榮耀。此書是由作者[美]阿圖·葛文德創作的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作者直面常人不願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分別通過以下幾個內容來解讀美國社會對老年臨終關懷及服務的看法:

第一部分:獨立。

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年人似乎並不特別為孩子的離開而難過。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家庭規模從上個世紀平均7個子女,逐漸下降成為三個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問題的時間至少推遲了十年,甚至更久。當我們還未發現問題前,也許就已經不用再操心了。

在亞洲人的傳統觀念裏,年邁的母親獨自居住被視為讓子女丟臉的事情,而這樣的觀念正在被改變,獨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與其説老年人喪失了傳統的地位和控制權,不如説他們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權,現代化並沒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賦予人們,包括年輕人和老年人一種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這種完全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崩潰。

醫生的工作是維護病人的生命質量。這包含兩層含義,儘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擾,以及維持足夠的活力及能力去積極生活。對於一個老年疾病專家,雖然無法阻止身體和心智的變老,但是有辦法使這些問題更容易處理,並至少避免某些最壞的後果。

而老年病學,他要求我們每個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癒的情況,我們將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變,來重塑衰老。我們當然會儘可能維持並延長老年人的壽命,但是當多種疾病到來的時候醫生也許也束手無策,甚至採取措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三部分:依賴。

高齡老人,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們似乎屈服於這樣一個信念,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性,有價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們從未屈服,許多老年人奮起反抗,在每個療養院和輔助生活機構圍繞人應該具以生活的優先考量和價值觀都在發生着戰鬥。但是幾乎沒有一所療養院的工作人員會跟你一起坐下來,努力理解這種情況下生活對你到底意味着什麼,更不用説幫你建立一個家,一個使得真正的生活變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臨人類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最終將要面對的就是這種後果:各種社會目標的機構,這些目標從來不是對居住其中的人們要緊的目標: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價值?

第四部分:幫助。

也許養老院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卻常常是子女們最後的無奈之舉。老人們被迫居住在僅能盛放簡單生活物品的房間裏,周圍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復始,老人們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甚至剝奪了他們的想法、生活方式。

該洗澡的時間就洗澡,該吃飯的時間就吃飯。老人們渴望着一扇門:一把能鎖上的門。甚至會選擇在家和養老院輪流居住,以尋求最後的妥協。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沒有變得不開心,而是隨着年歲的增長快的程度提高,他們比年輕時更少焦慮,壓抑和憤怒。他們只是覺得失去了做人最後的尊嚴。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6

這本書是閨蜜介紹給我的,從去年看到今年,看開頭分分鐘想睡覺,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但還放不下,總是想翻翻,越到後面越有帶入感。

作者被寓為醫生中最會寫作的人。這本書榮獲20xx年眾多媒體大獎。在書名的下方有個副標題----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我們都去過醫院,醫生的能力會讓你有一種安全感,但是作者卻認為對於自我認識的威脅,最嚴重的莫過於解決不了病人的問題。

我們終將都要面對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衰老與死亡,其實再高科技的醫學也不能幫助人類長生不老,高額的醫藥費也並不能挽救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生命。

作者説他在醫學院讀書期間學到很多東西,但不包括死亡。在病人家屬問到:“她要死嗎?”他不知如何回答。其實家屬言下之意是病人如!何!死!

這本書信息量好大,一個個真切的故事,囊括了大量的心理學、社會學的實證,歸納起來主要從三大話題展開:臨終醫療、護理以及養老。

作者從不同身份的角度來闡述醫學、疾病和老年。使我們能更明智地思考這些本就無法迴避的問題,並且做好應對的準備。

思考死亡是為了活的更好。作者這句經典讓我不再懼怕談論死亡。

曾經在重陽節,陪女兒參加舞蹈學校的活動,去過養老院,走進去的那一刻我就想哭,那裏的老人大部分是因為患病子女沒時間照顧才不得己送去。我詢問了好幾位老人,他們的實際年齡都比我目測的至少老5-10歲,簡陋的房間裏只有牀、牀頭櫃、衣櫃和坐便椅,每天基本只靠發呆來打發時間。這樣只會加速他們病情加速。

那次在養老院只有短短1個小時的相處,我和孩子臨走時老人那種不捨的眼神我都不敢正視,拉着的手不願鬆開。

可見心理關懷是多麼多麼重要。書中也提到:修復健康,也需滋養心靈。孩童時代,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對我們呵護備至,他們老了,我們也應該對他們關愛有加。

“當我們無法準確知道還有多少時日時,當我們想象自己擁有的時間比當下擁有的時間多得多的時候,我們的每一個衝動都是戰鬥,於是,死的時候,血管裏留着化療藥物,喉頭插着管子,肉裏還有新的縫線。”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我們無法選擇生命的長度,但可以選擇生命的寬度。

關注當下,而不是未來,隨着年歲的增長,快樂程度提高,會比年輕時更少焦慮、壓抑和憤怒。但我想奉勸朋友們,在能夠享受生活的同時對自己的'身體保持高度的警覺。

最最讓我想跟大家分享並且我們可以及時做到的就是書中P34----腳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險,導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險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過4種處方藥和肌肉乏力。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機會跌倒,三個風險因素都佔齊的老年人幾乎100%會跌倒。

美國有專門的老年病醫生,作者在跟着專家實習的時候,專家在聆聽完老年病人的闡述後,觀察他們從椅子上站起來是靠手推扶手還是輕鬆地自己站起來,然後都會仔細檢查他們的腳。絕大部分老人暴露了問題:由於無法彎腰夠到腳,所以不洗腳,不剪指甲,趾間有瘡瘍,腳球處有厚厚的老繭。

朋友們,從今天開始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腳吧。減少服用處方藥,增加平衡感和肌肉力量,把跌倒的概率降到最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