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1.08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

作者儒勒·加布裏埃爾·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他一生專門從事科幻小説創作,作品有六七十部之多。他作品中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

《海底兩萬裏》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體現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文中彼埃爾·阿龍納斯是個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讓他飽覽了海洋裏的各種動植物,他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是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麼為人隨和。遇到什麼事總是認認真真,一本正經地將它們分類。

尼德·蘭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他的脾氣暴躁,總是計劃逃脱,文章最後講:如果沒有他,他們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而主人公尼莫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物。他雖如大海一般熱情、冷酷、和善、温和、暴躁,但他卻能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艇。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在這海底兩萬裏的探險中,不是順風順水的,但是他們的不畏艱險,不怕任何困難的精神,我們值得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對待自己的理想,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海底兩萬裏》。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凡爾納。

內容寫的是一個法國的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尼乘着美國“林肯號”軍艦在大海上追趕一個鋼鐵怪物時,他們被大浪甩進了大海里,無意中發現自己已經在這個鋼鐵怪物身上了。後來,他們才知道,這個所謂的“鋼鐵怪物”原來是一艦巨大的潛水艇。它的名字叫“諾第留斯號”,船長叫尼摩。後來,他們就生活在了一起,阿龍納斯教授還喜歡上了尼摩船長,還一起到海底去探險呢!

這本小説裏的人物都很有趣:對主人無比忠誠的康塞爾、捕過千萬條鯨的尼德·蘭尼、專心研究海洋生物的阿龍納斯教授。但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堅強勇敢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比如當潛艇在南極遇上了巨大的冰山、無法上浮、氧氣已經很少時,尼摩船長還是一臉鎮定地指揮大家去挖冰山,最後終於平安脱險。

這本書還有許多許多好玩的情節,比如海底森林打獵、海葬等等。如果你也喜歡這本書,就趕快找來讀一讀吧!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3

今天,我讀完了海底兩萬裏。裏面非常有趣:“書裏總體講了阿尤納斯、尼德 . 蘭和康塞爾跟隨着美國戰艦“林肯號”去尋找傳説中的海怪。可他們沒想到,追蹤的海怪竟然是另一艘戰艦“鸚鵡螺號”!阿尤納斯等人被拋向大海,令他們意外的是“海怪”救了了他們!登上鸚鵡螺號時他們才感到驚訝!因為上面的奇珍異寶實在太多了,多得根本數不過來。尼摩艇長給他們介紹了鸚鵡螺號的結構, 之後帶他們去他們各自的房。開始旅行。

一日,他們來到了澳大利亞的託雷斯海峽,在海中,他們遭遇了土著人,尼莫艇長出奇冷靜的想了辦法,制服了土著人。1869年3月9日:尼莫以他的名義宣告南極點1868年4月28日遭到巨型章魚的襲擊,鸚鵡螺號失去一名船員。在南美洲附近。發生了這幾件事後,尼莫艇長帶領鸚鵡螺號衝出了颶風。鸚鵡螺號擊沉戰艦,事後,挪威遇上了冰洋大風暴(就是指在挪威北方的旋鍋,由潮水和海流撞上了,就會形成旋鍋。)。阿尤納斯等人成功地從鸚鵡螺號中逃了出來。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4

我暑假時看了一本叫《海底兩萬裏》的書,它是法國人凡爾納的作品,講了1866年許多船隻遭到不明海底怪物的襲擊,有一天,經過改裝的“林肯號”決定追捕那個怪物,還邀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王尼德·蘭,但是“林肯號”反而被那個“海怪”追捕,最終被擊沉,阿龍納斯一行人落水,被“怪物”所救,之後才知道,原來它不是鯨,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

它的船長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祕人物,潛艇上的許多部位都很精密,用品是由海洋的藻類、動物的部位製成的。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好跟着鸚鵡螺號遨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中海,紅海,還遇上恐怖的大章魚,防禦兇殘的巴布亞土著人,海底復仇,南極冒險……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本書既有豐富的地理知識,還有很多的生物知識,它既是一本科幻小説,也是一本很好看的百科全書,它讓我看的津津有味,同學們,你們可以看一下這本既好看又精彩的書。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5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於1870年出版的一部經典科幻探險小説。

講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1866年蹤海上“怪物”而被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俘獲,後跟隨尼摩船長進行海底探險旅行。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稀奇罕見的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古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

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學知識,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龍納斯教授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來拔萃的才華和學識的欽佩。

莎士比亞説: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經典文學名著是人類文明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因為它永恆的主題、經典的人物形象和獨特的藝術價值而世代流傳,經久不衰。閲讀經典名著是對精神的一種洗滌,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途徑。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充分的科學依據和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準確預見以及優美流暢的文筆和大膽的想象成就了這部經典科幻小説,至今經久不衰。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6

讀了《海底兩萬裏》,我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海底兩萬裏》簡述了潛水艇“鸚鵡螺號”的冒險故事。在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隻形似獨角鯨,遊動迅速,力量驚人的大怪物。

法國的'生物學家阿隆發納斯教授、他的僕人孔塞伊以及魚叉手尼德蘭在被邀請上林肯號捉捕這隻大怪物的行動中,被意外的“吃掉了”,並由此得知這是一搜與世隔絕的名為“鸚鵡螺號”的前後。在這之後,阿龍納斯等三人就和“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乘坐“鸚鵡螺號”,進行了奇妙的不可思議的海底兩萬裏的環球旅行。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説的:“其時正是上午十點。太陽光還是斜着照射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光線如同通過三稜鏡似得折射變形,海底的花草、礁石、胚芽、貝殼、珊瑚蟲等,經這種折射光線一照,顏色發生輕微變化,呈現出七彩光。

各種色調組合交錯,一副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繽紛的美麗圖像,猶如善用色彩的畫家的調色板,真乃海中奇景,讓人大開眼界!我覺得十分遺憾,無法把自己心中的這中強烈感受於孔塞伊,無法與他一起讚歎!通過作者的文字下的海底世界,讓我想身臨其境一樣切身感受。

《海底兩萬裏》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我沒讀明白,但是,讀了海底兩萬裏我至少明白了一句話:“美是要有會欣賞的人來表達的。”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7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作家儒勒加布裏埃爾凡爾納的作品,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被譽為“世界上對讀者影響最大的暢銷經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羅納考克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陪同尼摩船長登上鸚鵡螺號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尼摩船長駕駛鸚鵡螺號橫渡南極的情節:尼摩船長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從冰川下橫渡南極,但在駕駛時,他先是撞上了一座翻倒的冰山,後來又因操作不當撞上了另一座冰山。潛艇裏的空氣越來越渾濁,人心惶惶。就連平時一直在裏面安靜的尼摩船長也開始表現出一些驚慌。不過這些都只是小事故,真正的問題在於——缺氧。

由於南極浮冰面積厚而廣,鸚鵡螺號航行了一天半沒有穿越南極,而儲氧罐只夠潛艇內每個人呼吸兩天。如果它兩天內出不來,就會被埋在海底。然而,命運總是捉弄人。過了2天,他們還是沒有出去,氧氣瓶裏剩下的氧氣很少。最觸動我的時刻是——博物學家阿羅納因為缺氧快要休克的時候。這時,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願意給阿羅納考克斯最後一點氧氣,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終於越過了南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勇敢地為自己創造機會,才能鍛鍊自己,建立真正的友誼。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之所以要刷難題而不是簡單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要挑戰更高的困難,接受更高的自己,有勇氣為自己創造機會,這樣才能變得更強。

是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挑戰,沒有目標,沒有衝擊更高的點,只在原地徘徊,止步不前,不給自己創造機會,那麼這個人的人生註定是美好的!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8

在這個看似漫長的寒假,用一本好書填補時間給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這個假期我很慶幸有《海底兩萬裏》陪我一起度過。

第一次看完《海底兩萬裏》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當時只是很羨慕那兩個學識淵博的主人翁,能經歷如此豐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讓我的內心充滿了好奇與想象。

第二次看完這本後,非常欣賞書中的“阿龍納斯”這個人物,因為他的理智與博學,還有他對科學的熱愛竟能抵得過對自由的嚮往。這令我吃驚,我曾一度認為自由是一種無可超越的東西,他讓我突然發現,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的機會卻不可多得。

看到後來,我欣賞內德蘭德。喜歡他的極端與剛烈。我承認那魯莽也許會鑄下不可饒恕的錯,但我欽佩於他的執著——他從上了鸚鵡螺號那天就開始策劃著要逃走,不論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鯨手從未放棄過他逃離的念頭。即使他在生他養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陸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熱切地期盼著離開鸚鵡螺號——因為他清楚,鸚鵡螺號不是他的生活。他讓我明白,突如其來的好事也沒有意義為之瘋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為了任何的驚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不值得。

再後來,欣賞尼摩船長。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獨立,於是就喜歡冷靜、智慧的人物,當然還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幫助。我覺得尼摩船長的冷峻和理智,都極其值得學習。他是我那時除了淺薄的日本少年漫畫主人公外感興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為什麼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會有一個不明不白的結局。後來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脱離羣體而生活,耍酷是要有限度的。有句話説得好,人字的結構就是要相互支撐。

現在,我欣賞的人物卻是最不起眼的那個主人公的僕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確讓很多人看不順眼——對主人惟命是從、理論知識豐富實際經驗匱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賞他的,卻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為一個僕人,他做到了一個僕人所能做到的境界——順服,勤勞,還有最重要的,忠誠。當他得知主人要去參加九死一生的危險而滑稽的捕鯨時,在可以退縮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要與主人同去。還有在教授落水時,南極冰蓋下缺氧時,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對主人的忠誠甚至超過了人本能的對生命的渴望。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9

《海底兩萬裏》是我愛看的書之一。雖然是一篇科幻小説,但是卻寫的像真的一樣的,驚天動地!尼摩船長永不退縮的精神深受我的感動。海面上的“海怪”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使市民人心惶惶。

所以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應邀登上一艘軍艦,參與追捕當時盛傳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獲。而所謂的“海怪”竟是一艘無人知曉的潛水艇。潛水艇艇長尼摩邀請阿龍納教授一行三人作海底旅行。沿途他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經歷了種種危險。當這艘軍艦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漩渦吞沒以後,阿龍納斯等三人才不辭而別,將他們所明白的海底祕密公諸於世。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珊瑚是不是植物,麪包樹產不產麪包,海星吃不吃肉,海水為什麼又鹹又苦,海員們常把哪裏比作“鬼門關”。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書中的尼摩船長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笑對生活,勇於思考,探索發現,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0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是19世紀科幻小説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它,帶着我們參觀了一個海底世界,帶我們體驗了一次動人心魄的海底遠遊。尼摩船長駕駛着鸚鵡螺號,以飛快的航速,在海里行駛,讓他的客人飽覽了大海無窮的奇異景觀。

我敬佩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阿龍納斯,一個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鸚鵡螺”號上後,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後公諸於眾,真令人敬佩啊!教授身邊忠誠的僕人,他們共患難,同艱辛。“魚叉王”尼德,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鯨手,在危急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隱者”,他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脱險,勇鬥鯊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隱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裏》,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着、真誠的人,還讓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我也要像書中的尼摩船長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笑對生活,探索發現。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1

寒假裏,我認真地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是一本充滿神奇色彩的探險小説。讀了這本書就像是跟主人公一起坐上了“鸚鵡螺”號一起遨遊了神祕的海底世界,還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可以説是收穫多多啊!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被困冰山》。

“鸚鵡螺”號被困在了冰山下面的冰洞裏,尼摩船長叫了許多船員下去往下挖,冰把潛艇和下面的海水隔離了十米,也就是説,底下的冰有十米厚,上面又是一座冰山,只要往下挖,就一定能出去。可是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雖然他們在挖,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冰居然也在結,而且速度比挖的速度還要快,他們還發現前後的冰正在漸漸地合攏,更糟糕的是船裏的空氣已經快用完了,主人公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就在這時,尼摩船長嘴吐出了三個字“用開水“。大家立即開始燒開水。開水燒好後,他們立馬把開水從管子裏放出去,氣温馬上升了上去,到了零下一度,他們開始瘋狂地挖起冰來,因為只剩下二米的冰了。等了會只剩下一米的冰了,全體船員上了船,他們打開閥門儲水倉開始進水,船一下子重了一百噸。

尼摩船長用他的智慧解除了這次危機,令我非常地敬佩。從這個小故事中,使我體會到,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難都算不了什麼,更不用去退縮或害怕,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問題、仔細地分析問題,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勇往直前,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在寒假裏,我參加了富陽日報組織的冬令營,當中有個遊戲項目就是攀巖,這是我最害怕的。當時,不管老師同學怎麼鼓勵,我都不敢嘗試。我缺少的正是尼摩船長的那份勇敢和自信啊!以後,如果再遇到像攀巖這類的活動,我一定要勇敢地去挑戰,勇於戰勝自己。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2

阿龍納斯是一個著名的生物學家,在受到林肯考察艦隊邀請的一次考察,在與“怪物”搏鬥不幸落水。被尼摩船長救下,從此與他的僕人康塞爾、捕鯨手尼德·蘭開始了他們為期十個月的海底冒險。

冒險是驚心動魄的,在船擱淺之時,與當地土著人鬥爭,迅速撤離;在南極被困於冰下,把冰面砸出一個大坑,逃到海上;在大西洋被章魚困擾,勇敢與章魚搏鬥;在遭遇驅逐艦的攻擊下,勇於反擊,將驅逐艦擊沉;在印度洋與鯊魚搏鬥時,捕鯨手尼德·蘭擊殺了一條巨鯊……

“鸚鵡螺號”在有一次不幸遇見了大漩渦,阿龍納斯教授撞暈了過去,尼摩船長放棄掙扎,一切聽天由命……後來,阿龍納斯和他的兩個同伴被救起,尼莫船長不知所蹤。回國後,他們把祕密公眾於世……

在19世紀,《海底兩萬裏》可以説成是一本科教書,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海底世界,但這一切都是凡爾納自己想象的罷了,裏面的很多猜想也被如今證實了,讓人不由得感歎凡爾納的想象力。

《海底兩萬裏》激起人們的對大海的想像,滿足了人們自古以來的探索海底的夢想,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讓我們對海底世界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瞭解。於此,作者凡爾納也提出了要愛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的呼籲。科技技術雖然造福了我們人類,但我們也要節制使用科技,否則終有一天惡果會重新來到我們身邊。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3

這個暑假,我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本書。

《海底兩萬裏》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他所寫的內容很誇張,動人又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説,更驚奇的是,這本書中所寫的故事,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已是不足為奇,但在他那個時代裏,還沒有潛水艇呢!但凡爾納以他驚人的想象力與豐富的知識底藴在《海底兩萬裏》這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還有蘭可夫探照燈。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使他的作品閃現着永恆的魅力。所以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説之父”是當之無愧的。

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教授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兩個同伴康塞爾與尼德·蘭,一起乘坐“鸚鵡螺號”開始了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是尼摩船長,他是個性格古怪,性情憂鬱,知識淵博的人,船上的人都以一種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兩個同伴聽不懂的語言交流,阿龍納斯先生感到十分奇怪,為什麼只有尼摩船長聽得懂三個人的語言。尼摩船長邀請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及南極與北極。遇見了許多見也沒見過的海底動植物、海底洞穴、暗道與人們至今沒發現的遺址。

書中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地理、文化、地質學,這麼多的知識,這本書裏都有,作者通過阿龍納斯先生的僕人,知識面很廣的,愛給動物分類的康塞爾,告訴我們海洋的知識,與海洋裏的奧妙。如紅海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它分泌

出的黏液是造成紅海的顏色像血一樣的紅的原因。還有許多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通過這本書我都知道了。阿龍納斯先生對尼摩船長的無可倫比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欽佩,我也同樣對尼摩船長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敬佩,並且我下定決心多看海洋知識的書,體會海洋的奧妙與神奇,探索深海的寶藏與財富。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搭上這艘奇妙的潛艇,去看看海底森林、珊瑚王國、神祕的寶藏和沉船,並且勇敢地和大章魚作戰,設法從南極冰壁間脱險。還有很多很多新鮮、刺激的遭遇等着我們去領略。來吧!我們一起去探索!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4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科幻著作一《海底兩萬裏》。他的作者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説之父",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866年,有人在海上見到了獨角鯨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一起乘坐鸚鵡螺號潛艇環遊海底的故事。他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紅海,讓我身臨其境,觀賞到不同的風光,當時在那個時代,作者憑藉想象就把潛水艇寫得栩栩如生,而現在,潛水艇也以變成現實,憑藉想象也能預料到未來,令我深感敬佩。

其中,我最喜史尼摩船長,他性格陰鬱,卻又十分地善良,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落淚,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雖然他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但還是善良的收留他們。當時在南極,氧氣瓶只剩下最後一絲氧氣,而尼摩船長並未選擇吸最後一口氧氣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是把氧氣留給了教授,讓他得以獲救,這種為人捨己的行為讓我十分地感動。

《海底兩方里》這一本奇妙的科幻小説,它註定成為歷史上一本不朽的著作,書裏的預言,為現代科學作出了重要的鋪墊。利奧台先生説過:"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這本不朽之作,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閲讀。

海底兩萬裏的讀書心得15

這是老師推薦的書中我讀的最後一本書《海底兩萬裏》。本來我是對這本書不感什麼興趣的,但是後來我讀着讀着便有些鍾情於它。

他講的大體上是這樣一個故事: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追捕當時盛傳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獲。而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無人知曉的潛水艇,潛水艇艇長尼摩邀請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象和各種各樣、行行色色的海洋生物,經歷了種種危險。最後,他們幾經艱險,得以逃脱,終將這一海底祕密公諸於世。

但是我對它那玄乎的故事情節,並不怎麼感興趣,而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頗感興趣的是另一些奇妙的東西。

就像是那奇妙的儒艮,它們都是哺乳動物,體色灰褐,體長1.5至2.7米,棲息於熱帶海中。沒有毛,圓頭小眼。前肢作鰭形,後肢退化。它在哺乳時,經常用前肢擁幼仔,頭、胸露出水面,遠遠的望去就像是抱着兒子的母親,所以也叫美人魚。

還有鯖鮪魚,他脊背呈藍黑色,肚腹上長有銀白色的鱗,背鰭呈幅狀在閃閃發光。這些魚腦袋很小,身子十分光滑,而且呈梭子狀,有的身長超過三米,胸鰭特別有力,尾鰭分叉。它們遊動時,就像結隊飛行的鳥兒一樣,呈人字形。

看到這些奇妙的東西,我不禁嚮往着長大之後,我也可以坐在潛水艇裏去觀看着美麗而又神奇的海洋世界。

希望在那時,我可以看到乳白色的電鰻,好似無法抓住的蒸汽似的一閃而過;看到康吉鱔,係一種長約三四米的海鰻,身上點綴有青、藍、黃三種顏色;看到長約三尺的無須鱈;看到絛魚,形狀猶如飄於水中的細長的海帶一般……

當然了,我更希望看到海膽、雙殼貝、馬刺螺、盤形貝、蟹守螺、玻璃貝,還有一些美麗的珊瑚。

當然這本書我是真的非常喜歡,而這篇文章裏的知識與嚮往也來自於這本書,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我比原來更加的瞭解了海洋,而且還有了海洋旅遊的這個夢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