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文萃谷 1.53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享閲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5篇)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

3-6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孩子閲讀能力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親子閲讀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親子關係,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想象力以及提高孩子的傾聽能力、語言理解能力、閲讀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習慣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等。但由於大部分家長不是致力於專業教育,因此在指導孩子閲讀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幼兒園以及幼兒教師發揮引導作用。例如:開設閲讀角、繪本劇表演、開展好書推薦會、親子講故事比賽等來提高親子閲讀的質量。

一、開設閲讀區角,為親子閲讀提供場所

閲讀是一個用心感受的過程,並不是説任何一個場地和時間都是適合閲讀的。幼兒本就因為年齡較小,注意力沒辦法高度集中,加之嘈雜紛擾的環境,這種情況下的閲讀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幼兒園可以在園區的樓梯拐角處,大廳角落和一些活動室開設閲讀角、親子書吧等,這樣隨處可見的閲讀場所利於帶動整個幼兒園的閲讀風氣。教師還可以在閲讀的場所放置卡通墊子、小玩偶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先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他們來到閲讀角落,隨後再被豐富的閲讀書刊所吸引。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曬曬我家的讀書角”等活動來引導家長在家庭中為孩子創設有利於進行親子閲讀的讀書角。開放的閲讀空間為家長和幼兒的親密接觸提供場地,家長也會享受慢下來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二、制定閲讀計劃和開展親子閲讀活動

(一)明確劃定閲讀的範圍及內容

在幼兒園,繪本、連環畫等書籍更受小孩子的喜歡,也是親子閲讀的首選材料。因為幼兒年齡較小,閲讀能力比較弱,幼兒教師在選擇一些親子閲讀材料時,要尋找一些主題明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繪本。例如《子兒,吐吐》,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作者取材非常巧妙,故事內容來自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吃瓜不吐子兒違揹我們的生活常識,但是通常也沒有什麼大礙,對於缺乏生活常識的幼兒來説,就很容易犯下這樣的小錯誤。可是吞下子兒又會怎麼樣呢?作品圍繞這一有趣的事件,通過故事的主人公胖臉兒對“吞子長樹”這一推斷的一系列的心理反應展開了敍述。再比如《小黑魚》,故事描述了小黑魚的兄弟姐妹們都被大魚吃掉後,它獨自在大海里四處遊蕩,看到了許多以前從未看到的事物以及最後遇到的另外一羣小魚,它教小魚們積極想辦法,最後帶領小魚們一起“變”成了大海里最大的魚,嚇跑了其它的大魚,從此以後它們在大海里快樂地游來游去。這些故事的主題明顯,主人公性格突出,故事畫面都具有較強的趣味教育性。

(二)協助家長完成閲讀指導

在親子閲讀活動的開展中,家長佔主要位置,更多時候需要家長對閲讀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整理,對閲讀計劃有一個清晰地規劃。當然,家長由於經驗不足,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部分家長不能夠把繪本故事所表達的情感融入其中,而是把繪本內容平淡地從頭至尾給孩子讀一遍,這樣的閲讀過程對孩子來説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也有部分家長在和孩子進行親子閲讀時,總是不斷地向孩子提問,這樣過度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對親子閲讀失去興趣,使之與閲讀活動的初衷適得其反。因此,在親子閲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羣、QQ羣、家長會、個別交談、家庭面對面指導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正確的親子閲讀方法,幫助家長更好的進行親子閲讀活動。

(三)引導家長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去選擇書籍

以幼兒現在的年齡來講,正是愛圖愛畫的階段,適合他們的應該是典型繪本、玩具書或橋樑書等書籍,或者兒歌繪本、童詩繪本、科普繪本、生命教育繪本等適合陪伴幼兒成長的書籍。但是部分家長卻為孩子買《千字文》、《三字經》等,這些書籍內容遠遠超出了幼兒的閲讀範圍,長期以往,孩子就會逐漸失去了對書籍的渴望從而討厭閲讀,然後產生逆反心理。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歸根於家長給幼兒選擇的書籍不當。如果想讓幼兒更加喜歡閲讀,就要選擇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書籍。教師可以通過“好書推薦”“親子閲讀沙龍會”等活動來引導家長正確的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閲讀的書籍。

三、普及家長對閲讀的認識,提高家長對閲讀的興趣

有些家長可能由於不同的原因,對閲讀活動不是很瞭解和重視,沒有認識到閲讀對孩子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在家中,家長都不重視孩子的閲讀發展,在幼兒園就更不能好好配合老師開展各種閲讀活動。所以幼兒園可以適當組織家長,開展一系列育兒閲讀活動,先提升家長的思想水平,隨後帶動親子閲讀活動的開展。

親子閲讀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參與,所以開展起來並沒有想象中的容易,這就需要家長、學校、教師以及社會多方面的配合,注重閲讀內容的推薦和閲讀方式的指導。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幼兒會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家長也可以從中受益頗多。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2

作為老師,作為母親,我希望能夠我的孩子們也能喜歡書,喜歡閲讀許多有趣的書籍,從小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會讓他們終身受益。另外,家長們無數次對於尋求閲讀的捷徑,都有屬於自己的困惑。為此,我就思索着,盤點着,想把“親子閲讀”作為提高幼兒閲讀興趣的一大切入口。而就在昨天下午,我的這個小小願望實現了!

雖然,在前期,我辛苦的做足了許多準備工作。活動方案策劃、讀物的選擇、精美小書籤的選擇購置、閲讀環境的視察……都為成功開展此次親子閲讀活動抹上了彩色的`一筆。昨天的氛圍很好,寶寶們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懷中,盡享着閲讀的快樂,我感同身受!讓我欣喜的是,昨天還來了一個爸爸噢,不禁讓我感歎,親子中爸爸的成分也佔很重要的位置。一個小小的設想又在腦海生成了:何不搞個“親子閲讀——爸爸專場”呢?一定很有意思?

最後的尾聲,心得留言板快,家長們都感慨萬分,紛紛在漂亮的紙片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得感觸!記得有位家長還用寫信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體會。“震撼”、“創新”、“價值”、“啟迪”、“愉悦”……這麼多真心的對白,是我繼續開展親子閲讀的動力。

小小的願望初實現,讓我的內心甜滋滋的。快樂而又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3

今天上午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早期閲讀《母雞蘿絲去散步》,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以濃厚的興趣,快樂的學習狀態投入在吳老師飽滿的教學熱情中,孩子的學習熱情非常的高、主動性強,表現出了對早期閲讀的喜愛,在今天的活動中,教師和孩子一起閲讀故事,然後根據故事的每個場景畫面展開想象,針對每一個故事場景,教師按照“觀察畫面——猜測狐狸的企圖——預測狐狸能否成功——最後會發生什麼事——驗證猜測”的步驟,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教師在幾次的試教中採用了分組閲讀的方式,第一次試教時,幼兒的分組閲讀效果不太理想,他們只是按教師的要求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哪一頁,沒有真正的進行閲讀和展開想象,第二次試教時,大多數幼兒能從頭到尾仔細的閲讀,教師也在旁邊巡迴指導,但結果使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沒有老師預計的那麼濃厚。今天的活動中,吳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去閲讀,這樣當幼兒產生理解錯誤時可尋求同伴的支持,教師也可以輪流參與到幼兒中去,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那麼教師如何指導幼兒分組閲讀呢?從這幾次的活動中我總結了我自己的一點點感想:

1、當同一內容的`圖畫故事書幼兒人手一冊獨立閲讀時,教師主要指導幼兒掌握翻圖書的方法,讓幼兒在看書過程中自己感受、體會,不斷獲得獨立閲讀的經驗。

2、當同一組幼兒對某一頁感興趣時,教師要同時指導該組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能拓展幼兒的思路,發表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教師在加以小結的過程中留一點懸念給幼兒自己去想象。

3、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同一組幼兒,如:“母雞蘿絲散步來到了哪裏?除了母雞蘿絲在散步,還有誰跟它來到這裏?它想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還有沒有別的可能?狐狸得逞了嗎?”圍繞這些有趣的問題,引發該組幼兒積極地觀察畫面,討論自己的猜測,進而推測故事的多種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思維活躍,積極熱情,廣開思路,想象出各種狐狸與母雞之間可能發生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4、教師給幼兒分組後要隨時觀察每一組幼兒可能碰到的困難,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個繪本,幼兒對圖書的理解可能會受各自閲讀水平所制約。因為有的幼兒能聯繫前後書頁的因果關係,明白事情發展的原因;而有的幼兒只能觀察單幅畫面的內容,無法正確理解故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輪流參與到幼兒中去,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創編故事的同時,還進一步引導幼兒關注母雞蘿絲散步所經場景的順序,為下一個活動作好鋪墊我們引導幼兒學會閲讀,不只是為了教會幼兒學習書本上的某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自主閲讀的能力,並會用閲讀這把“金鑰匙”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4

4月下旬,我和園長到霧都重慶,參加分享閲讀舉辦的20xx國民閲讀與兒童早期閲讀教育發展論壇。在這次的學習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園本教研活動 這。是重慶新村幼兒園分享閲讀教研組展示的教研活動《閲讀教研活動中教師迴應策略的研究》。這個教研活動的形式是調查統計(教研前就準備好了)、參與式培訓(每位教師都要準備發言材料)、課例分析(教研前教師們已看過課例,教研中在回看)、小組競賽(討論,設計圖表,闡述組內觀點)。最值得學習的是課例分析環節,讓教師分組討論幼兒有哪些行為表現?教師分別運用了哪些迴應策略?教師討論後陳述討論結果。

、基於平衡教學法的綜合性語言教學模式。 這是這次論壇上奕陽教育研究院黎錚提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平衡教學法內容和方法的平衡;如何平衡呢?要全面考慮幼兒學會讀寫所需的各種條件,在內容和方法兩個方面上都實現基本讀寫技能和真實讀寫環境的平衡。

三、管理學生一樣管理教師的讀書。這是重慶飛士幼兒園楊園長提出的,要求教師精讀分享閲讀教材,把握課程體系,深入挖掘教育價值,研究課堂,讓幼兒的學習、教師的學習更有意義,要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問題研究。每位進入飛士幼兒園的老師都要寫當我跨進飛士幼兒園的時候的文章;每位老師每月都要寫讀書筆記,每學期都要評選閲讀明星、書香班級書香教師等,談談閲讀體會,每班有分享閲讀主題牆,每班都要開展小書製作,餐後午睡前都要給幼兒進行朗讀,在每班抽查五名幼兒檢查幼兒的聽讀説掌握的情況。並強調要與考勤考核掛鈎。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5

或許是胎教的作用,琪琪的聽故事習慣從還在媽媽肚子裏就開始了。每天晚上是我們母女固定的故事時間,這種習慣一直沿襲到現在。孩子大了我也深深體會到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享受親子關係最好的方式,於是再忙我們也會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自從幼兒園給孩子訂了《分享閲讀》後,琪琪從被動的聽故事,過渡到現在的主動閲讀,在不知不覺中,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對《分享閲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分享閲讀重在“分享”:

我們都知道早期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在家長的幫助下使孩子能快樂認知,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閲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每天睡前我和女兒都非常享受這個閲讀時間,聽完故事孩子將美麗的故事帶入夢境,幾次從睡夢中笑醒都説是夢到媽媽講的故事了。

二、分享閲讀強調“閲讀”

我們都知道也許孩子在小的時候,並不能稱之為閲讀,而是用耳朵靜靜的聆聽,睜大眼睛仔細的觀察,為什麼媽媽能把一頁一頁漂亮的圖畫講成那麼動聽的故事,帶着這樣的疑問孩子慢慢長大到可以自己主動閲讀的階段。我很感謝幼兒園給孩子選擇了這樣的一套教材,對孩子培養閲讀習慣非常有幫助。在《分享閲讀》的公開課我瞭解到,它分為教學讀本和家庭讀本,教學讀本還有一本大大的讀本,可以讓全班的.孩子共同學習,互動教學。老師教會了孩子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大聲朗讀出來,從視、聽、想、讀多個環節培養了孩子閲讀的好習慣。

三、《分享閲讀》系列圖書的色彩明快,奪人眼球

孩子5歲多了,她的圖書佈滿書架,面對花花綠綠的圖書,我不得不説《分享閲讀》在構圖和色彩上是佼佼者。每次孩子把書拿回家,我都會被它漂亮的封面和插圖所吸引,迫不及待的讓孩子給我朗讀,你説,有了它孩子還會不愛看書嗎?

四、《分享閲讀》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大有幫助

我在女兒的教育上,沒有刻意的讓她認字,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過早的為了認字而認字,而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分享閲讀》又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不知不覺孩子已經認識不少的字了,能進行簡單的閲讀,看見生僻字也會問我,學習變得更主動了,令我非常欣慰。這使我更堅信閲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是她一輩子也受用不完的。

由於時間倉促,以上是我對《分享閲讀》系列讀本的一些感受,我認為它是開啟孩子早期閲讀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再次感謝幼兒園老師的正確選擇。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6

我每個學期都非常期待家長會的到來,因為那是我的一次自我清理和反省課。這次我也不例外,帶着問題來,收穫滿滿回。

已經入園三個學期的糊糊已經對愛如是的規則瞭如指掌,熟悉到他已經會把規則當工具來應對我們甚至是控制我們。比如:“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嚴重的時候讓整個家瀰漫着規則大戰。看完家長們的情景演練和林園長的補充,頓時明白,規則背後需要無限愛的包圍,畢竟,我們在家裏反覆演練什麼,孩子就習得什麼,家就是愛的演練場,不是規則的戰場。

另外讓我觸動很大的一個演練就是“如何處理愛如是寶貝和非愛如是寶貝之間的'衝突?”在外玩耍遇到這種情況,總是礙於面子就替代孩子處理了。於是,只要他遇到衝突就來找媽媽。更加明智的方法是協助孩子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舉動。如此反覆練習,他也就習得了如何面對世界的能力。

每個家庭生活都是一場愛的糾葛,像極了家長會剛開場小白老師帶領的“千千結”遊戲。我們彼此相愛,又迷失在愛的迷霧中,等回眸之時,你我已經相距甚遠。還好,我們都還在愛的包圍圈中,只要心手相連,總能打開“愛的千千結”。

家長會上丹丹老師分享的部分,有一段話提醒了我,她説:“孫瑞雪老師曾説過,你去一個家裏看孩子寫真,可能看一個覺得很鮮活,但你看完10個之後呢,你會索然無味,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表情姿態都是一樣的。”而愛如是園裏孩子的日常寫真個個都是非常鮮活的,因為他們在園裏活出自己,展現的也是最本真的一面。

我馬上翻了翻我手機裏的糊糊的照片,想看看他在我們的小家環境下是否也是如此的本真,顯然不是。於是,我打開了錄音,一一對照自己是否都能做得像愛如是般把握着愛和自由的分寸,只提供孩子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和土壤。它是一所如何愛孩子的幼兒園,而非如何教孩子的幼兒園。而我也想成為一個愛孩子而非教孩子的家長。

感謝愛如是10年對“愛與自由”的堅守,以及對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才能讓我們這些“大孩子”帶着自己的孩子,重新養育自己,重新學習愛與被愛。再次感恩拜謝!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7

12月28日,我參加了學校20xx年二年二班的家長會。每學期的家長會我都參加,感受頗深。

劉校長在短片裏簡單介紹了學校近期工作。如校門口文化圍牆建設,班級外牆評比以及推行小組四人合作學習等方面。讓我們看到學校煥然一新的`變化,我們感到很欣慰。

數學王老師詳細點評了同學們數學課上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讓我瞭解了女兒在課上知識能夠掌握,回答問題不夠積極。雖然得了許多滿分,但小毛病不斷。審題不清,做題後不能及時檢查等問題。我以後會着重督促檢查她這方面的問題。

語文公老師強調了識字仍然是二年級學習的重點。我深有體會,女兒的作文上經常出現多處拼音,學寫生字也是我們下一步的重點。學寫話,寫好句,就需要大量閲讀,積累好詞好句。公老師強調了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點,我很慚愧。想要了解孩子,就要與孩子有共享時間。親子閲讀可以讓女兒依偎在我懷抱裏,讓她感受到媽媽濃濃的愛意,可以讓我們相處更加融洽。

我會堅持帶孩子多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生活。多讓臻臻學會觀察和思考,讓她活潑好動的性格也能學會靜靜的傾聽。

請老師們放心,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一定會全力配合老師,把朱姝臻培養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樂於助人,陽光的好孩子。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8

我參加了女兒幼兒園的家長會和很多家長一樣,做為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第一個舞台。他們在這裏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儲備能力。

本次感觸最深的是張園長介紹各位家長的讀書分享。説句實在話,身為家長,平時總是藉着“工作忙”“家務多”等藉口來敷衍孩子,只要求孩子自我好好讀書,並沒有覺得自我應當起個模範帶頭作用。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閲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就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只要自我一有時間就讀書看報,慢慢地,孩子就在潛移默化中被你感染,自然而然就知道讀書了。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由於聚焦了一個共同的內容和話題,陪着孩子暢遊在一個個全新的世界裏,所引發出的一種極大的情感共鳴,你會覺得孩子和你貼得很近很近,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我想這種友誼的加深,情感的增進,是我們每個做家長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們的收穫。

之後,我們去了孩子們的教室,雖然偶爾接送孩子時見到過教室,但還一直沒走進來仔細觀察過。教室寬敞明亮,桌椅都很整潔。其實家長們很希望通過家長會能與老師進行溝通,探討孩子們在幼兒園裏、在家裏,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探討中能學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又能融洽老師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一舉多得!

這次的家長會既學習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又看到了孩子們的教室,讓我對幼兒園的學習環境,師資力量充滿信心,我相信在這麼好的環境中,在這麼好的老師的教育下,我女兒一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9

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英語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英語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這是新時期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要想實現以上教育理念,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勝任,分享式教學因此應運而生。

一、什麼是分享式教學?

“分享”在《現代漢語辭典》中解釋為:和別人分着享受(歡樂、幸福、好處等)。據此,分享式教學可以理解為:學生與他人在交往過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經驗,實現共同成長、享受認同與尊重的愉悦過程。在具體教學中,分享式教學就是從問題出發,讓學生思考,並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分享眾人的智慧,達到共同成長,最終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分享式教學理念下的國小數學分享式課堂教學模式,是順應學生天性的教學。

二、學習模式流程

“情境導入——明確目標——獨學對學——組內羣學——展示分享、反饋提升——達標反思”

三、學習感悟

通過分享式教學的學習,我深入瞭解什麼是分享式教學,分享式教學的'模式流程,“問題-思考-分享”思考單元的理解,分享式教學中小組建設的問題,分享式教學中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導學案是分享式教學的初期平台。

起初剛聽説這種模式時,還有點接納不了。後來,也是好奇心和新鮮感,試着嘗試,課堂氣氛立竿見影,讓我改變了對分享式教學原有的看法。之前更多的是傳統式教學方式,我講的多,英語課經常聯排,幾節下來,嗓子受不了。自從嘗試分享式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後,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更多的讓學生去展示區分享,嗓子也沒有那麼累了。堅持將分享式教學深入一線教學,轉變教學觀念,轉換教學方式,在嘗試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0

分享閲讀是一種在國外普遍採用的早期閲讀開展方式,其價值在於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培養兒童語言發展的伴隨閲讀階段,利用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為之精心設計的閲讀材料和方法,在學校或家庭實施的閲讀教育活動,它是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年人和孩子並非以學習為目的,共同閲讀一本書的類似遊戲的活動。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感受:

一、分享閲讀是讓孩子從“聽故事”過渡到“讀故事”的安全橋樑。

美國著名閲讀專家吉姆崔利斯説過:“你讀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你越聰明,你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就越長;你學習的時間越長,你獲得的文憑就越多、越高;你獲得的文憑越多、越高,你工作的時間就越長;你工作的.時間越長,你賺的錢就越多。”人類80%的知識都是通過閲讀獲得的,而獲取知識最好方法就是閲讀,它是最直接有效的學習途徑。因此,學業成績取決於閲讀能力;學習障礙很大程度上因為閲讀障礙引起;閲讀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與學習的主動性相關度最高。

目前因孩子小,只能聽故事,對於純文字的書籍還瞧不懂。而分享閲讀就是利用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根據兒童認知規律編寫的分享閲讀讀本,配合特定的分享閲讀教育方法和教育輔助材料,它以輕鬆、愉悦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讓孩子在互動中享受閲讀帶來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閲讀,在閲讀中悄悄成長。在學校,老師指導孩子,並和孩子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氣氛中共同閲讀一本書,回到家,家長和孩子再共同閲讀一遍,一起完成親子作業,在這個活動中使孩子對父母之愛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這樣讓孩子與家長有更親密、更和諧的親子關係,同時也逐步提高孩子對閲讀活動的參與水平,最終讓孩子過渡到自己獨立讀故事(也就是閲讀)過程中。

二、分享閲讀是一種工具,重要的不是在閲讀中學習而是學會閲讀。

據有關資料統計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前就開始閲讀了。越早開始閲讀的孩子,智力發展越迅速,比較容易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學生。由於分享閲讀的故事語言優美自然,詞彙豐富,最重要的是每個詞語,每個句子都經過了認知心理學家的反覆推敲,文字及內容簡單易記,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可理解性、熟悉性和生動性,完全符合孩子言語能力和理解能力。孩子聽這些故事時,會覺得生動有趣;孩子嘗試模仿和自己閲讀時,會覺得簡單而易操作,同時學校利用“大H和小H”智力玩具將每內容所講融入遊戲活動,使孩子在閲讀中得到快樂。

三、分享閲讀不以識字為目的,卻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漢字。

分享閲讀活動中,同樣的一個字,孩子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多次遇見。一方面,看到似曾相識的老朋友,孩子會有一定的親切感;另一方面,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理解同一個字的不同意義,可以讓孩子不斷加深和豐富對該字的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現在孩子通過學習在生活中能準確運用詞彙,讓我們聽見後都感到特別驚訝和自豪,覺得孩子真的長大了,知識面廣了。

四、分享閲讀是一種不以教育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孩子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理想早期教育方式。

孩子在分享閲讀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而不是被逼迫、被評價的厭倦和壓力;孩子彷彿是在和成人一起做遊戲,但在遊戲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閲讀,喜歡上閲讀,還學會或熟悉了許多生字;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只是進行了閲讀,但通過分享閲讀,他們還發展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交往能力;雖然他們好象只是學會了朗讀幾個小故事,但這種小小年紀就能進行閲讀的成功感,會對他們的自我接納和自信心的發展帶來巨大益處;孩子在分享閲讀中養成的閲讀習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現在我們身處知識經濟時代,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富裕還是貧窮,不要讓每一個孩子在閲讀能力方面落後,讓孩子們在閲讀中學會詞彙的運用,體會學習的樂趣,以從閲讀中獲得的更多知識和信心吧。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1

分享閲讀教學是培養兒童早期閲讀的教學方式,它的目標就是讓兒童喜歡、學會閲讀。

分享閲讀的每一個讀本都有核心價值。在教學前,老師應對要進行教學的讀本分類和分析。何老師向我們演示了一堂《上牀睡覺》的分享閲讀的課程教學。她首先以小朋友原有的生活經驗導入課程,然後以故事的模式一步步去引導孩子觀察圖畫,從而推測故事的發生,最後才逐字逐句去教孩子讀。這樣的教學模式給兒童帶來很多好處。它能夠逐步提高兒童對閲讀活動的參與水平,使其在整個閲讀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並最終過渡到兒童自己獨立閲讀。另外,分享閲讀還可以幫助兒童在有意義的重複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主動地學習漢字。

通過何老師的課程演示,我們的吸收和理解,我們每個老師也上了一堂分享閲讀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個人的問題就是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齡問題,提到的問題難度過大。另外,沒有充分發揮到以兒童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的地位。最後,何老師在觀課後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大家在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結束了一天的分享閲讀學習。

通過這個分享閲讀的學習,讓我認識到分享閲讀是一種不以識字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兒童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早期閲讀教學手段。兒童在分享閲讀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而不是被逼迫的。兒童彷彿是在和成人一起做遊戲。但在遊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閲讀,喜歡上了閲讀。正所謂,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兒童只要從小對閲讀產生興趣,隨着成長,閲讀也慢慢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

我認為兒童在分享閲讀中不僅會感受到閲讀的樂趣,同時也逐步幫助兒童獲得閲讀的能力。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2

分享閲讀是一種不以教育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兒童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理想早期教育手段。兒童在分享閲讀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沒有壓力和教師一起做遊戲,但是在遊戲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的學會了閲讀,喜歡上了閲讀,還學會了熟悉了許多生字,表面上孩子只是進行了閲讀,但是通過分享閲讀,他們還發展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交際能力。通過分享閲讀,兒童接觸到大量豐富的詞彙,接觸到不同的句法結構,故事結構,這對兒童語言和認知能力大有好處。

分享閲讀過程,是一個讓孩子感受愛,享受愛的過程。教師和孩子不以學習為目的,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氛圍中共同閲讀一本書,既是讓孩子享受到閲讀的樂趣,也是讓孩子享受到教師的愛,而且這樣的享受是由教師和孩子一起閲讀創造的愛。分享閲讀的課堂是幼兒的課堂,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在讀故事的時候,恰當的引導孩子觀察插畫的內容以及色彩,讓她看圖説話,增加她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這樣她的想象的翅膀就能在天空自由飛翔,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時間教師要及時給她表揚和鼓勵,從她習慣被動的聽,逐漸演變成為了主動的閲讀了。讀書中,我不時停頓下來給孩子一些問題,讓幼兒在閲讀時學會思考。和孩子進行閲讀的同時,不要忽略身體語言的運用,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法,我還將書本中內容豐富的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儘可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理解書本里的內容和情節,對於激發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力都是一種突破。

分享閲讀是幼兒早期教育最重要的語言部分的詮釋,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説過:讀書塑造人格。中外心理學專家研究成果表明: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文學家、早慧兒童,他們都有早期閲讀的經歷。而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和書面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此,我們試圖抓住幼兒語言的關鍵期,開展分享閲讀活動,促使幼兒在入國小前就具備初步的閲讀能力,為入國小系統學習奠定基礎。幼兒閲讀能力的差異在小時侯不會太明顯,到了三四年級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有早期閲讀的孩子在三年級明顯比沒有早期閲讀的孩子理解能力強,在寫作及分析題型等邏輯分析能力上有明顯的區別。這就是早期閲讀最大的好處。它是一種讓幼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教育,分享閲讀讓我們分享幼兒讀書的樂趣,也讓幼兒分享我們的知識。它系統的包括了幼兒早期閲讀方法,習慣,甚至於語言,人格的塑造:

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幼兒閲讀能力。 良好的閲讀習慣包括:定時、定點看書的習慣;分類整理圖書的習慣;定期上書店及圖書館的習慣;與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圖書的習慣。當幼兒養成閲讀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就實現了從被動閲讀到主動閲讀的轉換,從而提高了閲讀的能力。另外我們還幫助幼兒養成翻閲圖書的習慣,認識書的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錄、前言、頁碼,讓幼兒知道應一頁頁地翻書,一幅幅連貫起來看, 理解書中所表達的內,從而培養幼兒愛看書。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讀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們就會蹲下來與孩子一樣的高、一樣的視線、一樣的平等。在我們分享閲讀整個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尊重。分享閲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大書猜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用完整、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能非常邏輯的聯繫前後畫面,並能根據出現的畫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獨特的想象。作為教師的我,被他們這樣的閲讀的熱情深深的打動着,他們猜想故事的快樂深深的感染着我,讓我在這樣的互動中很容易進入故事的角色,與他們一起分享。而且孩子的猜測不管對與錯,合理與不合理,我都會認真傾聽和鼓勵,把問題拋給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最後尋求正確答案。孩子真正成為讀本的主人,更加有自信,更加覺得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尊重。

三、設計豐富的延伸活動,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

在本學期的分享閲讀活動中,我們開展了豐富的延伸部分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擴展了知識面,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等。兒童的語言學習是創造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幼兒敢於將自己閲讀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培養幼兒自創圖畫書,帶領幼兒將自編的兒歌、故事、謎語等畫畫、寫寫,配上封面裝訂好,放在圖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雖然孩子們的書顯得很幼稚,但這卻是孩子們的寶貴財富。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3

今年開設了趣味形體操和分享閲讀班,而我恰恰是分享閲讀班,這是我第一次接手,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家長選擇班級,看到分享閲讀班時,相信大多數家長會想分享閲讀就是讓孩子學漢字、學講故事等等。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下面就由我來分析下吧:

分享閲讀是指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人和兒童共同閲讀一本書的活動,幫助幼兒逐漸學會獨立閲讀的過程。分享閲讀與其他閲讀方式區別在於:分享閲讀活動的目的十分清晰,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掌握良好的閲讀技巧。

3-6歲是幼兒伴隨閲讀向獨立閲讀過渡的重要時期,3歲前階段是培養幼兒自主閲讀興趣和閲讀習慣的關鍵階段,但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對3歲前兒童閲讀的指導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對早期閲讀的認識不足和理解的片面:認為孩子還太小,不認識漢字,不可能進行閲讀活動;過份強調兒童的讀書活動是兒童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工具,閲讀就是教孩子認字。

缺乏良好的閲讀興趣和習慣:我國兒童的閲讀量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更多的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在閲讀上遇到很多的障礙。

缺乏良好的閲讀環境:有一項調查表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很多,該支出佔家庭收入的30%,卻很少有家長能夠每天堅持陪孩子堅持親子讀書20分鐘。

上述例子表明,分享閲讀在家長和老師還是中難以站穩腳跟的。所以這些必須從娃娃抓起,首先我們要讓家長知道分享閲讀對孩子的好處,在家可以着重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進一步實現家園配合。

剛開始教分享閲讀的.時候,我只是一味的讓孩子知道標題、故事內容,卻從未更深入的講下去。而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理解了分享閲讀不同於其他閲讀,孩子們不僅要理解故事的內容,還要理解故事的含義,這是我從前忽略的部分。在後來的課程中,我開始着重抓住這部分,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會表達出來,這點還是不錯的。我也發現了,分享閲讀班的孩子比起其他班的孩子更加有閲讀的興趣,這個優點是我們不容忽視的。

通過短短5個月的學習,家長們紛紛也看到了自己孩子在不同方面的進步。這些都讓我們由衷的高興。短短的5個月就有如此的變化,我堅信今後孩子的變化會令我瞠目結舌。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4

記得來來剛滿一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第一套書《小熊寶寶》繪本。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閲讀的歷程。現在轉眼三年過去了,來來從最初的咬書、撕書、玩書,到現在逐漸愛上了閲讀,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在引導來來讀書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拋開功利心理,不當“提問大王”。

也許很多人覺得,閲讀是一種學習的手段,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這方面,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拋開功利心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注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象做遊戲、玩玩具一樣,讓閲讀也成為孩子生活中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為了不讓來來對閲讀產生反感和厭倦心理,在陪孩子閲讀的過程中,我儘量不提任何問題,只是全身心地、繪聲繪色地大聲讀書給來來聽。當然,隨着來來逐漸長大,他有時非常喜歡參與到閲讀的過程中來,我也不會反對。比如我們最近在讀《小餅乾的大道理》這本書,書中以餅乾為例,解釋了很多詞語的含義,比如“耐心、自豪”等等。每次讀完書上對一個詞的解釋後,我都會自己再舉一個另外的例子解釋這個詞。沒想到來來也不甘示弱,非要以自己最喜愛的汽車為例也造個句。比如來來對“合作”的解釋是:“我在停車,你在旁邊看着停車位指揮我。”對“耐心”的解釋是:“給汽車加油的時候,我等啊等,一直等到加完油”。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一般不指着字念,也很少考來來認不認識哪個字,頂多讓他念一念書名。來來在認字方面似乎也不敏感,到現在也不認識幾個字,但我並不着急,我覺得只要來來喜歡讀書就足夠了。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親子閲讀的主導。

我給來來買書比較多,也比較慎重,儘量買適合來來的書和比較經典的繪本、科普書。但即使這樣,也不是所有的書拿回家後來來都喜歡,有些書甚至沒有看上一眼就被打入了冷宮。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般不強求,因為孩子是閲讀的主導,大人應當真正尊重孩子的閲讀興趣和喜好,而不是硬逼着孩子去接受和喜歡大人所謂的`好書、有用的書。在陪孩子閲讀的過程中同樣要以孩子為主導,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有些孩子語言能力很強,很小就能將聽過的故事複述下來,我也覺得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來來不是這樣的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複述故事甚至對複述故事很反感,所以在這方面我從不強求,而且我發現,大人看書是要搞明白這本書講的是什麼事,而孩子並不關注書的主題,反而經常會對書中的一個小插圖、小細節或者對模仿書中一句話、一個場景產生興趣,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這一點尤為突出。所以來來兩三歲的時候,我很難不間斷地講完一本書,中途經常會被來來的突發奇想或即興表演打斷,這時候我通常會融入到孩子的興趣中,而不是硬把孩子拉回主題,因為那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對閲讀失去興趣。

三、創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

如果把電視和書本同時擺在眼前,孩子毫無疑問會選擇電視,別説孩子,大人恐怕也是這樣。所以為了排除電視的干擾,我們家幾乎從來不開電視,慢慢地來來也習以為常,從不主動要求開電視。現在來來除了每天玩半個小時的IPAD遊戲,其他時間就是玩玩具、看書。我們家的書架是開放式的,來來可以很方便地選書拿書。另外在來來經常活動的地方包括桌子上、牀上一般都會擺着幾本書,來來可以隨時拿起來看。每天晚上睡覺前是固定的親子閲讀時間,我們倆人會各選一本書,由我講給來來聽。有時我的工作很繁忙,也很想倒頭就睡,但一看到來來選了書的喜悦,感受到來來閲讀的熱情,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投入其中,和來來一同享受這一段美光的睡前時光。

四、大人真正投入,與孩子一起分享閲讀的快樂。

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作任何事情,大人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孩子。讀書也是一樣。如果大人將給孩子讀書當成是一項任務,為完成任務而閲讀,孩子是一種感受。如果大人將親子閲讀當成是自身需要,真正投入其中,和孩子一起分享閲讀的樂趣,孩子一定是另外一種感受。其實,當大人真正沉浸到童書中之後,會發現童書中也有很深的意境,也能悟出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看《我的爸爸叫焦尼》一書,焦尼和爸爸在一起的驕傲和滿足讓我深深感動,從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看《小房子變大房子》一書,讓我知道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種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以上是我在陪孩子閲讀過程中一點淺顯的體會,不當之處,請指正。

分享閲讀心得體會15

教師的工作性質和肩負的重要任務要求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聽課、評課活動也為教師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經常進行聽課、評課活動,有利於教師總結和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促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學習、提高和成長,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温情。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以下兩種方式的批評效果很好。幽默式批評。幽默式批評即寓批評於詼諧之中。用一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這樣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讓他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他們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自省式批評。“批評的.智慧在於讓學生成為自我的批評者。”自省式批評的最大優點是能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較持久。課堂評價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使學生對自己的提出更高的標準,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揚長避短。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