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勵志文章

來源:文萃谷 1.22W

殘疾人的勵志文章1

楊佩無臂也想飛

殘疾人的勵志文章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我喜歡做的事,她個性喜愛唱歌、跳舞,期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我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裏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着高壓線線杆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鬆開並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啟自我絢麗人生的她來説,意味着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着。從那以後,家裏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着弟弟留在家裏,而母親帶着她選取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我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説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我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取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務必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我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此刻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我的學業,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為了飛翔

把愛寫在左手

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羣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出於賣弄球技,而是因為他只有一隻手。這隻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的樂曲。

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他的言語總是那樣的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的關係融洽,與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總的嘉獎見過許多因為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的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着無盡的温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後,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嚐起他母親做的美味佳餚,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緻的愛。一家人為了給自己殘疾的只有一隻左手的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環境,一齊改掉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的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覆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為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愛伴隨着他,與他一起成長。為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思想是自由的斯蒂芬威廉霍金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説: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台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説,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殘疾人的勵志文章2

1980年1月24日,任媛媛誕生在大連,她是家中的獨生女。2歲時她的聽力開始降落,勵志電視劇, 6歲時確診為神經性耳聾,病因至今不明。多年來父母帶她輾轉求醫生,一直沒有什麼起色。 榮幸的是,在求醫的同時,父母一直保持教她談話,使她在人不知鬼不覺中控制了看口型讀話的技巧,將與別人交談的阻礙減到最低。 7歲時,父母戰勝各種妨礙把她送進一所普通國小讀書,從此她始終都是所在學校獨一的一名聾人學生。在學習上,媛媛很少讓父母費心,自幼養成的讀書習慣和良好的自學才能,幫助我在劇烈的學習競爭中殺出了一條活路。 對於媛媛來説,學習是一種樂趣,她完整跟得受騙時的國小課堂教養進度。學習成績一直金榜題名,經常考第一名。1996年國中畢業時她以全班第一名的會考成績考入大連20高中。 三年後,大學聯考將近。體檢那天,測到聽力的時候,醫生聽説媛媛會看口型讀話,便利面對她進行測試。當時她正確無誤地輿解並複述了醫生説過的話,這使我博得了體檢站工作職員的好感和支持,並順利地通過了體檢。 填報意願時,她徵求教育治理部門和高校的意見,一所頗著名氣的重點大學這樣陳説拒決的理由:“咱們沒有過先例。” 依據媛媛的學習成績,上重點大學是沒有問題的。很多老師激勵她持續爭奪重點大學的允許,有的老師還熱心腸奔忙吶喊。但大學聯考再即,時間上已是不容再耽誤了。

於是任媛媛決議報考省屬的遼寧師範大學,由於它有過招收殘疾學生的先例,立場也最為熱忱。 發榜後,她的成就超過了遼師當時的錄取線60多分,1999年9月,她正式成為遼寧師範大學教導學院的一名新生。 在大學期裏,她第一次結識了一些殘疾人朋友,參加了一些殘疾人運動。開端在一些著名殘疾人網絡上擔負職務,開始陸續在《中國殘疾人》、《古代特殊教育》和《國民政協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曾缺席大連市中山區殘疾人代表大會併入選為主席團委員,還參加了遼師與愛德基會配合舉行的聾人老師培訓班的準備工作。 轉瞬到了20xx年,她已經上大三了,開始斟酌畢業後的前途。出於興致,她開始探尋講演特殊教育碩士研討生的可行性。直至本日,我國尚沒有在特別教育範疇中招收殘疾人研究生的先例。任媛媛細心查看了相干招生簡章、體檢尺度、測驗請求,不發明一條不利於聾人考生的劃定,除了英語科目標考試中有聽力測試。中殘聯一名工作者在據説她有考研的主意後,親身寄給她一份當時剛下發未幾的文件《對於聽力殘疾考生加入一般高校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免外語聽力測試的告訴》。大連殘聯理事長當面告知她:無論你畢業後想做什麼,大連殘聯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在温習備考的日子裏,任媛媛身邊的老師、同窗和親人都給了她很大的支撐和贊助。經由多少位老師踴躍的協協調溝通,本來對她考研持否認看法的引導跟老師均轉變了態度。身邊的同學和友人也都給了她很大的輔助,有時候,一天之內就有好幾個熱情人提示她統一個新聞。

而對她的抉擇,家人也給予了最大的精力支持。這所有都讓她親身覺得何謂恩師,何謂好友,何謂至親。 20xx年1月,任媛媛參加了20xx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兩個月後,成績和分數線陸續頒佈,導師楊民多方接洽相關主管部分和領導,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光向省裏申請英語成績換算。學校也本着特事特辦的.態度,在她的成績換算申請未獲同意之前,就以“資歷待定”的措施給了她參加複試的機遇。20xx年7月,在正式取得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之後,任媛媛收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同時也成為中國特殊教育專業第一個聾人研究生。20xx年10月29日,又光彩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殘疾人的勵志文章3

“十指扣”是我新結識的殘疾人兄弟,説是新結識,其實原本因為共同的朋友介紹,相互通過電話神交有一陣子。雖説只有那麼幾次,感覺卻非常愉快,這真應了我的一位知名作家老師對我説過的話:人與人之間很奇怪,有的人無緣無故的就能很投緣,而有的人似乎就在身旁半輩子、一輩子也走不進心裏。

在和他碰面之前,我從朋友那邊斷斷續續的接收過他的一點信息,盲人、外地人、很了不起,並且還有一份關於他的書面資料。但是説老實話,我直至本次動筆之前才去打開文件夾,三行跳五行的瞄過一遍,我一定要聲明:真的不是我不尊重,實為本人寫文章有一個難以改變的秉性。在之前的通話中,我也早已與他提過,他問道:你應該有看到過有關我的文字吧。我很明確的告訴他,沒有,我習慣有自已看人看事的角度。如果去看了資料,怕影響自已的直觀感覺。他很欣賞我的直接,由此兩個個性直率的人,沒見過面就已經相互有所吸引。

約好見面的那一天,車開至離約定地點還差兩三米時,我就從車窗內瞧見,一個身高約八尺、清新俊一逸,格外容易吸引行人目光的身影,佇立在門前。我下車上前説了聲:你好。他馬上伸手相握:一定是魏平,我聽出了你的聲音。

剛剛三十而立,5歲的女兒、能幹的妻子,一套複式住宅樓,三百多平方的店面外加四個分店,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事業有成了。這個浮燥的世界,很多時候,去看待一個成功者,人們更樂意忽略其艱辛掙扎、努力拼搏的過程,而過多的去分享風光的一面。看着他那張稜角分明、白晰俊秀的臉龐上,那一塊略微凹限的眼框,我在想,從外地入駐宜興的八年創業,事業輝煌背後,究竟又有多少不同尋常的遭遇呢。

店面潔淨寬敞,特別是內牆上紅底鑲圓形檀木福字,烘托出紅紅火火、皆大歡喜,讓人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些應該都是妻子操持的功勞。提到妻子,他不無驕傲:妻子原是老家濟寧國營企業正式工,當時能娶到她,全村人不無羨慕,在一次治療中被他自已摸索出來的“配穴”保健推拿法所征服,後來下崗了就過來跟着他一起創業,這麼多年同甘共苦。他很疼愛她。那天他還終於説出了一件內情:三年前,買這個需要150萬資金的店面時,手上其實只有5萬,他當時根本沒把實情告訴妻子。我沒説什麼,看着他講這件事的神態,想起了那句話: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不是相貌,也不是才學,而是那種勇於面對生活壓力的勇氣。

他對我説起了他的宏偉目標,他要把自已的員工一個個錘練成技術上的能人,要把有着自已品牌的“根據地”建設成似培養人才的黃浦軍校。我是一個個性很奇怪的人,對自已設身的事都很急燥,過於隨性,而待朋友之事,往往又極其冷靜,喜歡給燃起的雄心潑灑幾滴涼水,以示發自於朋友的真心關注。我覺得“黃埔軍校”的説法有一股年輕人牛氣沖天的豪邁,於是問道:按目前的現有條件拓展,你心中最大的擔憂又是什麼呢?“我就怕我的技術更新腳步跟不上,因為技術上不進則退。盲人推拿這個產業本身利潤很小,只有在技能技巧上不斷創新,顧客得到實效,整體實業才能不斷往前發展,所以我前不久去了北京成|人按摩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學習,取得了全國按摩高級技一師一級的職業資格。以此來不斷優化自身的技能水平,帶動更多的盲人就業”。接着又把是繼續拓展還是穩步發展兩方面利弊,跟我詳盡的分析了一番。至此我明白,卻原來我的擔心根本是多餘的,這是一個心思縝密行一事穩重的男人,凡事自有一整套周密的策劃。

三十歲年紀,卻經常回憶和感恩的人,似乎不太多,也許是他經歷頗多的緣故。當年那個7歲就得視神經萎一縮症的鄉下娃,要不是得到好心人的指點和幫助,就不可能想到去濟寧市盲文中專就讀,如果沒有好心人的幫助,就不可能從南京來到好山好水、怡人怡心的宜興落腳,如果沒有宜興市殘聯那些領導的支持和幫助,就不可能打開創業的局面。他一直在感慨:他這輩子盡遇上貴人了。於是他要用自已的力量來回報社會。帶動越來越多的盲人兄弟自主創業,保東社區連續三年免費為老年人推拿,包括市老年大學、市社會福利中心也總能看到他以及他“黃埔軍校”的兵,在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兒。

衷心祝願我的“十指扣”兄弟,“王俊”推拿的創立者王俊能一路這樣堅毅的走下去。

殘疾人的勵志文章4

靜海縣農民王恩峯,13歲時因燒傷被截去十指,但他憑藉超常的毅力,用口含筆寫出漂亮的書法在上海世博會上,他向全世界展示了天津殘疾人的自信---今年48歲的王恩峯出生於沿莊鎮小河村,是位地地道道的農村人13歲時因燒傷被截去雙手十指,失去自理能力然而他並沒有被命運擊倒,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項又一項常人眼裏看似不可能的奇蹟他憑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用口和殘肢練就一手優秀的書法記者採訪時,他剛剛從上海回到本市靜海縣作為本市參加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展示代表團的一員,他在世博會上現場展示無手書法,獲得國內外遊客的高度讚賞,很多人得知他的經歷後向他鞠躬致敬這位堅強的殘疾人告訴記者:"我就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殘疾人只要有一種持之以恆的頑強精神,也能創造自己的奇蹟"十指沒了,還有大腦1976年,13歲的王恩峯在生產隊加工鞭炮時遭遇事故,造成他十指被截,全身60%被燒傷,失去自理能力而相比身體上的痛苦,對於王恩峯來説更加難熬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治療後他不願意出院,由於燒傷造成的面部畸形,讓他深深地陷入自卑當朋友同學去看望他的時候,他只得躲在被窩裏拒絕,一躲就是幾個鐘頭1977年國家恢復大學聯考,崇拜知識的熱潮激起了他求生的慾望他相信,十指沒了,還有大腦他的人生之路要靠知識走出來為了克服不能寫字的難關,起先他試着用口叼着筆寫字,由於燒傷帶來的面部變形,嘴叼不住筆他又嘗試用裹有紗布的殘肢夾筆,忍受殘肢帶來的痛苦勤奮練習紗布一次次被殘肢滲出的血汗染紅經過五個月的刻苦練習,他終於跨過了寫字的難關在自學了國中課本之後,王恩峯渴望進入高中學校高中校長不相信這樣一個殘疾人能夠完成常人的學業,恰巧當時學校要進行月考,校長決定讓王恩峯試一試,如果他可以完成考試,就錄取他出人意料的是,王恩峯成為全班第一個完成考試交卷的學生,而且成績優異從此他進入高中學習,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全班第一以全鄉第一的成績考上大學1982年,王恩峯考出了全鄉第一名並超出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的優異成績,然而大學卻因為他的身體殘疾而將他拒之門外當時他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常常為下頓飯沒有着落而發愁,他甚至一度有了輕生的念頭正是當年張海迪自學成才的事蹟,讓王恩峯重新燃起生的希望雖然大學聯考失敗了,但只要自己堅定信心,就一定會實現上大學的願望1985年3月

當時小河村的村支書帶着報紙來到王恩峯的家,激動地告訴他國家發佈了照顧殘疾人的政策,殘疾人也可以被大學錄取了王恩峯重新拾起了高中課本,並抓緊分秒時間刻苦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再次以全鄉第一的成績報考了天津財經學院面試時學校瞭解到他的非凡經歷,當即錄取向世人展示殘疾人自強大學畢業後,王恩峯被分配到靜海縣民政局靜海縣書畫院就在民政局的附近,這讓喜好書法的王恩峯獲得了王正通等專業人士指點的機會通過學習交流,王恩峯的書法作品更加精細,有了自己的風格,尤其擅長顏體大字榜書和草書今年5月10日,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天津活動周啟動王恩峯作為本市參加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展示代表團的一員前往上海,現場展示無手書法當他在生命陽光館無數次用口叼着毛筆為前來參觀的遊客艱難地書寫着"騰飛"、"頑強"、"自強不息"等無手書法作品時,不時博得在場遊客的嘖嘖稱讚,並一一向他鞠躬致敬當生命陽光館天津活動周就要結束時,來自丹麥的遊客世傑當場向他提問:"為什麼作為殘疾人你可以如此的自信?"王恩峯笑着回答説:"因為在我們國家,殘疾人獲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生活得非常陽光,所以我很自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