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座心得體會13篇(熱門)

來源:文萃谷 9.8K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聽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聽講座心得體會13篇(熱門)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

李老師對學生具有一顆真正的愛心。他説:“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從不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學生,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他與學生的對話,不僅僅是談話,而是通過談心、通信、家訪等形式,與學生溝通。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是那麼富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

也正是因為是這樣的人,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覺地油然而生,誠然,我也是愛孩子的。我會為孩子生病憂心忡忡,我會為孩子的退步而發愁,我會為孩子的一點進步而感到欣慰萬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發火,繁瑣而平淡的工作,讓我漸漸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着那顆粒幼芽,讓他們不斷地成長,這一點無穎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顆煩燥,迷失的心,是的,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接近我們並樂於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於此是遠遠不夠的。

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李老師有着崇高的師德,要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師德;而師德的靈魂是師愛。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李鎮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師德是密不可分的。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2

3月16日在xx實驗國小聽了了xx學院組織的講師團的培訓,受益頗深。特別是xx老師幽默的語言,典型的案例,睿智的思維,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尤其使我對為什麼批評學生、批評的出發點,批評的基本要求有了新的認識。

一、為什麼要批評學生?

教師批評學生的目的,幫助學生進步。形成一個全面發展,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缺少不了必要的批評。批評是思想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批評的出發點,教師的行為要有教育性。

1、情緒控制

2、管理意識

教育必須以關心、愛護學生為出發點,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和顏悦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批評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種手段也應如此。批評不是解恨發泄,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掃除障礙,而是為了學生更健康地成長,呼喚學生心靈的一種方法。批評應該像習習的春風,總是包含着使萬物復甦的温暖。所以,只有從教師口中道出的批評是出於真心關懷,學生才會樂意接受。

3、自利利他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説:“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對於那些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喪失上進心,破罐子破摔的學生,批評根本起不了作用,用表揚代替批評,不失為一種良策。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還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這種方法,要作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從後進生身上找到閃光點,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表揚時要恰如其分,不誇大其詞,不輕描淡寫。

三、批評的基本要求?

1、是否有利於解決問題?要形成一個全面發展,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缺少不了必要的批評。批評是思想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正確的批評教育能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並警示自己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

2、是否有利於學生接受?要多於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學生着想,只有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同學生交心結友,才能正真瞭解學生內心世界,從而及時準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

3、是否有利於學生成長?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有部分學生更是在單親家庭裏成長,為此,其強烈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後進生的自尊心更是強於其他學生,而實際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有上進要求,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説過:“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強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既要講原則,不遷就其錯誤的思想行為,又要講感情,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這樣,被批評的學生就不會感到自己是捱罵,而是在接受教育,他們會從心底裏感激你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話語他們會聽進腦子,並努力的去做好。這樣。我們的批評效果就達到了。

4、是否有利於團隊建設?批評必要時可以採取適當的方法向學生表明為什麼要批評,為什麼要這樣批評,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對確屬自己認定事實有誤或批評過火,要坦誠的表示歉意。但是,批評後一般不要立即找學生解釋,也不要一邊解釋一邊否定先前的批評,否則,不但不利於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還會有損教師自己的威信和尊嚴,危及今後的教學效果。

教師教育學生是一個複雜而細緻的過程,利用批評這一方式應以理解、信任、尊重、關懷、鼓勵為基礎,把自己看成一名學生,常與學生心理換位,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這樣的批評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批評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手段,恰到好處的批評,能夠有效地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缺點,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則會使學生失去自尊,自暴自棄。所以説,苦口良藥學問深,作為教師應該抓住時機,採取適當的批評方法,才能藥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深受啟發,她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於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太多教師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們的教育一線領導和教師,現在最急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張老師的智慧就在於她善於自我更新知識,敢於挑戰、勇於打破如堅冰一樣的舊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並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這種執着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使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也能憑着信念和追求抵達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的心路,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願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3

非常感謝海利達春申幼兒園組織的這次講座,特邀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職教育課題組的王嵐老師為家長做專題講座,使我們能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給我們答疑解惑,更好的建立家園合作,促進幼兒成長!

王教授的講解生動易懂,簡單明瞭,而且多用實例講解,談到了我們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不同的問題,非常貼切實際,是我們家長几乎已經遇到或者正面臨的各種問題並給我很好的解決方法,下面就其中個別主題説説自己的感想。

王教授一開場就把大家帶入到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中,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脱穎而出,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作為孩子的主體責任人的父母,我們自己是否足夠優秀,或者説是不是合格呢?現在的社會所有的行業都有標準,有上崗證,但是作為父母好像沒有任何考核,孩子現在還小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全心全意接受我們的所有,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否也需要學習進步呢?

然後王教授也強調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養育孩子要注意教育方法,並且注意教育的技能,同時要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教育的方法和技能需要大家多學習,教育的技能就是説讓孩子在玩樂遊戲中學習,將所學的知識掌握並能靈活運用,孩子的個體差異就是每個孩子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例如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動能力,音樂感知能力,這也是每個父母面臨的問題,但是怎麼去發現孩子的這些能力,那就需要多陪伴孩子,多陪孩子讀繪本,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慢慢發現孩子的擅長的領域,然後父母在慢慢引導,給孩子提供相應的支持,尋找方法,使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步,找到自己的興趣,推動其發展。

教授在後面的講座中還談到了孩子的成長的關鍵期和敏感期,以及孩子各種好習慣最好是在十二歲之前養成,家長的的榜樣力量和身教大於説教等等,使我收穫很多,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需要學習的也很多,同時運用教授傳授的知識和經驗應用到家庭生活實踐中,與孩子共同成長,希望學校以後多組織這種講座,謝謝!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在20xx年國小思品教師短期培訓中,聽了王老師的《關於品德的説課》和《如何聽評品德課》的講座受益匪淺,同時也被王老師帶病始終站着講課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從王老師的身上真正體會到思品老師品德的高尚,王老師的一句“做人要做好自己的本份”,一直迴盪在我的'耳邊。

王老師首先講了《關於品德的説課》,讓我明白了説課的特點、過程和原則。在説課前的知識準備中要熟悉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和學情分析,最重要的準備是瞭解學生真實的生活。説課有十説:一教材、二學情、三目標、四重難點、五教法、六學法、七活動組織、八媒體運用,九效果預測、十反思(板書),其中活動組織極為重要,再説目標中,知道了《品德與生活》是四維目標,即: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和過程與方法,由此想到了來培訓前準備的教學設計,裏面存在了很多問題,還需要去認真修改。

在《如何聽評品德課》中,老師要轉變角色,明確任務,帶着思想進課堂。“課”光聽不行,還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一節成功的品德課,不僅僅在於教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明白了多少,感悟了多少。評課者要做到既聽又看,邊記邊想,做到一聽二看三思四記五診斷。老師是服務與學生,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品德課是希望有趣、放權、體驗、評價的。教師雖然很苦很累,但是隻要走進課堂,就應該神采飛揚,並用這種情緒去感染孩子,孩子們才願意上你的課。

通過王老師的講座,我對“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有了更深的認識,這門課真的是一門非常必要的課。課程中所涉及的內容均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能夠好好的引導學生真正地走入這門學科,那對學生以後參與社會,做一個真正適應這個社會的社會人奠定非常好的基礎。總之,這次難得的機會猶如打開了一扇窗子,讓我更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對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要樹立不斷學習、時時創新的思想,這樣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5

xxxx年5月18號下午,王賢德副校長為瓊山中學的老師做了《關於新大學聯考背景下學校行為方略的幾點思考》的講座。使我對新大學聯考的制度和模式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隨着國務院頒佈大學聯考改革方按案,明確了"了實行統一大學聯考和高中學業水平水平考試相結合,考生自主確定先選考科目,高校確定專業選考科目及其選拔條件條件要求,綜合評價,着擇優錄取“的.改革思路。

這次改革是實施大學聯考制度以來最大大一次改革,不僅改革考試科目與方式,也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與方式,雖然不能説是一次徹底的大學聯考改革,也算是一次力度較大的改革,給人感覺”亮點多"的改革因子:

一、不在分文理科,改變了多年來文理人為裂割學生單一發展的問題;

二、增強了選擇性,考試採用3+3模式,即語數外外統一考試,學生再從學業水平水平考試中自主選擇三門計入總分;

三、不分批次,在填跑報志願時從學校導向轉移到到專業導向,強化學生學科的興趣和職業取向;

四、實施等級賦分和和二次考試,確實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大學聯考改革方案的頒佈與實施,將影響普通高中的教學和管理,從更深層次推動學校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新大學聯考方案不僅要求學校改革教學內容內容、教學方式,更是要求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從被動走向主動。將學生培養方向定位為培養身心健康,善於創新的人才,具有合作意識和引領能力的人才。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從有教學分類到因材施教,從適性教育到人人有才才,為學生的未來奠基,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到充分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4月16日我校邀請了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白賢老師就新課標大學聯考文綜(歷史)考綱分析與備考建議做了培訓,本次講座不光是對學生,還有對我們高三歷史老師也是受益匪淺,下面就針對講座的內容心得體會做一簡要的分析:

首先白老師講了考綱分析—考什麼怎麼考的問題,對此白老師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閲卷的方式決定了得分技巧。

1、格式正確,字跡規整,史論結合,即可得高分。

2、不能空白,答題即可得分

3、考查:歷史學科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實,為最低要求)

4、考查: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文史常識,為新大學聯考一大亮點)

5、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概念,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幾乎涉及全部題,近年來41題實際上就是史觀的變形題。

6、多元史觀的運用,一般來説,我們要用多元史觀解釋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文明史觀分析古今歷史的文明傳承以及中外歷史發展的.不同類型及交流融合。整體史觀解釋新航路開闢以來的世界一體化發展進程。近代化史觀用來分析人類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社會轉型,近代化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經濟近代化及思想近代化,民主化、科學化。

其次白老師講了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的。題型。

1、命題不拘泥於教科書,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景,古今貫通,中外聯繫,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2、試卷結構穩定,12道選擇題,(24—35)題計48分,1道學科內綜合(40題)最難,25分,1道謹析題(41題)12分,1道選做題,15分。熟悉題型和機構,才能科學安排時間,合理取捨。

最後白老師講了怎麼樣備考的建議。做什麼?怎麼做?

1、夯實基 et 礎,提高能力:閲讀古文,圖表。分析、概括、歸納、轉化、遷移。表達學科語言、簡明扼要

2、選擇題方法:審題是解題的前提和關鍵。

通過本次培訓,我們瞭解了很多關於歷史大學聯考的情況,尤其是對課程標準的分析和考試大綱的分析,不管是以後的複習中還是教學中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兩項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大學聯考的方向,不會做盲目的複習,才會提高學習的效率,才能出成績。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7

今天下午參加了第一國小舉辦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有關章霞老師的講座和案例,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深有體會,特別是孩子進入五年級,做家長的明顯感覺到了時間、知識難度、等各方面的種種壓力,慶幸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及時得到老師們的指點、幫助,得以順利的度過這個國小到國中的過渡期。我自己總結這麼幾點。

一、家校聯繫密切,有老師的指點“事半功倍”。

雖然與各位老師見面極少,我及時把孩子放學後在家的`作業情況、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它傳達給了老師,看到老師的批語,所有的疑惑、所有的困擾都會一掃而空.

二、學校倡導童心閲讀

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我們按照學校老師的要求,從培養興趣入手,看他喜歡科學類型。今年我專門為她訂了一年的《我愛科學》。提高他的愛好和閲讀能力。

三、反省自身的缺點,把家庭教育作為終生“事業”。

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舊事重提”,以揭開“傷疤”作説服效果。 帶孩子出去玩,不要只想着要寫作文了、要有體會。照顧好她的生活,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快樂的人生。多做換位思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鍛鍊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信。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8

聽了趙校長近三個小時的真情表白,我看到了一個執着於“育真人”的“平民教育家”形象。在教育這條康莊大道上,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理想,都為着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而努力着。作為我個人,也一直致力於素質教育的落實,創新人才的培養,趙校長的很多觀點和做法,都引起我的共鳴,甚至在某些活動中,我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邊聽邊學,邊學邊比:有了素質教育的情懷,工作中我們到底還缺點什麼?思考之餘,似覺若有所悟。

一、觀念轉變,提高執行力是關鍵

教育是一項大工程,僅靠有情懷的校長一人或教師個人,是無法推動素質教育迅速前進的。在趙校長的做法中,頻繁的校本培訓是轉變教師隊伍觀念的有效保障。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我們自己的培訓:政治,學政策文本多;業務,研教學細節多,但一週一次的全員會議式培訓,真能達到轉變觀念的效果?趙校長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的老師並不都具備課程開發能力,但他必須開放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發展。

我想,我們和他們的最大區別,就是執行力的差異。我們也有工作任務的部署,但是教師有個性的解讀,即使給了統一的模式,教師們會按自己的理解落實工作,追求的是一個結果,經過被忽略。行政檢查,也是以追求結果為主要目的,至於過程如何,我們又關注多少?因此,一方面,我們在任務下達的時候,除了講清結果的表象,更要明確學生能力的提高目標;另一方面,我們要關注工作實施的過程,基於工作目標去關注師生的真正發展。

培訓是需要的.,但執行力的提高是關鍵,光説不練,只會助長形式主義,讓素質教育停留表面,落實不到學生的真正發展上。

二、素質發展,開展活動教育是必須

趙校長最引以為豪的,應該是他們學校的各項創新的活動,活動帶來的教育效果,遠比填鴨式教學強的多。活動,本身是人在目標意識的帶領下,自動、自發、自主、自然、自由地利用各種策略多元達成的過程。

我們xx,作為德育人,我們為“行動德育”而自豪,近兩年的德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以活動促教育已成為德育人的共識。那麼,其他領域呢?因為怕安全隱患取消了這樣那樣的活動,看似學校中的安全事故減少了,但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呢?是不是也隨着各項活動的消失而消失呢?

我也一直認為,活動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主要內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實踐、體驗過的東西,才能真正被學生理解和掌握。道理都懂的我們,應該思考怎樣活動才更有序、有效。

還有高效課堂的追求。我想,在教育的起始,“高效”就一直是目標,為何到現在還在談、還在抓?

我們不缺乏教育理想,只是缺少追求的持久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全員性。那就對症下藥,提高執行力,為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而努力!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語法的教學,是一個敏感的教學,語法的教學一度成為了過去時,許多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聽説的能力,而忽略的語法的教學,學生是能開口了,但是語句錯漏百出,寫作能力也是一塌糊塗,所以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當然要重視與法的教學了,但語法的教學如何教,我們應該以顯性教學為主,還是隱性教學為主呢?今天,聽了謝純才老師的國小語法教學的講座,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了。

學生學習語言或者是特別學習語法規則,一般分為:一隱性的和顯性的教學。所謂隱性的就是不直接講規則,但是通過一些例子,通過實際的運用,或者通過實際的一些活動,讓學生反覆的接觸這些規則。而且理解這些規則的意義,包括這些形式。所謂顯性的教學就是直接了當的把規則呈現給學生,並且告訴學生這是什麼規則,這個規則的結構。那麼我們如何在兩者直接取得平衡呢?和如何在課堂裏面進行操作呢?謝純才老師也給了我們很明確的答案,教學的步驟大致分為6個:

step1:歌謠熱身

step2:在情景中感知

step3:在情景中操練

step4:在情景中運用

step5:在課文學習

step6:在拓展中讓學生自己歸納,老師再指導。

在教學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情景上進行學習的.,這就是所謂的隱性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與法,並且讓學生自己動口歸納出所學的語法點和注意的問題,這樣很好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趣味。在情景創設的上,市教研員鄧寧霞老師在情景創設的問題上,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

1.情景創設要真實;

2.情景要有意義;

3.情景不要脱離學生的實際。

總之在今天的國小英語語法教學的講座上,我個人是受益匪淺的,我所聽所理解的是:語法教法要在大量形象生動、直觀有趣、富有交際性的語言活動中進行,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已獲得的感性認識,歸納、概括其特點,使語法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效地幫助交際任務的實現。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20xx年4月24日,藉助網絡平台,聆聽了解月光教授對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解讀。通過專家的解讀,對信息科技課程的概況、變化、核心以及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有了更深的瞭解。

一、概括

首先,解教授對於信息科技課程作了總的概括,信息科技教育是全民都要接受的教育,數字素養是未來公民必備修養。《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發佈,全新定位了課程性質,從“信息技術”調整為“信息科技”,將信息科技及其所佔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更清晰地凸顯“科技創新”的重要價值。強調“信息科技課程”對“促進科技創新自主可控、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性意義”。解教授也指出信息科技課程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科技倫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識,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國家安全觀,提升國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瞭解了信息科技課程的概括,才能為接下來的課程調整打好基礎。

二、變化

接着,解教授講了本次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與之前的不同:

一是課程屬性的更改:課程目標、內容和實施都具有顯著的變化;

二是課程總目標定位從信息素養變為數字素養;

三是“跨學科主題”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説信息科技和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課堂的內容,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情感昇華;

四是更加強調自主可控、原始創新和原創精神,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忽視學生面臨問題時“窺測方向”的過程,也就是忽視了學生思維的.最初方向――原創思維,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和成功者。”因此,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原創思維,使課堂上解決問題的策略“百花齊放”成為可能。

三、核心

然後,解教授給我們講解了信息科技課程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要體現的課程理念,包括五部分:

一是反應數字時代正確育人方向(價值);

二是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

三是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並重的課程內容(內容);

四是倡導真實性學習(實施);

五是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

從價值、結構、內容、實施、評價五部分作了詳細的解釋説明,這意味着,學校在開展信息科技教學時需要引入在線教學平台,採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或作品,並開展學生自主評價、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四、需要關注的地方

最後還拓展瞭解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地方。教育是為了培養未來的人,不僅需要教授學科知識,還要培養創新力、學習力、遷移力以及其它適應當前及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素養。

解教授闡明此次課標修正的目的是希望讓課程標準真正成為教科書編寫的依據、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讓課標真正引領、推動教學實踐的深度改革,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讓核心素養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我們作為信息科技教學的船長,在課標作為風向標的指引下,定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7月25日至28日我參加了在武夷山舉行的“指導——自主學習”課題實驗教師培訓暨“有效教學”專題研討會。我聆聽了余文森、劉金玉等專家的精彩講座,對“有效教學”的策略和“先學後教”的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其中洋思中學校長劉金玉對洋思中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做法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

洋思中學是江蘇省一所偏僻的農村國中,但它在中國基礎教育界卻有着一定的地位。原因是洋思中學提出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辦學理念,並且它通過實踐證實了這一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洋思中學不是光喊口號,他們用行動真正地讓這一理念得以實現,這是最讓人佩服和值得人們學習的。

理念是先導,但能不能真正得以實施,不僅要行動,更要靠策略,靠方法,靠科學的方法。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摸索,通過“課堂作業課堂完成”、“當場學、當場教”、“以學促教,以教導學”、“學後教,教後練”等多個輪迴的實踐與實驗,洋思中學終於形成了本土化、原生態、科學化、易操作、高效益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策略。這一策略成為保證洋思中學成功地實踐“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辦學理念的關鍵與核心。

劉金玉校長的講座很精彩,理論和實踐的例子相結合,講得也很生動,當他講到洋思中學在貫徹理念的實施過程時,講到為了讓全校教師真正地做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他曾每節課上到25分鐘時就打鈴,然後他親自到每個班級巡視,看教師是否已經停止講課並讓學生開始訓練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教師們終於習慣了,並養成了“當堂訓練”的'習慣,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逐漸提高了。我想堅持真的是很重要的,當我們選擇了一種好的方法,只有堅持去做了,才能有收穫。堅持一方面是實踐的教師要堅持,另一方面領導的支持和正確的引導也要堅持,洋思的經驗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現在也正在進行着課改的實驗,我們有時缺乏的就是堅持的精神,因此總是有種種的理由讓我們止步不前,看一看“洋思”,再想一想我們正在做的是否正確、是否值得,當我認定了前進的目標,我們應該勇敢地堅持、前進。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9月2日上午,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到多媒體教室聽名師講座,這對於我們教師來説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聽名師講課能給我們帶來更直接更有效的幫助,他們詳細地講述了他們從教多年的心得與體會以及對教育教學的觀念,我們從中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也受到了啟發,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給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

一、轉變教育觀念---學生為主體

新的理念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着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與技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必須深刻透徹的理解教材。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深刻透徹的理解教材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把教材鑽研得越深,課上起來就越簡單、越得心應手。只有這樣,教師對每一節課的.設計才有獨到之處,不因循守舊,拓寬思路,努力把課講出新意,並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引起學生學習慾望。

三、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採用的手段。它對於實現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最佳效果。在教學中由於同一班級學生學習基礎和個性各不相同,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樣,要因材施教。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入課堂,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方便,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激發學習興趣。只有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通過收看名師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它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改進了我的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後我將努力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前不久,觀摩聆聽名師講座,名師神采飛揚,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網絡的迅猛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

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與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藴、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

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

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營養了,那麼 其寫作的興趣,這是教學中新鮮的創意。但稿費從哪裏來?你與學生的家長有時多少溝通?稿費的引導是否會引起負面作用?所以,創意的實現得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是要針對班級學生的習作現狀,他們的寫作熱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熱情消退的情形下,與家長悄悄地溝通,將節省的零用錢交給老師,用於對成功的作品進行獎勵。三是稿費刺激需要藉助一個有效的展示平台,比如班級或學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費的物質刺激,而要將此作為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轉折點。五是將“稿費”與平時的作文講評、賞識和鼓勵相結合,讓全體學生建立信服感,並能從中收穫到寫作的技巧,發表的快樂,從而將寫作並發表作為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現在倡導的同課異構教學科研策略,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展開教學進程,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充滿智慧的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以使同一種教學設計,產生不同的教學的過程,獲得不一樣的教學成果。現在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正是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效範式。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初次見到於潔老師便是聽她的講座,在還沒有見到她之前便早已聽過於潔老師之前講座的許多讚譽。於潔老師給人的感覺如清風拂面,猶如蘇杭的山水,婉約而大方,讓這本來我覺得漫長的一個半小時變得如此短暫。

用心:將愛灑滿學生的心田

讓我印象深刻是關於頭髮的故事,於潔老師講述了一位“富二代”從小過着寄宿的生活、缺乏關愛,把自己的頭髮留得很長,想要用頭髮來掩飾自己的自卑,於潔老師説道一切存在必定有它的原因,她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尋找原因,在她的關懷下,男孩變得陽光開朗自信起來。在她的教育裏,少了批評與指責,多了理解與引導;少了彼此的埋怨與敵視,多了相互的關愛與幸福。而在我們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包括自己在內,都或許把“沒有愛就沒教育”當做口號掛在嘴邊,但每每處理學生違紀時,大多簡單輕率,缺少智慧,表面上看是處理完了,實際上沒解決實質問題,結果就是學生屢屢犯此錯,我們卻束手無策。

用情:把正能量傳達給學生

“你和我是同一天生日,我們都遭遇過人生很大的痛楚,可是,有個故事説,老天會在它最喜歡的那個蘋果上深深咬上一口,讓它疼痛與殘缺。我們都是老天最喜歡的那個蘋果啊。”這是於潔講述的其中一個片段,讓我們全體老師都落淚了。xxxx年的一天,於潔班上的一個女生的爸爸,在返家途中遭遇車禍喪生。14歲的女孩驟然間永遠失去父愛,讓於潔看在眼裏疼在心上。於潔拿出女孩一年來的“家校聯繫本”,發現上面家長留言的那部分,全部是她爸爸的筆跡。幾天後,於潔把“家校聯繫本”交到女孩手裏,讓她擁有了一份再也無法複製的“無價之寶”。不久,於潔在書店買下一本《優秀作文選》,在書中的某一頁折了一個角,在女孩生日那天,把書送給了她。於潔給女孩寫道:“你和我是同一天生日,我們都遭遇過人生很大的痛楚,可是,有個故事説,老天會在它最喜歡的那個蘋果上深深咬上一口,讓它疼痛與殘缺。我們都是老天最喜歡的那個蘋果啊。”女孩接過了書,打開折角的那一頁,裏面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小作者在喪父後如何堅強成長的真實故事。

用智:創立自己的班主任特色

於潔老師將講座分為“十個智慧”來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於潔老師管理班級的策略,看到他們班那放的'整齊劃一的粉筆,自己有點自愧不如,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班的學生能做到這麼好。她在管理自己班級時給每個學生都安排好崗位,如有專門負責收放數學課用的三角尺的同學,有負責搬運純淨水的同學,甚至有專門負責擺放粉筆,並分配好各種顏色粉筆數量的同學,那就是白色粉筆數量要多於彩色粉筆,為了方便老師能在上課時更好更快的用到粉筆,還研究出了粉筆的朝向對老師取放的難易度。由此,不得不佩服於老師的智慧。

講座結束特地打開了於潔老師的班級博客,看到有這麼一段話“沒有想很多,就是天生地愛孩子。沒有想很多,就是一路摸索與實踐。沒有想很多,就是覺得在一起是緣分,珍惜。沒有想很多,就是知道他們都會長大成人,我只是陪伴他們走短短的一程。”多麼淡然的語句卻是那麼的真實,也許教師無法選擇學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教育方式。把平凡的事務轉化為精彩,把煩惱的事情轉化為快樂。“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付出比結果更重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