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6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

我學了《濫竽充數》這篇課文,文章告訴我們不會做的事情不要濫竽充數。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整天混入吹竽隊伍中。齊宣王叫他們吹竽時,他像行家一樣搖頭晃腦就是吹不出聲。等到齊湣王繼承王位後,他不要大家一起吹,而是要一個一個單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跑了。

看了〈濫竽充數〉中的南郭先生,我想到我在一年級音樂課上,別人唱歌我在對口形跟着唱,老師看我們唱得不錯,就讓我們去演出,我想如果在那裏掉線,不是太難看了嗎?到了演出的時候,我退縮了。

學了這篇課文後,我覺得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會的要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能不懂裝懂,還應該認真的學習,不當學習上的南郭先生。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2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段真摯的情感。富豪朗和流浪漢丹佛之間的一切吸引了我,看了第一頁就停不下來,最後我用一天時間讀完了這本二十萬的書。

為了表達對妻子黛比的愛,朗在每個星期二和妻子一起去福利院為遊民服務。黛比用微笑、用真誠,逐漸化解遊民的敵意,換來遊民的尊重。而朗也由原來的“被迫”轉為自願,在與遊民的接觸交流中,朗不僅發現了遊民的另一面也發現了自己的另一面。比如他認為自己是一個高尚有愛心的成功人士:一個富豪每週雷打不動地為流浪漢服務,不圖名,不圖利,難道不高尚嗎?可是看似充滿敵意,不懂感恩的“黑鬼”丹佛卻似三年如一日,照顧另一個癱瘓在牀的,85歲的“老黑鬼”,他的牀單總有尿的痕跡,他的房間充滿惡臭,而且“老黑鬼”總是罵罵咧咧,永遠不會有説一句感謝的話。而這“老黑鬼”和丹佛非親非故,丹佛做這一切,別人也並不知道。直到朗和丹佛真正瞭解彼此,他們成了朋友,永遠的朋友。

比起黛比、比起朗、比起丹佛、比起貝蒂……我便覺得自己的渺小。

我父親某些方面像極了丹佛,自私、狹隘、不懂感恩;常年酗酒、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沒有責任感。跟他相處了幾十年,我痛很他、討厭他,恨不得早日拜託他。可是為了盡我作為他的孩子的責任,在他年老時我不得不叫他和我住在一起。我也曾和黛比一樣,希望父親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幫他戒酒,週末帶他去公園,帶他去醫院檢查身體,告訴他保重自己的身體,別辜負美好的晚年生活。可是父親卻屢教不改,時不時和我鬧彆扭。為此我和父親吵過、罵過、哭過、甚至幾次找過心理諮詢師。後來我便漸漸放棄,任其自生自滅。

可是黛比她們卻從不放棄,甚至想出更多的花樣去溝通去融入,甚至是素不相識的流浪漢。

感謝孩子,是她推薦的這本書。讓我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也讓我相信,堅持就有奇蹟。我會見證父親發生奇蹟的那一天。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3

想買一本合適的相關教學的書籍似乎是不易的,誠如學生一般單純的説教似乎也是讓人乏味的,因而我也在不停的尋找着一些生動有趣、切實可行又很有方法的書籍,不想要空談的文字,只想要從具體的微小的地方入手,於是就有了我手頭的這本書《優秀教師是這樣煉成的》。它是美國作者根據美國的教育狀態所編撰的一本小冊子,雖然中美的文化差異很大,但是它山之石可工玉,這裏沒有所謂的祕訣,有的是優秀的理念和方法。初看覺得我好像又是買錯了,這裏只有理念,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以新教師為重點,從最基本的要求出發;再看發覺又是不對的,不論教師的新舊,都有倦怠的時候,也都有不足的地方,莫不如在重讀此書的時候讓自己以一個新人的姿態重新審視我所鍾愛的教育事業,重新給自己定位,重新尋找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果然這種拋棄以前固有觀念,以零的姿態進入的讀書,還真給我一種新的感受。

一、 優秀教師應該把握三個關鍵點

1. 教師需要知道學生是怎樣學習和發展的,是怎樣認知和使用語言的 關於學習,教師應該知道兒童是怎樣學習的,不僅通過我們對兒童獲取知識的期望開始,要通過了解他們的學習方式來進一步瞭解兒童的內心,藉助反饋來指導他們的學習。對於教師我們知道認知過程具有主動性,我們要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看法,才能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橋樑的架設需要我們知道怎樣鼓勵學生專心學習,幫助他們學會監控並調節自己的學習和思維。除了授課的內容之外,教師還要考慮怎樣更有效的傳授學生一些特定的主題和理念,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的框架,為他們營造信息豐富的課

堂環境和社會網絡,同時做到以評估為中心。

關於發展,教師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它有多種渠道,只有知道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才能弄清楚怎樣幫助學生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方式學習合適的內容,獲得顯著的進步。在瞭解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的觀察學生,不僅是他們掌握的知識,還有他們學習狀況和表現優劣,只有這樣佈置的任務才能與孩子接下來準備學習的知識緊密相連,幫助孩子以自信和不斷增強的能力面對新的挑戰。教師還要體察學生的經驗差異,瞭解並藉助孩子的個人經驗和文化優勢,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作為學習者和貢獻者的正確身份認同,培養他們成為具有穩固價值觀和品格的個人,與家長和同事合作,共同輔助學生的發展和學習打下基礎。

關於語言,首先教師要了解語言的基本成分,瞭解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習得、語言變化、語言與讀寫能力的關係,在講解時知道怎樣做好明確的示範和講解,告訴學生怎樣提出和回答某些類型的問題,闡明觀點。以英語教學為例,除了直接用英語授課之外,還有必要向學生提供與英語流利的學生展開頻繁互動的機會。通過授課過程中提供的大量筆頭和口頭語言示範,以便學生模仿。

2. 教師需要了解自己的科目內容和課程安排的目標

3.教師需要知道並理解“教學”的概念:怎樣講授科目內容以便多種多樣的學習者都能理解,怎樣評估學習狀況,怎樣有效地管理課堂

教學的真諦首先要了解多種多樣的學習者,要知道怎樣調整課程安排和授課方式,讓學生投入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中,這就需要對學生深入的瞭解,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發掘學生的長處、興趣愛好、交流方式和行為方式。其次就是能夠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關鍵就是怎樣做出清楚和豐富的反饋,同時

運用從評估中獲得的結論規劃和調整教學,選擇或指定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目標的任務,還有責任向家長通報學生的進步。再有就是學會有效的課堂管理。課程安排充實,羣體意識牢固,日常規範明確,學生的問題行為就會有所減少,這一點是我很欣賞的。其實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選擇與學生髮展水平相當、本身饒有趣味且有助於學生取得成功的任務,從而營造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的歸屬感和謀求羣體利益的精神,同時教師優化學生學習時間,把干擾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 優秀教師是怎樣發展和學習的

1. 教師從關注自身到關注學生

其實優秀的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只有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才能説明教師的教學時成功的。如果一個教師一味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那麼她很不容易關注學生學習的層次,從而感受不到自我教學中那些有必要調整的教學方法和應該採取的措施。只有把自身的關注轉移到學生身上,才能進一步的深入教育,猶如專家一般,很快的掌握更廣泛和更靈活的技能,對於教學做出快速的專業的分析,可以及時的向未獲成功的學生伸以援手。

2. 教學中的三大難題

(1)對教學的錯誤理解 不應單純的注重個人的個性教學,要從科目內容本身出發,不只是傳遞信息,還要輔助以評估,指導,不要放棄家庭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力。

(2)實踐問題 教師面臨的實踐問題和其他領域相似卻又更具挑戰,因而要採取多樣的行動,期中很多是同步的。單憑經驗是不夠的,關鍵是要觀察示範實踐並分析怎樣、何時何為何奏效,只有這樣才能不單單的應付學生

的學習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這其中同事支持的互幫互助可以最有效的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技巧。

(3)複雜性問題 如麥克唐納解釋的“真正的教學實在不受控制的三角關係—教師、學生和科目中展開的。這個三角形的叫在不斷移位…”因而有針對性的教育學習至關重要,通過鮮明的例子和多種的常規工作目標,解放教師的注意力。

三、 優秀教師應該如何演繹職業角色

1. 從學習者到教育者

2. 優秀教師成長必修課

(1)開展教育學習 讓教師自己“摸爬滾打”不總會產生積極的學習效果,其實專家的知道和同伴的支持對教師更重要,有助於促進教學實踐的發展,在專家型教師的課堂上輔助和實習,再在一名經驗豐富教師或同事團隊指導下,逐步過渡到獨立教學,這種教師的發展是迅速的,他們可以直接具體的解決隨時出現的問題。

(2)運用教學案例和績效評估 共同課文時一項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把教學錄像帶、學生作業樣本、教案和成績評估結果的分析聯繫在一起。

(3)系統分析教學課件 讓部分教師對教案、錄像帶和課堂作業樣本進行系統研究,以便對教學進行系統性的記錄來達到提升教師水平的一種優勢。

(4)施行案例教學 積極參與閲讀和寫作活動能夠縮小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案例分析側重於發展教學手段以及在教授具體概念或理念是所出現的問題。

(5)提高探索與研究能力 同輩互教、成績評估和教案設計、教學分析、案例教學和開展研究探索

每一年有很多的教師走上講台,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新鮮的、活力的思維湧入,對於我們來説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緩解我們現有教學的壓力,同時也在工作思維和能力上給了我們更多的壓力。年輕教師有着一種工作的衝勁,她們用屬於她們的方式和學生進行着溝通,她們的活潑是學生所喜愛的,而我們所擁有的或許更多的是經驗和耐性,當兩種力量達成一種共識的時候,我們各自私下的努力是必要的,要想在三尺講台立足,混時間似乎是一種説辭,只有真才實學和完全的投入才是更好完成工作的手段,也只有這種不斷的學習和進步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在教學的崗位立於不敗之地。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4

雖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但接手的都是小班化的班級,所以覺得平時應付自如,但自從踏進九小校園,面對這麼大一個班級時,感覺力不從心,經常在同事面前訴苦我們班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教育。同事們就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走進孩子的心靈》,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從中收益了很多。

《走進孩子的心靈》書中收錄了百餘篇典型教育案例,按“個性天空”、“心靈交融”、“成長煩惱”、“ 家校溝通”、“綿綿愛心”、“情感風鈴”、“寬容理解”、“無聲的藝術 ”分類,字裏行間表現出班主任們強烈的進取心和不倦的創新精神,充分體現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泰戈爾説過:“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約會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採用多種形式與學生的心靈進行約會。那麼,熱愛學生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因此每個班主任都要實現角色轉變,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一、愛是理解

有話説,“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觸及靈魂、動人心魂的教育過程。”在我們的教育中,應該始終貫穿着愛,這是我的教育主線。班上有位聰明又調皮的孩子王景鋒,每次我檢查作業時,不是沒做完成,就是説忘帶了,放在家裏,有時説被家裏的小妹妹撕壞了??因此每次檢查時總是很頭疼,對於他的每次不同的藉口我都非常生氣,我總是很嚴厲地訓斥他,可是總沒成效。一次,我在辦公室跟同事談過這件事,一位年長的老師告訴我説我們要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要理解兒童在錯誤中成長的規律,於是我靜下心來思考,是呀,在我們小的時候,也抄過作業,而且不止一次;在我們小的時候甚至也撒過謊,或者到現在也經常撒謊??既然我們在成長的時期也犯過如此之大的“錯誤”,甚至成年了還犯,那麼,我們為何不能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呢?我説心裏話,我真的能理解他們犯錯誤,只要你也有一顆不老的童心。此後,我就很少責備他,而是多方面地瞭解他,找出他的閃光點,經常與他談心,和他做朋友,甚至經常跟他談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漸漸地他從心裏慢慢接納了我,和我成了鐵哥們,也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不對,慢慢地把自己的錯誤改正了過來。從此,他熱愛上學習,也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二、愛是智慧

在學校裏與學生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過於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清晨走進班級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對着許多需要你去處理解決的事情。而在日常班級發生的事情中有許多是偶發事件,對於偶發事件的處理,更能體現一名班主任的工作技巧。在我十幾年班主任生涯中,對一些偶發事件的處理深有感

觸。有一次,課間,蘇毅超和楊燁兩個學生髮生口角。上課鈴響了,我勸他倆進教室。一個學生很快進去了,另一個學生因吃了虧,不願進教室。我沒有硬拖他進去,而

是根據楊燁平時樂於助人的優點,親切地對他説:“你看我雙手拿着這麼多東西,你能幫我把文件夾拿進教室嗎?”這位學生看了看老師,就接過文件夾走進教室。我馬上對大家説:“剛才兩位同學吵了架,但是有的同學顧全大局,為了讓大家上好課,還幫老師拿文件夾進來,我相信他定能上好課,有問題課後解決。”後來,那位同學回到自己座位,比較安心地聽課了。當然平時還有很多偶發事件,都需要班主任及時利用自己的教育機智,來智慧地解決這些偶發事件,讓不利因素成為有利因素,來更好地教育學生。

三、愛是公平

班主任不僅要關注人的一般發展需要,而且要關注每一個人的發展特點,根據每一個人的發展需要來給予受教育者以有效的幫助,這就需要班主任有正確的學生觀———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僅憑自己的主觀印象或道聽途説看待、評價學生,這樣一定會被假象所迷惑,定會越搞越糊塗,越評越亂套。記得一次,班上一位同學陳一諾來向我報告説劉忠傑偷了他的蠟筆,我一聽,那還得了呀,一個小孩子,那麼小就開始學會偷東西,長大了豈不是要成大盜了。於是,我快步流星地走進教室,一下了就搶下了他正在畫畫的蠟筆,還給了陳一諾,並大聲地責罵劉忠傑:“你怎麼能這樣,你喜歡別人的東西,應該找別人借,不應該用偷的。”這時,我看到,劉忠傑流下了眼淚。正在這時,陳一諾突然説:“老師,我的蠟筆找到了,不小心掉在地板上。”聽到這句話,我的臉瞬間紅了,我為我剛才的行動而感到羞愧,我竟然不分青紅皂白,草草地做出了判斷。我的這一舉動,真傷了小明的自尊心。我趕緊向劉忠傑道歉。從那以後,我處理班級的事都會慎重,做到公平、公正。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切懂得了: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這也一直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而事實證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愛得愛!的確是這樣,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共同成長是辛苦的、勞累的、艱難的,但卻又是充實的、快樂的、幸福的。

心靈是智慧的發源地,是人類的靈魂所在,而孩子的心靈,是一方奇妙的淨土,只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播下健康、美好、快樂的種子,他們才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5

莎士比亞説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句話向我們詮釋了教育的真諦——書籍就像蔚藍的大海,翻滾着文化的輝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藴藏着思想的博大與精深;就像廣闊的天空,給人力量,讓人自新,催人奮進!

“營造書香校園,打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師生成長”是我校踐行特色文學閲讀活動的口號。這兩年來,我們不斷在努力踐行着,組織學生的文學閲讀活動一直在悄然無聲中進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學閲讀”這塊熱土上,我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和喜悦。漸漸地,我欣喜地看到,開展文學閲讀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閲讀本身,而是閲讀之外的讀書觀念、讀書習慣的養成,閲讀方法的掌握,是為學生營造一種風氣,一種氛圍。

一、注重環境佈置,營造書香氛圍

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多讀書、讀好書,我們班建起了讀書吧,取了一個童真而可愛的名字叫“小筆頭讀書吧”。班級圖書角的創建傾注了我們的心血。我從圖書館借閲了幾十本中外名著;孩子們也從家裏帶來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書籍,有童話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覽……全部圖書都在班級圖書角上整齊擺放着。同學們集思廣益,制定了圖書管理制度,並在學生中選出優秀的圖書管理員。讀書吧深深吸引着學生,課餘飯後總能看到他們埋頭看書的小身影,小小讀書吧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二、通過文學閲讀課加強對孩子們的閲讀指導。

如今的書籍名目繁多,而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鑑別能力低,面對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或順手拈來就讀,或為獵奇而讀,甚至讀了一些不健康的讀物,這往往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首先在選擇讀物上作好指導,如本學期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推薦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和沈石溪系列動物小説等書籍。內容涉獵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的書。

接下來就是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閲讀方法,進行有效閲讀。我利用語文課、閲讀課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閲讀進行指導,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

我還鼓勵學生大量自主閲讀,在閲讀中學會生疑、釋疑、自主探究;在閲讀中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在閲讀中自己去獲取、去探究、去尋覓、去掌握,去感受讀書的樂趣;在閲讀中產生強烈的讀書慾望;在閲讀中形成自主讀書的良好習慣。

另外,每週一次的油城文學“我是快樂油城娃,我愛克拉瑪依”循序漸進地開展着。我班閲讀主題是“知油城歷史,惜今日生活”。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孩子們的閲讀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識面,豐富了孩子們的見聞。

三、以活動為載體,享受濃郁書香

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創設閲讀、延伸的機會,努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讓學生將學生將閲讀思考所獲轉化為自己的思考與表達,從而感受讀書的快樂。

1、建立“讀書漂流記”。孩子們將自己的閲讀心得記載在特定的筆記本上,三言兩語也行,長篇大論也行,漫畫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師生共讀一本書。凡是學生讀過的書我都一一進行了認真地閲讀,然後利用閲讀課和學生進行主題討論。這樣不但可以檢驗學生讀書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閲讀的樂趣。

3、開展智慧泉大評比活動。我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精彩的字、詞、句、段、篇,或讀後感,記在學校所專門印製的智慧泉上,以豐富寫作素材。然後定期進行評比展覽。

4、親子閲讀享樂趣。我希望,閲讀要從課內走向課外,從學校走向家庭,帶動家庭來一起讀書,共同感受閲讀帶來的快樂。於是,我在家長會時與家長宣傳讀書的好處,教給家長與孩子共同讀書的方法,同時利用校訊通、QQ羣讓家長明白近期要讀的書……不斷地宣傳,不斷地溝通,家長越來越重視讀書,越來越關注讀書了,這樣倡導的親子閲讀才真正的啟動起來,有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班級讀書的氛圍更好了,學生讀書的熱情更高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只有書聲琅琅的班級才是真正的班級,喜愛讀書的孩子才是未來年棟樑,喜愛讀書的老師才能成為學生深深愛戴的老師,讓書香浸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捧起心愛的書,誦讀經典,牽手美文,共同構建令人仰慕的書香班級,打造最美書香校園。願讀書成為孩子最美的姿態,願讀書成為孩子永遠的摯愛,讓書香孩子浸潤心靈。讓我們“沐浴書香,悦讀閲美”吧!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鈎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7

全縣“解放思想、跨越發展大討論”活動動員會議後,我校結合本單位實際,進行了宣傳發動和詳細部署,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跨越發展”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通過學習“解放思想、跨越發展”報告和有關文章,我個人深刻認識到開展這項活動的及時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受鼓舞,觸動很大,感想頗多。

一、解放思想的程度決定着發展的速度和力度,一定要率先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舊、不敢競爭觀念,努力轉變那種缺乏激情的消極精神狀態,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發展上來。一定要增強堅持加快發展、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真正做到每天都有新作為,每天都有新激情,以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促進黨校大發展大跨越。從自身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努力查找自身不足,深剖思想根源,深入解放思想,為黨校跨越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下一步要加大黨校改革力度,加強校風建設,嚴明工作紀律,堅決禁止教職員工上班期間上網聊天、打牌、玩遊戲,工作日中午不準飲酒。加強學風建設,嚴肅培訓紀律,對學員加強黨性教育,進行軍訓,開設晚自習。進一步完善科研工作考核辦法,鼓勵和支持教師提高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充分發揮黨校“智囊團”、“思想庫”作用。繼續辦好科級幹部進修班、新進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培訓班、人大代表培訓班、團幹部培訓班等各類班次。

二、要在解放思想中幹事創業、真抓實幹,樹立 “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思想觀念,使解放思想真正成為打開思路的窗口、解決問題的途徑、加快發展的動力。下一步,要認真學習全縣科學發展大會、全縣“三重”工作啟動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標杆,高點定位,自我加壓,負重奮起,早部署、早動員,全力全速推動徵地搬遷工作。今年主要做好泗河辦、經信局片區剩餘15住户及29户商業户的搬遷,12月份做好600户回遷房竣工交付並組織上房;完成古城路北、泗河路西片區第二期147畝徵地;啟動古城路北、泗河路西片區第一期集體土地上120户搬遷,將任務逐級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崗,進度規定到每週、每天。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三種理念:一是敢於率先突破發展的理念。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手段,創新工作措施,提高發展水平,加快發展步伐,在專題教學和專業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趕超先進黨校,率先實現突破發展。二是捕捉機遇、搶抓機遇、創造機遇的理念。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善於調查研究,捕捉各方信息,透過現象,捕捉機遇,加快發展;要搶抓機遇,用好用活政策,到市赴省尋求更多的支持,爭取更多的發展推動力;要創造機遇,善於爭先創優,善於發現優勢,打造優勢,利用優勢,開發優勢,把優

勢當作發展資源來經營,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形式,只求實效;不求完美,只求特色;不求多點開花,只求獨樹一幟。三是長遠眼光、共贏共榮、包容發展的理念。只要有利於推動突破發展,有利於加快突破發展,有利於率先突破發展,都可以為我所用,給予引導、鼓勵、扶持。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8

世間之書多矣,有些書讀後如雁過無痕,在你的內心深處難以留下印跡;有些書讀後宛如湖中漣漪,雖有一時的盪漾之美,可終究輕拂而過,難有深思。然而徐飛老師的著作《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則讓人體驗到醉後的清醒:醉是因為書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讀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則是因為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思考與啟示讓人產生頓悟之感。

我很喜歡徐飛老師對氣象一詞的解讀,在他看來一個氣象萬千的讀書人,不拘泥於個人習見,不執著於一己私念,而是將生命打開,向一本本好書打開,向豐富多姿的生活打開,善於吞吐吸納,如此才有一種開闔的氣度。而我翻開這本書,則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生命,領略生命深處的詩與思、真與美。

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文如其人。書中的文字如徐飛老師本人一樣優雅和高貴,沒有華麗的修飾,卻能讓人安靜地思考。徐飛老師的QQ和微信暱稱都是優雅的刺蝟,他很喜歡這一稱謂。優雅的刺蝟典出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代表着外表堅硬而內心柔軟、優雅高貴的讀書人形象。在徐飛老師看來,鋭利的刺容易傷害別人,而乏力的優雅卻會成為美麗的空殼。深刻卻不世故,圓潤而不圓滑,正如徐飛老師所獨具的文風特點:安靜的文字背後浸潤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師提倡作為思考者的閲讀姿態在閲讀時應伴隨思考,反觀生活。本書中,四大思考貫穿始終:對經典的思考,對閲讀本身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教育的思考。

對經典的思考源於徐飛老師身上的學者情懷,這種情懷是對真理的渴求與探索。閲讀經典是一條充滿艱辛的尋求智慧的旅程,通過閲讀經典獲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園。對閲讀本身的思考,使徐飛老師跳出了傳統的閲讀經驗,在讀書中學會讀書,自我摸索出一套讀書方法。無論是專業發展的主題性閲讀,還是以言傳言的表述性閲讀,以及觸類旁通式關聯性閲讀,這些閲讀不斷豐富徐老師的教育生活和內在生命。讀書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與狹隘,讓我們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對於人生,徐飛老師用了成全一詞,我想,這裏的成全是對讀書人的期許,是對人生的釋然,人生的圓滿便是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作為教師,徐飛老師用最厚重的筆墨書寫了對教育的思考,書中的思考不僅包括對語文學科的思考,還有對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師每讀一本書都會伴隨思考,大多寫成讀書筆記,近幾年,他單發表的讀書筆記就達二十多萬字。他以自身的讀書姿態告訴我們: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

徐飛老師將自己的讀書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浪漫滿足興趣;第二階段,現實應對工作;第三階段,綜合成全自己。只有經歷一、二階段的浪漫與功利,才能到達第三階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斷完整。這裏的成全自己不侷限於對現象的思考,而是抽象於自身的意識世界,反覆咀嚼,將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為自己的結構。當讀書超越功利層面到達審美層面,讀書本身就是讀書的目的。實際上,功利式閲讀在短時間內或許見效,但這種片段式、割裂式的閲讀,會逐漸讓讀書成為一種負擔,將思維僵化於單獨的場域內,難以使人獲得整體智慧的提升。

徐老師將玖玖雅集教師書友會的讀書宗旨定為為學生讀書,為自己讀書。徐老師已將教師這一角色深深烙進了自己的生命裏,他提倡,為學生讀書,讓讀書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懷與教學智慧。我想起著名關懷倫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內爾諾丁斯的重要觀點:好教育就應該極大地促進個人和集體的幸福。往深處説,為學生讀書與為自己讀書並不是二元對立關係。教書是一門讓師生獲得更多幸福的職業,因為教師在閲讀時將職業角色與自我人格合二為一,讀書的過程是個人滿足與服務學生的雙重行為,它本就存在於教師本職工作的範疇,是教師實現自我的必然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説,徐老師所倡導的讀書傾向是為着幸福的閲讀。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一句話:在最後審判的那天,那些偉大的征服者、律師和政治家前來接受他們的獎賞王冠、桂冠或英名鐫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萬能的上帝看到我們腋下夾着書走近時,他轉過身來,不無歆羨地對彼得説:瞧,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裏沒什麼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讀書人不需要外在的獎賞,因為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伍爾芙的這一觀點,在徐老師的這本書裏也會有最好的呼應。

 讀書貴在轉化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十足的讀書人,這是高萬祥先生對徐飛老師的評價。真正與十足所展現的是徐飛老師最純粹的一面。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將書本看成自己的摯愛,恰如呼吸,它一定會聯結着心肺,呼吸之間含着你的氣息、你的味道。同時,徐老師的讀書又總是力圖打通書與生活的通道,跳出書本的視野,與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聯結。

這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閲讀成全自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教師讀書的意義;第二章在讀書中學會讀書,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了教師讀書的策略;第三章專業閲讀的眼光,體現出學科特點,介紹了語文學科的讀書智慧;後三章是徐老師的讀書隨筆,來一次思想的遠行是哲學、教育學經典著作的讀書隨筆,心靈脩行的藝術是文學作品的讀書隨筆,且教且讀是教學方面的讀書隨筆。整本書既有讀書意義及方法的講述,更有具體生動的讀書示範,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讀書智慧。

徐老師讀書,既有欣賞、接納,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於生活。我很喜歡他的一個比喻讀書如蠶。讀過幾本書,真不值得拿來説事,正如一隻蠶吃掉幾簸箕桑葉,是不值得炫耀的,關鍵還看吐出的絲是否白而長。評價讀書人,不是看他讀了多少本書,而是看他將書中的智慧轉化了多少變成他生命的智慧。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師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他不是閉門讀書;徐老師似乎是實用主義的讀書取向,但他不會功利世俗。

柏拉圖説: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而我認為,讀書也是靈魂的自我談話。讀《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下來的,我聽到了內心深處冰層碎裂的聲音,我也像徐老師一樣,在水波盪漾中看到了越來越清晰的自我。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9

書是人類的文具盒,裝着知識的圓珠筆;書籍是人類的藍天,讓那些迷戀書籍的人在知識的藍天上自由飛翔;書是人類智慧的一顆星,照亮你我他。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也是一個讀書的好日子。

《查理九世》是一本精彩的書,講述了一隻狗、一個名為“問題多多”的孩子和DODO團隊的其他成員的冒險經歷。

一羣10歲左右的小孩和一條不起眼的貴族狗堅持了他們所喜歡的事。為什麼有些大人們卻做不到呢?為什麼總有人半途而廢?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到底?這些人和這隻狗狗相比,就像一個在天上跑,另一個在地上走!俗話説:“只要功夫深,鐵杵成針。”

堅持到底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也是幸福的。結局不重要,在努力的這個過程中,就已經感到快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也。”如果一個人發現了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要及時改正,一定是把之前流過的汗水補回來。DODO隊可以團結,為什麼我們不能團結?

DODO團隊之所以如此聰明,是因為他們只有一個信念:把自己武裝成什麼都能做的人。為什麼我們人類不能一直為自己目標而奮鬥,找到自己的路呢?為什麼人類不能閲讀更多的課外書籍來增加他們的知識?

DODO團隊可以如此執着,為什麼我們不能執着呢?DODO的團隊可以互相理解,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最後,總結一下:一定要學會堅持,學會堅定。學習DODO團隊的所有好的品格。書籍就是你人生的那道引路燈,讓你無畏前進。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遊過知識的海洋,跨過知識的大山,最終到達知識的頂峯。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0

高效能教師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組織安排好課堂教學進程,並在第一週就建立教學的一致學、連貫性,井然有序的課堂是學生嚮往的。高效能教師會用最初的兩週時間教導學生們如何在一致連貫的教學氛圍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課時少,與學生接觸少,那麼每節課的每分鐘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課程的總體規劃,每節課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不斷的溝通和磨合後,師生建立起一種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關係。課堂的穩定性和學習環境的安全感,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徵:

1、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待;

2、是一位傑出的課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為學生掌握知識而設計課程。

教師的心態會對教學效果起決定性的作用。對於第一點,如果教師對學生期望高,學生會得到積極的暗示,那麼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往往會好運沒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時候。至於課堂管理,在機房上課涉及到許多機房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學生座位、機房衞生、開機關機、整理電腦桌等等。信息技術教師要想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就要學會控制課堂。至於對課程的掌握,書中提到三點:1、教師應該懂得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或有標準地學習概念或技能;2、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懂得怎樣傳授教學內容,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或標準;3、教師應該明白如何並提供糾正行動,使學生能夠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無論是作為新教師還是已經教書多年的教師,都應該時時自省,不斷提升自己。把教書不僅當成工作,還要從內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變學生、影響學生人生的教育者。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1

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三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崇高與快樂!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個性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我年紀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熱情,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快樂延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我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個性是在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朗誦一首詩。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學習的氣氛也極為濃厚。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近幾年來,我因此收到學生許多賀年卡,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我的學生,首先務必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就應學會的,更就應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

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務必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必須會實現理想的。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2

從前在家鄉,我生活的全部就是上學唸書、瘋玩胡鬧、下地幹活,總覺得缺點什麼,可又不知道缺什麼。直到母親趕集回來,把幾本書塞到我手裏,從此,閲讀為我的生活打開了又一扇窗。

那時候,我是多麼喜歡在週日的午間讀書啊!這是一天裏最温暖的時刻,陽光從窗外悄悄射進來,屋子裏變得亮亮的,暖暖的。翻開書,默默讀,不知不覺便走進了書的世界,讓我知道了村莊以外的那些事。

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夾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我沉浸於魯迅先生的書裏,腦海裏上演着那些無聲的快樂故事。這些書裏的文章,彷彿一粒粒種子,在我的心裏悄悄孕育,默默生長着。閲讀,讓一個小孩子安靜下來,內心裏忽然覺得很充實,彷彿吃了頓香噴噴的飽飯,再也不覺得自己缺點什麼了。

那時,我的閲讀黃金期是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我常常把椅子搬到院裏,坐在父親搭的葡萄架下,默默讀着喜歡的書。我喜歡讀小説。《北國草》是叢維熙創作的一部反映北京青年到北大荒艱苦創業的小説,其中一句話正印證了那個年代拓荒人的精神境界青春不應該是生鏽的鐵,而應當是閃光的鋼。北大荒,這片熱土,因為有了他們,從此不再沉默。叢維熙在小説前言中寫道:我用筆表達了我對過早流逝了的春光的眷戀,我用筆表達着我對同時代人的一片摯情。讀完這本書,一種激動在我內心油然而生,讓我面對生活、事業、命運,不沉默,不墮落,不消沉,更不哭泣。

好書就像一生中遇到的恩師,不僅為你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會給你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平凡的世界》是大學快畢業時買的',當時只讀完了第一本。我沒想到,讀完這套書的地點是在瀋陽陸軍總院。父親那時在住院,而我的工作還是未知數,我的精神和體力同父親一樣虛弱。記得有一次給父親買水果,過馬路時忽然就呆呆地在那裏站了好長時間,竟然不知道去哪裏,司機狠勁按喇叭,因為我阻塞了交通後來父親能下牀走動了,我的心情也就好多了。父親也愛看書,我們一起讀《平凡的世界》,幾天後,終於讀完那3本厚厚的書,父親凝視着不遠處的荷花塘,慢慢站起身,輕鬆地邁着腳步,笑盈盈地説:現在,我覺得好多了。看着父親的背影,我忽然覺得自己應該學學小説裏的主人公孫少平,面對生活的壓力和困難,永遠執着,永不退縮。故事也許是平凡的,可是平凡的故事卻有着無限張力,對於我和父親來説,那是不平凡的世界。

畢業後在家鄉的城市開始了新的生活,工作後,每月總是拿出點錢去買書,捧回一摞書,便捧回了一抱幸福和快樂。我時常想,這些小小的方塊字多有趣,組合到一起,就變成了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真是很神奇的事啊。我喜歡在每天晚上,打開台燈,輕展書卷,默默靜讀,有時還會寫些自己的思考。我真慶幸在讀書中學會了思考,思考讓我接近了事物的本質,讓我對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閲讀,每天伴我,讓我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明亮。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3

《學記》是中國古代闡述教育與教學理論的一篇文章,雖然語言艱澀難懂,但我深入讀後,感覺獲益匪淺,那個解決我平時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學記》不愧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經典精華,當代的一些先進觀念,都能夠在這篇文章中看到。《學記》有如一個智慧的長者,從遠方走來,帶領我們走向未來。

古代學堂

一、以學生為本,啟發誘導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記》中的這句話教導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也就是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學習的動態情況去引導、督促、提高。教學的關鍵是要使學生懂得、明白。一、注重引導,但又不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師生關係才會融洽;二要督促勉勵,但又不強制壓抑,以學生為本學生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順利的進行教學;三要打開思路,但又不提供現成答案,學生才能獨立思考,智能得到發展。這點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於引領而不能壓抑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道”“強”“開”,才能達到“和”“易”“思”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設計問題要依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以學生為本,循序漸進

“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教師時時觀察學生,發現有疑難時先不要講給他聽,讓學生多思考,年幼的學生只聽講,不提問題,學習不逾越進度。這與人本主義提倡的需要論相一致。人的需要有七個層次,這幾個層次有一定的次序,只有滿足了上層的需要才能繼續下面的需要。而《學記》所説的學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髮展順序,設計教學內容。學習的知識都有一個系統性,教學不按部就班,就會“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陷入混亂的境地。前面的知識如果掌握不夠好,後面的知識就更不會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學不能逾越進度。

四書五經

三、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師不是誠心的教育學生,不考慮學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學生求學也不能順利。人本化教育主張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具有創造性的人格,能創造性地做任何事,並能總處於創造的過程中。主張課程內容應建立在學生的需要、生長的自然模式和個性特徵的基礎上,應體現出思維、情感和行動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應該和學生的生長過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這與《學記》所提倡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多麼相似,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真是殊途同歸。中西文化的碰撞實際上就是建立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基礎之上。

所謂教學,無外乎便是老師研究如何教,而學生了解怎麼學。《學記》所彰顯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我們頗有啟發。《學記》是一篇常讀常新的文章,説它是世界教育界最經典的文章,實在是實至名歸的。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4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使自己在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教學行為、教師教育教學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最近閲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受益匪淺,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建議裏,他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麼樣的勞動,而是指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繫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這一條建議。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閲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説,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於鍛鍊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建議裏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擇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樣去做。像他説的那些設計製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願意去做呢?特別是農業勞動,他説,我深信,農業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可是,在我們的城市學校,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即使是實驗室,有多少學校能真正重視它的建設呢?

建議第三十五條和第三十六條都是説培養學生記憶力的。

記憶力,不管對於學生的學習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凡在學習上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無一不是具有比較強的記憶力,那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呢?靠死記硬背能鍛煉出好的記憶力嗎?蘇氏在這兩條建議中做出也比較詳細的説明。在他的文章裏,他特別反對“死記硬背”,他會這種記憶方法“甚至會造成幼稚病,簡直會把人變成傻瓜”。

那麼他強調的是怎樣的一種記憶方法呢?他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在這裏,他特別強調了有理解的記憶。也就是説,在記憶的過程中,不隨意記憶佔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記憶的東西就越牢固。

怎樣才算是有理解的記憶,如何將記憶長久的保持下來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向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建議,也就是要確定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之間的合理比例。他説,假如我們把六年級學生需要記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麼學生就應當同時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幾倍的教材:3x。同時,這些不隨意識記的東西要和隨意識記的東西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雖然不一定是最為直接的聯繫,但也要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由不隨意識記隨時能勾起隨意識記的內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隨意識記(比如閲讀的書籍)有助於使人的思想活躍起來。人的思想活動越積極,他的隨意記憶就越發達,他保持和再現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強。如果一個人思考過的材料比教科書要記熟的材料多好幾倍,那麼再照教科書去識記(熟記)就會是死記硬背。

在這裏,蘇氏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學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學習教科書的正課也就越容易。這種現象,想想也不難理解,一個學生學會了各個知識間的聯繫,他就會舉一反三,從而在他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識樹”,裏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識有了遺忘,他也會很快地從某一根枝條出發,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個所需要的部分知識。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知識的整體概念,讓他所掌握的知識如中藥鋪中那一個個排放整齊而有序的藥匣子,如何需要哪種“藥材”,就會很快地抽取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每一種知識所伸展的觸角都要有所瞭解,只有他的觸角伸得越長,他才會很快地找到。“學前期和國小學習期,是為牢固的記憶力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期。應當注意的是,那些關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兒童通過專門的背誦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品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到: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素養。有句話説得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的、活潑的、健康的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我最近閲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喜歡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當前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在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教學行為、教師教育教學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就此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給以學生適當的引導,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麼應該培養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裏我有幾點體會。

一、如何建立師生友誼

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他們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我認為這些看法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就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與學生相處

記得自己上學時,對老師必恭必敬,對老師説的話也是惟命是從,不敢有半點不敬和懷疑。可現在的學生卻不同,他們和老師有説有笑,有時,老師不對的地方他們敢當面挑刺,和老師説話也總以一種同輩人的語氣,似乎老師在他們眼裏算不了什麼。一開始有點接受不了學生的這種態度,但讀了此書,受到啟發:雖然學生是未成年人,認識問題有不可克服的侷限,但發揚民主卻是對學生權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體現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在商量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在建立民主的氛圍中,需要特別注意對話的平等,這是所謂商量的意義所在。民主作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基本追求,也是社會理性的重要標誌。

三、閲讀

我們可以看出,在書中眾多的建議裏,不止一次提到閲讀,將閲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説:“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因此,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對學生喜歡上閲讀是何等的重要。

四、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學好的發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然後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我們每一位教師,能夠對待差生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有耐心,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於思考,相信學生在你的手下會越來越進步。

通過讀書,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從“我”做起,從“心”做起!

一、一切始於責任

責任心比知識能力更重要。樹立責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是培養人的工作,國小教育是啟蒙階段,國小生善於模仿,而不善於辨別是非,他們心靈純潔,可塑性很大,對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們都會去效仿,如果他們遇到的是一位負責任的好老師,無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們姑且保守地計算,一個不負責任的教師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學生,那麼工作三十年就會有五百名學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響。有人説:責任,人人具備了它,一個民族將振興;一個民族具備了它,一個國家將走向繁榮。而作為教師,有了責任心,你將影響的也許會是一個人的一輩子!一旦我們有了較強的責任心,那我們就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就會如花朵綻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敞開心扉的教育氛圍,促進學生孜孜以求,刻苦鑽研。

我認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我們就應該把它看做一份光榮的事業,必須樹立起應有的責任心,擔負起這份責任,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計報酬地工作着,享受着這份責任所賦予的快樂。

二、嚴於律已,為人師表

如今的我,走進教師行列已十幾年,也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訪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每一位家長對子女殷殷期望,也越來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強師德修養,爭取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學生每天早讀午寫不能遲到,自己就堅持每天提前十分鐘到教室門口,不管風吹雨打或身體不適都從沒更改過。開始還有個同學遲到,但當他們來到教室,看到老師已在教室等他,心裏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準時到校了。我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消滅錯別字,我就利用課餘時間練寫粉筆字,做到板書秀麗簡潔,作業認真批改,及時圈出錯別字,並示範一個正確的字讓學生對照改正;在寫《學生手冊》中的評語時,我先打草稿,反覆修改,注意用詞準確,書寫端正。我要求學生禮貌待人,五講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藹可親的姿態出現在家長、學生面前,主動和家長交流教育學生的經驗,及時瞭解情況,從不擺架子。批評學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語。這樣,學生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那時當一年級學生的班主任,學生特別愛模仿,許多家長都對我説:“老師,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總是模仿您的樣子當小老師,連説話的語氣、走路的樣子也在學呢!”聽到這些話,我的心情無比舒暢,也真正體會到:“嚴於律已,為人師表”的重要性。

三、堅持學習是切實提高質量的保證

都説教學相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必須學習,才能跟得上世界前進的腳步。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學生面向未來,走向世界,我們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領路人的角色。把握每個時機給自己充電加油,做到每時每刻都是最佳狀態,才能迎接挑戰,上好每一節課,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若是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走出這一步,我們的學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進的步伐?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與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落在我們的肩上,任重而道遠,我們更應該責無旁貸地讀書,教學相長,充實自己。

自古以來,人們把教師稱為“園丁”、“蠟燭”、“人梯”……把教師説成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個個光榮的稱號不正是人們對我們滿懷的期望嗎?我們只有把“提高質量”始終放在心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負人們託付於我們的重任啊!

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5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貧,但不可以無書。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能集眾家之所長於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歡讀書,將使他終身受益。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然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調節情緒。我們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説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形成實踐能力。閲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