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為的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56W

安全行為管理又稱behavior based safety,簡稱bbs。它是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的一種企業行為安全管理方法,後迅速在歐美及日本等現代工業化國家興起。由於其成功為許多知名企業,如杜邦,實現卓越的安全績效,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並採納。

不安全行為的心得體會

bbs是以心理學與行為學為理論基礎,主要採用abc(行為前因-行為-行為後果)的行為模型,通過改變人的不安全行為和鼓勵人的安全行為,減少由於人的行為引起的事故發生和創造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進而為企業實現事故預防和達成既定安全目標。安全行為管理主要內容有:

一、 開展的四個步驟:工作整備、觀察、溝通、分析與反饋。

二、 觀察的七個方面:員工的反應、員工的位置、個人防護裝備、工具與設備、程序與標準、人體工效學、現場環境與秩序。

三、 溝通的五個要點:表揚、討論、溝通、啟發、感謝等。 在我們的日常生產中,有些行為因為細小而被忽略,有些現象因為常見而不被重視,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節、小事,卻足以導致致命的傷害。有這麼一個成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也有這麼一句話“天下大事管控細,天下難事始於易”。還有這麼一個理論“蝴蝶效應”, 看似荒謬和極端的理論,卻説明事物發展對初始條件具有極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

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一個不經意、習慣性的動作,造成一起工傷;一次不精細、不規範的操作,致使家破人亡;一份不快的心情、一次僥倖的行為、一個疲憊的身軀等等,都有可能釀成一次事故。

我們開展行為安全觀察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及時發現那些細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生產要從防微杜漸開始,“防”在細微之處,“杜”在行動之中。我們應該從注重細節做起,從源頭消除偏差,防止造成“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後果,把不安全因素消除於萌芽之中。改變錯誤的思想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我們作為安全行為觀察員之一,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憂患意識,要能夠“小題大做”,不能把安全小事看小,也決不能放過一絲一毫的小問題。你的一個細小的發現和善意的提醒可能就是斬殺事故這個魔鬼的利劍。

每一個現場操作人員,堅持安全無小事,不能有僥倖心理。似乎是小事,一次沒出事,兩次沒出事,這是偶然。長此以往,思想鬆懈,把違章當成想當然,出事也就成了必然。有些問題,因為“身在此山中”的緣故,可能沒有意識到,或習以為常,覺得無所謂。當觀察員提出時我們要能夠虛心接受並加以改正,要知道他們不是沒事找事,不是故意刁難,他們在幫助大家減少事故,減少傷害,減少痛苦。但是安全行為觀察也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安全工作的一個環節和手段,最為關鍵的還是我們自身,要能夠自覺的做好在生產中的每個細節,增強安全意識,在生命的每條血管中都注入安全因子。

通過行為安全觀察,會發現很多細小的問題,比如:有的把一杯開水放到配電櫃上面;有的檢查和粉水份或均勻度直接伸手去抓;有的切粉時邊切粉邊和別人聊天等等;問他們知道自己剛才怎麼了?有的員工一臉茫然,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不安全行為,“我一直就是這麼幹的。”也有些員工馬上認識錯誤,不好意思的笑着説“我又忘了”,當然大部份員工能夠堅持正規操作。通過這些,我們不難看出,個別員工還沒有真正做到必知必會,沒有做到規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做到剛性執行規章制度、規程措施。消除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訓練,這就需要我們人人都要做行為安全觀察員,互相監督、互相提醒、協助、改正。而每一個現場操作人員,堅持做好安全無小事,不能有絲毫僥倖心理。把生產安全放在第一,就一定能夠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和諧生產。

生如夏花之絢爛,在生產生活中,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家人吃一頓團聚的晚餐,讓親人能帶着平和的笑容度過每一個匆忙的日子,讓我們知道生命的意義。

安全!不僅僅是自身的幸福,更是對家人和社會的一份責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