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2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1

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關於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通過學習,收穫頗豐,為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導,下面來説説我的感受。我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寬容的理念。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寬容。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幾乎每一個學校都舉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將教育改革和學校改進納入政府優先考慮的議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其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並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優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

二、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寬容

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置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為學生學業的自由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在邁向社會前,儘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並寬容於學生之間的差異。

三、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了學科間的寬容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後,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寬容、共同努力。基礎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體驗後思考和決定,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有效地學習。孩子由此獲得的學習能力是可持續的,由此獲得的成長動力也是可持續的!因此我們更應該:

1,解放孩子的頭腦;

2,解放孩子的雙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間;

5,解放孩子的時間。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甚至超前於社會的發展。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探索中前行,在發展中創新,中創新中尋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不斷推進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2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説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

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三、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四、"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3

EEPO方式在我區開展以來,促進了我區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推動了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我認為有效教育的本質是:教師充分利用教育機智和教學段實踐過程中的幾點體會:資源,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和發揮最大的學習主動性、參與性。下面我談談在這

一、問題設置要妙、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的設置和梯度是否巧妙與得當,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學習目標的指向和價值取向等。如新課的導入,是激活學生學習興趣、探索慾望的關鍵點。創設的問題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結構和聯繫生活實際,則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一個課堂活躍起來。因此,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出發,聯繫生活實際結合教學目標去創設問題,同時把握好問題的梯度,使絕大多數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讓他們有話可説,有思想可迸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同時需要平時積極關注周邊生活,查閲資料、收集整理各種信息。

二、小組合作中的問題

1、構建特色小組。教師在構建小組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每個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因素。不同的學科和學習內容,應根據需要和特點進行分組,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的學習的活動中來,發揮集體智慧,讓小組合作學習名副其實。

2、巧設分工與角色勤換位。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小組的每個成員指定不同的角色,並明確工作的任務。這樣才能使所有小組成員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來。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角色不能一成不變,應當隨時轉換,這樣才能使每個成員各個方面的能力得以鍛鍊和培養,從而也實現了學習資源的有效共享和轉換。

3、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關照、不忽視弱勢學生。當代青少年由於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很多學生相互關照、相互合作的能力比較弱。不少學生主要表現在自私和自負等方面,培養他們學會關照人、相互合作、學會學習別人的長處、明確自己的不足,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小組學習活動中各個成員之間相互關照、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是絕大多數學生學得好的關鍵。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養和鍛鍊。作為教師要有寬容的心態,不能急於求成。

4、獨立思考與合作相互融合。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決不能忽視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獨立思考

和解決問題。否則在小組中唱主角的往往是基礎較好的學生;而基礎相對差的學生,則有可能成為“南郭先生”。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萬能的,運用好EEPO學習方式需要依據學科特點和知識結構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還應依據教師的個性特長,使EEPO方式融入自己的個性特長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應把EEPO教學方式真正內化為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習慣。

以上是我通過一個星期的EEPO方式的訓練教學實踐,得到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4

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這學期聽了幾節的示範課,我總結出關於國小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各種各樣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當然在情境設置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情境設置的一些要點。

國小數學課堂一定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突出國小生的特點,既要激發起學生對數學課的濃厚興趣,又要科學正確地傳授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信息技術逐步變革着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的方式,適時適度使用信息技術,對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必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是大有用處的。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總之,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增進學生的交往,體驗情感,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eepo教育教學心得體會5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利用網絡來學習、來授課已經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也是大部分教師都會做也想做的一件事。這不但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同時也教育學生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推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教師來説更能直觀地進行教學。另外,多媒體演示的課件中畫面形象生動,圖文並茂,聲音悦耳動聽,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中不但能夠隨時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班班通的使用就能隨時隨地的體現視頻,能夠及時搜索對學生有益的`教學素材,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激情和活力,能夠高質高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這次網上教學的特殊環境下,我也深刻認識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內涵。終身學習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俗話説“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贏得學生尊重,征服學生的就是你的教學。在信息網絡與教育結合的今天,對教師也是一個挑戰,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要與時俱進,做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型教師。

不過,我也有一些擔憂,多媒體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教育手段。現在的多媒體的信息符號有文本、圖形、圖表、圖像、音頻、視頻、動畫,有靜止的、運動的、分散的、合成的、視覺的、聽覺的。這些媒體信息形式通過計算機的集成處理形成了一種多媒體信息的結合體。多媒體信息表現形式多樣,對於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動畫模擬現實過程……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來表現,克服了其他媒體單一表現及難以協同表現的弊端,因而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多媒體教學網絡應用於課堂教學,通過共享多媒體信息,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在貫徹教學的直觀性原則上能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但是它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我認為不能過分的依賴網絡工程,我們要學習利用先進的教育和學習理論,去實現教育和教學的最優化。

總之,隨着網絡工程的逐步實施,我們要合理利用,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熱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