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心得

來源:文萃谷 7.62K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的心得

教師的心得1

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繪畫方法,將自己內心世界或自己感知的外界事物表現出來。幼兒通過學習線描,可以充分發揮自由想象,用多變的線條,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它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空間,還可以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

一、運用簡單的繪畫工具,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在繪畫中使用的工具是多種多樣的,有油畫棒,水彩筆等等。種類繁多,色彩鮮豔,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很容易被這五花八門的繪畫工具分散注意力。而線描的工具很簡單,一般只需準備HB的鉛筆或一支碳素黑色鋼筆就可以了,對於幼兒來説,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筆就可以。線描重在繪畫的內容及過程,不需要使用豔麗的色彩,幼兒一般都對繪畫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線描畫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抓住幼兒對線描繪畫的興趣,引勢利導,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想象是靈魂,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律,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教師在繪畫活動中運用線描,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例如:中班《太陽》繪畫活動中,教師提出疑問“誰能給太陽設計一件漂亮的外衣,不需用顏色,看誰設計的最漂亮”,讓幼兒知道了除了顏色之外,還可以用線條來表現和修飾,這節課引導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僅僅用線條就描繪出許多漂亮的太陽。

二、追求精細的線描效果,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線描技法後,應進一步追求精細的線描效果。所謂“精”是指畫面結構上的精巧,線與線之間運用和諧。“細”指在運用各種線繪畫時更加細緻,仔細。這樣在追求畫面精細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例如:用線描方法表現幾個正在做遊戲的小朋友。幼兒的作品往往大致相同,畫面簡單,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幼兒通過觀察,從小朋友的着裝上進行區分。但是線描只有黑白幾種單調的顏色,如何來對小朋友的衣服進行區別呢?這時要讓幼兒認真觀察周圍的小朋友,或自己的衣服上的不同圖案,運用實物的引導,幼兒們會發現服裝上的圖案和花紋的細小差異,以及小朋友之間的頭髮差異,抓住這個細節,幼兒可以運用線條加以自己的想象及創作,這樣幼兒的作品豐富多彩。這種以整體到局部,以周圍到自身把握到細部精美的刻畫的訓練方法,能較好地啟發、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細心表現,同時也能增強幼兒的耐心和自信心。

三、引入裝飾的線描手法,以發揮幼兒的表現力

幼兒可以通過繪畫表現自己內心世界,或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繪畫表現出來,線描畫可以讓幼兒發揮自己的表現力。

教師的心得2

理論工作者提出了教育的理想,一線教師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實踐;理論工作者勾勒教育理想的明天,一線教師品味着酸甜苦辣的今天;理論工作者敢想、敢説,一線教師敢怒敢罵。可園長,既是理論者又是實踐者,夜深人靜,跋涉在理論的花園裏,放飛着教育的理想,暢想着幼兒園的明天。可每個白天,面對着自身紛繁的事務,面對着一個又一個糾纏,面對着教師的辛苦和家長的要求,常行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不斷向教師們傳遞着新的教育理念,並帶着大家朝這個目標邁進,代表前瞻性;和老師們一起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案、辦法、策略,在現實的基礎上改革創新,代表着實踐性;解決着一個又一個理論又現實的不可迴避的問題,代表着創造性。

因為園長不可以説: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談,或者説今天我們先回避這方面的問題;當然也不能説:我們不管專家學者們説什麼,我們只得面對現實。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相信理論的實用性,並積極地用來指導實踐。用行動告訴老師們,雖然道路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專家學者們指出“藍天白雲”一定能夠實現。

用現實的思路幹事情:將理論進行消化吸收,在現實的管理中,理論不能凌駕於孩子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之上。因為我們教育的宗旨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以幼兒為本,在教育活動中,達到師幼相長,共同提高。我們的課程是為了滿足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的需要,更不是為了理論的需要。

用反思的精神審結果:在平平靜靜的教育過程中,在轟轟烈烈的活動後,保持着冷靜的思考。吮吸着新的理論,記錄下點滴讓自己的心靈震撼,感染老師和朋友,促進着理論的昇華;不斷摸索,從事着新的實踐,尋找出最適合自身的一條鮮明的道路,使本園的特色更明顯。

用創新的目光看管理:一些園長説,我真忙,真累,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做……似乎將一切掌握在園長的控制之下。事實上,我們的管理不應圍繞着園長的節奏來組織,我們的時間不應由園長來安排,我們的困難不應由園長來排除。要將一切自主權還給教師,教師才能將學習的自主權還還給孩子,園長不要“好心做壞事”。

教師的心得3

人們都説,課改在給學校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挑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層教師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新課程需要教師在實踐反思、師幼互動、課程開發和課程實施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因此,注重園本教研,幫助教師提高實踐能力、成為研究型教師,正得到越來越多同行的認可。但是,要讓教師成為主動而快樂的實踐研究者,幼兒園管理者——園長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許多研究表明:幼兒心智發展與生活和學習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而成人作為成熟的個體,雖然其思維、情緒內隱了許多,但“環境”對其主動性的激發仍然至關重要,所以,創設和諧的支持性環境,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必備條件。

近年來,我們從關注教師需要出發,立足園本,努力創設教研“大家庭”,與教師一起經歷了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無意識”到“有意識—有目標—有價值”的轉變,實現了教師的主動發展。對此,我們的體會是:

一、管理以“相互理解”為前提

幼兒教師是一個情感豐富、細膩的獨特羣體,與物質環境相比較,他們更注重精神需求。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師幼關係融洽的班級中,教師和孩子相互“寵愛”;在團隊氛圍好的幼兒園中,園長和教師相互“寵愛”。其實,這裏的“寵愛”更確切地説是一種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圍。我們認為,管理要以“相互理解”為前提。我們的做法有:

(一)變“監督”為“調研”

很少有人能在別人的“監督”下自在地工作,鑑於此,我們把幼兒園管理的目標重新定位為:通過“調研”,實現“服務”“保障”和“督促”。所謂“調研”,是指要及時調查、瞭解幼兒園日常保教工作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強調“服務”是為了幫助和鼓勵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益;“保障”是指要確保人員及其他資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幼兒的安全和健康:“督促”則要求全體保教人員全身心投入工作,為幼兒和家長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為此,我們在“園務日誌”中增設了“來自教職工的信息”“來自家長的信息”“每日問題與對策”等內容,從而體現以上管理思想。

(二)變“難題”為“議題”

課改之初,一些教師由於遭遇許多操作上的難題而變得焦慮萬分,對此,管理者主動向教師呈現存在的問題,並有意識地在教師中徵集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組織教師共同商議,發揮教師的羣體智慧,將“難題”變“議題”。如由於課改強調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記錄、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和調整、對各種教育資源的利用等,教師們普遍感到案頭工作增多。於是,針對實際情況,我們一方面簡化教師的案頭工作,另一方面引導教師從幼兒成長、家長要求、課改需要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這個問題,教師感到了案頭工作的重要性。

(三)變“評比”為“分享”

提到評比,教師們大多覺得緊張和害怕。為了消除教師的不良心態,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的發揮,我們弱化了原有“評比”中的評價、競爭態勢,變“評比”為“分享”,變“個別化展示”為“集體性嘗試”,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實踐。如原來的創設環境評比要打分,教師在緊張之餘大多關注自己的分數和等級,偏離了環境創設評比的初衷。後來,我們把創設環境的評比變為鼓勵分享,即鼓勵教師相互觀摩其他班級的環境,並圍繞“您最欣賞的版面及理由”“您最欣賞的區角材料及理由”“您最欣賞的呈現方式”等問題開展交流活動,得到教師的歡迎。

二、管理要“有詳有略”

幼兒園管理的目的是要發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提倡管理要“有詳有略”,也就是把幼兒園管理中“管”的成分“粗略化”,而把對教師的支持和引領“細緻化”。

(一)還教研組專業研究的自主權

我們結合本園實際,在健全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給予教研組充分的自主管理權利。具體表現為:

(1)研究主題、研究方式由教研組內部商定;

(2)教師可向組長或園長“預約聽課”;

(3)教研組協商決定研究課的時間、內容和執教者,通報園行政:

(4)教師要調課或代課,由教研組長負責協調;

(5)教研組有一定的經費支配權,用於添置書籍等;

(6)各教研組資源共享;

(7)教研組可商議並決定對某些教學制度的改革等。

(二)善於迴應和互動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善於迴應幼兒,隨時隨地與幼兒建立互動。幼兒園管理者也應注意在幼兒園管理的每個環節上做到及時地迴應和互動。教師重視幼兒園的每一項變革,我們就要重視教師向幼兒園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重視教師獲得的每一項經驗,並給予教師不僅僅停留在理念層面上的專業引領,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

當然,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和諧的支持性環境作為前提和保障,需要教師的自信、自覺作為動力。管理者並非無所不能,而當我們坦誠地與教師一起面對問題和困惑時,教師羣體才會變得無比智慧和強大。

教師的心得4

觀察與記錄、反思與感悟,是教師對教育現象的分析與理解。應該説教育筆記記錄着教師的教育思想與行為,也反映了教師的心理狀況與一些真實的想法。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園園長,首先要以身作則,養成寫好教育筆記的習慣,不斷記錄與反思自己的工作,成為教師的榜樣,並經常把自己的筆記與教師筆記定期交流,促使教師養成每週記兩篇教育筆記的習慣,不斷提高教師教研水平。其次,園長要利用教育筆記這個平台,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及時瞭解幼兒教師的教育工作和思想動態,走近每一位教師的心靈,發現教育中的細節與亮點,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再者,園長查閲教育筆記的根本目的是根據教師在筆記中的記錄與反思,根據教師成長的心理需要,給予及時的激勵、適宜的幫助、正確的引導。用園長的關愛與真情感化她們,用言語與行動影響她們,並坦誠地交流思想,使幼兒園這個團隊產生一種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工作風氣。

1.面對年輕教師,應給予及時的激勵與引導。

年青教師有活力有激情,應該説她們是帶着滿腔熱情和美好憧憬步人新崗位,但往往是有理論卻不知如何實踐,有熱情可有時缺乏冷靜,有幹勁可缺乏方法。她們常因工作後面臨的現實情況與原來的想像存在反差而感到失望,於是在筆記中有無奈、有牢騷,甚至有些消極的思想。這時園長鼓勵性的留言及工作中的介入,起着關鍵的作用。如我園菲菲老師,工作時間不長,遇到一名自控能力差、攻擊性行為多的孩子,她在班級管理上感到越來越被動,在筆記中由開始將孩子稱呼為“寶貝”,變為稱呼為“某某大人又惹事了……”後來兩篇明顯地流露出煩躁與不滿的情緒。在筆記抽查中我發現了她的思想變化,在她的筆記後面寫下:

孩子是你的寶貝,

你是我們的寶貝,

你愛孩子,孩子也愛你,

我們愛孩子,我們也愛你,

你關注着每一個孩子的變化,

我們也關心你的成長,

你是我園最小的老師,

你是我們的希望,

別灰心,付出會有回報的!

老師們告訴我,菲菲看完我的留言,像個孩子一樣蹦蹦跳跳的跑回教室。當我來到她的班級,我讀懂了她的笑容與眼神,那就是自信與信任。我和她組的陳老師一起與她座談、分析,並把她班的那個小朋友列為園長的個案管理,與她共同觀察、分析,幫助那個小朋友學習與同伴交往,我們還一起多次與其家長交流,爭取家長的配合。孩子在成長,我們的菲菲老師也漸漸成熟,工作積極性高、主動性強,所帶班級家長滿意率非常高,她自己也在園內外多次舉行公開課。看到她的進步我真為她高興。

2.面對成熟的骨幹教師,應鼓勵其不斷超越自我,發揮帶動作用。

我認為任何一個團隊,既需要迎風飄揚、多姿多彩的樹葉,更需要默默無聞、粗壯有力的樹幹。在幼兒園有不少經驗豐富的'中幹力量,她們對周圍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她們也需要園長的欣賞與支持。面對這些成熟的骨幹教師,我真誠欣賞她們的才能,並鼓勵其不斷超越自我,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如周老師是一名老教師,性格內向,工作細緻周到,平時我就比較尊重她,在她的筆記後面,我鄭重地寫着:

我覺得家長把孩子送給您,不僅是一種放心,還是一種幸福。您細心呵護每一個幼兒,您用慈母般的胸懷寬容孩子的一切,您細心捕捉每一個教育契機,每一篇都是一個好的隨機教育的再現,且各具特色;幼兒園有你這樣的老師,應感到莫大的欣慰。謝謝您為孩子和幼兒園所做的一切。

樸實的周老師説,得到園長的認可,她覺得一年的工作沒白乾。

再如我園陳老師已有16年教齡,工作紮實、方法靈活,而且寫的鋼筆字特別好,每次她的教育筆記不論是內容、還是字體都是我園教師爭先品味的。讀了她的日記,我由衷地寫下:

讀你的日記是一種享受,每一字每一行每一篇都讓我愛不釋手。

字裏行間融滿真情,好像所有的景象映在眼前:你樸實無華、沉着穩重的性格;你與孩子一起時燦爛的笑容;你在教育現象面前的反思與感悟;面對不同性格的幼兒你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

真希望我們教師當中多幾個像你一樣的!

陳老師、周老師在工作中確實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對於每次安排給她們的工作,她們都是盡心盡力做好,並主動帶領一批批年青教師做好班級工作、教研工作。有時我們通過日記交流,有時在一起討論,陳老師、周老師等幾位老教師一些好的建議促進了我的工作。我感到我們在一起既是姐妹,又是筆友,更是一心為幼教的同心人。

3.面對失誤,善待教師,適時疏導。

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自己的個性。作為園長,當教師取得成績時,要給予鼓勵;當她們遇到困難時,應給予幫助;當她們工作出現失誤,千萬不要盲目責備,應幫助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和意見。小張老師在一次講課比賽中,因失誤未講好,在她的筆記裏寫滿了自責與後悔,我針對她比較喜歡唱歌的愛好,寫了一句歌詞:“不經風雨怎見彩虹。”並補充道:“敢於分析、反思一節課,這正是成功的開始。”爾後我與她一起分析了她的設計思路,討論了她個人的優勢和比較成功的地方,對其中的不足之處提了幾點建議和希望。我後來悄悄送給她一本自己喜歡的日記本,上面寫着孔老夫子的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小張老師終於甜甜地笑了。

開學後的第三週,我抽查英語專職教師的筆記,沒想到其中有兩位年輕教師竟然交給我兩本乾乾淨淨的空白本子,怎麼樣才能既不讓她們丟面子,又能使她們認識到自己的懶惰與僥倖心理?於是我提筆在她們的筆記本的第一頁寫了開場白。我給爽快的小李老師寫下:多看多學,記下與孩子一起的精彩一幕,讓我們一起積累吧!對性格內向的靜靜老師,我是這樣寫的:我們羨慕你們,孩子們喜歡你們,你在教學工作中一定有許多感想與反思,讓我們一起記下來好嗎?後來,我拿了自己與其他幾位老師的教育筆記,與她們交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組織教學;對教育活動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怎樣機智地處理,從而幫助她們學會抓住自己從教中的靈感,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活動進行反思。年輕的她們進步很快,所寫的筆記在學期檢查中被評為集體一等獎,靜靜老師根據平時自己的積累所寫的論文《在英語教育活動中培養中班孩子的禮貌行為》還獲得全市幼教論文評選一等獎。

4.發現亮點,及時推廣,共同成長。

在教師的教育筆記中有不少閃光點,反映教師細緻而靈活的,甚至可説是富有創造性的、獨一無二的方法和發現。對這些,園長要及時總結、推廣。維維老師帶領孩子在户外活動時,發現孩子玩廢舊輪胎有許多與以往不同的玩法,她寫了一篇隨筆。在她的隨筆後我寫道:

孩子的發現,有了更多的玩法;

你的發現,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法;

你真是一位細心的老師!

經與教研室商量,建議她帶領教研組在户外活動的開展方面進一步探討一物多玩。在全園户外遊戲聽、講、評活動中,不少教師借鑑了她的做法,使各班的户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信息,我們經常組織教師交流筆記,彼此互相學習,通過讀看、演講、評選、彙編成冊等形式,形成共同學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的氛圍。幾年的園長生活,我感到自己與老師的心走更近了,我們之間更默契了,幼兒園充滿信任感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我們越來越珍惜這份幼教工作,越來越珍惜我們之間的緣分。不少教師願意把心裏話告訴我,願意把自己的教育筆記交給我看。如果我因工作忙或出差耽誤,許多老師會提醒我:“園長,你好長時間沒看教育筆記了。”我們因教育筆記而精彩!

教師的心得5

這一學年我擔任的是國中部七年級(133―136)和八年級(129―132)八個班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着別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將來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別腳,精益求精。

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情感、以情動人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給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樂曲,興許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或是襯托出一具美好的幻想;或是寄託一具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片灼灼的情感……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深處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知道得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覺音樂的能力,經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進展。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索,去感覺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製造音樂。

二、在教學過程中,本着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那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依照初中學生的基礎和同意能力的別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年的教學打算,精心編寫了各個年級各個課時的教案和導學案,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採納一些適時有效的設諮詢,啟示、引導學生積極考慮;另一方面經過大量的實物展示與課件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關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判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悦的環境,可以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學年除第一單元是歌唱課外,其他單元別是創作算是器樂或觀賞,比較枯燥難上,學生的興趣也別太高,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大膽的在教學中加入適當的表演,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了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複習四分音符時讓學生用“走”來感知;八分音符讓學生用“跑”來感知,這一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

四、配合學校政教處,成功的舉辦我校第二屆“花樣年華”藝術節,併成功出演節目――吉他獨奏《愛的浪漫史》。此次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日子,使他們知道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並且也得到廣闊師生及各界社會人士的好評,還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學習,加強修養。我經常利用歇息時刻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能夠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練習專業技能;閲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查尋有關教育工作站,並精心創建了自己的音樂博客與各地的中國小教師進行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

固然,我在教學工作中也存在如此和那樣的別腳,要緊表現為:

1、課堂教學別能針對8個班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

2、忽視與個別班級學生的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但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別腳的地點,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關注第二課堂。

教師的心得6

鳥兒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飛翔,我為什麼還要教他們飛呢?

説這句話,是因為孩子的學習也有一個本能性,通過本能習得性來適應和超越環境,也就是説其實我們的孩子天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有人就提出疑問,孩子是一張白紙啊,哪來的學習能力?

舉孩子學走路為例,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第一次學會走路,有人教過我們膝蓋怎麼曲張,怎麼站穩,怎麼邁步嗎?並沒有吧,我們其實就是通過身體本能的習得性,探索性,好奇心最終真正學會了走路的。

孩子不是白紙,孩子是飽滿的生命個體,他們具有很強的生物性,自帶了身心靈的自我成長本性。

如果是這樣的,那為何我們看到的孩子依然參差不齊,區別度還是基本成冪律分佈呢?我簡單講兩點原因:

第一、錯誤的教育方式。

第二、環境習得性元素欠缺。

錯誤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環境教育,也叫醫源性損傷,我們可以做個思想實驗:當我們今天喉嚨乾燥,有輕微咳嗽的時候,可能只需要喝點水就可以好了,但我們非得找到醫生確診是喉嚨發炎,是感冒症狀,是其他方面引起等,結果很有可能小題大做,吃藥,治療等,且不説大費周章,最大的損失來自於藥物和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當然,我指的是輕微傾向,而這也只是個思想實驗,幫助大家有這個概念。

我印象非常深刻小時候,腸胃不是很好,有一陣子三天兩頭看醫生吃藥,中藥,西藥,打針,老中醫跟我説我腸胃什麼問題,從現在開始每天三餐都吃粥吧,我家人很相信,真的每天讓我吃粥,過了好一陣子,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難道我要每天就這樣吃粥嗎?簡直太絕望了,後來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其實人的身體是有很強的自愈能力的",我慢慢通過運動,通過非流食增量嘗試,很快就沒有腸胃問題了。

環境的習得性元素欠缺,俗稱缺少學習條件,但此條件並非特指常規物質層面,還有主要有幾個方面:安全,接納,和諧,關注,耐心,陪伴,愛。這裏有必要也指出它們的反面:焦慮,指責,忽略,不耐煩,自我。

最好孩子圈子裏,有個比較有教育見地的輔助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樂於求教,謙虛好問,都是很好彌補我們當局者迷的不足和盲區。

以上這兩點認真思考和執行,其實我們就不用教孩子飛,而只需要順勢而為,在孩子完成階段性積累,適時推孩子一把,便可厚積薄發。

這些概念,偏方法論,在孩子越小意識到越好,否則我們自己種下的醫源性損傷也會越多,孩子的脆弱性就越強,一些行為習慣和心智模式就越固化。

教師的心得7

我在中師、中學教了28年語文,總是習慣於對學生的學習作出明確的“提示”,開始時“提示”大多來自課本、教參,後來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見,但仍然是“提示”,其提示性甚至更為強烈。其實,文本(尤其是文學文本)的閲讀是因閲讀主體個性化而具有創造性的活動。鄭逸農老師的“非指示性”閲讀教學的嘗試顯然是一種更加符合閲讀和閲讀教學規律的改革。在改革的實踐中難以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自選的學習主題和教材的有關“提示”不相一致怎麼辦?

教材的編排不能沒有自己的結構體系,於是某篇課文往往成為其中某一個節點的例子。而這些課文,作者原不是作為教材來寫的,更非出於以達到某一學習目的的意圖,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生命體,因而兩者的矛盾勢難避免(處理這一對矛盾可以説是語文教材編寫中的最大難題)。把它們強行納入預設的“訓練序列”,有時就會出現削足適履的尷尬。例如人教社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科書(試驗修訂本)第一冊第一單元,由於“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每課的學習重點(或自讀提示),翻來覆去,就是思想內容和語言表達兩條,沒有充分尊重不同課文的不同個性,並根據它們的不同個性提出重點作出提示。其中一課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雖非文學作品,但文章結構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好比一座具有崇高風格的建築,進入大門之後,由“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開始,到“不但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到“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到“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一進高過一進,最後我們發現刻有“他的事業和英名將永垂不朽”這樣幾個大字的豐碑高高聳立於它的頂端。順着文章的結構、作者的思路,領略了這座建築的壯美,對馬克思的敬仰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於是同時達到語文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雙重目的。但是,由於“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訓練任務是落實在第二單元,它的結構之美就無緣進入教學的視線,起碼是不能成為重點。課本為它所作的自讀提示是:“這是一篇經典演説辭,內涵豐富,通俗易懂。學習中要通過重要句段理解思想內容,並揣摩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文後兩道練習題分別是“通讀課文,總結把握文章大意,按題填空”和“仔細閲讀下列句子,注意其中的關鍵詞語,揣摩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義”。如此“訓練”,教學中就有可能失去它的靈氣、生氣。閲讀的個性化往往就會被模式化所取代,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因此,我以為當兩者有出入或相矛盾時,理當尊重學生的選擇,給他們以充分的自由,即實踐鄭老師所倡導的“四自”口號。千萬不能低估學生的閲讀水平,尤其不能低估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此説來,教材的提示就可以全然不管不顧了嗎?這要具體分析,對於其中並不那麼明確、中肯的提示棄置一旁有何不可?!對於其中確實富有啟發性的提示,可能會有學生與之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嘛!當然也有完全出乎學生意外的,如果真的很有價值,教師可以給予引導。“非指示性”閲讀教學本身就很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的心得8

英語是一門抽象的工具學科,新的教學模式只能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由於缺乏實際的英語交際空間,死記硬背成了學生提高英語成績的唯一途徑,所以多數學生在口語。閲讀理解和語法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今天有幸參加哈市69中優秀教師給我區英語教師傳授提高英語教學的實際經驗,我頗受感動,無論是教學觀念,還是教學方法都讓我學到了很多,他的英語閲讀教學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實現了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當學生有疑問時,老師能以和藹,簡單的方式給予引導,並把所學的知識分解成學生容易理解的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她的教學模式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實實在在的英語閲讀教學。這次培訓學習填補了我們缺失的知識,也為我們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課改有了一定的認識。新課程改革對於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課程不是教材,教學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真正的教學過程,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的、尊重學生個性的、參與教學環境中的教學。要想有效的實施英語課堂課程資源的開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明確教學目標。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説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更新教學觀念,改變英語教學方法。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

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於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在資源。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信息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

通過此次學習,我更深切的體會到“英語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語言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練的使用這個工具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它就應該是聽説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綜合,最後以“説”的形式呈現出來。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和專業素質外,更要轉換在課堂上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

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傳授知識的機器,傳授方法單調枯燥,只注重單向性,因而難以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而,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改變“單調壓抑”的課堂模式,向英語口語化的課堂邁進,向充分互動的課堂邁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自哪裏?來自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來自我們的不斷髮展的教育實踐,來自我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學習,來自我們永不停息、充滿愛的心靈深處。

在今後的英語教學生活中,我會與組內的同事共同分享學習心得,共同提高;並進一步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歷練自己,提升自己,為英語教學邁向更高的層次而努力!

教師的心得9

轉瞬間,我加入南昌二中這一大家庭也已有兩個月了。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們的信任與肯定,讓我擔任高一年級的班主任。同時,也非常感謝同事們的支持與幫助,讓我從一開始的緊張、擔憂,到現在的逐漸適應,一幕幕畫面在腦海中閃過。

x月30日見面會,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了我所帶班的孩子們。當我興奮而又緊張地向孩子們介紹自己時,他們那好奇而又真摯的眼神,稚嫩而又温暖的笑容,以及那經久不息的掌聲温暖着我。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幸運能在二中遇見這樣一羣蓬勃朝氣,熱情向上的孩子們;作為一名任課教師,我非常幸運能在二中遇見這樣一羣對知識熱切渴求的學子們。

我很榮幸,也很自豪能夠成為南昌二中“鐵軍”的一員,我熱愛這份職業,熱愛學生。我願陪伴着學子們一起成長,共同學習、進步,願以學生髮展為本,對學生終身負責!

教師的心得10

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班在這個學期開展了以“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主題系列活動,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幾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並且得到了一些啟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幾點見解:

一、因地制宜,用社區的自然環境和設施啟蒙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主題活動的初期,我們帶領幼兒來到小區的公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草地上游戲、玩耍,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享受青青綠草帶來的清新空氣。同時,老師也帶領幼兒參觀小區的垃圾場,讓幼兒談談哪裏的環境美,通過觀察、比較,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觀念。

二、動員家長,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指出了家長這一資源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設計了多個家長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孩子一起製作環保標誌;到小區公園統計樹木種類;指導孩子為未來小區畫像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與老師、孩子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保行為其實就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

三、把握良機,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

要幫助幼兒樹立“只有一個地球”的觀念,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教他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小環境做起。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及時進行環保教育。如發現幼兒平時亂摘花、亂丟紙屑、隨地吐痰或下課後高聲喧譁等現象,教師就及時地曉之以理,讓幼兒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為又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另外,老師還利用班級組織升旗儀式的機會,在學園舉行了一次別開聲面的升旗儀式。在這次升旗儀式上,孩子們以“環保小衞士”的身份進行了莊嚴的宣誓並把各種環保宣傳資料分發給其他小朋友,還出示了班級參加黃河上游“愛心捐樹”活動籌集到的款項和集體簽名。同時,與環保局合作,舉辦了環保宣傳圖片展。而且,還把圖片展移到了小區裏,老師組織孩子擔當“環保小記者”,採訪生活在小區中的各種人。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孩子體會到了向別人進行環保教育的成就感和喜悦,對環保行為有了更強烈的興趣和自覺意識。

四、融會貫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隨時都可以滲透環保教育。把環保知識通過幼兒喜歡的故事、兒歌、小實驗、手工製作(如《大樹逃跑了》、《小樹葉》、《水變乾淨了》)等活動,使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內容兒童化、趣味化。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充分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學得更生動、有趣且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過本學期開展的一系列環保主題活動,發現環保教育重在幼兒自身習慣和內在意識的形成,但外在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對幼兒而言,這些影響主要來自身邊的人,特別是老師、家長和同伴。因此,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在他們面前樹立良好環保意識和行為規範。總之,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通過經常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形成環保觀念,提高環保覺悟,增強環保責任感,成為真正的“環保小衞士”!

教師的心得11

我送走了寒冬和暖春,迎來了蟬鳴的盛夏,我的實習生活即將結束。十九周,時間真的轉瞬即逝。這段時間經歷了很多,體會了很多,收穫了很多。

每一個成功都有一段艱難的旅程,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段艱難的過去。想要成功,首先要突破自己,才能突破一切困難,走向成功的殿堂!剛開始,走上講台的時候,我緊張不安。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鍛鍊,我不再畏首畏尾,而是自信大方地走上講台,心平氣和地講課。當然,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也需要其他老師的幫助。平時上課的時候,其他老師也會聽一聽,給一些意見和建議,促進自己的進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同時實習期間也積極聽其他老師上課。比如每週都有一些優秀的教師公開課,看看他們是如何教授這些知識的,他們是如何駕馭課堂的,學習他們的優勢,提高他們,然後結合自己的班級特點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每一堂課總有它的成功之處,我每次都記錄這個成功。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專心致力於教學的人,你應該記錄下這一成功,並長期積累,你的教學經驗自然會越來越豐富,這將有助於你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此外,作為一名教師,我已經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技能,如製作課件、設計教案、備課等。除了這些,我收穫的是學生們深深的愛。上課時,他們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講;下課後,他們偶爾會有一些小淘氣,但這難道不顯示他們的青春嗎?走在學校的路上,學生們的頻繁老師真的温暖了他們的心。這些都是我這段時間的成長和收穫。

從高中開始學習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榜樣。希望自己以後能越來越優秀,被別人當老師。傳承永恆的文明,希望自己以後的專業知識越來越豐富,和同學們一起展示大好河山。

人生是一場匆忙,其中有相遇的美麗,也有離別的悲傷。經歷了太多的喜怒哀樂,習慣了世界的變化,終於明白了,學會了坦然,學會了珍惜,學會了收藏。

教師的心得12

學生不服從管理、擾亂課堂秩序,甚至吸煙飲酒、欺凌同學,學校、老師能不能管?怎麼管?日前,教育部頒佈《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等等,那麼這樣的規則,家長、學校、專家們都怎麼看呢?

規則明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根據程度輕重,教育懲戒被分為三類。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並應當及時告知家長;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國小高年級、國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並應當事先告知家長。

學生家長楊先生説:“我覺得這樣挺好的,以前站在學校的角度,他不好管或者是不敢管,現在有這個細則出台,學校可以把自己該做的這塊做好 。”

學生家長樂女士表示:“對於一些調皮搗蛋的這些孩子,有一個條條框框的規則去把他們約束起來,其實這種約束對於孩子來説也是好事,我們家長的話也會更加放心一些。”

此外,為防止將體罰和變相體罰作為教育懲戒,規則細化了禁止實施的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一是身體傷害,如擊打、刺扎等;二是超限度懲罰,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三是言行侮辱貶損,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四是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五是因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而懲罰學生;六是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七是指派學生代替自己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南京市第九中學教務處副主任金玉明説:“前面沒有規則可循,所以老師在做事的過程中也是畏首畏尾,甚至是做得不好,有了這樣的規則可循以後,在今後教育的過程中,肯定會遵循這樣的規則去辦事。”

南京市委黨校副教授惠天表示:“我覺得今後學校在進行一些必要懲戒的時候,也應該和家長之間講清楚,做好相關的溝通,甚至現在就可以通過家長會的方式,跟家長明確好相關的規矩。”據瞭解,《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擬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教師的心得13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説過這樣一席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裏,坐着的是學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擁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着一個戰戰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靈魂。當時我看到這段話時,真是觸目驚心,感慨萬千:這種無視學生人格的做法該為我們拋棄了。今天,我看了《更新教育觀念報告集》,我欣喜地看到轉變教育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現代師生關係已成為各校教育改革的基礎,並且已經實施,取得了一些成功。驚喜之餘,也發現有許多觀點值得自己學習和思考。

尊重每個孩子。我們向來提倡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做一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然而,現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個尊重學生的好老師。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發展中的人。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多學校都提倡教育從尊重學生開始。例如:《報告集》中濟寧市師專附小教學樓的門廳上寫着“讓小草和鮮花享有同樣的陽光”;校長室門上掛着“同學,你是學校的主人,校長隨時在等着你”;學校還讓同學們自己設計校服;讓孩子自己自主選修課程內容;等等,這些小事中都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我們相信這樣的學校一定受孩子的歡迎。因此,要記住: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相信每個孩子。傳統師道將教育職業定位為“傳道授業解惑”。於是,學生猶如一隻開口的布袋,老師的責任便是不斷往裏邊灌裝東西,但實際情況是:儘管老師一味地往裏灌,仍有許多東西灌不進去,於是學生便成了一隻永遠立不起來的癟空袋子。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主學習的發展潛能。例如:《報告集》中提到,年僅16歲的中國科大學生趙梅生是幾乎完全靠自學考上的;有一所學校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讓圖書管理員代課,圖書管理員只能教學生一些自學的本領,結果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反而大大提高了。《報告集》中還提到山東濰坊市一所中學讓孩子自己全權承辦軍訓隊列比賽,孩子們舉辦得比老師設想得還要有創意。我們相信讓孩子“主體學習,自主發展”,這樣孩子才會終身受益。

支持每個孩子。首先,要鼓勵孩子,讓孩子體驗成功。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閃光點和特長,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報告集》中提到江陰市華士實驗學校建立了明星激勵機制,如“勞動明星”、“籃球明星”、“科技明星”,校園裏羣星璀璨,人人成功。而且堅持讓每個孩子每學期至少得到一張獎狀,3張優點卡,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特別高。並且,要支持孩子的創新。孩子們總有許多新奇的想法,有豐富的好奇心。愛迪生小時候由於好奇曾自己趴在雞蛋上孵小雞,牛頓發現蘋果掉在地上就思考:為什麼不往天上掉?也許正是這些好奇促使他們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因此,不僅要保護孩子的創新火花,還要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解決。《報告集》中北大附中就為孩子提供了種種激發創造力的環境,他們假期作業讓孩子閲讀一本科普讀物,找出數學學習參考書中的三處非印刷性錯誤,試着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寫一篇數學小論文等。這樣的假期作業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向孩子學習。“向孩子學習”是這本《報告集》給我的觸動最大的。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師長形象。現在,教師開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成為互動的雙主體。向孩子學習就是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甚至接受學生的批評。向孩子學習還要讓學生超越教師。要學生超越教師,就要把思考、發現、批判的權力交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喜新厭舊的頭腦,讓孩子上台當老師,敢和你平等對話,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觀點。教師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教孩子的和孩子教你的一樣多。

冰心説:世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教師的心得14

1.在教育教學方面。

通過專家的講座,讓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學。我們以往過於關注孩子的知識教育、技能掌握,簡單地認為,認認真真上好每節課,便能搞好幼兒教育,其實則不然,因為幼兒園真正要給孩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規則意識,良好的成長狀態,使他們成為身體健康、性格陽光、受人歡迎的人;成為堅強勇敢、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人;成為能保持持續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的人。要達到這樣的教育必須做到“一日活動皆教學”,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即多角度遊戲活動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快樂成長。

2.在家園共育方面。

要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讓幼兒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僅靠幼兒園教育是不行的,還得有家庭、社會的力量,我們的幼兒教育總是習慣於家長的配合與支持,通過學習,使我明白:幼兒園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更重要的應該是合作。只有家園共育,才能培養出健康快樂的孩子來。因此,我們必須更重視家長潛能的開發,建立以促進幼兒發展為目標的共育計劃,建立尊重與平等為目標的共育體系。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教師、家長助教等形式吸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教學,與家長共同見證與記錄孩子的成長,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共育。

3.在師德建設方面。

通過聽講座,讓我們明白了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因為,教育質量的高低,良好的師德乃教師最關鍵。幼兒園教師的責任大於其他教育階段的教師,因此,其職業道德素養顯得尤為關鍵。蒙台利梭曾説過:“六歲前孩子是用照相機的原理來學習的,人們的行為像一個個的鏡頭定格在孩子的腦海裏,從而達到模仿學習的。”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己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還要多看書,多學習做個學習型的教師,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國培教育學習教師心得感想3

“國培計劃”開始,我也隨之開始了為期20天的中學化學“國培計劃”培訓。我深深感到,兩天的學習讓我在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收穫多多,感慨多多。

本次培訓為我們設計了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使我們農村教師有幸聆聽了專家對我們的理論指導。第一天聽取王桂平專家講座,下午參加了破冰活動。第二天劉毅瑋博士的如何提高教育智慧的講座。讓我懂得了要以“情”為紐帶,讓情感走進課堂,給學生寬闊的思維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劉敬華、王曉寧兩位班主任帶領我們參加的破冰活動使我們同學之間很快熟悉。在活動中我們感覺年輕了很多,放飛自己,獲得了無限的快樂。

在我們培訓的每一天都可以聆聽到教育專家的報告,聽取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幾天的培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於教育事業。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農村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時,使我的專業理論基礎得到加強,從特級教師的教學視頻中深受啟發。

沒有理論支撐的研修是沒有根基的。脱離了理論學習,我們的教學研究活動是膚淺的,是飄浮的。專家們從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結合新課程標準進行專題講解,使我們農村一線教師進一步樹立中學化學教學的整體觀念、全局意識得到加強。即將改變我們以前孤立地進行教學的現象和模式。今後必須加強實驗教學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與研究。這幾個版塊的知識是緊密聯繫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我們通過學習,掌握了很具體的操作方法;作業佈置與批改的要求和標準,提問的藝術等;課堂教學要注重興趣培養,難易適度,循序漸進,讓學生快樂有效地聽課,克服痛苦無效或低效,要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的聯繫,不是為完成任務而學習,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與平台等;綜合性學習方面,要制訂計劃,要注重活動過程的指導,進行活動成果的展示與分享,還要認真進行活動總結,要處理好實踐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的的關係,教師要高度重視綜合性學習,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積極主動參與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實踐等。

教師的心得15

現代家庭,大多數的孩子都進幼托機構,但部分小兒由於對陌生的環境、老師、小朋友及幼托機構的生活安排感到恐懼和無所適從,因此常有一個不適應的階段,短則數天,長則數週。孩子常表現出不原上幼托機構,或到了吃飯、睡覺的時候因找不到媽媽、奶奶而大哭。為了使孩子能較快適應幼托機構的生活,減少由於環境變化帶來的心理上的壓力,家長應提前幫助孩子做好如下準備:

1、要多為孩子創造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多帶孩子上公園、大街上去玩,經常讓孩子與鄰居小朋友一起玩等,以減少孩子對陌生人或陌生孩子的恐懼感。

2、在入托前經常對孩子講一些幼托機構中有趣的事,講集體生活的好處,使孩子對幼托機構有好感,產生願去幼托機構的願望。

3、有條件的話,可先帶孩子去幼兒園(或託兒所)看一看,玩一會,熟悉一下他(她)將要去生活的環境。

當孩子進入幼托園所時,家長應仔細向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性格、生活習慣及特點,便於老師掌握情況進行教育。入托後應堅持天天送小孩去幼托機構,不要因捨不得而送送停停,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重新適應的負擔;不應用哄騙的方法送小兒上幼托機構,應事先向孩子講明道理及何時會再來接孩子。通過上述做法,減少或縮短孩子入托後的不適應階段,很快適應幼托機構的新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