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2.17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1

通過這次我們班級三人對《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學習,有了新認識和理解。

幼兒一日常規很重要,必須嚴格按照常規要求做好班級衞生消毒,在幼兒入園前做好活動室內外清潔工作及開窗通風。培養好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自覺遵守盥洗規則,進餐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不大聲講話,不隨便説笑打鬧。,保持桌面與地面整潔的良好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有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這方面我們積極及時的和家長反饋孩子在園裏的表現,大家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經過一年半的鍛鍊,我們班的孩子在常規中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們應該努力給孩子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在本學期中針對上學期班上常規的不穩定,我們也想了對策,比方説:孩子自己為自己服務,用餐完後自己洗碗,每天有七名值日生為班級做小小的貢獻,這樣不僅給孩子們鍛鍊的機會常規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開學的這一段時間裏,我們發現孩子比上學期午睡方面讓人頭疼,午睡一開始孩子總有説完的話,不能很快入睡,喝水有個別孩子自覺性不強,總要我們老師提醒再提醒。所以這些方面我們一定會討論找到好的方法,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對孩子的一生髮展具有重要影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又重點指出:“幼兒園教育必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主動地發展。”本學期我又開始帶小班,因為已經有多年沒有接觸過小班了,因此在參加園內教學學習活動的時候,我着重查閲了小班常規培養的相關文章,受到了不少的啟發。

規則的制定原本為了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它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培養幼兒常規要從多種途徑來進行。

常規的制定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就小班幼兒而言一日常規的培養,還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誌時,如果由教師指定,幼兒就不容易記住,效果就極差。我們要注意從幼兒興趣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經過教師平時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裏認識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規的制定從興趣出發很重要。

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樹立常規。小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

讓孩子形成一種規則意識。首先讓孩子從小細節中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手後的水要儘量甩在水池裏等。其次,老師要督促孩子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好,從而逐漸形成一定的規則,如洗手時不玩水,午睡時不和別人説話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另外還要做好家長工作,多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社會習慣,同時老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常規遵守的一分子。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3

  (一)有利於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先生也説過:“好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受用;壞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幼兒心理髮展的特徵和品質是在與人們的交往,以及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和形成的,環境對幼兒規則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比其他年齡階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語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大量的例子表明:學前期是幼兒接受薰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養個性、習慣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們容易接受外界各種刺激和教育影響。如我們幼兒園小朋友每天入園洗手,我們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知道洗手的方法及洗手時的安全要求,同時在水池牆上貼有洗手的順序圖。每次洗手時保育員老師會在盥洗室中提醒幼兒洗手的方法和注意安全,並從旁保護幼兒。久而久之,幼兒就形成了洗手時,不玩水,不擁擠的習慣。

  (二)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通過常規教育可以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幫助幼兒學習在集體中生活、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還可以激發良好的情緒,促進幼兒對生活及社會知識技能的掌握,增強行為的目的性、意識性,發展自律能力,學習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形成。由於常規教育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滲透在幼兒園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兒園一日活動良好常規的建立,不僅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進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

幼兒園一日常規教育是幫助幼兒從家庭生活順利邁入集體生活,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徑,一日常規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是發展幼兒內在的自由,以幫助幼兒形成積極主動的紀律意識。幼兒園一日常規教育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點,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幼兒園常規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常規的觸角遍及幼兒園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兒童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

  (三)有利於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

一個班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在組織各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4

在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對整個課堂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講述《揭開情緒的面紗》這一課時,為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就引入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愛亂髮脾氣的小男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要求他每當發脾氣時就在柵欄上釘上一顆釘子,如果一天沒發脾氣,就拔下一顆釘子,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男孩拔掉了所有的釘子,然而父親告訴他: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後,你的言語就像釘子孔一樣會在人的心靈上留下疤痕,無論你説多少個“對不起”,那傷口永遠在。通過這個故事的引入,成功吸引了學生學習新課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學習興趣。

故事教學法還有利於學生認識和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在將講《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這一框時,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批判思維的積極作用,我引入袁隆平大膽質疑國際社會的論斷的故事,成功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

總而言之,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不僅能提升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5

  一、案基本情況

董瑞,男,今年11歲,五年級學生。個性特點:活潑好動、性格外向、樂於為集體做好事,積極主動熱情,父母國小文化。

  二、主要問題概述

該生學習興趣不大、平時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總是低着頭玩,老師講課從來不聽,次提醒只能看幾分鐘黑板,頭又低下去了。不樂意做作業、作業馬虎、好動貪玩、有較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喜歡老師表揚,有時很積極,但又經常犯錯誤被老師批評,認錯態度較好,但過後又會重犯,特別是喜歡和同學打鬧。另外,在寫生字時,他很容易將生字偏旁寫顛倒,或者多筆劃少筆劃,通過家訪與家長多次溝通後瞭解到:該生在家就很調皮,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最喜愛的活動是看電視。

  三、評估與診斷

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可以判斷這位學生的這種行為屬於心理學中的行為障礙。學生心理障礙包括軀體障礙、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學生行為障礙是指在學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適應不良、自我調節困難、缺乏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誘因影響下所產生的行為問題。主要包括不良習慣、多動症、依賴行為、退縮行為、攻擊行為、品德行為等。

  四、心理健康輔導方案及措施

針對這位學生的這種不良行為,我在輔導過程中,採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與家庭密切配合,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採取的措施如下:

1、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

抽一點兒時間,以平等的姿態,多跟他談談心,能知道他的心裏正在想些什麼,一開始他還不願意説在我的鼓勵和勸導下他還是告訴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況。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證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從事各項活動,必須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長特別強調:不能讓他長時間地看電視,因為看電視時,孩子處於似聽非聽、似看非看的狀態,容易造成孩子上課也處於這種狀態,建議家長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3、關愛學生,樹立戰勝自我的自信心。

有人這樣説過:“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喚醒人,喚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見像這樣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因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與交流。對於這位學生的這種行為,我沒有粗暴地指責訓斥,而是耐心地告訴他: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關鍵是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理解。當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這一不良行為,並因此受到來自家長、同學的指責而感到痛苦時,我想:此時幫助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誠的言語激勵他,及時瞭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又常常給他講些中外科學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例,使他逐漸明白應該從國小好本領,還給他講述有許多中外聞名的名人,在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是不理想,但經過努力最終成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時告訴他: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鬥,胸懷寬廣,能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把注意力引到學習上,啟發、誘導他走出錯誤的心理誤區,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

  日常班會的心得體會6

一日常規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種規則。幼兒園一日常規教育是幫助幼兒從家庭生活順利邁入集體生活,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徑,一日常規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是發展幼兒內在的自由,以幫助幼兒形成積極主動的紀律意識。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在瞭解幼兒園常規的基礎上學會自我控制。通過常規教育可以讓幼兒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以及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以及不應該怎樣做。同時也有利於老師的工作,以保證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那如何對幼兒進行一日常規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合理的常規,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

由於幼兒年齡小在生理、心理方面發展不成熟,經驗能力不足,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與生存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內教養工作綜合的質量,尤其是班級保教人員的護理和引導水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第九條“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其中明確了良好常規在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獨立解決生活問題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規是幼兒一日活動的保證。為幼兒制定常規,並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保證教養質量的關鍵。

在制訂常規時,一要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幼兒的不同年齡和發展水平,因地因時制宜;二要考慮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負擔;三要考慮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四要考慮應有利於幼兒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培養,為幼兒充分的、自由的活動創設條件;切忌規定過細、限制過多、管得過死、操之過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二、利用幼兒模仿能力,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

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這些孩子雖然性格開朗、愛説、愛跳,給班級帶來了生氣,但同時又由於他們好動,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某些常規行為習慣養成上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兒每次離開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輕輕推到桌子下面,可總是有許多孩子順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發出很大的響聲,根本沒有達到“輕輕”的要求,我強調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兒時期模仿能力特別強這個特點,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誇張的動作輕輕把它推到桌子下面並且嘴裏還要説一聲:輕輕,然後才讓幼兒放小椅子。人們常説:孩子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們的“監控”之中,來不得半點虛假,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慢慢地,班裏再也沒有出現亂放、亂推小椅子的現象,幼兒都是很自覺地用誇張的動作輕輕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還有不隨手扔垃圾、和幼兒説話也要講禮貌等等細節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師一定首先不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