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課程心得

來源:文萃谷 1.56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檢索課程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檢索課程心得

檢索課程心得1

任教九年來,經歷的培訓不少,可這次縣國中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已過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因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類型的亮點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主要指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向馬玉梅老師學習,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羣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閲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檢索課程心得2

本次是實習應該是用超星數據庫來使用的,但是由於超星數據庫出現了一些問題,時常進不去,更是使用不了高級檢索等的工具,所以這次作業我就使用了之前做過的獨秀數據庫來做。

在這次作業中我更加的瞭解使用獨秀數據庫的方法與竅門,其中包括期刊,論文,圖書,知識等各方面的知識。第二個則是,獨秀數據庫還包括了海內外各種的資源;通過這些強大的功能更加有利於我們現在的學習和今後論文的寫作,避免了我們以後去圖書館查找各種不同的圖書和期刊,在茫茫書海中不知所措和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明白了有了學校的這些快捷的網站,並且寫這些資料的人也具有一些權威性,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和開拓眼界。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希望通過這些強大的數據庫,可以幫助我的學習更進一步。

Cnki是中國知網,目的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中國知網 中國知網(CNKI)是目前中國最具權威、資源收錄最全、文獻信息量最大的動態更新資源體系,是中國最先進的知識服務平台與與數字化學習平台。通過這期的學習我掌握了中國知網的使用方法,並且知道了中國知網的各種資源的範圍,如期刊,論文或者學士論文。通過這些強大的功能更加有利於我們現在的學習和今後論文的寫作,以及對於知識的全面性把握,更能掌握書本以及書本以外的知識。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希望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和開拓眼界。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希望通過這些強大的數據庫,可以幫助我的學習更進一步。不僅僅侷限在這一小小的書本內,而是海內外的不同的知識與學術觀點上面。

這次的實踐是綜合之前所以所學的所有的知識,運用了超星,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百度等數據庫,是一次綜合性的`作業。這次我選的主題是城市霧霾的治理。在這次的學習中我不斷地鞏固了之前所學的內容,運用這些強大的數據庫,瞭解了有關霧霾的知識,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觀點的碰撞與融合。

在這時,這就是最後一次的實踐了。伴隨着最後一次課的來臨,回看這學期的這門課程,有了太多的回憶。從剛剛開始的詫異有這麼多的數據庫等等,再到中間的課程學習中的不會做,讓人抓狂的各種作業。現在已經習慣了每週五晚上去學校機房上課,習慣了每次上完課回來後對作業的深深的無奈。總而言之,通過這學期這門課程的學習,讓我瞭解和學會了各種數據庫的使用,對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畢業論文的寫作具有巨大的意義。

檢索課程心得3

隨着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基於網絡環境的“班班通”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班班通”是指教師所在學校的每個教學班的裝備基於網絡環境下,以投影機+白板為終端顯示,每個班級都能同時上網,網絡和教學資源共享,演示課件、現場直播、收看電影電視節目等,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裝備。它給我們帶來教育裝備條件改善的同時,更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作為課題組的成員,以及一名一線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應用於課堂教學,給我的教學工作和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了諸多方便。以下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班班通”工程的實施,更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幫助教師靈活教學。

“班班通”的實施,實現了教師備課方式的改革,從原來的手寫走向鍵盤輸入,從純本文方式實現超文本方式,教師可以登陸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進行電子備課,備課系統可以集教案、教學素材(課件)、課堂練習、作業等多種資源於一體,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教師備課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在辦公室裏備課,進行課件的設計和製作,在局域網內通過網上鄰居上傳下載信息,並把自己製作的教案、教學素材(課件)上傳到網上備課系統。也可以在家中將自己設計的教案、課件等直接上傳到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直接從互聯網上檢索、下載教育教學上所需要的教案、課件或論文等各種有用資源,並進一步加工整理,為我所用。同時,多媒體與網絡工具應用於課堂教學,使教學內容集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信息功能於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二、“班班通”的建成,推動了教師專業化的成長。

“班班通”提高了教師的認識,使教師樹立起“終身學習,常教常新”的理念。 “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現出很多的優點,它既可以成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台,教師在使用“班班通”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斷地縮小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同時,教師利用“班班通”通過網上觀摩課、網絡教研等一系列活動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和方法,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教學水平越來越高。

“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學,教師在有關教學研究活動中,可以對課堂教學過程拍攝現場錄像,並據此進行教學評價與反思。”這種方式比較忠實地記錄了課堂上所發生的一切活動,為教師的反思提供了比較全面的第一手資料,如對具體問題的處理是否恰當?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是否全面?學生的反應如何?是否對學生的一些閃光點進行了及時評價並生成了新的教學?自己的教學語言、教態如何?而這些內容僅僅通過教師自身的回憶及基於回憶基礎上的反思是比較困難的。一位教師在觀察了自己的教學錄像後,驚訝地説:“這是我上的課嗎?竟然問了50多個問題,不可能!”在個人反思的同時,也有利於教師的集體反思,將不同種類的教學問題集中反映出來,方便教師的歸納和總結,有利於完善和改進,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班班通”應用於課堂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可以把課堂設計製作成課件存入電腦,在教學過程中,課件可以讓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並具整體性和系統性,可以把多層次、多方位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比較,同時也可以使知識更富趣味性。有了“班班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可以創造故事情境、漫畫情景、論辯情境、成語情境、影像情境、名片名段欣賞等,每個好的教學情境都會引起學生的愉悦甚至激動,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都會形成一個教學高潮、一個閃光點,學生的興致高,教學效果好。學生在情境中不但能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提高能力,還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四、“班班通”改進了學校的管理手段,豐富了學校的德育教育途徑。

隨着學校教師備課的電子化,學校的無紙化辦公擺上了議事日程,學校對教師的計劃、教案等的檢查也將採用網絡化,檢查的結果通過公告的形式在學校網站上發佈;設計製作用於檢查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次數的動態統計軟件,隨時瞭解每位任課教師的使用次數,這些數據從管理上來講雖過於簡單,但在對於促進教師積極使用上發揮了較強作用;學校管理同樣可以利用“班班通”來進行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有條件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教師的教學視頻,從中找出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案,督促教師完善和改進。

五、正視問題,加強管理,把應用與研究納入科學的計劃之中。

在運用“ 班班通”教學的三年來中存在了不少的問題,需要一線教師去克服,也需要管理者走進教室、辦公室聽一聽、看一看,進行具體的指導。

1、“班班通”的電子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容易使教師忽視板書甚至省略板書內容,一節課下來黑板上什麼都沒有留下。課堂內容隨着課件的翻頁一閃而過,這樣勢必造成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刻。應該認識到,班班通只是輔助教學的一個工具,還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板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板書的示範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課件所能替代的。

2、“班班通”課件為求新穎太過花哨,動態圖片過多,雖能引起學生興趣,卻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應儘量少用或者覺得沒必要的時候就不用動態圖片,課件的結構設計、圖片的使用、色彩的選擇、動靜的安排都需要動腦思考精心製作。

總之,靈活掌握和運用“班班通”設備服務教學是每一名老師要努力學習掌握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信息化,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實踐,我相信,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班班通”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合理利用“班班通”進行課堂教學,必會使我們的課堂不斷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讓學生們學得更輕鬆、更有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家園。

總而言之,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班班通”平台所提供的多媒體技術為國小數學提高了教學效率,改變了落後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班班通”的靈活運用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從而教學質量隨之提高。

檢索課程心得4

首先、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

智慧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成長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尊重學生表現在,一是緊扣考綱,緊扣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智慧學生紮實地掌握考點知識,富有實效;二是生動活潑,激情飛揚,課堂有樂趣、有笑聲,讓學生願意去學習,師生互動。

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扼殺學生的童真、天性,時代需要我們作為學生智慧成長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自我智慧成長的反思者、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葉讕先生在論述智慧型教師的特徵時認為:“智慧型教師具有把握對象實際和麪臨的'情況作出決策和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

其次、智慧課堂是一項紛繁複雜、沒有定格的教學模式。

智慧課堂要提高學生能力心得體會,要寓智慧於德育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使學生心理健康,健全學生人格,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智慧教育不僅是一個智力範疇,也是一個倫理範疇,“有一種智慧叫師德”,就是從倫理學的角度來強調智慧的內涵,特別是教育智慧。教師除了要具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外,還要有良好的師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強烈的責任心去影響學生,還要用耐心、細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誠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智慧課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認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過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僅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機智,還有教師的教育品格!

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設計的智慧、課堂語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臨場應變的智慧等。

總之,智慧課堂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上好智慧課堂,教師只有如醉如痴地鑽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讓自己的智慧教學逐漸豐富起來,最終才能讓學生喜歡。願智慧課堂之花開滿每個校園!

檢索課程心得5

通過年前的智慧課堂專題培訓,滿懷期待的踏上智慧課堂學習的旅程。因春節期間在老家學習不方便,所以一直將期待的學習延遲至開學初。一開學,我便滿懷期待的下載安裝軟件進行網上學習與實際操作。通過專家的培訓講解,讓我對這個功能強大的教學軟充滿了強力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但在軟件的使用出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讓我束手無策,安裝、登錄、以及網上學習的方式等無法正常進行,讓我絞盡腦汁摸索了很久。最後在專家團隊王老師的幫助下,將問題一一解決,才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出於對軟件的好奇與急於探索,導致我在網上學習時走馬觀花,自己實際操作時確暈頭轉向,不知所措。一個看似簡單操作,自己實際運用起來總是問題重重,漏洞百出。既傷神又費力,甚至對軟件的學習產生負面情緒。經過精心思考與視頻的觀看學習,最後明確自己所出現的`問題,對軟件跟部分的功能不瞭解,操作時沒有自己的設計想法,出於盲目模仿盲目操作,加上自己急於想運用更多的功能,所以導致學習的效率很低。

在後面的學習中要注重對視頻中軟件各部分功能的介紹,跳出ppt的教學設計思路去構思教學設計,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檢索課程心得6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閲讀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這是一本很值得數學老師一讀的書。它記錄了黃愛華老師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他認為,作為一個老師,應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數學應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應該創設民主、和諧、愉悦的課堂氣氛;應該追求卓越的教學藝術。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如獲至寶地認真研讀着、感悟着,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時間不是我們施捨給學生的,而是學生自己的,為了讓學生真正獲得必須的知識,我們不能吝嗇課堂的時間,要把時間還給他們。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還學生“動”的時間,給他們操作的天地

操作是學生喜歡的活動,通過操作,也可以降低抽象性知識的難度,從而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慾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使他們獲得了與眾不同感受,深刻體會到了數學知識的用處。這樣,不同的學生能得到不同的發展,都獲得必需的知識,教學效果也不言而喻。新教材在這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機會,通過比一比、分一分、摸一摸、數一數、擺一擺等方式使學生親身體驗,理解並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數出11根小棒,並且一根一根地擺好,然後引導學生想一想:怎樣擺才能讓人們一眼看出是11根?學生想出了幾個方法:

①左邊擺5根,右邊擺6根;

②左邊擺6根,右邊擺5根;

③左邊擺7根,右邊擺4根;

④左邊擺5根,中間擺5根,右邊擺1根;

⑤左邊擺10根,右邊擺1根……

通過討論和教師的點撥、引導歸納出,後兩種方法雖然不一樣,但實質都相同,都是先擺出10根,再擺1根。教師再歸納,為了清楚方便,我們可以把10根捆成1捆,表示一個“十”。學生在擺11——20中其它數時,都能很自然地拿出1捆再加上幾根或者2捆,從而突破了“10個一就是1個十”這個難點。總之,要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領悟,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還學生“讀”的時間,給他們審題的餘地

講解題目,有時你會發現講了幾遍學生還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你,對你搖搖頭;作業中,強調了多遍的注意點還是出錯。這時,與其自歎理屈詞窮,埋怨學生不踏實,不如拿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讀一讀題。讀題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讀通了、讀懂了題目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審清了題目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讀”是解題的一個步驟,也是一種解題的技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課堂上一定要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教給他們讀的方法。如在“小紅今年15歲,比小明大3歲,小明今年多少歲?”中,“比小明大3歲”,到底指的是誰的歲數大,誰的歲數小。只有學生在審題中養成認真推敲、咬文嚼字的習慣,才能真正理解題意。這樣在讀題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進行了審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讀題能力自然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還學生“想”的時間,給他們思考的空間

有時,我讓學生停下手中的筆,準備集體評講時,他們會請求我再給一點時間。是呀,解決某一問題時,有的學生能很快作出反應,有的學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眉目。教師不必為這種參差不齊的思維速度感到束手無策,其實這些都是不足為奇的,十個手指還有長短呢,更何況幾十個不同的學生。從學生的請求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是積極的,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需要的是時間。

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舉例的時間,能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且貼近他們的生活,便於理解;給學生説算理的時間,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條理清晰,提高計算正確率;給學生説算式的時間,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答案,訓練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給學生説解題思路的時間,有利於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説,即使説出錯誤的想法也絕不是浪費時間,反而可以幫助大家改掉錯誤的知識,加深印象,透徹理解。

四、還學生“説”的時間,給他們交流的機會

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舉例的時間,能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且貼近他們的生活,便於理解;給學生説算理的時間,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條理清晰,提高計算正確率;給學生説算式的時間,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答案,訓練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給學生説解題思路的時間,有利於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説,即使説出錯誤的想法也絕不是浪費時間,反而可以幫助大家改掉錯誤的知識,加深印象,透徹理解。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把這有限的時間還給學生,不要為了趕教學進度過分壓縮學生動的時間、讀的時間、想的時間、説的時間,這樣將適得其反。教學設計要遊刃有餘,教學過程要合理控制,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每個人都獲得必需的知識,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黃老師講到“生命是一個過程,要不斷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教師最重要的是要享受研究的幸福。”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技巧的、慎重的發出教育的信息,也就是要注重自己的語言效應,因為那是給予學生的最直接的信息。精妙的表達一個信息,應該是百分之七的語言加百分之三十八的聲音,百分之五十五的表情,有時候無聲的身態語言,比有聲語言更耐人尋味。

因此,我們應該: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

課堂中的生成既有預料之內,也有意料之外。無論情況如何,教師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權衡其間的利弊,在預設與生成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不會因為學生的意外“生成”而經常搞得迷失方向。我將會把這一點牢牢記在我的教學中,在長期的備課中長進、積累、琢磨!今後我將會把這些讀書中的點滴收穫貫穿在我的實踐教學中,讓數學課堂靈動起來,充滿智慧!

檢索課程心得7

近幾天我學習智慧課堂相關資料,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一直以來人們賦予了教師各種美好的稱呼,如先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等。實際上這些詞都不夠恰當,因此現在又出現一種新的題法,稱之為“智慧型教師”。與之前的提法相比,這是一次質的飛躍,是從傳統型走向現代型,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從理想型走向理想與現實結合型,從“權力型”、“放任型”走向人格型的教師類型。

我從事國小教學工作已有些年頭,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但是我發現了自己努力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學生的發展和飛躍,我彷徨、猶豫、迷茫……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在學習了智慧課堂相關資料後,使我在平常教學中的問題暴露無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一直扮演着傳統型教師的角色,傳統型教師用時間和汗水教書,師生苦累,學生知識面窄,職業枯燥,缺乏職業快樂感。而智慧型的教師會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充分體會參與的'快樂,合作的愉悦;會與孩子們心靈溝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們備受激勵和鼓舞;使抽象的數學課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妙趣橫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啟迪智慧;智慧型教師充盈着自由的快樂,當人以功利化的心態去應對周圍的世界,去從事一種職業時,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與這個世界只是實用主義的關係,職業對他而言始終是“他之國度”,他無法沉浸其中,也無法領略其中的意義。智慧型教師超越了單純功利的追求而達到了自由的境地。這首先建立在教師的職業信念基礎上。

,但僅是低層次的需要,教師還有從職業中獲得快樂、充實人生、實現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於己的外在世界轉換成了屬我的生活世界,就於職業之間建立起活潑、豐富的聯繫,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完滿和意義的充盈。我們教師要下定決心向智慧型教師邁進,不再做那個“平面教師”,而要做一個具有創造力,有高尚的人格,充滿情和愛,不僅給予孩子們智慧還能給予他們力量的“立體教師”。

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地充電,不斷更新觀念,願我們都努力成為智慧型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