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1.65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精選6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1

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黨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於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孤兒的“校園媽媽”、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台。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鑽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用她的話説就是“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捨,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脱貧,促進現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她不僅是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着心繫羣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發揚鋭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2

秋意漸濃,羣山環抱的山城村,山頭層林盡染,田間金黃一片。

“山城一隊北部灣,當年就是爛泥灘。一遇水澇就不收,如今變成米糧川。”山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邱大鵬感慨地説,這首流傳下來的順口溜,是鄉親們對孫景坤帶領大夥改天換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復員的孫景坤放棄到城裏工作的機會,選擇回鄉務農。“咱沒多少文化,還是回家本本分分做個農民。”孫景坤回憶。

回鄉後,孫景坤把各種獎章獎狀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鋤頭下地種田。很快,正直能幹的他被選為生產一隊隊長,帶領村民們向着貧困這個“敵人”發起新的衝鋒。

村裏有條河,經常氾濫引發水災。孫景坤的倔勁上來了:“還能讓條小河欺負了?”他帶領村民開山碎石、肩扛手提,築起一座堤壩,自此河水安瀾。

“他是軍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嚴勁兒,從不強迫鄉親們幹這幹那。”86歲的村民劉振山回憶,“他在前邊幹,我們在後邊學,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裏曾劃分一片公廁供村裏挑糞施肥用,村民都不願意去挑糞。正犯胃病的孫景坤第一個站出來:“沒有好的肥,菜怎麼能長好,我來挑。”挑着100多斤糞,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來。看他忍着胃痛滿頭大汗顫巍巍的樣子,村民們紛紛挑起了糞桶。

靠着孫景坤的帶動引領,山城村把上百畝爛泥灘改造成良田,在數百畝荒山上種植板栗、落葉松等經濟林,一躍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劉玉慧説:“我們現在過上好日子,都得感謝這個老爺子。”

老兵心語:“我是在替戰友活着”

英雄,在驚濤駭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裏甘守寂寞清貧。

許多年後,孫景坤的赫赫戰功才被村民們瞭解。65歲的村民張德勝回憶起最早發現孫景坤的“祕密”時,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年我從廢紙堆裏撿回一本舊書,翻書時,我看到裏面講一位戰鬥英雄叫孫景坤,還有他的照片,我一看這不是孫大爺嗎?”

拿着這本書,張德勝跑到孫景坤家。孫景坤不識字,張德勝就把文章讀了一遍,聽到支全勝等戰友的名字,孫景坤點了點頭:“是,寫的是我。”

至此,孫景坤的英雄事蹟才被外界瞭解。

越是豐功偉績,越是低調樸實。一直以來,孫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裏,從不向組織開口、伸手。

為什麼對自己的功勞不提不念?為什麼不向組織要求應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孫景坤的7個兒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兒孫美麗看來,父親對自己嚴苛,對孩子們也幾近“無情”:小時候家裏窮,交不起學費,老師説你爸是生產隊長,開個證明來,學費就可以免了。孫景坤卻火了:“就因為我是隊長,才不能這樣做。”孫美麗被迫輟學。在生產隊幹活時,她幹得好,別人評3分工,生產組長給她評了7分工,孫景坤知道後,把組長批評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給拿下去……

大兒子孫福貴也遭遇了類似的境況。不少好的工作機會都被父親逼着讓給了別人,他一咬牙,參軍入伍。這一次,孫景坤沒有阻攔,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時用過的茶缸和毛巾送給兒子。

“到部隊後,首長看到我的茶缸上寫着‘贈給最可愛的人’,他舉着茶缸給戰友們説,孫福貴同志是革命戰士的後代,我們為有這樣的戰友感到自豪!在戰友們的掌聲裏,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親了。”孫福貴説到這裏,眼中淚光閃爍。

摩挲着舊軍裝上的軍功章,老人説出心底的想法:“當年村裏10個年輕人一起參軍入伍,回鄉的只有3個。和犧牲的戰友比,我做這點事算得了啥?條件再艱苦,能比戰場上苦?我活着,是替戰友們活,我要把他們想幹卻來不及乾的工作幹好,才對得起他們。”

温煦的秋陽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黃的報功書上:“孫景坤同志在朝鮮守備戰鬥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這不僅是個人的光榮,全軍的光榮,也是人民的光榮,祖國的光榮……”光線明麗而柔和,為這張歷久彌新的報功書鑲上了一層金邊。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3

他學歷不高,但卻不認命,不僅自己不認命,還改變了一羣留守兒童和務工子女的命運。他帶着這幫孩子,在他不擅長的領域,憑着一條剎車線打敗了曾經的第一名,獲得全國第一,得到了40塊獎牌,成為了世界冠軍,書寫着一個個傳奇。若不是遇到他,原本留守兒童與務工子女,恐怕人生也不會如此精彩,甚至會歸於平庸,延續着父母輩的生活。

而這個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一羣孩子命運的人,就是廣州市花都區七星國小體育老師兼跳繩隊教練的賴宣治。

然而,賴宣治其實並不會跳繩,曾經當地教育局組織的體育教師跳繩基本功測試,他考了三次才勉強及格。那他又怎麼能夠成為跳繩教練,教出一批能夠在國際上拿大獎的孩子們?

事情還要從他畢業説起,2010年,賴宣治大學畢業後,應聘到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國小工作,這所國小師生不足150人,學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子弟的子女,而他也是這所國小成立以來首個招聘進來的體育教師。報到那天,他記憶猶新,那時乘坐的班車從廣州市區開出越走越發的荒涼,成片的農田和村落,最後車子停在了一片荒地中。“這跟我想象中的一線城市學校不一樣啊,差太遠了!”

賴宣治望着低矮紅磚房旁、一棟沒刷漆的樓,而那就是七星國小的教學樓,是他將要教書育人的地方,他有些茫然,腦海裏不時會冒出掉頭就跑的衝動,學校方圓十公里沒有超市、沒有街道,與他心中想象的差距很大。

他安慰自己,“在這待個兩三年就換學校。”然而,當他走進七星國小,得知了學校在體育方面缺乏軟件與硬件,心裏更加的失落,可是在面對孩子們,尤其是對體育方面知識的手足無措,害羞、膽怯,不説話也不呼應,甚至帶着躲避,讓他一下陷入到了沉思。“我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幾乎沒上過體育課,對體育項目這些東西很陌生。”當下孩子們拘謹的樣子、空洞的神情,一下子勾起了賴宣治的心思,彷彿又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不免心裏一陣酸楚,自己曾經的缺失,絕對不能這麼一代代傳下去,於是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學校的體育搞起來。

他最開始也沒有選擇跳繩,因為那真是他所不擅長的,但是考慮了籃球、足球、田徑,還有象等項目,可是這些項目都需要經費,對於這樣的學校無疑開銷太大,加上學校場地有限,就在左右為難的時候,賴宣治咬了咬牙,選擇了他的弱項——跳繩。“你要是能教會跳繩,連母豬都會上樹了!”當地的體育老師得知賴宣治要帶學生練習跳繩、組建跳繩隊調侃時這麼説。儘管是一句玩笑話,但賴宣治卻還是覺得,就算不為自己,為了這羣孩子,他也要搞成功。

但是光靠勇氣和決心自然是不夠的,賴宣治為了能夠教好孩子們,他就逼着自己去看各種跳繩比賽,揣摩研究跳繩技巧,幾乎着魔了一般,滿腦子就是跳繩,他自己跳了一個多月,不斷的觀察與嘗試,總結出了訣竅,還創出了一套:弓腰半蹲式跳法。

就這樣,從小不會跳繩的賴宣治掌握了要領,之後又賴摸索了一套傳授方法,將跳繩與其它體育運動相結合,觸類旁通,不斷優化。除此之外,他也在跳繩的材料上也做了一番研究,進過多次的實驗,終於找到了好材料——剎車線。而且他削竹子做手柄,就這樣一條自制的“剎車線”跳繩誕生了。而賴宣治獨創的“半蹲式”跳法和“剎車線”跳繩,也成了七星國小跳繩團隊征戰四方的“法寶”。2014年11月,在安徽舉辦的全國跳繩比賽中,七星國小跳繩團隊成為全國第一,拿了超過40塊獎牌。2015年在大連的總決賽上,他們又打破兩項世界紀錄。2016年,在世界錦標賽上,他們又破5項世界紀錄。2019年7月,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2019 WJR(World Jump Rope)跳繩世界盃賽上,來自七星國小的“光速少年”岑小林,再次打破五項賽會紀錄,站在了國際舞台。

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體育教師,賴宣治9年內培養出了20多位世界跳繩冠軍,更是為七星國小那些沒用自信的孩子找回了自信。曾經,他為的是證明這支隊伍能跳好,但是如今,成功的意義已不再是那些閃耀的金牌,而是能夠為貧窮的孩子拾起一份勇氣和自信。

因為他的'事蹟,2019年9月4日,教育部表彰為賴宣治為“全國優秀教師”。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4

短短的2小時,我的心在顫抖,眼淚不停地往下流,我不知道這樣的2小時能在我心中持續多久。會不會一夜之後,揮別淚水,再提起她們的名字,已為陌生。我想,我應該買幾盆馬蘭,帶在身邊,給我提醒,讓我相信,這個世界有值得讓我相信的東西。激動地看過《感動中國頒獎禮》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縱死終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孝更絕倫足可矜的陳斌強,何處春江無月明的何玥,悲莫悲兮生別離的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的高淑珍,動人以行不以言的陳家順,冰雪為容玉作胎的張麗莉,能受天磨為鐵漢的李文波、清香傳得天心在的周月華、艾起,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羅陽,他們的這些行為符合了我們共同的價值標準,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它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在震撼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無法言喻的那份感動。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閲着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每當我們想起它時,心裏總湧動着一絲久違的衝動,這便是感動。

從不會有人刻意得去尋找感動,因為它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一條祝福的短信是給飄落在遠方的你的慰籍,不經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便是一種感動,久了,便是深刻,

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這些温馨的記憶,當我們孤單寂寞時會不自覺的湧出,備感温馨,

所以,每每捧着一張偶然翻出的舊照片,不要驚詫自己為何淚流滿面,也許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經的牽掛。

所以,夢裏飄來一片紅葉,不要驚詫於它的無端,或許它是你一段塵緣的珍藏。

所以,臨窗偶讀1篇精緻的小品,不要驚詫於自己為何指尖微顫,也許那一段哲理演繹的正是你走過的滄桑。

而感動也需要懂得體驗與回味,在別人給你愛的同時,你是否也想過付出?

其實我想,別人,感動着中國。也許我們身為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也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哲人説,只要慧心獨具,即使隨處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愛意!這何嘗不是呢?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5

雅典奧運會冠軍中國女排倒在了通向金牌決戰的路上,衞冕夢碎,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夜晚,但是在新聞發佈會上陳忠和卻顧不得難過:“接下來還有一場銅牌爭奪戰,下一場比賽我們必須打好。”失去金牌,銅牌的意義在哪裏?兩天後中國女排用一場蕩氣迴腸的勝利回答:雖然中國女排最終與金牌爭奪戰無緣,但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三大球中唯一收穫的一塊獎牌,其成色雖然無法與金牌相比,卻因為唯一而格外珍貴。

在中國的三大球項目中,女排一直是成績最好的。其中1984年和2004年兩度奪冠,1996年榮獲銀牌,1988年和2008年兩次摘得銅牌。而正是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中,中國女排成了國人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幟,從她們領三大球之先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開始,這支球隊肩負的就不僅僅是競技體育的勝負了。

北京奧運會有一項收視率統計顯示,奧運會開賽以後,雖然舉重、、跳水為中國軍團不斷收穫金牌,但是最受國人關注的項目卻既不是這些奪金大項,也不是擁有眾多NBA大牌球星的男籃比賽,只要有中國女排的比賽日,那當天的收視率冠軍一定是屬於中國女排的。其中8月15日晚8點的那場“和平之戰”,央視的直播更是吸引了2.4億電視觀眾收看,據統計中國女排的前四場小組賽就累計有6.5億觀眾收看了電視直播。

在銅牌爭奪戰中戰勝古巴隊後,主教練陳忠和麪對攝像機鏡頭潸然淚下。陳忠和此前堅持從不在大家面前掉眼淚,不過在鎖定奧運會銅牌那一刻他的情不自禁可以説明這塊獎牌是多麼來之不易,用他的話説,這是中國女排用血汗和淚水鑄就的一塊奧運獎牌,是一枚血淋淋的銅牌。

作為雅典奧運會奪金時的主力,馮坤、周蘇紅、劉亞男、楊昊、張娜以及只打了三分鐘就再度受傷的趙蕊蕊,她們一路忍受傷痛堅持到北京奧運會,在這四年的時間裏,有人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有人則需要每天面對傷病的折磨。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中國女排最終沒能實現衞冕冠軍的夢想,着實令人遺憾;但是幾位老隊員用堅強的意志和不滅的夢想戰勝傷病堅持到底,帶領初出茅廬的年輕隊員用血汗拼出一枚銅牌,足以證明自己,一樣贏得了掌聲和尊敬。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蹟心得體會6

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羣眾時,突遇破圩決口後的激流漩渦,不幸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36歲。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詮釋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廬江縣普降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峯值。

7月22日早上,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洪水像“脱韁的野馬”湧出缺口,周邊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情況危急。接到指令後,陳陸顧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發。而此時,他已經在防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個晝夜。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鋭説:“(陳陸)整個腿都是腫起來的,兩條腿腫得褲子都脱不了,是戰士們幫他脱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時候,我説,‘你趕快上來吧,先休息休息’。他説,‘沒事,我熟悉環境’。”

2名被困羣眾很快被救出,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回憶説,救援中,陳陸所在的橡皮艇始終行駛在最前面。“當時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們衝在第一,給大家引路,我們跟在後面。”

當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眾被困時,陳陸領着救援隊伍再次出發。洪水上漲的速度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決口擴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從0.4米猛漲到3米多。船隻遇到了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險情——“滾水壩”。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回憶説:“當時水流比較急,等我們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掉頭了,專業術語講叫‘沸騰線’‘滾水壩’,如果人不幸被捲進去,很難出來。”

頃刻間,陳陸所在的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艇上3名消防指戰員僥倖脱險,陳陸和村幹部王鬆被洪水沖走。緊隨其後的橡皮艇迅速調轉船頭,大馬力衝出危險區域。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特勤班副班長李順説:“我們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動着我們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24日13時50分,在距離當時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36歲的消防指揮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滾滾洪流中。聽説自己的救命恩人犧牲的消息後,廬江縣鮑井新村的居民解啟霞泣不成聲:“感覺他們很偉大,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沒辦法出去。”

陳陸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第一代安徽邊防軍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時候,他經常聽外公講部隊的故事,不禁心生嚮往。2001年,陳陸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加入了消防部隊。

消防員救人於水火之間,隨時都會面臨生死考驗。陳陸總是衝鋒在前,敢打頭陣。

參與汶川地震救援時,陳陸全身起水泡,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揹着60餘斤重的破拆設備,在險境裏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回憶:“他不止一次地説,‘我這個腿堅持不住了’,我問要不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他説,‘我要堅持下去’。他一直衝在最前沿,手指頭被廢墟劃出了血也沒有退縮。”

陳陸犧牲後,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廬江縣羣眾自發建了一個“我有一個兄弟叫陳陸”溝通羣,大家商議着要在陳陸犧牲的地方為他豎立一座紀念碑。當合肥市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帶着材料找到陳陸的家人時,卻被這個軍人家庭斷然拒絕。劉書虎告訴記者:“我到他家裏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爺子説得很清楚,‘很感謝,但是當前洪水還沒有退,不能再給組織上添麻煩,這些事情以後再去看能不能做’。”

陳陸同志犧牲後,被應急管理部批准為烈士,追授“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被安徽省委追授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