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來源:文萃谷 3.21K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數學心得體會1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這一頭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

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三、“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 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為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教七年級數學,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在七年級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七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 。

數學心得體會2

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着眼於培養聾生的抽象數學發展能力。我在教學中多講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它在生活中應用的重要性,多舉實例激發聾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我就低年級聾生學習數學方面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聾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低年級聾生年齡比較小,加之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穩定性差,注意力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他們對數學課產生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就不愁這節課的知識融入不到他們的記憶中。

學習差的同學疑難就比較多,老師在聽的過程中把他們的問題一一記下,然後歸納相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問題最後進行講解。這樣重難點也就比較清楚,聾生興趣也比較濃,,新授的知識也容易掌握。在練習課上,像朋友一樣討論學習內容,走進他們的心裏,消除聾生和老師之間的界限,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如奪紅旗,看誰的紅花多,看老師給誰的笑臉多,互相批改練習題等這樣的形式,促進聾生的興趣和他們的自信心。亞斯貝爾思曾説“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其次,創設問題情景教學,激發聾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與本節課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如做遊戲,扮演不同的角色,是激發聾生的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聾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又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讓同學們扮演買和賣的角色,認識錢,並且會付錢和退錢,通過這樣同學們很快認識了元、角、分,這節課師生之間的關係都好像感到輕鬆和融洽,很快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又如:在教學“線段”的認識時,如果為了背出線段的定義是什麼,畫一畫線段,那不是難事,但線段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結合情景,感受線段,理解它的意義,使聾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養聾生的空間觀念,觀察想象力和探索問題的能力。所以,一開始用消防隊員滑鐵管引入,到最後從老師的家到學校的線路結束,整節課自始至終,由近到遠都與生活實際情景問題密切的結合,使聾生一次次,一層層地認識線段以及與線段有關的簡單問題。

二、設計符合聾生特點的實踐活動

聾生接觸社會的範圍比較窄,掌握數學知識也很少,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高”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身高,更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同學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互相比較,通過實際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教聾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位數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和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讀、寫數的法則,這樣的教學不但體現了歸納推理的過程,又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四、巧妙滲透環保。加強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應用題,如“三年級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學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後的紙千萬不能隨便亂丟,應養成講衞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這樣對學生也進行了環保和思想教育。

通過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幾點聾校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浮淺的經驗和看法,還有待和大家共同探討。

數學心得體會3

新學期開學了,因為我數學成績很好,所以,數學老師唐老師選我當數學課代表。千萬別以為當個課代表是叫人羨慕的事,其實做個課代表不容易,特別是做唐老師的課代表更不容易。唐老師做事特別嚴謹認真。做他的.課代表不僅要數學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還要一絲不苟地工作。就先説説工作吧,唐老師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大隊長,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作業本一定要按時交,才能及時批改。有一次,我上學遲了,數學作業本搬遲了。到唐老師辦公室時,我驚恐萬分,把本子放到唐老師辦公桌上時,不小心把本子掉在地上,灑了一地。唐老師看見我這狼狽樣子時説:“你看你呀,遲交不説,還把本子弄得亂七八糟。”我一收拾好本子就逃,害怕唐老師再次批評我。自從那次以後,儘管學校規定每天早晨8:00後到校才算遲到,我還是每天7:40就到教室了,早早把作業收齊,然後再按時搬給唐老師,唐老師對我的工作很滿意。直到有一天,班主任陳老師在班上宣佈每天早晨不得早於7:50到校。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忘了班主任的話,跟往常一樣7:40就到了學校。正好被班主任抓住,只好寫了保證書,保證以後不早到了,否則就把數學課代表撤掉。這件事促使我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按時到校,快速送好作業本。雖然數學課代表的工作很忙,但是我還是經常給同學們講題目。有一次,劉其耀問我題目,我耐心地講解了六遍,才把他講懂。王彬天天有題目問我,竟然考試時又問我,我只好給他一個錯誤的答案,以後他考試時就再也不敢問了。

做個數學課代表真的不容易。

數學心得體會4

《蒙氏數學》上週一上午,我們全園老師又一次接受了《蒙氏數學》的培訓。通過前段時間時間到五幼聽了一次《蒙氏數學》的教學活動以及第二次的培訓,自己從中央到地方領悟到了許多,從而也解開了自己在《蒙氏數學》教學實踐中的種種困惑,使自己對此教材有了更深刻地認識,對數學形式也有了全新的理解,現將學習後的心得體會談一談: 首先,我對開始部分的走線與線上遊戲有了新的認識,最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對走線和線上遊戲有些混淆,

帶孩子們走線時就開始玩遊戲,使得這個環節不但未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反而使孩子們的情緒更加浮燥起來,一發而不得收拾。通過觀摩和學習,我才逐漸意識到走線和線上遊戲並不時一回事,走線是教師帶領孩子們一邊聽着舒緩的音樂一邊進行腳跟對腳尖的`平衡行走,待孩子們靜下心來後再組織孩子們根據本次教學活動的內容玩不同的遊戲,而且上線的時候,要組織孩子們一排排有秩序地進行。在經過一次又一次地訓練後,孩子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走線和線上遊戲的常規。

其次,對每次活動的教學內容我都要認真的去備課,對於教具及孩子的學具、操作冊、練習冊的使用和操作都要熟練。剛接觸時,由於自己學得不夠紮實,準備的也不夠充分,使得在活動中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的輝映,有的甚至囫圇吞棗,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心要先把教材讀懂,於是就利用空餘時間把每個教學活動和與之相關的材料弄明白,就這樣,漸漸地我對教材熟悉了,上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孩子們掌握的也越來越好了。但對於一些內容還是不清楚,如:守恆問題、加減法板的應用、貨幣的應用等。在我對這些內容正處於迷茫的時候,幼兒園又組織我們進行了《蒙氏數學》的第二次培訓,這真是及時雨,我把這些困惑與老師請教,在老師的講解和點撥下,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內容的教法。我會盡快地將所學至用到實踐中,同時,我也有信心將這套好的教材在自己不斷學習、積累中運用得更靈活、更能發揮出它的教育價值。

數學心得體會5

作為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新教師,學校為了使教師迅速的成長,特地進行了師徒幫扶結對活動,我有幸和馬主任,羅曉寧老師結隊幫扶。在幫扶活動中,馬主任在各方面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現將一學期來的結對幫扶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雖然我有三年的教學經驗,上課的時候能較流利的把本節課的知識講授完,但就好像一個人在表演,我似乎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講課時不能面向全體學生,而且組織課堂能力也不是很好。在馬主任的幫助下,我有了很大的進步,讓我知道要搞好教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認真專研教材

對教材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每一句話、每一個概念都弄清楚,深入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難點,掌握知識的內在邏輯,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深入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出現的困難,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

2、多學習

記得有位教育家曾經説過:教師一旦今日停止學習,明日就將停止教學。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跟上課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觀點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所以平時應多參加培訓,多看有關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等教育書籍報刊,為自己充電。

3、多評課

"評課"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一種途徑,除了堅持跟班聽課外,每次聽完師傅的課後,應試着評一評。並能提出自己的教學設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上。師徒之間能相互切磋、相互學習,以求共同提高。

4、多動筆作為一名年青的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平時還應多注意積累勤寫教學後記,不斷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朝科研型教師發展。

5、要熱愛國小數學教學工作,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6、要狠抓常規,不放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明白什麼時候該寫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寫什麼。

7、新課程下要多培養班級小老師,充分發揮4人小組討論的'作用,智慧學習,團結互助。

8、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表揚,發揮學生的長處。正如一名教育家所説的:每個學生都是"才"。

9、要注意課堂教學中的方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重視學生的個人感悟。

師傅馬主任積累了很多的經驗,而這些豐富的經驗,對我來説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值得我學習。對我來説,是工作生活中可以收益的一筆寶貴財富。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將繼續挖掘這巨大的財富,並不斷運用於以後的實踐中去,繼續探索和積累經驗,立志求真,我們沒有完美,但是我們可以追求完美,從師傅的言傳身教中領悟教書的精神,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像馬主任一樣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優秀的數學老師。

數學心得體會6

通過5月22日和23日兩天參加進修學校組織的國中數學骨幹教師培訓,聆聽和學習二中李豔敏和李闊達老師的精彩講座,感覺自己受益頗多,兩位李老師用不同的風格為我們生動有趣地講解了“如何新課程標準,實現有效教學”讓我對整個國中數學課程標準及國中數學課程有了一個全新得認識,具體如下:

《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表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適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獲益,人人成長的教育。我感受到了新課標對於人的主體地位的尊重,要求教育工作者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主發展。

新版課標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更加全面、科學。“雙基”變為“四基”,在原實驗課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新增加了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這樣全面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整體把握,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本質: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

新版課標數學知識領域的表述更加系統規範。把原課標中的“空間與圖形”改為“圖形與幾何”,這樣表述與“數與代數”形式上更加一致,內容上更加科學。

新版課標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新課標從實驗課標中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為“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創新型人才迫切需要而當前教育中學生急需提高的素質,因為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好體現。

新版課標中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更加具體明確。新課標明確規定了各數學知識要點要求學生學習的程度,特別是對學生要求的目標行為動詞做了具體的描述。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更好地把握新課標的要求,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實施。

我們知道,學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式的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有意義的學習應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新知。而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情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機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下面談談我對學習《課標》後的幾點體會:

一是教學內容,多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才能有益於學生髮現,理解,探索和應用數學。注意從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這樣的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溝通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確就在身邊,現實生活的確離不開數學,從而消除了對數學的陌生感。

二是強調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使學生有權選擇他們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能力;三是內容強調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都是具有不同興趣,愛好,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承認這種差異。然後因材施教。

學習《課標》,我學到了很多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的許多理論知識。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是: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更多地在激發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充分展示數學的親和力,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原動力,是學生對數學有厭學到樂學,最終達到會學。

二、引發數學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問題,才會有反思,才會有思想,才會真正感悟到數學的本質和價值,也才能在創新意識上得到發展。

三、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和日常課堂教學行為緊密相關的,認真聽講、善思好問、預習複習、認真作業、質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這些學習習慣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刻意誘導,潛移默化,點滴積累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方能習以為常,形成習慣。

四、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教學中,件事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藴涵。這裏的恰當是指學習方法要反映數學學習的特徵,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適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學習數學的的重要方式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實驗、推測、計算),教師要注重啟發式教學,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教師講授給學生自主以啟發、動力、靈感、方向,學生自主給教師講授以反饋、分享、調控、反思。對學生創新認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數學新課標的理論知識,以後我會用這些理論知識去指導我的數學教學。

數學心得體會7

通過對《新課標及雙減政策下的教學》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現將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第一:對於20xx版新課標和原來相比,它的要求有哪些變化?在新課標和雙減下教學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也就是説以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

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優化我們的備課質量,挖出我們生活中的元素,加強學生的思考,驅動學生的學習,最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我瞭解到對學段的劃分從原來的三段變成了四段,我們應該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融合,豐富咱們的.教學模式,加強綜合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平時上課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單元式的整體教學,多利用單元式的整體教學模式。多利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來促進學生的思考,注重數學知識的生成。經過大量的探討和總結髮現:我們首先要創設教學情境,改變教學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創造教學情境?應該由生活中創造,也可能利用學科知識,或者利用我們的科學知識。藉助問題驅動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多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學科知識也是來源於生活而應用於生活。課堂隨着教學的理念發生了改變,教學的各個環節也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備教材到現在的用教材,課改下,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學習,多維度的去評價學生。我們要抓減負,更要抓備課,認真研究教材,把學生指引到哪裏去?這就需要我們細心的設計問題,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第二:新課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咱們的數學課,平時同學們反映出來都是沒意思,沒特點,但是新課標中加入了很多新的要求,這使我們固有的數學課堂變得有意思,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咱們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能力。陳老師強調,在新課標中,很多東西沒有變,而我們主要圍繞變的部分去研究。我們應該多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繫,這其實是自古以來都有的觀點,我們也一直在實踐的路上,但是這條路走起來還是比較難的,因為我們的學生缺乏發現問題的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以後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明確問題的導向,減少重複的、大量的、無效的作業。

第三:課標變化以後,對我們有什麼新的要求?新課標更強調課程學習主體化,主體學習情境化,情境問題內容化,問題內容數學化,數學問題理論化,理論問題應用化,主題學習反思化,這很符合學習的規律和認識。這與現在的新課標也相一致,理性認識必須有感性材料的支撐,所以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將發生變化,我們也更應該進一步瞭解我們教學方式的變化趨勢。

第四:以人為本,立德樹人,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在的社會對我們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要求老師是有個性的,有特點的,並且要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要有必備的品格和高尚核心素養的老師,只有這種老師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才具有整合教材的能力,所以我們老師也應善思獨立。課堂的主人現在不好當,我也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總之,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多看,多思,多想,多學,最終讓自己成為一位適應新課標下新型老師。

數學心得體會8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科學.它是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説,學好數學對於我們每個同學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國中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當時的數學學習:

1、課前認真預習.預習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得聽老師講課,通過預習,掌握度要達到百分之八十.帶着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去聽老師講課,來解答這類的問題.預習還可以使聽課的整體效率提高.具體的'預習方法:將書上的題目做完,畫出知識點,整個過程大約持續15-20分鐘.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將練習冊做完。

2、讓數學課學與練結合.在數學課上,光聽是沒用的.當老師讓同學去黑板上演算時,自己也要在草稿紙上練.如果遇到不懂的難題,一定要提出來,不能不求甚解.否則考試遇到類似的題目就可能不會做.聽老師講課時一定要全神貫注,要注意細節問題,否則“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3、課後及時複習.○寫完作業後對當天老師講的內容進行梳理,可以適當地做25分鐘左右的課外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其課外題內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課。

4、單元測驗是為了檢測近期的學習情況.其實分數代表的是你的過去,關鍵的是對於每次考試的總結和吸取教訓,是為了讓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師經常會在沒通知的情況下進行考試,所以要及時做到“課後複習”。

二、期中期末數學複習:

要將當時的單元檢測卷訂成冊,並且將錯題再做一遍.如果整張試卷考得都不好,那麼可以複印將試卷重做一遍.除試卷外,還可以將作業上的錯題、難題、易錯題重做一遍.另外,自己還可以做2-3張期末模擬卷。

三、數學考試技巧:

如果想得高分,在選擇、填空、計算題上是不能丟分的.在考數學的時候思想不能開小差,而且遇到難題時不能想“沒考好怎麼辦啊”等內容.在通常情況下,期末考試的難題都是不知道怎麼做,但有可能突然明白的那種.遇到這種題目要沉着冷靜,利用題目給你的一切條件進行分析,如這次考試有兩個空白的鐘,還有去年七年級期末的幾題填空.這些條件都對你的解題有很大幫助。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有充足的時間,將自己的速度壓下來,不是越快越好,爭取一次做成功.大概留35分鐘的時間檢查。

最終提醒大家:多做題有一定作用,但上課聽講、認真答題及提高準確率、總結經驗才是最重要的.還要將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當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此學習方法可能有一些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數學心得體會9

11月8日 我非常榮幸地參加“翻轉課堂”的培訓。在這裏我首先非常感謝縣教育局給予我們這麼寶貴的學習機會,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學習中我不放過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有關教育教學理念的講座,還是專業技術的提升,我都在努力地學習、勇於創新、自我完善,緊跟時代的步伐,下面將我所學、所感、所思做一簡淺的記錄。

胡小勇 教授的講座就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翻轉課堂的精髓在於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 於 老師是否願意改變,是否願意放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習慣?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 於 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先教後學,以學定教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客觀,認識長短;正確,科學定位;積極,激發動機;在推動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必須要先對 相關的 老師、學生、家長説明原因,並鼓勵他們嘗試用新方法來學習!

通過學習之後讓我明白翻轉課堂的一種類型是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觀看在線講座或上課內容,而把知識的內化過程放在教室裏,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它基本的操作流程是:先自主學習包括髮布學習指導、提供學習資源、在線輔導;反饋調整檢測包括學習效果、監控學習進程;調整教學策略包括總結提升答疑解惑、組織討論、引導提升。

通過學習瞭解到,“翻轉課堂” 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點:由於學生在家根據教師編寫的學案,自行觀看微課,消化新授知識。對於部分不能懂得內容,可以反覆觀看微課;促進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由於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各個學生所長,所學的內容也相對全面。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考慮的問題之多,解答問題之多方案,是相對全面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直接由教師“灌輸”給學生,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督促了學生先行學習教師編制的學案,自主的觀看視頻,再回到課堂上內化,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實現了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講解時針對所有的學生,對於部分還掌握不透的學生則照顧不周全。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反覆的觀看視頻, 相當於 老師講解了好多遍。實現了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方式。

當然,在 胡小勇 教授的精彩講座中也提到,翻轉課堂的實施,也是一項重大的使命和任務,畢竟還有諸多現實的因素需要外面克服。如: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優異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的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長期以往,沒有當初的積極性去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用心琢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的。

翻轉課堂——明理念、學方法、巧設計、堅持做;這種新型的,高效的,科學的,進步的教學模式一定會給我們的課堂注入全新活力!

數學心得體會10

20xx年3月12日,星期四,我們到塔城市五校觀摩了嚴聰穎,吳建紅和戴姣華三位老師的3節國小數學“以生為本”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展示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就此,談一談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體會。

第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

在這3節課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如:嚴聰穎老師講的數學廣角—搭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有幾種方法,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找出了五種不同的搭配方法,並會用簡單的符合或數字代替,一目瞭然,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既動手又動腦。

第二、自主探究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3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生為本,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如:你有想説的嗎?把你找到的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可以嗎?……讓學生自己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充分體現了“做中學,學中玩”,愉快地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主要學習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活躍起來,達到師生互動的課堂效果。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主要學習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活躍起來,達到師生互動課堂效果。

又如戴姣華老師講的“百分數的認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感悟、使學生實現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飛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數學的價值,數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聯繫,讓數學課堂活起來,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後,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鑑,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鑑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本次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展示自我的平台。

數學心得體會11

當寫下主標題的時候,自我感覺今天的話題似乎有些過大了,但再寫下副標題時,我覺得必須這麼寫,唯有這樣,方能激起家長和孩子們的共鳴。

經常有家長朋友問我:“如何才能學好數學?刷題是不是一定能讓數學有進步?數學成績就會有提高?”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想對家長們説的,要理清兩個概念,數學與數學成績不是同一個概念,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而數學成績只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標準,甚至有時還不能算是最恰當、最合理的衡量標準。再回過頭來談刷題問題,刷題對於提高數學成績有沒有提高呢?理論上説肯定是有一定的效果,有些學生就從刷題中嚐到了甜頭,通過刷題,見識過了大量的題目,可能在某次考試中正好考到了,成績的提高自然也就成為了必然。可我想説的是,通過刷題的方式來提高數學成績並不太可取,先不要説大學聯考、會考這種大型的考試,就是目前我們全區的統考試卷也正在逐步推進選取改編題、原創題,想通過刷題的方式來碰到原題的概率已經越來越小,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是概率為0的事件。另外,我還想説的是分數的提高和數學的進步並不是一碼事,有家長肯定會問,我們孩子的數學分數提高了,難道還不是數學有了進步嗎?家長們,考試分數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説:試卷的難易程度,學生的答題狀態等等,分數有時很具有偶然性,不能簡單地就從孩子的數學分數上來判斷數學的進步,你要看孩子是不是從心底萌發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數學上是不是學會思考、歸納、總結?我以為,這才是數學學習的本質。

一直以來,我並不希望我的學生去刷題,因為我個人就不喜歡刷題,我總認為,刷題會讓學生誤入歧途,錯誤地以為學數學就是刷題,把對數學僅存的那麼一點興趣全給抹殺了。我記得特別清楚的就是,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曾經説過:“對我來説,數學是瘡疤,數學是淚痕,數學是老寒腿,數學是股骨頭壞死,數學是心肌缺血,數學是中風……當數學是災難時,它什麼都是,就不是數學。”在小崔眼中,數學竟是如此的不可愛、不可親、不可近,其實那是對於數學極不公平的評價,數學真的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並非是想象中的枯燥乏味、死氣沉沉。另外,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信息交流可謂是分分鐘的事兒,動不動就可以建一個題庫,數學題目是浩如煙海,僅靠刷題不去思考、歸納、總結,能刷得完、刷得盡嗎?刷題是以犧牲休息時間為代價,犧牲健康為代價,這樣的付出與回報等價嗎?題海茫茫,回頭是岸。

工作至今已有23年,我一直在思考,我應該教給我的學生什麼樣的數學?我的學生若干年後想起數學,是不是也如小崔所形容的那般痛苦,如若那樣,就算考出再高的數學成績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學生學習數學不只是為了獲得相關的知識,贏得更高的分數,終極目標應該是為未來發展、終身發展服務的,是要通過數學學習接受數學的精神和思維方式,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智慧,從而提高思維能力,陶冶情操修養,並能將它們遷移到未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讓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當前,教育的評價並沒有將若干年後孩子們的“幸福與否”納入評價視野,任何對學校、教師的評價、評比都是立足當下的,都是短視的,而且往往是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無力去改變教育的評價機制,但我可以改變我自己,我必須要沉下心來思考數學能給我的孩子們當下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隨着時間的流逝和經歷的沉澱,當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年,再來看看這些我曾經教過的學生,我教給他們的數學在他們的身上又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跡?

基於以上想法,我提出了“聽説讀寫看畫”課程。起初,聽、説、讀、寫、看、畫並非是同時提出來的,也是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慢慢累積起來的。

早在20xx年,那會兒,我還在姜堰區實驗國中工作,我就在所教班級試行學生小講台活動,給學生提供機會和平台,放手讓學生講。我教的學生畢業後,反饋給我這樣的教學方式他們非常喜歡,教學的效果也非常好,這就更堅定了我做下去的信念。

與學生小講台同期進行的就是指導學生寫數學論文,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歸納、總結,學生的寫作熱情比較高漲。特別記得一個叫“李秋韻”的小姑娘,還專門送了一本她寫的數學小論文集給我,這個小姑娘不僅自己愛思考,還發動家人一起探討數學難題,她對數學的那份熱愛和興趣遠遠超過其他學生。就是這個小姑娘,七年級時參加時代數學報組織的數學文化節活動,榮獲一等獎,被邀請去南京參加時代數學報組織的夏令營活動,也正是這個小姑娘,讓我更加認識到寫數學文章對於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後來讀了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讓我對傾聽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文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話,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説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學生後來就會奮起投出更好的球來。這樣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認為應當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基本。真實的傾聽,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更是師生之間互相“傾聽”生命內在生命尊嚴。傾聽不僅僅影響孩子們的當下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們的未來生活有着着重要的意義,具有傾聽能力的人,才可能會有好的人際關係,才能與人很好地溝通合作。傾聽是一種能力、一種素質、一種習慣,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是學習的需要,更是學生今後學習、工作和生活必備的能力之一。

有段時間,思維導圖紅遍大江南北。我學習了以後,發現這對於知識的結構化、系統化很有幫助,我就嘗試着指導孩子們畫。思維導圖是個有點玄乎的名詞,感覺和腦科學很有關聯,我和我的孩子們所做的一些實踐與之還有較大的差距,因而就把我們畫的稱為知識樹。之所以當初命名為知識樹,覺得比較適合國中的孩子,更何況叫什麼不重要,關鍵看內容。學習完每一章節,我都會指導學生去畫知識樹。有時候在學習某一節內容時,我也會讓學生以知識樹的形式來歸納、總結,這樣更有利於碎片化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讓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在腦海中形成最清晰的記憶,而不是像一盤散沙。針對學生每一章畫的知識樹,我們還專門設有知識樹的頒獎和傳遞儀式,每章的知識樹,我都會和學生一起,挑選出6—8名一等獎,8—10名二等獎,10—12名三等獎,挑選的標準先看知識涵蓋的範圍,再看整個知識樹的分佈以及畫面的色彩和美感等等。對於獲獎學生,我們還會頒發獎品,獎品從何而來?當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畫得不認真的自然就是獎品的貢獻者,通常一等獎是價值五元左右的小禮物,可自己手工亦可去買,二等獎是價值3元左右的小禮物,三等獎是價值1元左右的小禮物,如果所有同學的知識樹都畫得非常好,挑不出或挑不全送禮物的同學,那所有的禮物就全由我來贈送,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畫知識樹的積極性,知識樹的質量還是相當高的。與頒獎儀式同時進行的還有我們的知識樹的傳遞儀式,什麼意思呢?不是有部分學生知識樹畫得不夠好,還準備禮物送給獲獎同學的',對於這部分同學他就會在頒獎儀式結束後由獲獎同學親自將自己的知識樹傳遞給他,算是對他贈送禮物的回報,然後這部分同學對照獲獎的知識樹,自己也仿照着去畫,規定好上交的時間,有專門的同學去收穫獎的知識樹和仿畫的知識樹,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讓知識樹畫得不好的學生多了一次鍛鍊的機會。通過以上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對數學濃厚的興趣,讓他們知道,原來學數學還可以這麼玩!

再後來,隨着泰微課在我們泰州地區的興起,我又萌生了將泰微課引入數學學習的念頭。泰微課網站上的資源豐富,名師薈萃,藉助這一平台,課前備課時,我會結合教學設計,到網站上下載與本節課相關的一些微視頻,課堂上我就會播放微視頻,引導學生前引後連、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歸納題型,注重知識的拓展提高。除了課堂上讓學生看泰微課,我還會鼓勵學生每天抽出時間,登錄泰微課網站,搜索當天所學內容,讓學生去感受不一樣的精彩,指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觀看不同的微視頻,如學習優秀的學生就要求他們多觀看一些解題指導類的視頻,注重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拓寬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中等的學生讓他們多關注應用型問題,中等生的閲讀理解能力不算強,這對數學學習有一定的影響,這部分學生往往無法獨立地把實際問題構建成數學模型來解決,需要點撥,藉助泰微課上相關的視頻,有意識地加以訓練,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能課堂上學習的內容他們還沒有消化,則建議他們觀看與課堂重難點相對應的一些視頻,每個微視頻都設計了相配套的練習和答案,學生觀看視頻後,是否理解了學習的內容,視頻後面緊跟着的四個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檢測,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除了讓學生羣覽泰微課網站中的微視頻外,我還會根據本班學生數學學習狀況、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錄製微視頻,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為了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我還會推薦一些數學元素的電影讓孩子們觀看,這種“以趣促學”的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動,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使學生向“會學習、會創新、會開拓”的目標靠攏,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看過數學電影后,我還佈置學生寫觀後感,既看了又寫了,兩全其美。

至於閲讀,是受新教育實驗的啟發,新教育實驗是由朱永新先生倡導的,我是先生忠實的追隨者,先生很多關於教育的思想都在為我指引前行的路。先生特別注重閲讀,營造書香校園就是新教育實驗提出的十大行動之一。那時候,閲讀還更多地指向文科學習,數學閲讀還是非常罕見的。我最初提出數學閲讀時,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覺得我是要別出心裁,故意吸引他人的眼球,這其中也包括我的一些學生,他們認為閲讀應該是語文和英語的事兒,數學根本不需要閲讀。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開始逐步意識到數學閲讀的重要性,象我們姜堰地區還特別推出“大閲讀”活動,進一步證明了理科學習同樣需要閲讀。

正因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我積累了這麼多的素材,20xx年那年,我在閲讀課程類書籍時,看到了一個名詞:課程整合,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以上的探索不正是課程整合嗎?所謂課程整合就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學生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聽説讀寫看畫”課程也就由此應運而生。下面,我來具體解釋一下“聽説讀寫看畫”的內涵,“聽”是傾聽,傾聽就是認真細心地聽取,學會傾聽是學會學習的標誌;“説”是表達,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學會表達,二是學會數學地表達;“讀”是數學閲讀,閲讀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數學閲讀,專指數學課本閲讀,二是課外數學閲讀;“寫”是數學寫作,寫作是運用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內寫作,指學生將每節課的收穫及疑惑寫下來,二是課外寫作,如:數學日記、數學小論文的寫作等等;“看”是看與數學相關的電影和泰微課,泰微課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而專門製作的微視頻;畫”是畫知識樹,將知識可視化,用關鍵詞、文字和連線等把一節課、一章節的知識甚至一本書的內容“梳理”並“壓縮”成由關鍵信息及其聯繫所組成的一張圖,幫助學生從“井底之蛙”式的學習,轉向“高屋建瓴”式的學習。“聽説讀寫看畫”課程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和終身的發展。“聽説讀寫看畫”課程整合了數學、語文、美術、人文、社會等多種課程資源,讓孩子們對每天的數學課堂充滿了驚喜和期盼,在培養孩子們數學思維品質和數學精神的同時,提升孩子們對於未來發展、終身發展有用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我傳遞給學生最多的觀念就是學習數學一定要學會思考、歸納、總結。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僅僅是數學學習,無論學什麼都需要思考、歸納、總結。為了引導孩子們學會思考、歸納、總結,我推出“聽説讀寫看畫”課程。為了能讓孩子們毫無顧忌地行動起來,我又推出“石老師保險公司”業務,公司的承諾就是誰敢來投保,就能保證你把數學學得好,但本公司不接受金錢交易,我的保金只有兩樣,一個是一年的錯題集,另一個是一年的數學日記,如果你能堅持認真整理了一年的錯題集,認真寫了一年的數學日記,而結果一年後你的數學成績還沒有長進,那石老師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無償為你補習數學,直至你的數學成績讓自己滿意為止。學生對這項業務很感興趣,但真敢來投保的孩子並不多,認真堅持一年,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這需要恆心和毅力,真有這樣的恆心和毅力的孩子怎麼可能學不好數學呢?我當初推出這項業務,豈是信口開河,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把握的。

今天,之所以會洋洋灑灑地談這麼多,還是緣於我學期結束佈置給孩子們的寒假作業。我的數學寒假作業就是一二三四五,所謂一是看一部具有數學元素的電影,我提供了一些數學電影供孩子們選擇,如死亡密碼、美麗心靈、心靈捕手、費爾馬定理等等;所謂二是畫兩張知識樹,一張是這一學年所學習的八上所有知識再加上八下新學習的第七章和第十章的內容,另一張是預習的八下二次根式,將預習內容繪製成一張知識樹,共計兩張;所謂三是寫三篇數學文章,第一篇是讓孩子們談談在過去的一學期中,自己在“聽説讀寫看畫”六個方面有哪些進步?新學期對這六方面有哪些建議和意見?第二篇是讓孩子們寫數學電影的觀後感,第三篇是孩子們數學閲讀後寫一篇讀後感;所謂四就是讓孩子們從《數學閲讀精粹》這本書中挑選四篇文章閲讀;所謂五就是將這一學期以來所有的錯誤再精簡、壓縮,整理成五張紙。這其中要求學生所寫的三篇數學文章,和學生們約定好了,字數必須在400字以上,這其中第一篇文章必須在2月10日前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我郵箱。

今天是2月11日,在孩子們上傳第一篇數學文章的過程中,我有着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感動。也正因為太多的感慨和感動,才催生了今天的這篇隨筆。還有幾天就是狗年了,藉此機會,一是要感謝我們所有的家長,截止2月10日,我們全班65名學生,有63名學生上傳了自己的文章,感謝所有家長對於孩子寒假學習有效而有力的督促;二是要感謝我們所有的學生,這次的數學文章是老師感覺這半年來,質量最高的一次,這和家長們的督促肯定分不開,但更和你們的認真對待息息相關,態度決定一切,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今後的一段時間內,我會陸續將孩子們的文章通過我的微信公眾號發表出來。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的丁梓軒先將文章上傳給我,然後又對文章進行二次加工和修改,修改後又再一次將文章上傳給我,這足以説明梓軒對待數學文章的認真和重視。另外,還有楊哲琪,小姑娘在數學文章裏寫道:這一年一共寫了101篇日記,並非每一篇都那麼完美,但我傾盡了全力,我嘗試着每一次的創新與挑戰,我問心無愧……,孩子們,請相信,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

數學心得體會12

這一學期的拓展課是“高中數學思想學習的方法好研究”。老師最少的題量為我們分析講解最典型和常見的題型,幫助我們擺脱題海之苦,提高數學成績。

通過本學期拓展課的學習,我能大概瞭解、掌握了部分的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多層次、多角度、多交叉、多廣度,深度上對知識加以拓展和提高,並且能在平日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所拓寬和發展,對課堂內容知識的歸納,總結,梳理等方面有進步,培養了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好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的同時,對一些在課堂上或是平時不懂、迷惑的地方進行探討,更好地加強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數學思想中的“分類討論”,“函數數學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參數問題”等有了深一步的研究好拓展,便於讓我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加以應用和解答。臂如:①對於參數問題的'學習,我們通過學習不同的例題,通過研究、分析得到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與途徑——分離參數,變換主元等常用的解題方法。②對分類討論這一問題的研究: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存在不確定的元素及公式,概念的分類……,並研究了基本步驟等等。

總之進入高中以後,數學學習的方法好內容都有了很大轉變,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時消化吸收新知識,複習鞏固舊知識也成了我的困擾。但通過此次學習,我發現數學學習其實是有徑可循。對於一些問題要予以歸納總結,並作一些相配套的練習,以達到鞏固效果。一學期來,我收穫了很多,尤其在學習方法上有了系統的概念,能夠更好地高中的數學學習。

當前高一數學教學方面存在着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上沒有擺脱國中階段對數學學習的認識,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由此提出了幾點看法和做法。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高一年級的一年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鑽研教育教學方法,以及與廣大同學的接觸交流,瞭解到許多學生甚至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項體會。

第一、高一年級的學習階段標誌着學生學習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學習的方法上,學習的認識上,學習的深度上與國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完全不同,但是從學生的角度講,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學生自認為國中數學成績不錯,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輕鬆地完成數學課程學習,上課也好,作業也好,時常不認真對待,馬虎應付,主動性差。真實的情況是,高中數學學習不僅僅是把國中知識再加熱,而是從一個更新的角度的學習,把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的學生的知識,從理解聯繫的角度更新詮釋,進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使學生脱離機械記憶的層面,開始學會在邏輯思考的前提下用聯繫的觀點來看問題。

第二、對學生來講,國中的數學學習的機械記憶方法,存在着學習的慣性,依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一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仍然停留在單純的機械記憶的層次上,難以適應高中的數學學習,很多學生對我講,平時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背,記數學知識,可考試成績還是不見長進,不知道為什麼?顯得很苦惱,學習的興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體會到,高中數學教師除了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責任是逐漸誘導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其自覺或不自覺走到高中數學教學所要求的軌道上來。

通過教學實踐,我個人認為:

第一、高一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邏輯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為教學目標,為高二時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外知識加強相關的知識模塊教學。

數學心得體會13

在忙碌的工作中進行着網絡培訓,我的感覺是辛苦着、也收穫着。通過遠程研修自己的基本業務能力全面的提高,對於今後的發展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我就個人網絡研修學習活動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本次網絡研修讓我“在交流中學習”、“在互動中成長”。

雖然是忙裏偷閒,學習的時間不算多,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像,認真進行論壇發帖和回帖,堅持做筆記。大量的案例,課堂實錄,專家點評都深入淺出的闡明瞭理論和實踐,專家的真知灼見與精闢見解,同行的精彩點評、交流與感悟,讓我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但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同時也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方式和觀念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在此次培訓中不但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學有所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通過發帖和回帖,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本次研修促我們“與時俱進”,跟上這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

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的惰性越來越大。走上講台,拿着教案和教材,總覺得有這兩樣法寶就行了,把知識講好,讓學生聽明白、想明白,考試學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及了不起了。通過這次學習,瞭解了很多除了數學專業知識以外的教育教學技術手段,這是在以往的

遠程培訓從未接觸的新知。以前總是看別人用多媒體,用電子白板,什麼PPT,什麼FLASH,覺得想看電視電影一樣,總覺得這對教學沒有多大的益處,這次學習,通過聽講座與自己的課堂嘗試,從孩子們的聽課興趣與思考熱情中明顯感受到了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學習與掌握的重要性。通過教學手段的嘗試與改進,孩子們對數學課堂更期待了,對我這位數學老師也更尊敬、更崇拜了,我的數學課堂更豐富多彩了,而且那討厭的粉筆灰也少吸了很多。

三、本次研修讓“資源共享”,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資源與素材。

這次研修,每位學員都至少要上傳一個資源,每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發揮我們廣大學員的集體力量,資源就豐富了,素材更廣泛了。我們都是第一線的教師,我們提供的資源更便於操作和使用,更貼近教學的實際。由於要求的原創性,大家提供的資源不會出現雷同或抄襲,這就更好地督促我們學員更要認真學習,認真思考,把最好的資源及素材提供給大家共享,讓這個共享更有實質的意義。

總之,在這次研修中的收穫滿滿,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絡研修中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使用優秀教育資源的能力及使用先進教育教學手段的能力,同大家一起在網絡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與我的孩子們共學習共成長,做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

數學心得體會14

4月2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門學科的課程標準。當天就算沒有成為熱搜第一,也刷爆了朋友圈,新修訂的數學義務課程標準讓我們感受到與20xx、20xx版明顯不同,聆聽史寧中教授解讀,引發對後續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修訂後課標精神諸多思考。其中史教授提到了教學不僅要有結果性目標,還要關注過程性目標,需要學生參與其中。對此非常認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活生生的人,面對每一個學生,教師需要思考教學實施中每個環節學習目標是什麼,讓學生經歷怎樣的學習活動,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給予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數學的活動經驗,因為有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可以更利於學生直覺的培養,學好數學。

在講座中,我們還需要關注史教授提出的新的話題或者説是之前被我們忽略的數學思想,如代數推理、抽象結構、加法模型、尺規作圖、數的表達、幾何直觀等。講座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這些核心概念、核心詞史教授也只是概要性的描述和解讀,課標修訂再具化、專家講解再細緻,能否真正落地實現,還在於每一位一線教師的.理解與認同,平日常態教學開展。所以,今天的講座為一線教師進一步闡釋了課標修訂的意義與價值,課標的變化之處和教學建議,明確指出教師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加強一體化設置,促進學段銜接,提升課程科學性和系統性。課標的學習為教師今後教學指明方向,但因為修訂後的課標有較大的變化和要求,對教師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絕非一、兩次講座就能實現教學的改變。修訂後的課標必然會帶來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身為教師,不可能置之度外,而是需要順勢而為,積極投入其中,有所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師者,更需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助力。

數學心得體會15

創新教育是指更新觀念,把創新素質的養成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結合起來,從不同層次、不同方向、不同內容上採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貫穿於素質教育實施和每一個學生個體成長的全過程。可見,創新教育是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是我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幾點體會:

一、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的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路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認知和情感密不可分,教師本身的情感現狀,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使課堂上出現某種心理氣氛,當一位有威信的、受到學生尊敬和喜愛的教師走進課堂時,學生就會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反之,學生的心理就會蒙上一層陰影,情緒就相當低落。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中規中矩的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是一種機械化的學習,久而久之對數學就喪失了興趣和信心。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主動性的心理特徵,就是積極地開展思維活動,真正的“課堂氣氛活躍”是指學生思維活動活躍,而不是表面熱鬧。烏申斯基説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恰當創設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創新意識就會孕育而生。例如:在講“平行線的判定”時,可以提問:“如果有兩條直線,這兩條直線是不是平行線?如何作出判斷?”教師同時在黑板上畫出兩條看起來不相交的直線,讓學生作出判斷,學生可能會不假思索的判斷為平行線,教師再提出疑問:“能肯定地説這兩條直線是不相交的直線嗎?我們現在看到的部分是不相交的,但能肯定在遠處也不相交嗎?”這一問便使學生陷入思考,學生會對自己先前的判斷產生動搖,看到了單憑定義去進行判斷是困難的,由此激發思維的積極性,自覺去探索判斷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

三、把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而大部分學生因看不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而失去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於抓住日常生活、生產的點點滴滴,構建基本的數學關係,使學生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解決數學問題其實,實際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課本中的知識來解決,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