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文萃谷 2.46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講座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講座心得體會(15篇)

講座心得體會1

在聽這個講座的開始,教授就告訴我們一句話:^感興趣就能寫好^。是呀,什麼事情都是從興趣開始的,寫作也不例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培養協作的愛好,相信我們能寫出最完美的文章。

提到文章,教授給我們談了談他寫小説的感受,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小説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寫一種距離,一種心靈的距離。這種距離一定要是一種折線,跌蕩起伏,這樣的小説才有活力。而且小説本事就是測量過程,把一件事及相關內容敍述出來,距離的難度障礙越多,小説的情節越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個創造性的故事,超乎他人想像。

小説靠語言測量,由此可見優美細緻的語言對文章的重要性。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抓細節,可以説小説的成分的關鍵是細節,它就同一個小數點看似無關緊要,但如果把它放在數字中,它可以改變一個是數字的命運。小説的人物帶着故事走,主要刻畫的是一個人的品質,然後為着人寫事,細節就是人和事連結,通過一個人的細節引出事例或由一個事例的某個細節推出人的品質。再説語言,它是文學的血液,作家的武器。小説是由漢字構成的,但漢字有它的排列順序,按某種順序排列的不同,也許效果會截然不同,這就需要優美的語言,一個好的修辭在句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寫一個小孩,我們可以説一個小孩,但如果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可寫成一個天時般善良的男孩^,這樣人物就更顯生動,形象更加豐滿。

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這話一點也不假。小説是一種藝術,因此寫作時一定要符合生活邏輯,這就得使我們在寫時一定要對事物瞭解,再加上一定創造,只要這樣,寫作才會事半功倍,那麼還需要寫什麼才會成功呢?我們寫人的品質不要直接用詞誇讚,要寫事例,由事實證實以後才會有深度,有厚度,多疑,通過幕後的東西引出表面,才光輝不顯空洞。除了上述,還要把握一個原則:有意義。任何事情都是因為有意義才值得去做,試問一個沒有意義的事例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嗎?

寫作要新穎,深刻,要讓別人感動,我想這應該就是寫作成功吧。文學靠閲讀,學習。生活及方方面面的積累,所以我們要留心觀察,處處體會。還是那句話:興趣+積累+創造=寫作祕訣。

講座心得體會2

講座圍繞“保持良好心態,做情緒的主人”這個主題,講座開始,李教授與大家互動做了熱身活動“愛的鼓勵”,活躍了全場的氣氛。講座中,李教授圍繞心理健康的內涵、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如何調控情緒等方面,旁徵博引,侃侃而談,用豐富的案例、生動的圖文、幽默詼諧的語言闡述了“自己才是情緒的主人”,講座氣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紛紛提問,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導同學們運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態,做情緒的主人,做一個幸福的人、快樂的人、和諧的人。雙方互動良好,同學們積極性很高。

通過聽這次講座我們都從中瞭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調節自己的心態,學會要怎麼去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首先我們知道大學生存在交際困難,對網絡產生過於強烈的依賴性,自我意識,學習與生活的壓力,情感困惑和危機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就必須學會正確的處理。

學會調控情緒很重要,其實情緒如四季般自然地發生,一旦情緒產生波動時,個人會表現愉快、氣憤、悲傷、焦慮或失望等各種不怎麼做情緒的主人同的內在感受,假如負面情緒常出現而且持續不斷,就會對個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如影響身心健康、人際關係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緒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讓壞的情緒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聲來;或者是讓自己一個人呆一會兒,慢慢平靜下來。聽一聽音樂看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還有就是我們應該多交點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話,應該多和他們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簡單的一起出門逛逛,還是別的,多談談心。脾氣需要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變自我情緒,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銘或對自己説一些自我肯定的話,以激勵自我。

另外要讓生活豐富起來,可以挑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個人神采也就不一樣了。還有我們要記住每個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時期,要放寬心,每個人都是這樣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幫助,我們都會走出那段時期的。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

我們要學會用這些方法來幫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態,控制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學了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認為學習這門學科是很有必要的,讓每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斷完善自己,學好這門知識將助人也自助。現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在日常生活裏,我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衝突發生時,我們常常陷入悔恨,自責或是指責他人及環境的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比如:與同事之間在工作上發生一些摩擦有時候各自都認為無道理或是沒必要,但就是因為誰也放不下面子,誰也不搭理誰,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氣氛很是緊張。現在我不斷在學習中成長,能以平和的心態去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二、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帶有情緒,這種情緒都被認為是負性的情緒。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環境裏不允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發生,或會面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這時我們會無力去面對,在不經意間,就毀壞了辛苦建立的一段關係。比如:對“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這類情緒的發生,在很多時候是避開它,一旦不小心觸犯了它時,就會不知所措,要麼被“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許多事後讓我後悔的事,經過成長後,我才發現我的這種對於憤怒的態度及做法,完全是因為對“憤怒”缺少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致,以為“憤怒”是一個凶神惡煞似的壞東西,現在才知道我的這些“憤怒”的價值觀來源於父母,由於父親的脾氣很怪,很小時的我常常看父親的臉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則捱罵,我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經驗裏學習關於“憤怒”和“膽怯”的知識的,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甚至把我的這種經驗中學習的知識又重複於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們要培養足夠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為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在中國這種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卻從來不會,不具備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比如:許多家庭,父子(女)之間,母子(女)之間,他們無法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就因為他們之間不能視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談。導致許多家庭都把責任歸咎於孩子身上,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問題。這就説明了一個問題,即“能力”缺乏。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講座中有一節內容使我感觸很深,題目是《別讓家庭生病,孩子吃藥》,説的是學生成長環境對學生心理活動的影響和人格形成的關係,並關係到一輩子的幸福生活。書中的一首小詩特別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刻,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諷刺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讚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友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愛。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性格、個性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教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有利於健康成長的環境。

講座心得體會3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職業生涯開始的第一步,與個人職業發展息息相關,本學期我有幸聆聽了前程無憂論壇組織的一場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好領悟,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我以後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談談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古往今來無數航海家都是憑着他們的毅力和一張地圖完成他們漫長而艱難的旅程。我們的人生路上要經歷許多的風浪,就好比揚帆遠航,如果盲目的在這片大海上飄蕩,這樣的遠航永遠都看不到彼岸美麗的風景。我們身邊有無數的身影,在人羣中徘徊,他們沒有目標,只追求一時的滿足。職業生涯規劃,是我們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第一步,就如同為我們的人生畫一張地圖,讓我們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有一個奮鬥目標,然後向着這個方向,在這張地圖的指引下,為實現目標而奮鬥。

職業生涯活動是將伴隨每一位就業者甚至是每一個人的大半生,要想能適應現今社會的需要,要想在一生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最大化,要想在實踐中達到成功的彼岸,認清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明晰目標是撬起成功人生的支點。因此,確立科學的職業生涯目標,是職業生涯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職業生涯開發是人生事業獲得成功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是目標的確立,有個幅度問題,幅度太寬,就難以實現,要將目標細化到能夠輕易實現和達成,聚焦於一點。在當今時代,職業生涯開發不僅對人生目標的實現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一個人的職業穩定性更為重要。

職業是人的生活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着個人的整個事業發展,影響着個人的家庭幸福程度。它不僅是謀生的手段,它也應該給人們帶來最大的精神滿足。它不僅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且滿足個人潛能發揮自我價值的實現。職業生涯規劃使我們瞭解只有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完整地規劃,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會被社會淘汰,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在聽本次講座前,我對職業生涯的理解就是一個人的工作的經歷。現在才對職業生涯有了個新的認識。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繫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願望等的連續性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一生中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簡單的説,職業生涯就是一個人終生的工作經歷。一般可以認為,職業生涯開始於工作前的職業學習和培訓,終止於退休。我覺得,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跟他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着密切關係。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説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的,擁有壓力和挑戰、更要切合實際的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一種設想。本次講座給出了一個職業規劃的大綱,職業生涯規劃的實現,首先要給自己做一個職業生涯座標;然後,要進行職業方向和總體目標的設定;最後要進行社會環境和職業環境的分析生涯設計。

工作多年以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順勢而為,並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適合做什麼,需要做什麼,想要做什麼。不過多年的工作經歷也給了我一定的經驗,從現在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還為時不晚。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可以自我感知,也可以通過前人積累的方法來測試,畢竟人的感覺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東西,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檢測出的。比如通過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瞭解自己的興趣,就比我們自己感覺要可靠的多。今天我們可能感覺自己喜歡唱歌,過一段時間又可能感覺自己喜歡錶演。雖然這兩個興趣並不矛盾,但是如果太多這樣的興趣,就會讓人無所適從,就會覺得做這個也行,做那個也行;或者做這個不合適,做那個也不合適。對於我個人來説,首先要規劃的是我的時間,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就容易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今天的事情推給明天做,我也經常如此。我覺得這是我第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是我必須改進的地方,在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好的,所以,要把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時間安排好。再來就是要有自己的目標,確立好自己的目標,有助於自己的學習,制定好自己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把自己武裝起來,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通過這次職業規劃講座,也讓我知道了,我自己的職業性格。通過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我是屬於實用性的,我也一直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相信,那樣我的職業路上會走的更遠,更高。心態決定成敗,想要有一個好的職業生涯,首先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確自己的定位、避免不必要的掙扎。路不一定要規規矩矩、死板地走下去。人不能活在沒有夢想的世界,尤其是年輕人。人生短暫,青春更是稍縱即逝。但是光會做夢是不行的,光想不做,夢永遠是夢,想象永遠都只是“空想”。

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之上,還要重新認識社會,認識社會分工。有人認為社會是簡單美好的,有人則覺得社會上很複雜很亂。這些固有的意識阻礙了我們對真實社會的認識。真實社會有龐大複雜而又具體的分工,而許多分工只有它們的從事者才知道具體做什麼工作。因此,我們切不可望文生義,憑空揣測某種分工做什麼工作。這樣,當我們去進入這個分工後,發現完全不是自己原先想的那樣,那就後悔莫及了。因此,在我們打算從事某個行業之前,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可以利用的渠道去了解這行業的具體情況。第三個感受是隻有工作和興趣有一定的耦合度,才能工作得快樂,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不僅要有對工作的規劃,也要有對生活的規劃,因為職業活動也是一種生活,所以職業生涯規劃中不能缺少生活規劃。而説到生活規劃,卻又不是個簡單的事。一般來説,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工作、職業的的影響,所以職業生涯規劃中生活得那一部分,得參照職業來規劃。這一部分規劃中,我們還要清楚自己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如何處理生活與工作間的關係等,而這些,又同樣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就所列舉出的這些來看,我覺得做好一份職業生涯規劃,不亞於完成一件大的工程項目。職業生涯規劃,也是影響到一個人一輩子工作、生活的。所以,我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它是複雜的。計劃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於其具體實踐並取得成效。任何目標,只説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所以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具有極強的可行性,考慮到多種情況,對於每一種情況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和辦法。

綜上所述,一份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個人來説,應該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能夠評估目前的成績,也可以説是對目前的自我評價。

二、幫助確定職業發展目標,我們通過自我評價、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路線,正確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

三、有助於幫助抓住重點,職業生涯規劃能讓我們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緊緊抓住重點,增加我們成功的可能性。

四、能讓我們努力奮鬥,很多時候,當規劃具體時,我們每做出一份努力,都能看到成績。所以,職業生涯規劃,有助於我們為目標而努力奮鬥。

五、有助於個人潛能的發揮,當我們擁有一個規劃後,就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實現規劃的努力上。這個時候,我們會逐漸發揮出一些潛力,在不斷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潛力會發揮出來。

講座心得體會4

8月15日—17日,我有幸學習了洪成文、康迎春、施皓耀幾位老師的教師成長系列講座,受益匪淺,感觸頗多。北京師範大學洪成文教授從教師自身出發,就教師激勵以及如何激發教師職業動力進行了講解;優秀骨幹教師康迎春老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就學生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學生(理念、手段、評價、激勵)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彰化師範大學數學系施皓耀教授從教學角度出發,就課程設計與實踐,如何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興趣進行了細緻的講解。

這三場講座引發了我對教師自身以及如何做一名好老師等方面的思考,讓我深受啟發。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感覺我們的職業動力更多的是來自於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和敬畏,只有幹一行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最重要的,就像康迎春老師説的那樣,愛不僅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能力。對學生要有大愛之心,只有用愛澆灌的孩子才會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讓他們都受到重視,都能在一個平等、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成長,讓學生既成人又成才。另外,我們的課程設計也要以一個獨特的角度展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中心,讓學生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這樣才能達到我們課堂設計的目標和初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感覺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教師,我就要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不斷地學習、“充電”,給創造學生更加理想的課堂和學習環境。

講座心得體會5

xxxx年9月27日上午,我認真聆聽了最美教師李xx老師的講座。李老師的演講題目很新穎——《用思想飛翔,做幸福教師》。

李老師身材嬌小,看起來比較年輕,圓圓的臉上刻着認真,透着一股子倔勁兒,她的聲音悦耳柔和,還時常説幾句幽默的話,逗得我們會心一笑。我想:當李老師的學生是該有多幸福啊,她的手中似乎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使得所有她教過的學生都深深地愛上了數學!看到她的學生們精彩紛呈的數學日記和發自肺腑的感人話語,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如果當年,我有一個像李老師一樣的數學老師,大概我也不會那麼牴觸和害怕上數學課了吧,更不會嚴重偏科的了。基於此,我有很多感想,如下:

一、關於鼓勵。

李老師是如何讓學生那麼喜愛上數學課的,是如何將曾經倒數的班級教到正數第一,這些她沒有多講,聯繫《泰迪的故事》,不難猜到,其中鼓勵的力量不可小覷。從小,我就喜歡語文,不太喜歡數學,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國中,數學老師特別嚴厲,常常是一道計算題錯了就挨個體罰,我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上課,老師提問題,很多同學都舉手了,對於沒舉手的,老師總是冷嘲熱諷,就這樣,我揹負着很大的壓力,越怕上數學課,數學成績就越差,如此惡性循環,父母也為此愁得不行。此刻我想,如果當年,我的數學老師,可以像李老師一樣,時常鼓勵我,哪怕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話語,或許我不會落得後來嚴重偏科的地步。後來,我身為人師,也常常聽到身邊有同事對學生冷嘲熱諷,説特別難聽傷人自尊的話,我深知那樣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老師們脾氣上來時候,應該理性地剋制,不然,摧殘的可是祖國未來的花朵。

二、關於夢想。

“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實現時,你要變成‘聾子’,對別人譏諷的話語充耳不聞”,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他人左右,不被自己的怯懦嚇到,才有可能實現夢想。作文課上,我讓學生寫《我的理想》,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或大膽或害羞得説出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歌唱家,有的想當作家……當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並且非常內向的孩子,站起來怯生生地説自己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的時候,其他孩子鬨堂大笑起來。我很嚴肅地制止了他們,並説:“你們沒有權利去嘲笑別人的夢想,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如果你連想都不敢去想,那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最起碼這位同學敢於説出自己的夢想,這應該是被尊重的。”其他孩子聽了,都會意地點了點頭。古往今來,多少偉人小時候只是個默默無聞甚至被人嘲笑的角色,長大後卻都令人刮目相看,在學術等領域造詣頗深。牛頓、瓦特、愛迪生,這些例子數不勝數。李老師懷揣着簡單的夢想,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着,抱着將生命摺疊51次的信念,終成一代名師。老師們雖處於平凡的崗位,但是肩負着每個學生的命運,與祖國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應尊重並善待每個孩子的夢想,哪怕是不切實際的。

三、關於閲讀。

李老師身為一名數學老師,竟然能堅持閲讀,堅持寫反思,真的令我這個語文老師汗顏。她提出的觀點很贊,“將閲讀進行到底,讓數學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我可以改為“將閲讀進行到底,讓語文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並以此為今後的奮鬥目標,不斷提升自己。每次外出培訓,李老師都要堅持寫反思日誌,哪怕條件再苦再難,當李老師講到,由於久坐電腦前碼字,居然忘了頭頂上有電視機,一站起來磕得頭生疼生疼的。李老師是用十分輕鬆的口吻講她的故事,聽到此,大家笑了,可是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親歷的人才能體會吧。xxxx年,李老師寫了50萬字的隨筆,20xx年10月的研修茶座,她又寫了10萬字。這些數字,足以令在場所有的語文老師汗顏。是啊,我們才二十多歲,教學生涯剛剛起步,正值風華正茂、精力充沛的時期,可是我們整天除了上課,就是玩手機、玩電腦,沒有閲讀,沒有練字,更沒有花費時間跟學生交流,更別説抽出時間寫反思了。而李老師卻能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更何況她還是個數學老師。我們身上欠缺的太多太多,社會浮華,人心浮躁,電腦讓人們的大腦和手變得慵懶。專業知識的匱乏,教育理論的缺失,社會閲歷的不足,都是年輕教師致命的弱點。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身邊的資源,利用好電腦設備,像李老師一樣,可以建個微博,每天堅持寫日誌,這樣可以與不同思想的人交流,還可以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為。大概是李老師喜愛閲讀,她的女兒也因此受到了薰陶,也愛上了讀書和寫作吧,六年級就堅持寫小説了,真了不起!這樣説來,如果我們養成了閲讀書籍的好習慣,將來我們的孩子、學生們也會受到影響,會愛上閲讀的,還能提升個人素質,一舉兩得!

之前,我還在默默抱怨,怎麼偏偏安排我們假期來培訓,可是李老師開場就説,羨慕我們,還有培訓的機會,專門有人來給我們指導。想來也是,李老師不也犧牲了假期時間,來給我們做講座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尊敬的李老師,晚輩受教了。

講座心得體會6

週一例會我們觀看了高金英老師的《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報告。我聽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能有這樣一位老師一定很幸福。高老師以鮮活的案例闡述理論,時而温情感人催人淚下,時而犀利深刻發人深省,時而詼諧幽默惹人發笑。教育的智慧盡顯其中。

一個平凡的班主任竟然能夠做出如此多的不平凡的事。初建宏志班,高金英老師就擔任班主任,對既沒成功經驗又沒失敗教訓的她來説,惟一"有譜"的是"我有愛"。因為在此前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即是在"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的實踐中走過的。而講座中最讓人心情不能平靜的也是宏志媽媽關於"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的部分。聽着高老師一件件感人的事例,這也一次次的驗證了高老師的信條:"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回想起高老師的講座真是精彩多多:聽報告更像是聽高老師的單口相聲。高老師的講座之所以講的如此收放自如,得益於她那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那一段段讓人捧腹的笑話。而那不僅僅是一個小故事,一則笑話,它們都被高老師賦予了教育意義,而且還是那麼的"潤物細無聲",彷彿是吃了糖衣藥丸。高老師將一句句普普通通的道理講得那麼生動,那麼真切,那麼讓人信服,讓這些枯燥的大道理瞬間變得鮮活而充滿生命力,並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入人心。由此,我認為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用心學習,笑話不是一笑而過的話,格言也不是手抄百遍後的理解,當教師就要能抓住風的一瞬並讓它變成能量,在高老師身上我知道了原來用心積累,用心賦予一個笑話於新的內涵也是一種學習,有底藴的老師才有魅力!

高老師的講座給我的感觸太多,我無法一一述説。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多的機遇,同樣也面臨着更多的挑戰。如何去面對挑戰如何能夠真正的勝任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要耐得住寂寞,能夠沉下心來,去讀一些書,一些有用的書。"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老師!"博覽羣書,取之所長,為我所用。

用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教師的教育工作會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聆聽高金英老師的報告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幸福,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昇華,讓我們渴望並努力去做一名"充滿陽光味道"的老師!

講座心得體會7

20xx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為四川音樂學院心理委員的一員,我聽了一場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這個講座是我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心理委員的第一課。

通過上大學心理健康課程,我瞭解了許多關於心理方面的問題,也使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學生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機或疾病,不會主動向心理諮詢中心或是專家尋求解決方法。例如一些大學生經常口口聲聲説“鬱悶”、“空虛”或是“寂寞”、“無奈”等,這就有可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初期症狀;而失戀、考試不及格、不會做家務、受到同學嘲諷等在平時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為導致他們情緒崩潰的導火索。但這些小問題、細節平時都不為他們所重視,他們意識不到容易引發的危機,也就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直至最後問題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大學生應該更主動一些,關注自己的心理動態,主動向專家説出自己的所想。

我們應該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這個話題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身體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們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體、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師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她給我們定義了心理健康的標準,提出了大學生面臨的成長問題。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理財習慣、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際關係及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分析等。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要適應社會角色,環境的變化。我們應該要很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動心,責任心,很多問題及事情都要靠我們自己主動去做,去解決。要能儘快的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不要總是懷念過去的時光。每到一個新的環境,習慣就好。就像我們剛來到大學,也應該讓自己儘快的適應。否則就會出現許多的心理困擾,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雖然有句話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時候你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是你不可能離開一個羣體獨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們建立好人際關係。比如學會傾聽別人或是讚美別人。總之就不要讓自己脱離大眾。其實,我自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好。雖然自己也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際交往方面很狹窄,不敢主動與別人交流等。現在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相信自己以後也會在這方面多加註意。

第三方面:大學生常見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表現得很明顯。首先,來到這裏也不是自己最初的夢想,因為某些原因,只能選擇到這裏來。看着班上的同學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自己不免有些許的失落。再者,來到這裏,在學習上遇到了許多困難。生活中同學多才多藝。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現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師的教導、師兄、師姐和同學們的關心讓我更加堅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過去。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峯。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

在心理課講座上老師提到心理委員必備的條件。如知識條件、技術條件、諮詢人員的道德禁忌等,讓我們一下子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感,作為心理委員,自己首先不能對那些不法的行為或錯誤的態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員都麻木不仁,同學在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區。心理委員責任重大,不能掉以輕心。

我不泄露他們的隱私,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稱職的有責任心的心理委員。

講座心得體會8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於是,自從當上老師,就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更希望能聆聽名師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啟迪,向他們靠近一點點。上個週末,我們有幸再次見到了江蘇名師吳勇,並聆聽了他的作文教學做課以及作文講座,我作為一個作文教學經驗匱乏的教師來説,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吳勇老師的作文教學課例和相關講座中,我進一步瞭解了國小語文習作教學的一些方法,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

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不斷學習,做一個博學的老師

通過這次週末學習,我被吳勇老師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所打動,他不僅有着獨特的教育視角,豐富的教育經驗,從他們的語言中,我還能感受到他的博學多才。他怎麼會這麼有才呢?我想應該離不開閲讀,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博覽羣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不僅是語文知識方面的,還得學習科學、社會、新聞等方面知識。

二、教學作文應從解決“温飽”過渡到“美”。

從吳勇老師的作文教學課例和他的講座中,我瞭解到平時我們納悶的學生寫作時找不到內容可寫,於是便編、重複的編的這種現象,應該正確引導,讓他們由寫的內容多到寫得美。明確寫作文時如何把內容寫豐富的同時,還得注意不能重複,而且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不能貪多,應該精細化,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目標。

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發表。

以前我班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多數學生都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作文,一提到寫作文,很多學生都是唉聲歎氣,只要一聽到説這次測驗不寫作文,學生邊歡聲雀躍。面對這一情況,我覺得吳勇老師的方法很不錯,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我們學校校刊,這一點今後教學中我要注意,給學生多創造寫話的機會,並變成鉛字發表在空間或者博客,鼓勵孩子積極投稿,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愛上寫作。

四、教作文離不開閲讀,學作文也離不開閲讀。

杜甫曾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因此,以後教學我要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還要引導他們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這樣既豐富了學生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五、進行頭腦風暴,引發創意。

國小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是有無限創意的,聽了吳勇老師的課,我幡然醒悟:原來對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刺激他們的創意,也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的生涯中,也可以談得上“路漫漫其修遠兮”了,我們能做到的只有邊學邊用,邊用邊學了。

講座心得體會9

我很榮幸參加了“xx縣國小骨幹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感謝學校給我提供的學習機會,讓我得以進行充電提高。在歷時5天的培訓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專家們的講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論,又有貼近教育生活的實際範例,令我耳目一新。先進理念不僅讓我們大開眼界,也讓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現記錄下自己的一些感覺與大家分享。

首先,在這次講座中,教育學院xx教授講述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把班級做好》在這個講座中,他首先談到的是“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的為師哲學,接着他就班主任如何發揮主觀作用入手,開始進行為期兩天的講座,他就“如何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這個觀點,讓我感受最深刻,我懂得了對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這包括平等觀,個性觀,發展觀,矛盾觀,住守觀。而在“平等觀”中,x教授列舉了很生動的例子,通過這些例子,讓我懂得了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多麼的重要,還知道了對學生要無私的愛,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厭棄一個學生就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有了唉心,才會有包容,才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學生的過失,有了愛心,才會有忍耐和信心,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同時他的三不原則理論也頗為經典,第一,思想上不歧視後進生。第二、感情上不厭惡後進生。第三、態度上不粗暴對待後進生。只有這樣,在班級中,不論學生成績好壞,教師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待後進生,態度更要好。這讓我想起了在班級教學中,由於自己的年輕氣盛,對待後進生態度總是顯得過於急躁,現在想想實在是不應該,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改正掉。x老師的講座真像下了一場及時雨,讓我獲得了很多新鮮的東西,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很多不足,真是很有好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學院xx教授的講座。她以“和諧”為中心,向我們講述了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懂得和諧的原則。學會和諧--踐行至善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學會和諧--激發不竭的班主任工作動力。在談論和諧的時候,尤其是第一點談論教師與自然的和諧。讓我覺得最為欣賞,因為她舉例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例子,讓我懂得了要從豹子身上學會超越,從螞蟻身上學會團結一致,從獅子身上學會專注。雖然這些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從其中看到的一些道理。同時,她還談到了教室裏應該養花養魚的理論。談到養花,讓我覺得特別的熟悉,因為我所帶的班級就曾在本學期舉行了“親近自然,一人一盆花”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踴躍捐獻花卉,並投入了熱情洋溢的養花活動。通過養花,他們不但增長了養花的知識,還陶冶了情操,接近了大自然,豐富了課餘生活,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養花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實效性確實很強,這一點她提醒了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做這些親近大自然的舉動。她的和諧理念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中,儘管天氣炎熱,講座時間比較長,但在x教授熱情洋溢的講座中,我們沒有看見她的“累”,她的一張娃娃臉上洋溢的是陽光般的心態和她博大的胸懷。

在這個培訓學習中,年已xx歲的花甲老教師xx的講座也讓我獲益很多,最讓我感動的是x老師的謙虛態度,因為她每次開始講座之前總是深深的對全體聽課老師鞠躬,雖然她年歲比較大了,但是在這個講座的過程中,她竟然是一直站着的,她説是為了更好的講座,方便和老師互動。在講座中她態度很和藹,聲音很洪亮,她像一個慈祥的老者和温柔的教育家。她的這個專題是關於“教師子女的家庭教育”漫談,雖然我作為一個剛上崗的新教師,也未有家室,但是關於一些教師子女的教育問題,我聽了覺得實在很不錯。我記錄下了一些自認為經典的句子。“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信念是第一競爭力,用主流價值觀培養孩子。”“一朝為父母,終身是老師。”“愛國從愛自己,愛家人,愛職業開始。”同時,為了讓聽課的老師容易理解和接受,在這個講座中,她舉了很多生動的事例,這些例子有她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有發生在她身邊的故事,x老師的話如春風拂面,感覺十分的親切動聽。她的話如潺潺流水,從心田淌過,讓人倍感涼爽。x老師這種治學和做人做事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對其產生了很崇高的敬意。我以後在教學和工作中也要向x老師那樣做學問和做人。因為她實在讓我很佩服。

講座心得體會10

為了保障我校中學生們的交通安全,以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組織觀看了有關交通安全的宣傳片。

安全,眾所周知一個看似簡單,而又如此複雜的問題,隨着近代社會的發展,各類交通工具的增多和提速,交通安全也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由於交通知識貧乏,安全意識無從提高,中學生安全問題更是令人擔憂。1999年全國中國小生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4519人,受傷12045人,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失,也給家庭和個人造成無法癒合的創傷。

老師教導,父母叮嚀, 不在機動車道上騎車,在混行道上要靠右邊騎行,一字一句的叮嚀囑咐,某些中學生並沒有改變在馬路上違紀亂行的混亂狀態: 有些同學一手扒在車上,不用腳蹬自行車,隨車前進。 部分學生騎車橫衝直撞,爭道強行,甚至騎飛車逞能。多數同學仍在馬路左旁騎車,逆向而行,造成諸多不便。

仍有學生騎車時與他人嬉戲,注意力不集中或聽隨身聽,甚至有學生雙手離把騎車,沒有想到後果,沒有想過他人,思想中只有自我,只有現在.這當中隨意的一點,就可能上演一出馬路的悲

劇。生命是短暫的,人活一世不過區區幾十年,難道就讓生命在這世上白走一遭?這當然不是我們中學生想要的人生. 通過對此片的認真觀看學習,同學們意識到,瞭解交通法律知識,切實履行條文規定的各種要求,並提高安全儀式在每個同學心中的地位才是讓全體同學安全騎車,避免交通事故的根本。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韋編三絕的讀書也只是徒勞。

為了達到以上要求,班中會定時舉行一系列宣傳“安全騎車”的活動,讓全體同學深刻的感受到安全行使的意義所在,瞭解用血淚寫出的“注意安全,珍惜生命”的警句,爭取讓全體同學養成:

靠馬路右邊行使,轉彎時減速慢行,騎車時思想集中,不飛車穿行,不成羣 並肩騎車,不追逐嬉戲,不雙手離把,不扒機動車行駛等習慣。

中學生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是未來的建設者,更是父母們的依靠,如果成為馬路的犧牲者,隨之倒下的,還有父母家人,如果他們倒下了,一個家庭如何繼續持續!如何避免,關鍵在於自己,如果思想觀念到位,安全騎車深入心中,和依法深入此慘烈之事!因此,讓我們高呼: 交通安全,從我做起! 我的理想

每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衣着端莊的律師們,在法庭上振振有詞地替受害者洗清冤屈時,我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我多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也能像那些叔叔阿姨們那樣,站在莊嚴的法庭上,用自己豐富的法律知識來替受害者申張正義,讓害人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有一些在社會上有點知名度的人,有一點誹文時就會被一些娛樂報紙等報社寫成文章登上報,後來報社就會被告他誹謗,就在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律師的幫助。還有些老百姓受到了什麼困難或被其他人告入法院,但是他是無辜的。那我就會為他們排憂解難,不讓無辜的老百姓被人冤枉。

我的理想當一名律師,為人們排憂解難,不讓他們被壞人冤枉。

現在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已成為我的崇高理想。但是,我知道光憑想象是沒用的,必須付諸於實際行動。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勤奮學習,用我的辛勤和汗水,使我的理想不再是夢。

我只企求:讓我的愛大於恨,讓我的假小於真,讓我習慣於白日的徒步,讓我習慣於暗夜的思考,讓我習慣奮進不息,縱使歷盡磨難也永遠不忘自己的夢想。

也許我要逆風飛翔,但法律將永遠是我的航向!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所以當我成功時,我就會説:謝謝你,我的理想

五月是一個讓人有暖意的月份,五月的第二個星期便是世間充滿温馨的母親節。 母親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她是我們的守護天使,不管在哪個時候,她都是孩子避風的港灣,哭訴的好地方。

清晨,我正看了朦朧的睡眼,走到客廳,我看了一下日曆,哦,原來今天是母親節。今天天氣十分炎熱,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烤着大地。我們吃完午飯,媽媽就抱着一大疊衣服去天台曬,我一看,趕緊跟着媽媽一起去,看我能幫上媽媽什麼忙。一到天台,我就覺得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我的汗也跟着向下流,我很快幫着媽媽把衣服一件件地掛上去,回到家我感覺身上潮潮的,頭上的汗水順着頭髮直往下淌,一摸,原來我的衣服已經濕透了。

雖然,我幫媽媽做的只是些小事,但我從中知道了媽媽的辛勞,我知道了媽媽為我付出的有多少,她所做的一點一滴,是多麼的、多麼的無私,是無價之寶,是一種用語言也無法形容出來的啊!

在20xx年08月25日的週六,作為畢業生前的我,參加了學院裏安排的一場安全知識講座。本着響應學校和學院的號召,或是作為一次知識充電的預期來參加了這次安全知識講座。這次安全講座主要分為了兩個主題:職業和校園。老師以一位管理者或是一位知識的授業者,朋友,知心人,好心人的廣角分別從職業和校園這兩方面通俗簡潔地講述了以學生為對象的安全知識教育,屢次不厭其煩地殷切希望我們能重視安全問題,有意識進一步學習安全常識,將安全意識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5月8日在學校院網站新聞處,我同樣也看到了相關的一條安全警示:某高校一女生在汾河岸邊遊玩,不聽同行的朋友勸阻,反覆涉水過河,腳下打滑,落入水中,不幸溺亡。請廣大師生引起重視......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對危險的行為要堅決勸阻和制止,切莫讓悲劇重演。

講座心得體會11

今天聽完《于丹講座》,第一感覺就是氣勢澎湃。一提起女子,大家立刻會想起柔弱的、嬌滴滴的西施;哭哭啼啼的、柔美的林黛玉……。從古到今,沒有幾個女子被形容為強悍的、胸懷大志的、保家衞國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劉胡蘭、秋瑾、江姐和花木蘭。今天我又結識了一位——于丹。雖然不是很瞭解于丹,但一接觸,便知道她是我的偶像,從她抑揚頓挫的語氣和雄壯的語言中,我斷定她必將強悍、必將充滿激情、必將胸懷大志、必將保家衞國、必將成大器。她那豪言壯語的演講,讓人熱血沸騰、激情萬分。

第二感覺就是聯想豐富。説到一件物品,她就能聯想到與其相關的任何事物。當説到二胡時,她想到陶淵明“辭縣令,彈素琴”的故事。當説起“儒家”和“道家”時,她説:儒家給我仁愛,道家給我智慧;如果儒家是長空,那道家便是大地。當她聽着陳軍老師的二胡演奏時,聯想到古人唯一的樂器——琴;聯想到大自然的聲音;聯想到清脆委婉的鳥鳴,聯想到風吹松林的聲音……

于丹——您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百科全書。

講座心得體會12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河南省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在我參加過的培訓中,只有這次給我的感受最深,這次的培訓組織新穎,有專家的引領,自學的支持,羣體的智慧,豐富的案例,媒體的整合,多樣的評價,更難得可貴的是有着優秀的團隊。透過本次培訓學習,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首先在這次遠程培訓學習中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正確的認知,不管教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如何,就應以教師這一職業為榮,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職業幸福感。而學習專家、名師的教育教學相關策略後,我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汲取精華,能用心主動思考,真心探討。這次的學習培訓,對於我來説,是值得珍惜的充電機會,應對當前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絡覆蓋到校園的每一個區域,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時段。

2、重大傷亡事故報告制度。凡是學校師生非正常傷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應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對發生的事故應按照各自管理權限及時查清原因,對事故責任者給予嚴肅處理,事故善後事宜應及時妥善處理。對發生事故不上報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近年來,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通過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將努力營造一個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

講座心得體會13

今天我們工作室有幸請來黃光老師給我們做培訓,聽過黃老師的講座,引發了我的諸多感慨,繼而引申開去,所得確實與原先的理想或者設想既有衝突又有契合,不吐不快。從教學中所遇到的事情談起,繼而説到做一個怎麼樣的老師。教育實踐與曾經想象中的很多東西,譬如自主學習有太多的不契合之處,慚愧的是我並沒有太多的教育設想,最大的設想就是“無為而治”,關於無為而治,引發了我們的強烈感慨,學生太重要了。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無為而治,什麼樣的學生必須有為。其實研究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班級管理的影響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課題。無為而治、儒家德治、法家法治、還有兵家的鬥智鬥勇。説回到正題上,我們總是希望以後自己帶的學生既乖巧又聰慧最好還能勤奮踏實。但是怎麼可能有那麼完美的學生在等着我們,即使有個別也不可能是全部。就算是我們自己,在我們做國中生的時候又能做到多少?義務教育有很多學生註定是沒有選擇的,或不夠聰慧或調皮頑劣或性格乖張,這就必然牽扯到一個問題:因材施教。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髮展教育。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一定會有一些特殊待遇或者説是區別對待。但是孔夫子又要求我們要有教無類,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究竟如何才能尋找到一個契合點?

從理論上或者説學理上來説,我已經找到了他們的統一性。有教無類可以從對學生本性上去認識,對待每個學生,一視同仁,我想更側重於德育方面;因材施教大概更多的側重於智育上或者性格上,十指尚有長短,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智力水平與個性趨向。聽起來似乎是説的通的,我也特意找了一些資料來證明兩者的統一性。南宋大儒朱熹認為人從降生起就有聰明的本性,這是共同的,因此要一視同仁,有教無類。但人出生後有些人能保存聰明的本性,有些不能,人的天資與稟賦是有差異的,因此能保存聰明本性的人應該擔負教師的任務,讓另外這些人能找回聰明的本性。其實還是一個意思,可以説是有教無類的對待,因材施教的實踐。於是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有教無類是一種態度,對待教育對待學生的態度,作為老師心目中應該是不偏不倚的,不放棄不拋棄任何學生。因材施教是一種方式,教育教學中的具體手段,瞭解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按照適合學生髮展的方式教學。我知道現在我有一種站着説話不腰疼的感覺。我們還沒有可以稱之為千奇百怪的事情還沒有接觸過。但我想我自己就是一個一直沐浴在因材施教春風中成長起來的典型,也許我可以通過回顧自己的歷程得出許多的經驗與教訓。説實話,我還是期待以後的學生中有幾個小個性的,能夠讓我發揮一下因材施教。就像某人説的,教好的學生最後大學聯考考的好,那是學生的努力,能把一批進來的平均分在市後幾名的學生教到最後的前幾名,更有成就感。所以我就小小的“犯賤”一下,期待挑戰。抒發感慨完畢,應該落實到教學實踐。

講座心得體會14

7月16日上午,在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講座上,06級的學長陳勃講了很多關於他大學生活的經歷和整個創業的心路歷程。他説,電影中國合夥人裏面有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最好的朋友創業。合夥創業往往會讓朋友因為利益不均而反目。創業初期,不管做什麼事情,在沒賺到什麼錢或者沒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斷努力,朋友之間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內部矛盾。但是如果開始做大了,每個人都會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很容易產生矛盾。朋友之間一旦和利益扯上關係,就會變得複雜。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創業更不容易。但是他本人並不建議我們這麼早就開始想這些東西,創業的事情大可放到大三大四再去考慮。他認為在什麼年齡段就該做什麼事,不初戀怎麼叫國中,不玩遊戲怎麼叫童年,不逃課怎麼叫大學。如果你不早戀,不玩遊戲,不逃課,那你的人生雖然是完美無誤的人生,但是你也會因此失去很多。你無法瞭解早戀的美好,沒法體會玩遊戲的快感,更無法擁有逃課的勇氣。

在他看來,大學就像個醃菜缸,進了大學,我們就像是那些個新鮮的蘿蔔白菜。無論你是誰,不管你來自何方,走進去再走出來就會截然不同了。其實好的大學只是配方比較獨特而已,但是能不能成為好的醃蘿蔔醃泡菜,關鍵還是個人,不要讓自己成為一顆爛白菜爛蘿蔔。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不要把美好的大學時光荒廢在宿舍裏。找到自己的堅持的信仰或某一種精神,努力追求並不停的戰鬥,這樣會在大學積累下不少人生財富。

大學,帶給我們的僅僅是自由,而自由這個東西,掌控不好,會失去很多。大學的時候,或許有很多人會都這樣,上數學課看英語,上英語課做數學。在被周圍的人看到的時候也許還會笑笑,並未覺得有何不妥,反而隱約中有一絲的得意。但是,這樣做其實從一開始就錯了。在錯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跟對的時間做錯的事情,其本質的一樣的,永遠都不可能有在對的時間做對事情的效果,甚至會產生相反的影響。

一件事情佔了其他事情的時間,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同時也使得被佔用的“其他事情”也沒有了當初想要的效果。這個關係一旦延續,就會導致之後的幾件事情都會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響。而這到最後的影響就是幾乎沒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然而,正確和不正確都是相對的,相對於不恰當的時間而言,就算是做了不違法、不損人、有道理的事情,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在大學期間,有不少學生都有做兼職,這樣可以賺取生活費、學費,積累社會經驗,加深對社會的瞭解,有誰敢説不對。但對於大學生來説,最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則是學習。學習是將來的就業之本。該讀書時,忙着打工;該工作時,卻為畢不了業發愁。或者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本領,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只能加入待業的行列了。

參加社團,投身實踐,交友旅遊,每一件都是正確的事情,但如果該上課的時間不去上課、該學習時不學習,而去做這類事情,就很難説是正確的了。如果忘記了這一點,不是本末倒置,就是因果顛倒,或者説貽誤了最佳時機。 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使得原本就十分有限的生命顯得更加短暫。有緊迫感,想多做點兒事情,這種想法是好的,但還應該有必要的捨棄。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能雙贏時只能選擇放棄一樣。兩種事情都想做,就很有可能都做不好。

重要的是,明確不同階段的中心任務。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學習,這是毋庸置疑的。打工也好、兼職也好、實踐也好、實習也好,都只能在完成了學習任務的前提下進行,而不能把學習放在次要、甚至不要的地位。

如果真想多嘗試、多收穫,就要肯於吃苦,加倍努力。同時兼顧兩件或者幾件事情,就不得不比別人多付出。因為要想得到雙倍的收穫,必須付出多倍的努力。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有24個小時,假如用8小時學習,8小時睡覺,8小時做其他事情,這樣看來,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還是挺多的。但是人們往往每次都會盜用睡覺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不到半夜是不會睡覺的,天天透支第二天的時間,第二天又透支第三天的時間,若到週末也不能調整過來,那便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所以,要保持一種“在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的心態。讀書的時間一心讀書,讀書才有效率,不虛度;娛樂的時間就不要考慮其他事情,盡情享受;休息的時間就只要靜心休息,才會徹底放鬆,不煩躁。故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固定的時間,各居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若其中一項事情佔用了其他事情的時間,內疚、煩躁、緊迫、不安、猶豫,種種負面情緒就會接踵而來。

人們如此不安如此焦慮,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這個社會變化太快,節奏太快,誘惑太多,人人都怕落後。有的人在大二就開始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開始過得多且過的生活;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經不知不覺按照父母的計劃前進。於是,你開始害怕,害怕來不及做自己想做的,害怕來不及功成名就,害怕成為普通人,於是,別人考研,你跟着考研,別人考公務員,你也跟着考公務員,迷茫的路上人滿為患。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內心信念總是可以輕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價值觀撼動得搖搖擺擺,然後去複製別人的經歷,做了以後還自我膨脹得厲害。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有些人適合走自主創業道路,有些人卻適合在辦公室格子間裏嶄露頭角。只要找到自己的追求,並努力付諸行動,就一定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不用去走別人的路,不用把別人的人生套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清楚自己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情,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就行了。

就跟收納物品一樣,若想把各項事情安排得條理分明,把過去的時間整理得明明白白,就要把各項事情歸類整理到各個時間儲物箱。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會形成一個好的規律。該玩樂的時候玩樂,該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放鬆的時候放鬆。

大學四年,説長不長,説短不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瞭解自己,懂得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講座心得體會15

5月14日,星期六,校長通知我們到鄉政府去參加班主任講座。儘管心裏千萬個不願意,可沒辦法呀,誰叫俺們是小卒子呢?由於電瓶車壞了,我坐同事的摩托車去的。雖然我起過大早,但某人由於修電腦和我吃早點,到那就晚了。

開會無一例外地簽名,然後和熟人打招呼,然後聽講。我和老李、路娟打完招呼,本想拉一個到後面聊天的。可兩人居然不同意。路娟就不説了,人家認真慣了,理由是她喜歡坐前面,能聽清。我可以接受。可老李你説我認識她3、4年了,她幹啥都比我不積極,人家還有一句經典台詞:不超前,不退後,騎個老驢中間走。這人就一點積極,不喜歡晚。可我叫她到後面去時,她居然説就坐這,媽呀,她那位置可是前面,而且人老早都坐好了,不能跟她做一塊也不能跟她聊天。這讓我很驚訝,新區的校規也能叫她那樣的老油條積極起來。

會議開始了。張校長面帶微笑,用他那自認為很親切的聲音説了一通客氣話,首先是介紹歡迎出席者,然後在一一抬高對出席者。總而言,發言的是縣劉長春(經常聽老蔡説,我對這個名字有印象)鄉代表,然後是阜陽鐵路學校的主任和一個班主任。縣鄉兩級領導講話很短,無非是圍繞班主任的話題説班主任多麼重要。我沒記他們的嘮叨。倒是聽了一些兩位優秀班主任的發言。那位女教師説的一些主要是圍繞教育學所要求的去對學生進行教育。我看只要有恆心,理論聯繫實際,把杜郎口的分組教學和學生的活動結合起來,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她本人也對如何操作小組學習也加以解釋了: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因材施教,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班內每個孩子動起來,各司其職。出示了一些照片,拍攝孩子們進行的一些團體活動,反映自己對孩子們的綜合素質的關注教育。不過,我對她説的每天像寫日記似的寫寫教育隨筆很贊同。

男教師很逗,他給我的感覺就像學生的保姆。看班,一氣兩三年都五六點到學校,為什麼呢?因為學生家長要上班,孩子到校,看不到老師不放心。所以,人家就擔負起看孩子的重任。一樣出示學生進行活動的照片,詳細説明如何進行的各個環節。不過值得提倡的是人家每天都讓一年級的學生寫日記,然後一天一批,有時間留言沒時間也批改日期,做個記號。日記的名字就叫學校與家庭的《聯繫書》,挺不錯的,家長也提意見,這樣能更好地瞭解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我算看清楚了,好老師不光對學生有愛,還要有方法,開展一系列的團體活動。這是現在的教育形式所逼的,城裏的教育我不知道是怎樣的,反正農村老師的教育方法越來越跟不上孩子的心裏發展,大多數學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裏障礙。原來覺得學生有毛病,但學過心裏學之後才知道高年級學生他們放車子氣,過度節食減肥,偷東西等屬於心裏障礙,在書裏都有依據。就連低年級的學習過差的學生,讓我們頭疼不已的學生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數屬於學習類障礙中的多動行為類障礙,可憐的孩子每天在家被大人吵不用心,在學受學生的嘲諷,老師的白眼。一想到這,我心都堵的。

奧,對了。乖乖隆冬,差點忘了。我那天還碰到一位於廟的女教師。40多歲,很認真,我看她寫了許多頁,而且還帶來一本班主任的書。我環顧四周,大概就她一位帶書做筆記。我耐不住寂寞隔着她,和另一位張村中學的女教師説看班不是個好現象時,人家毫不贊同。話不投機半句多,我看人那麼認真,兒子在人家旁邊玩耍鬧氣,我還好説個小話,於是俺們又按老規矩,在鄉內代表發言時就偸溜走了。

千人千面,教育界有我這樣疲於應付的落後不積極分子,不足為怪。有為數不多嚴謹治學的老師也不必驚訝。必定社會要向前發展的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