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36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參加了縣國小語文教研室在雙語實驗學校舉辦的“沂南縣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對我來説,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有教研室朱老師關於網絡大集體備課的詳細講解與演示,裏莊國小林老師集體備課先進經驗的介紹,沂南一小夏萍老師對國小語文新課標的獨到見解,裏莊國小王慧老師精彩的外出學習彙報,教師間的互動交流,名家的課堂實錄……一次次精彩講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變的豐富多彩,讓我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通過三天的培訓,使我對網絡集體備課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為集體備課正是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使教師們達成教學的共識,有了教學的共同目標。使教師及時學習其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我將利用好集體備課和網絡備課,使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迅速成長。

沂南一小夏老師的'精彩講解和裏莊國小王老師的幽默樸實的彙報,會議室的掌聲不斷響起,喝彩聲連連不斷。讓我在愉快的氣氛下,對新課標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對於老提倡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瞭解。使我對於以後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理念和實踐的信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聆聽的名師課堂,可以稱為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徐慧穎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的《給予樹》,一節五年級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另一節是二年級《寓言二則》。使我發現了自己課堂上存在的不足,發現了自己和名師之間的差距,也給我敲響了警鐘。提醒自己要不斷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鑽研教材;認真落實於老的語文課堂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師邁進。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至此之後,我將努力地追尋前輩們的步伐,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好以後的路,儘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相信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事業中做出成績。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我帶着一顆渴望而又真誠的心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本次國小語文培訓。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認真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又精彩的講座。使我這個有近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的理念。

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過程中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專家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長期奮鬥在一線的教師學習後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學習使我們全面瞭解了國小不同學段、內容的特點。國小語文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瞭解、分析、探究。專家讓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學段、內容的特徵;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瞭方向。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列舉了大量的課堂實例,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的本領傳授給了我們,讓我們在教學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促進了自己教學技能的形成、鞏固。

通過學習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我們在教學上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認識,並且鼓勵學生的自我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營造學生主體發展的環境,就是要營造讓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全體發展的環境。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提倡的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在教學設計、教材選擇、環境設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創造讓學生全體參與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參與研究、討論。

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朱熹曾經説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我們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

感謝各位專家老師送給我們一線教師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這次培訓我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股動力。同時,我也深刻領悟到,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要進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提升,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鋭意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我們所教的每個學生,才能配得上“教師”這個光榮稱號。作為教師的我們將和學生共同成長!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使自己有很大的收穫,思想觀念上有了轉變。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努力做到:

一、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在注意培養語文基本功的基礎上,自覺恰當地進行創新教育,指導學生獨立探索、求異思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方法。

五、在閲讀教學方面,指導學生探究性地自主讀書學習,而不是單純地講“書”,還給學生與文本直接和多次對話的權利,讓學生學會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體驗美感。

六、在寫作與口語交際方面,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自信心,讓他們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講真話、講心裏話,內容貼近生活實際。

總之,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信任學生,給學生恰當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交互式的學習的平台,提供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健康發展。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今年我參加了新課標培訓。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課改的一些內容。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課標學習讓我明晰了課程性質。語文這一門學科的課程性質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新舊課標的定義:

(實驗版的新課標)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xxxx版)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xxxx版的課程性質個別處進行了增添、刪減,制定的比較確切,新修訂《語文課程標準》關與課程的性質所做的表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這一命題説明這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課程的目標和內容須聚焦於“語言文字運用”。説明它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並不是指單純地學習“語言”和“文字”,更重要要學會語言文字的運用,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在此過程中,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這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明瞭語文課程應主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更加貼近了語文的本質,學科特點更加凸顯,課程目標更加具體和明晰。這也對應了關心鳳老師説的,理解不等於運用,理解只是運用的基礎,而運用就是理解的最終目標。

對於國小語文教育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情理的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一下把課程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一、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

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將聽説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閲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二、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

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三、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四、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閲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閲讀、自主閲讀、探究性閲讀、創造性閲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五、課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恆不變的話題,集體備課則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化的校本教研活動。

它彌補了個人教育智慧、知識上的盲點,引發了參與者思維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補充了教師自身個體的不足,明顯地提高了教育教學效果。同時,這種既有個體積極參與,又有羣體通力合作的備課方式,有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博覽眾長,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效提升學校教師的整體專業素質。但是如何讓集體備課真正成為建立在學習基礎上的研討,實踐基礎上的反思交流,防止集體備課變成集體“抄課”呢?一年多來,我們教研組全體教師不斷學習,認真嘗試,努力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力爭“理念共享、資源共享、策略共享”。

六、可以從以下四個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好課”的`標準。這樣,對“好課”的理解或許會更加全面。

1.從“原點”出發去思考: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什麼?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評價課堂教學必須觀察學生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組織活動引發了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後,只有把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聯繫在一起的情況下,評價教師的活動才對評價課堂質量有意義。

2.從新舊評價觀的比較去思考: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觀與傳統評價觀有何不同?新課程理念下的課程評價是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促進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特別要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觀必須以人的發展為本,所以評價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評價學的行為和教的行為。

3.從逆向去思考: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差課”?“好”與“差”是相對的,我們不妨通過分析“差課”的特徵,來把握“好課”的標準。例如,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的課不是好課,以傳授知識為唯一目標的課不是好課,學生學習願望沒有被激發的課不是好課,如此等等。

4.從對事物走向的把握中去思考:課堂教學評價有哪些發展趨勢?有關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研究與實踐在差異中又有共性,這種共性反映出評課標準的發展趨勢是:從關注教師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從關注單一目標轉向關注多維目標,從關注“有效教學”結果的達成到同時關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表現,從關注靜態性到關注生成性,從關注教學效果轉向追求效果與效率的統一。這些趨勢是我們思考評課指標的重要參考。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學習中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觀點,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學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學設想寫出做為下步語文教學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着上述課程理念,我在教學中努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我都會以這樣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後鞏固、課外拓展。課前預習具體讓學生做到: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不理解的字詞藉助手中的工具書或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決。

2、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3、熟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麼,思考自己那些地方還沒有讀懂。

課內探究過程中做到具體解決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學生問題解決的前提下,再解決老師提出的學生尚未想到的問題。此環節的實施,關鍵要做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合作探究學習為輔,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從而做到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課後鞏固就是要求學生做到對當天學到的內容進行及時鞏固複習,在教學中我採用課堂隨堂檢測卡的形式。課外拓展就即咱們平常所説的以一篇帶多篇,通過學習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發學生去閲讀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過學習一篇文章推薦、激發學生閲讀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二、擴展學生的閲讀,以名言警句、優秀詩文、中外經典等引領學生的成長。

《語文課程標準》課程階段目標中指出第三學段的學生在閲讀中要做到“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閲讀。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對於我們有59人的這個大班怎樣完成課程目標中的這些要求呢?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名言警句背誦、古詩文誦讀、中外經典品讀三管齊下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1、名言警句背誦

名言警句用簡短的話語向我們昭示了許多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為它比較短,容易背誦,而且藴含的道理讓人一讀就懂,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鑑於此,我在班裏組織了進行名言警句積累的活動,上課鈴一響,同學們便依次站起來背名人名言,全部背過後,再進行新課的學習,此活動從我接這個班開始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2、古詩文誦讀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結合文教局對我們五年級古詩文誦讀篇目的要求,怎樣讓學生的古詩文誦讀做到紮實有效,為此我想盡了辦法,因為我班人數比較多,如果在課堂上依次檢查學生們的積累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我採取了運用古詩文積累過關卡的形式。即在課堂上隨機抽取人員背誦,發放過關卡,有他們再去檢查他們組其他成員的背誦,並且負責發放過關卡。過關卡積累到30張就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國小士,積累到40張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小院士,積累到50張就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小博士,積累到70張則被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博士後。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積極性,我還採取了與學生共同背誦的形式,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目前,此種活動的方法還在積極探索之中。

3、中外經典品讀

對於擴展學生的課外閲讀量,我則主要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分期分主題向我校的圖書室借閲圖書,並且保證每本書抽出兩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內閲讀,其餘部分在課外進行閲讀,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檢查學生的閲讀情況,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三、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有意識地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1、開展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為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開展課題研究作業,如:挖掘傳統節日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課題研究;單元整體推進課題研究、主題學習實驗、經典誦讀實驗等,在研究過程中,我通過調查、分析,明瞭了實行這些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組撰寫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並且根據各個課題的特點,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動。例如,在挖掘傳統節日方面,我根據各個節日的特點,每次活動的開展,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

1)查閲有關節日的資料;

2)圍繞節日的特點開展一次活動,寫出活動日記;

3)看有關和活動節日的文章,根據年級特點摘抄或寫讀後感;

4)蒐集與該節日有關的名言或俗語等;

5)寫出節日活動感悟。並且,每次活動之前,我都以他們居住的遠近劃分成各個組,選出組長,組長帶領組員寫出詳實的活動計劃,活動結束之後,寫出詳實的活動總結。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進行了充分挖掘、探究,孩子們對這些節日的由來、意義有了充分的認識與瞭解,並且我們以挖掘傳統節日為契機,對平常的節假日進行了拓展探究。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內功,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

2、佈置主題教育作業,讓學生在感悟中學會做人。

古人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確實是,有時一味的説教,講大道理,不如讓學生親自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感悟,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為此在平常的作業中我經常佈置一些體驗性的綜合性作業,例如:今天我當家,我被冤枉了,考試時我的鋼筆沒色了,通過這些作業的完成,學生體驗到了父母的艱辛,體驗到了應該學會包容……。並且做到了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一舉兩得。

3、鼓勵學生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

在活動中,教會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審美,結合活動,學會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通過學習,我想到的還有很多,中華語文博大精深,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學習,切實地做到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7

或許許多人都認為現在是信息技術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甚至是離不開信息技術而生活。

在參加這次的xxxx國培農村教師語文信息技術培訓後,收穫頗豐,也有些許感觸。農村國小,在許多的硬件軟件上比城市裏的國小差許多。雖然國家現在非常重視農村學校的教育建設,教學設備也逐漸的完善。但是,我們老師的思想觀念是否跟得上?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能力是否可以跟得上?農村家長的思想是否與時俱進,各個環境是否能配合?這些應該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農村的教育也會跟上時代的發展。因為,許多農村學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室,每個班都配置白板教學。為了能夠得心應手的應用這些設備,大家都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多多少少學會一些技能技術。

在這次的培訓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微課製作”和“思維導圖”,通過周老師的`詳細講解和示範操作,讓“微課製作”和“思維導圖”這兩個原本神奇又遙遠的概念轉換成我們可以運用自如的技能,是多麼的不可思議。這就是我們培訓學習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感謝國培!感謝各位培訓老師!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8

1月29日下午,我們在向陽國小的學術報告廳裏接受了“新課標下教師如何備課”的培訓活動。這是放寒假的第四天,大家參與的熱情都非常高。

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説出子醜寅卯來。聽了付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記載後又細細的閲讀起來,認真的理解着。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作了如下歸納。

一、設計好教學環節。

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着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着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

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有人説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三、聯繫學生生活實際。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主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9

《語文課程標準》在習作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習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重新定位習作教學的目標和要求,要不斷轉變習作教學的觀念,改進習作教學的.方法,從而提高習作教學的實效性。

習作教學,讓學生犯愁,一直以來也都困惑着我,在每次的習作教學之前我都會犯愁,不知如何下手,總會向其他教師請教,可他們三言兩語的指教我仍是一頭霧水直到今天聽取了劉豔波老師的高年級習作教學策略解讀,讓我對習作教學有了一定的理解。

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一到作文課就愁眉苦臉,他們常常抱怨沒有什麼好寫。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害怕習作的根本原因是無內容可寫。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努力的為學生創設情境,尋找素材。

通過解讀我整理出所學到的以下幾點:

第1,突出位置,明確目標。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忽視了習作教學,怕浪費時間,對於習作教學部分總是馬虎了事,從今以後我將還“習作”應有的位置。

第2,降低門檻,培養興趣。

習作內容儘量貼近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力求適度明確,少寫命題作文,不給過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重視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寫放膽作文,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話説明白,把句子寫通順,把字寫工整。

第3,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兒童作文,需要經歷1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雖然學生口頭語言已有了相當的發展,但若要他們用準確的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還有些困難。

第4,以説促寫,讀寫結合。

閲讀是寫作的基礎,閲讀積累越多,寫作的基礎才越雄厚。“讀寫結合”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更是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0

20xx年3月18日,我們國小部全體語文教師在會議室參加了國小語文統編教材網絡培訓,這場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培訓會上,張沛老師對統編《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基本思路、總體面貌和主要編排特點進行了深入、詳細的解讀。他指出本教材編排體現了選文內涵豐富,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多種路徑形成合力,提供傳統文化的養分;承前啟後,促進學生階段性發展;語言實踐活動指向閲讀與表達的真實需要;編排特殊單元,進行專項突破;充分考慮年級特點,紮實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特點。薛峯老師歸納總結出統編《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中每一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並提出有效的課堂教學建議:樹立單元意識,把準內在聯繫;體現語文要素學習間的層進性;把準特殊單元教學功能定位;激發學習作動機,引導交流、修改、分享;加強口語交際實踐,引導有效交際。

通過本次培訓,我瞭解到本教材採用三位一體、雙線組元的編排思路,將精讀、略讀、課外閲讀融為一體;同時,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雙線並存。教材選材內涵豐富,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多種路徑學習傳統文化,語言實踐活動更傾向於閲讀和表達的真實需要。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讀教材,在教學中樹立單元意識,正確處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充分體現“學”與“習”的關係;指導學生閲讀同類書;口語交際重在提問、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交流;把握準特殊單元的功能和作用。

這些新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吸收了多年來語文教育改革中的經驗教訓,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強調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更注重語文課的人文性,注重語文學科的文化內涵。

(一)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本冊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篇章,不僅有古詩的學習,還安排了文言文寓言故事,我們既在學習現代語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語文。學習古詩文,掌握漢語的傳統與特色美。從課程中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是語文的責任,更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與體現。

(二)強化閲讀,構建三位一體的'閲讀體系。教材編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語文學習過程應遵循的基本規律,形成“精讀”、“略讀”、“課外閲讀”三位一體的閲讀體系。精度課文、略讀課文和“快樂讀書吧”各自承擔着不同的功能:精讀課文學習方法,略讀課文運用方法,“快樂讀書吧”使課外閲讀課程化,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閲讀實踐。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課外閲讀與課內閲讀有機結合,共同促進學生閲讀能力的提升。

我也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平時的知識積累與教學經驗的積累是多麼重要。知識儲備足夠了,才能很好地駕御課堂。因此在工作之餘仍需不斷地讀書充電,更新知識,加強自己的個人修養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輕鬆自如地駕馭課堂,與學生進行課堂交流,恰到好處地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在師生雙邊交流、在學生答與辯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目的。

本次網絡培訓為我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新教材有新氣象、新要求,要深入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教,還需要我們對教材下更多的研讀功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會認真鑽研教材,學好用好教材。對於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反覆地學習 ——實踐——反思——調整,逐漸摸索出真正適應新課標要求也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積累課堂教學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地成長提升。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1

我參加了這次國小語文遠程培訓。這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閲讀的真正好處,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閲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就應具體地體此刻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就應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用心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説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而培養這種潛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就應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超多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潛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此外,老師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務必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帶給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只有把學習的選取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應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這也是我在閲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閲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資料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2

我有幸參加了國小語文骨幹教師第5期培訓,培訓的主題是:如何上好習作教學指導課。培訓分三部分:主題講座、課例觀摩和觀課議課。

整個活動安排得有序完整。對於此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習作指導課,激發興趣尤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習作的小主人,如果學生都無興趣參與,習作指導課將是一個空殼。課例老師非常注意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説話、寫話的興趣。我最欣賞她課前創設情境導語,結合身邊真實的情景,靈活的引入課堂習作內容。

學生一下子找到自己説話寫話的方向,情緒高漲地進入課堂,不像我們平時的作文課,老師簡單枯燥地讓學生讀一讀習作要求,自己講一下要求,學生就動筆作文,結果許多學生覺得無話可説,有的學生胡編亂造幾句。時間一長,提起作文,學生就“頭疼”。課例老師的教學機智非常靈活,大膽放手,將説話寫話的權利放給學生,給予激勵性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參與度達到了百分百。

二、習作指導課,應重視方法的遷移和運用

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老師分析了不少,也講了不少的表達方式。可是,怎樣真正應用到作文實際中,達到學以致用,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課例教師結合課本片段認真指導學生讀片段,分析片段,自主性發現片段的表達方式,再模仿片段寫法,真實地表達。

從指導寫作到評改作文片段,始終沒有離開方法的遷移應用效果的分析。發現學生的寫作漏洞,老師及時引導,點撥,使學生作文一步步達到生動具體的程度。我想,以後的作文教學,要注意閲讀與習作相結合,要結合課文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應用。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本體性教學目的。

三、注意詞語積累與習作相結合

平時的課堂教學、課外閲讀中,學生積累了不少好詞佳句。學生寫作文之前,如果老師根據需要,給出部分好詞語,讓學生選擇性應用到作文中,作文詞彙豐富,加之表達方式的遷移應用,學生作文就不會幹巴巴,語言表達必然優美動人。課例老師重視提供詞語,讓學生選擇應用。

其實,我覺得更應該重視平時的閲讀積累,鼓勵應用平時知道的詞語,學生才不會那麼死板地只會用老師給的詞語,應該提醒學生大膽應用平時知道的詞語,可以讓學生説説哪些詞語適合這一方面的描寫,儘量應用。

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今後的習作指導課中,我應當多一些鼓勵性評價。在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每一塊的指導中,要儘量做到具體到位的指導,注意課文表達方法的遷移應用,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還要注意平時多練筆,讓學生有語言表達的機會。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3

繼臨沂市語文主題學習之後,我縣緊接着舉行了沂南縣語文主題學習培訓會,在所有語文老師“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朱老師帶領着我們沂南縣的主題學習團隊給大家來了一場“及時雨”,這雨來的及時,來的歡喜,在我們迷茫的主題學習之路上,有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這次通過劉豔波,高孔豔等三位老師針對教學策略講的三節課,我們在腦海中有了新的思路,最起碼在路線上有了新的解讀,做到了有章可循,當我們拿來一節課時,如何去設計,如何展開,不再感覺無從下手。緊接着,由李維茂、王麗君等四位老師結合上面三節課對教學策略進行了解讀,思路清晰,目標定位準確,並加上自己的`見解,我的內心突然湧動着一種衝動。我要努力,在語文主題學習的路上,相信我也會走的更高、更遠。

晚上,當我躺在牀上,回顧着我們縣開展語文主題學習以來,自上而下,從李局長到我們下面的每一位老師,從濰坊學習,臨沂學習到縣內培訓,我們經歷了短暫而緊張地成長曆程,有了這股子勁,我們能走不長遠嗎?接下來的時間裏,我要不斷地自己去研讀主題教學策略,然後結合課堂教學,對教學策略產生自己新的解讀,在語文主題學習的路上,我會不斷前行。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4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縣在雙語實驗國小開展了以“網絡大集體備課”為主題的暑期培訓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紛呈。有朱建淑老師的“如何搞好集體備課”、林鵬飛老師的“集體備課經驗介紹”、夏萍老師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認識”、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名師課堂觀摩以及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活動。這是與時俱進的、是迎合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適時培訓。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積極認真的投入學習,可謂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備課是將學生、課本、課堂與課程聯繫起來的橋樑。但是我們的備課現狀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諸多不足之處:如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備課,對於某一篇文章要進行解讀可能花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但還要將思考的內容撰寫下來,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老師們的課餘負擔,再説語文老師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多,如此這般,現狀就是大家都以抄寫成冊的教案集來應付檢查,對於自身的專業發展沒有些許提高。於是,大家紛紛提出了當下操作得比較火熱的網絡備課,並想到了結合定時定地的集體備課,避免只有網絡交流而造成人際交往的扭曲。

這次網絡大集體備課的開展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要求的,是當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我覺得網絡集體備課有諸多的優勢:

(1)開闊教師眼界,拓展教學思路。教師查閲網上教案、選擇優與劣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深入分析教材的過程。教師原本在頭腦中已經對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閲讀到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學方案時,他人的教學設計與自己的預設方案(包括設計過程、教材內容的把握等)在頭腦中相互碰撞,在對碰中容易產生自己的`新見解。

(2)營造研究氛圍,提高業務能力。網絡備課過程就是與更多教師交流互動的過程。以往備課是教師個人的工作,教師對着一本或多本教參,沒有合作也無法合作;如今借鑑網絡資源就不同了,它將校內、校外的教師相互連接起來,間接地、直接地實現了相互對話與合作。通過相互交流與切磋,參與網絡備課的教師既可以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同時,網絡備課的開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另一方面也促進老教師不斷進取與提高。

(3)制定教學方案,服務於教學。通過網絡備課最終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與個人備課相比,對教材的把握更加準確,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緻。因此,網絡備課預設的教學方案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求,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減輕教師負擔,增加工作熱情。網絡備課減輕了教師寫教案的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學習理論、收累資料、總結經驗、提升業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研發教學資源的自覺性。

(5)瞭解教改動態,加速素質提升。以前,教師僅僅參考一本教參,根本不能瞭解外面的世界,更別説學習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網絡的高速度信息流動,可以時刻展示給我們新的先進教學思想、教育理念。組織教師通過網絡備課的查閲(尤其是查閲名師的教學設計),就能及時捕捉到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優秀的教學方案。

(6)網絡反思開放,易於課後改進。課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網絡備課反思為教師開闢新的反思天地。這樣的反思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對自己、對別人的專業成長提高都很有好處。同時也為下一年度的備課者提供寶貴的經驗,真正實現備課、反思資源共享。

網絡備課優勢甚多,而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老師們的重視與堅持!我想我會努力使自己樹立終身學習觀,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搞好網絡集體備課。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語文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5

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我有幸聆聽了由教研室林老師帶給我們的講座,其心得如下:

一、“誠心”找不足,“信心”開前路

首先,林老師從新課標切入,結合之前存在的問題,準確的為老師們“把脈”“診斷”,並“對症下藥”。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閉門常思己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個主人是由老師領進門的,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老師有莫大的.關係,“滴水可以穿石”“千里長堤潰於蟻穴”一篇導學案、一個笑臉、一次鼓勵性評價、一次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次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次紮實的集體備課、一次成功的檢測,都可以成為成功之水,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滴。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踏下心來,從自身找缺點,挖不足,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標,信心滿滿的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二、“專心”備教材,“用心”踐課改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樂學”“樂學”“狂歡”。文言文,古詩詞確實枯燥、乏味,但是隻是“滄海中的一粟”,要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必須“專心”備教材、備學生,用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故事、課本劇等等實現“趣味語文”的真諦,高效課堂已經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為老師就看如何能夠用心讓學生從導學案中另闢天地,發現“世外桃源”了,每個老師每節課都種下一顆飽滿籽,盛夏來臨,盛夏來臨泛起一片絢爛的花海。

熱門標籤